資源簡介 6.6 余角和補角 理解余角、補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的性質.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余角和補角,會利用互余、互補關系求出角的度數.2.探索并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3.通過互余與互補關系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重點:理解余角、補角的概念及性質.難點:運用余角、補角的相關知識解題.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概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使數學知識充滿新鮮感,增強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敏感性.2.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數形結合”,從學生熟悉的知識著手,講解余角和補角的性質時,先以代數的形式出現,然后在練習中再強化從圖形上形象地理解性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成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情境導入一副三角板中,每一塊都有一個直角,另外兩角為30°,60°和45°,45°.他們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呢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 余角和補角的概念1.如圖所示,將一張長方形紙片,沿一個角折疊后,折痕與長方形的邊形成了4個角.思考:1.∠1與∠2有什么數量關系 答:∠1+∠2=90°.2.∠3與∠4有什么數量關系 答:∠3+∠4=180°.小結:(1)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 余角 (簡稱 互余 ),其中一個角叫做另一個角的 余角 . (2)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 補角 (簡稱 互補 ) ,其中一個角叫做另一個角的 補角 . 做一做1.圖中給出的各角,哪些互為余角 2.圖中給出的各角,哪些互為補角 任務一 意圖說明1.讓學生從直觀的角度去感受互為余(補)角的概念.并用語言去表達這個概念,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2.學生回答后教師再進行說明,強調互為余角反映的是角的數量關系,而不是角的位置關系.探究二 余角和補角的性質思考:1.∠1與∠2,∠3都互為余角,∠2與∠3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請說明理由.解:∠2=∠3.因為∠1與∠2,∠3都互為余角,所以∠1+∠2=90°,∠1+∠3=90°,所以∠2=90°-∠1,∠3=90°-∠1,所以∠2=∠3.2.∠1與∠2,∠3都互為補角,∠2與∠3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請說明理由.解:∠2=∠3.因為∠1與∠2,∠3都互為補角,所以∠1+∠2=180°,∠1+∠3=180°,所以∠2=180°-∠1,∠3=180°-∠1,所以∠2=∠3.追問 你能將這個結論用數學語言進行敘述嗎 小結: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做一做一個角的補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求這個角的度數.解:設這個角為x°,則它的補角是(180-x)°,余角是(90-x)°.根據題意,得180-x=3(90-x).解得x=45.答:這個角的度數是45°.任務二 意圖說明1.讓學生先通過觀察得到結論,再對結論進行推理說明,最后用數學語言歸納總結出性質,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2.通過應用余角和補角的性質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三)當堂達標(要求:限時5分鐘,獨立完成)1.若∠A=23°,則∠A的余角的大小是(B)A.57° B.67° C.77° D.157°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兩個互余的角都是銳角B.銳角的補角大于這個角本身C.互為補角的兩個角不可能都是銳角D.銳角大于它的余角3.如圖所示,∠1和∠2都是∠α的余角,則下列關系不一定正確的是( )A.∠1+∠α=90° B.∠2+∠α=90°C.∠1=∠2 D.∠1+∠2=90°4.如圖所示,O是直線AC上一點,OB是一條射線,OD平分∠AOB,OE在∠BOC內,且∠DOE=60°,∠BOE=∠EOC,則下列四個結論:①∠BOD=30°;②射線OE平分∠AOC;③圖中與∠BOE互余的角有2個;④圖中互補的角有6對.其中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 (填序號). 5.如圖所示,點A,O,B在同一條直線上,射線OD和射線OE分別平分∠AOC和∠BOC,圖中哪些角互為余角 解:因為點A,O,B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AOC和∠BOC互為補角.又因為射線OD和射線OE分別平分∠AOC和∠BOC,所以∠COD+∠COE=∠AOC+∠BOC=(∠AOC+∠BOC)=90°.所以∠COD和∠COE互為余角.同理∠AOD和∠BOE,∠AOD和∠COE,∠COD和∠BOE也互為余角.(四)課堂小結1.角的特殊數量關系:(1)互為余角:兩個角的和為90°;(2)互為補角:兩個角的和為180°.2.余角、補角的性質:(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五)板書設計互余和互補是兩種特殊的兩角關系,通過補角和余角的學習,學生對角的數量關系和運算有了更深的認識,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對于解決與角有關的實際問題提供了方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