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合并同類項 掌握合并同類項法則;能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法和減法運算.1.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合并同類項的必要性,理解合并同類項法則所依據的運算律.2.了解合并同類項的法則,能進行同類項的合并.重點:同類項及合并同類項.難點:合并同類項.教學中,先借助圖形,再利用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通過數形結合幫助學生對合并同類項經歷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更好地歸納與理解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同類項的定義是人為的規定,也容易理解,教學時不需讓學生探究或抽象歸納,直接明晰即可.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可將同類項的合并與同單位量的加減相類比.對于合并同類項的運算,教學時要嚴格按照合并同類項的步驟呈現運算過程,先將同類項放在一起,再合并.學生熟練后可以適當簡化計算過程.(一)情境導入交流:你怎樣對蘋果、大米、香蕉、玉米、帽子、上衣等物品進行分類 思考:(1)多項式3x2y-4xy2-3+5x2y+2xy2+5有哪些項 (2)你認為這些項如何進行歸類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 同類項與合并同類項嘗試·交流如圖所示的長方形由兩個小長方形組成.(1)利用該圖化簡8n+5n,并用運算律解釋你的化簡結果.(2)你能用類似的方法化簡2xy+3xy及-7a2b+2a2b嗎 解:(1)大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代數式表示為8n+5n,也可以表示為(8+5)n,從而8n+5n=(8+5)n=13n.也可以根據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計算:8n+5n=(8+5)n=13n.(2)2xy+3xy=(2+3)xy=5xy;-7a2b+2a2b=(-7+2)a2b=-5a2b.小結:字母可以和數一樣進行運算.歸納:所含字母 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 指數 也相同的項,叫作同類項. 把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叫作合并同類項.例1 下列各組中的單項式哪些是同類項 為什么 (1)a2b與-ab2;(2)xy2與3y2x;(3)5abc與6ab.思路點撥:各組單項式所含字母是否相同 且相同字母的指數是否分別相同 解:(1)a2b與-ab2不是同類項,因為它們的相同字母的指數不同;(2)根據同類項的概念可知,xy2與3y2x是同類項;(3)5abc與6ab不是同類項,因為它們所含的字母不相同.[方法歸納](1)判斷同類項的標準是“兩相同”,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二者缺一不可.(2)注意“兩無關”,即兩個單項式是不是同類項與系數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3)所有的常數項都是同類項.針對訓練:教材第113頁隨堂練習第1題.任務一 意圖說明設置長方形面積問題引入同類項,一方面這樣的情境學生比較熟悉,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比較直觀地感受合并同類項的方法及依據.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后面的合并同類項法則.通過例1,幫助學生鞏固同類項的概念,便于識別與合并同類項.探究二 合并同類項法則嘗試·交流根據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合并同類項:(1)-xy2+3xy2; (2)7a+3a2+2a-a2+3.解:(1)-xy2+3xy2=(-1+3)xy2=2xy2;(2)7a+3a2+2a-a2+3=(7a+2a)+(3a2-a2)+3=(7+2)a+(3-1)a2+3=9a+2a2+3.歸納:合并同類項法則:合并同類項時,把同類項的系數 相加 ,字母和字母的指數 不變 . [溫馨提示] 合并同類項時要注意:(1)系數相加時,注意符號不要出錯;(2)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能變動;(3)是同類項的合并,不是同類項的不能合并;(4)各項移動位置時,要連同它前面的符號一起移動.巧記口決:說起合并同類項,法則千萬不能忘.只求系數代數和,字母指數留原樣.例2 合并同類項:(1)3a+2b-5a-b;(2)-4ab+8-2b2+4ab-8.解:(1)3a+2b-5a-b=(3a-5a)+(2b-b)=(3-5)a+(2-1)b=-2a+b;(2)-4ab+8-2b2+4ab-8=(-4ab+4ab)+(8-8)-2b2=-2b2.例3 合并同類項:3x2y+2xy2+5-4xy2+5x2y-3.解:3x2y+2xy2+5-4xy2+5x2y-3=3x2y+5x2y+2xy2-4xy2+5-3=(3+5)x2y+(2-4)xy2+(5-3)=8x2y-2xy2+2.[方法歸納] 合并同類項“三步法”:一找:準確找出算式中的所有同類項(初學者可先用不同記號標出同類項);二放:確定同類項的系數,把系數放入括號內,字母及指數寫在外面;三加:利用加法寫出結果,注意不要漏掉字母及指數.針對訓練:教材第114頁隨堂練習第2,3題.任務二 意圖說明先依據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合并同類項,引導學生歸納得到合并同類項的法則,然后通過例題呈現合并同類項的步驟,先將同類項放在一起,再合并,學生熟練后可適當簡化計算過程.合并同類項是整式加減運算的基礎,務必要求學生掌握.(三)當堂達標(要求:限時5分鐘,獨立完成)見課件(四)課堂小結見課件(五)板書設計把課堂內容設計成課前預習并完成預習作業,然后課堂上老師不講預習作業,通過老師的精講知識點,學生自己去找預習作業中的問題,以達到發展學生自學能力,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課前作業以基礎為主,學生自學.在課堂中老師講完后,學生自己改正課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最后利用課堂時間進行知識的測試,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