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扇形統計圖 1.會制作扇形統計圖,能用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2.能解釋數據分析的結果,能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并能進行交流.1.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制作扇形統計圖.2.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重點: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學會制作扇形統計圖.難點:從扇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并且正確地獲取信息,利用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判斷.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見”過扇形統計圖,當時可以從中讀取信息,但是不會畫.由于前面已經具體學習過數據的收集問題,因此,本節教學中建議從一個具體問題出發,直接進入數據的表示環節,指導學生學習扇形統計圖的畫法步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明確在扇形統計圖中如果沒有其他條件,是無法得出具體的數量的.(一)情境導入通過調查、試驗收集到的數據,怎樣才能清晰地反映信息 如何制作扇形統計圖呢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種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大家小學里已經學過,有印象嗎 能回憶起來是怎樣的一個圖嗎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 扇形統計圖及其畫法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辦好學校閱讀周的活動,校圖書館計劃購買200冊圖書,獎勵在閱讀周各項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圖書館張老師想了解現在同學們更喜歡讀什么類型的圖書,以便購買的圖書受同學們歡迎.于是他設計了如下調查問卷,在全校隨機選取了120名同學進行調查.調查問卷 你最喜歡閱讀的圖書類型是什么 (單選) A.文學 B.歷史 C.科普 D.軍事 E.藝術 F.其他調查結果如下表:最喜歡閱讀 的圖書類型 文學 歷史 科普 軍事 藝術 其他人數 36 24 27 12 12 9(1)如果讓你協助張老師買書,你會提出什么購買建議 你是如何考慮的 (2)喜歡文學類圖書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喜歡歷史、科普、軍事、藝術、其他類型圖書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分別是多少 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嘗試用扇形統計圖表示上述結果嗎 解:略歸納:1.用圓和扇形分別表示總體和各個組成部分數據的統計圖叫作扇形統計圖(或稱餅形圖),其特點是能直觀地、生動地反映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2.在扇形統計圖中,每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等于該部分所對應的扇形 圓心角 的度數與 360 °的比. 2.根據上述張老師的調查數據,按如下方法繪制扇形統計圖:(1)計算各選項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計算各個扇形圓心角的度數,并填在下表中.其中,圓心角度數=360°×該項所占的百分比.(3)在下面圓中畫出各個扇形,并標上百分比.最喜歡閱讀 的圖書類型 文學 歷史 科普 軍事 藝術 其他百分比對應的圓 心角度數解:略3.議一議: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 (1)圓代表總體;(2)扇形代表總體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歸納: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各部分在總體中 所占的比例 . 針對訓練:見導學案.任務一 意圖說明通過實例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畫法步驟.探究二 從扇形統計圖獲取信息觀察·思考觀察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用整個圓表示總體,那么哪個扇形表示總體的25% (2)如果用整個圓表示你們班的人數,那么扇形B大約表示多少人 (3)如果用整個圓表示9 hm2稻田,那么扇形C表示多少公頃稻田 解:(1)扇形A.(2)根據實際回答.(3)約3.78公頃.思考·交流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家庭全年支出費用的扇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小剛認為就全年食品支出費用來說,乙家庭比甲家庭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為什么 與同伴交流.解:不同意小剛的看法.因為從扇形統計圖中只能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如果沒有其他條件,是無法得出具體的數量的.小結:圓代表的是總體1(即100%),圓的大小與具體的數量大小沒有關系.嘗試·思考小亮對全班40名學生進行了“你對哪些課程非常感興趣”的調查,獲得如下數據:語文20人,數學25人,英語18人,生物學10人,信息科技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統計圖表示這些數據,卻發現6項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為什么會這樣呢 解:原因在于這一調查可以多選.針對訓練:見導學案.任務二 意圖說明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學會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數據信息解決問題,同時明確從扇形統計圖中看不出具體的數量,繪制扇形統計圖設置調查問卷只能是單選等事宜.(三)當堂達標(要求:限時5分鐘,獨立完成)見課件(四)課堂小結見課件(五)板書設計扇形統計圖1.扇形統計圖及畫法 例題與板演練習2.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應用通過課堂展示講解,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并且此過程更利于發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獨到見解,以及思維的誤區,以便指導今后的教學.課堂上要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使學生獲得學習能力放在教學首位,通過運用各種啟發、激勵的語言,以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