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有理數的減法 1.掌握有理數的減法運算.2.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問題.1.經歷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體會有理數減法與加法的關系.2.理解有理數減法法則.3.能熟練進行整數減法運算.重點:探索并理解有理數的減法法則,能熟練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難點:加法與減法的互逆運算關系的體會.1.在學生能熟練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基礎上,利用計算溫差等情境,探索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培養抽象能力的核心素養.2.重視觀察、類比、歸納、轉化、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建立新知與舊知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感、抽象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一)情境導入一天,小冉在看電視中的天氣預報,看見呼和浩特最低溫度為-3 ℃,西寧最低溫度為-5 ℃,由此,她得到呼和浩特的最低氣溫比西寧的高2 ℃.你知道小冉是怎樣計算的嗎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 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回顧舊知1.如果兩個數只有 不同,那么稱其中一個數為另一個數的 ,也稱這兩個數 .特別地,0的相反數是 .負數的相反數是 . 2.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 叫該數的 .正數的絕對值是 ;負數的絕對值是 ; 的絕對值是7. 3.有理數加法法則:(1)同號兩數相加, ; (2)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 ;絕對值不等時, ; (3)一個數同0相加, . 合作探究1.請同學們閱讀教材52~53頁,完成“嘗試·交流”中的問題.2.(1)如果成都某一天的最高溫度為33攝氏度,最低溫度為24攝氏度,這天的溫差是多少 你是怎樣算的 (2)如果烏魯木齊某一天的最高溫度為7攝氏度,最低溫度為-3攝氏度,這天的溫差是多少 你是怎樣算的 利用類似方法計算下列各式:15-6= ,15+(-6)= , 所以15-6=15+(-6)= , 19-7= ,19+(-7)= , 所以 , 12-(-3)= ,12+(+3)= , 所以 , 10-(-5)= ,10+5= , 所以 , 9-0= ,9+0= , 所以 . 思考:減法與加法之間是怎樣轉化的 新知歸納:減法法則:減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 .表示:a-b=a+(-b). 注意:在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時,關鍵是如何正確解決符號問題:改變兩個符號:(1)運算符號,“減號”變為“加號”,(2)減數的符號.針對訓練:完成教材第55頁第5題.解:直觀解釋(-5)-(-2)=-3如圖所示:例1 計算:(1)(-1.2)-1.2;(2)(-6)-(-7);(3)--1.思路點撥:識別減數的符號→變減為加→改變減數的符號→計算求和.解:(1)原式=(-1.2)+(-1.2)=-2.4;(2)原式=(-6)+7=1;(3)原式=+-+-1=-1.[方法歸納] 計算有理數減法的一般步驟(1)先將減法變為加法,也就是把減數的相反數作為加數.(2)再按照加法運算的方法進行計算.思考:一個數減一個正數,結果會怎樣變化 如果減一個負數呢 任務一 意圖說明由小學學習的減法運算與有理數的加法運算,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探索得到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理解加法與減法的互逆關系,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針對訓練:見導學案.探究二 有理數減法的簡單應用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其海拔大約是8 848.86 m,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海拔大約是-154.31 m.兩處海拔相差多少米 (提示:用高海拔米數減低海拔米數)解:8 848.86-(-154.31)=8 848.86+154.31=9 003.17(m).因此,兩處海拔相差9 003.17 m.實踐練習:全班學生分為五個組進行游戲,每組的基本分為100分,答對一題加50分,答錯一題扣50分.游戲結束時,各組的分數如下: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100 150 -400 350 -100(1)第三名超出第四名多少分 (2)第四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略針對訓練:見導學案.任務二 意圖說明通過生活實例幫助學生鞏固有理數加法法則,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培養運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時,正確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三)當堂達標(要求:限時5分鐘,獨立完成)見課件(四)課堂小結見課件(五)板書設計有理數的減法法則:a-b=a+(-b) 例題講解 板演練習應用:注意符號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本課課堂已經交給學生,貫徹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課堂教學不再按預設的計劃和步驟進行,而是師生平等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學習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怎么去學,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欲望.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組織學生探索問題,在小組進行交流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合作伙伴.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探索,親身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