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張PPT)蘇教版 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基礎卷試卷分析一、試題難度整體難度:一般難度 題數普通 12容易 12困難 4一、試題難度序號 難易度 占比1 普通 (42.9%)2 容易 (42.9%)3 困難 (14.3%)三、知識點分布序號 知識點(認知水平) 分值(占比) 對應題號1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8.0(9.4%) 172 線段、直線、射線的認識及表示 4.0(4.7%) 183 直線的認識與表示 4.0(4.7%) 194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4.0(4.7%) 185 平行的特征及性質 25.0(29.4%) 1,3,4,7,8,16,19,20,25,27三、知識點分布6 平角、周角的特征 19.0(22.4%) 13,14,17,237 角的大小比較 0.0(0.0%) 268 角的度量(計算) 26.0(30.6%) 2,5,9,10,11,12,21,22,23,269 垂直的特征及性質 14.0(16.5%) 4,5,8,16,1910 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質 4.0(4.7%) 16三、知識點分布11 銳角、鈍角的特征 8.0(9.4%) 1712 直角的特征 15.0(17.6%) 14,17,2313 點到直線的距離及應用 16.0(18.8%) 6,15,27,2814 根據已知度數畫角 5.0(5.9%) 24保密★啟用前2025-2026學年四年級數學上學期單元測試卷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基礎卷( 全卷滿分100 分,考試時間90 分鐘)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共20分)1.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可以畫( )條。A.1 B.2 C.無數2.時鐘上9時整,時針與分針形成的角是( )。A.銳角 B.直角 C.鈍角3.下面各組中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是( )。A. B.C. D.4.下圖中,同一平面上的a,b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C.相交 D.既不互相平行,又不相交5.如圖,∠1=55°,∠2=35°,直線AB和直線CD的位置關系是(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 D.無法判斷6.如圖是學校的沙坑,A點是林莉跳遠時腳后跟落入沙坑的點,能準確表示她跳遠成績的是( )。A.線段AB的長度 B.線段AC的長度C.線段AD的長度 D.都可以7.下圖中一共有( )組平行線。A.1 B.2 C.3 D.48.同一平面內,用集合圖表示的“關系”中,正確的是( )。A. B.C. D.9.關于量角器,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①使用量角器量角時,角的頂點必須與量角器中心重合。②量角器的0°刻度線因磨損而無法辨認時,該量角器也有可能量得角的大小。③用量角器量角時,為了便于讀出角的度數,有時需要將角的兩邊延長。④量角器上有內圈度數和外圈度數,讀數時不用區分。⑤老師用的量角器比學生用的量角器大多了,同一個角,前者量出的角度也要大一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⑤10.如圖,磨損的量角器只有兩個刻度,用它不能直接量出的角度是( )。A.40° B.70° C.120° D.160°二、填空題(共20分)11.從1時到2時,鐘面上的分針走了 度;從2時到4時,鐘面上的時針走了 度。12. 10:00時,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形成的較小夾角是 度,較大夾角是 度。13.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作 ,度數為 °。14. 一個平角分成了兩個角,其中一個角是直角,那么另一個角是 角。15.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上可以畫 條線段,其中 最短。16.每個正方形中都有 組平行線,正方形的鄰邊互相 (填“垂直”或“平行”)。17. 在橫線里填“一定” “可能”或“不可能”。①兩個鈍角的和 比一個周角大;②兩個銳角的和 比一個平角小;③任意三位數乘最大的兩位數,積 是四位數。④相交的兩條直線, 有2個交點。18.下圖中有 條射線,組成了 個角。19.過兩點可以畫 條直線。兩條平行線之間可以畫 條與平行線垂直的線段。20.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都是6厘米,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 。三、計算題(共18分)21.如下圖,分別求出 的度數。(1)(2)22.如圖,將三角形ABC向左平移后得到三角形CDE,若∠1=,那么∠3是多少度 ∠4是多少度 四、解決問題(共42分)23. 如下圖,若∠2=∠3,則∠4等于多少度? ∠5呢?24.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通常排成“人”字形結隊飛行.“人”字形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左右,請你用量角器以點O 為頂點,畫一個 的角:并標出度數。25.換新健身器材,開展健身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在廣場新安裝了如圖所示的單杠。(1)單杠中三條豎放著的鐵管的位置關系是互相 。(2)圖中右邊的鐵管垂落,需要維修,請你說一說應該如何維修,并在圖上畫一畫。26.第41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于2024年4月20日舉行,吸引著大批中外風箏愛好者及游客前來競技和游覽。甜甜和妙妙也進行了風箏比賽,兩人所用的風箏線一樣長,如圖所示,她們都把風箏線放到了最長。(1)量一量,甜甜的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是 ,妙妙的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是 。(2)風箏的高度和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有什么關系 27.新情境民生熱點 張大伯和李二叔兩家分別住在一段公路的兩邊。張大伯家要修一條最短的小路與公路連接,李二叔家要修一段與公路平行的小路到小學。應該怎樣修?請你幫忙在圖中畫出來。28.跑步比賽中,安全員在 A 處看到賽道上B處有一個垃圾,安全員需快速將垃圾帶離賽道。請你設計出最短路線,并在圖中畫出來。保密★啟用前2025-2026學年四年級數學上學期單元測試卷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基礎卷( 全卷滿分100 分,考試時間90 分鐘)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解析部分1.A解: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可以畫1條。故答案為:A。過已知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2.B解:時鐘上9時整,時針與分針之間有3個大格,形成的角是直角。故答案為:B。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夾角只要小于3個大格的,所組成的角是銳角;等于3個大格的,所組成的角的直角;大于3個大格的,所組成的角是鈍角、平角或者周角。3.C解:互相平行的是第三個圖形。故答案為:C。平行線是指在同一平面內,無論延伸多遠,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4.C解:同一平面上的a,b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相交。故答案為:C。兩條直線都向右延伸,就會相交。5.B解:180°-55°-35°=125°-35°=90°,直線AB和直線CD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垂直。故答案為:B。平角=180°,∠1和∠2中間角的度數=平角-∠1-∠2=90°,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6.B解:從A點到起跳線之間的垂直線段AC能表示林莉的跳遠成績。故答案為:B。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7.D解:AD與FG平行,AE與BG平行,BE與DG平行,BF與CG平行,共4組平行線。故答案為:D。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8.B解:垂直屬于相交,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線不是平行就相交,正確的是:故答案為:B。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相交就平行;相交成直角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因此垂直屬于相交的一種。9.A解:①使用量角器量角時,角的頂點必須與量角器中心重合,原題干說法正確;②量角器的0°刻度線因磨損而無法辨認時,該量角器也有可能量得角的大小,原題干說法正確;③用量角器量角時,為了便于讀出角的度數,有時需要將角的兩邊延長,原題干說法正確;④一般情況下要區分量角器的內圈度數和外圈度數,原題干說法錯誤;⑤老師用的量角器比學生用的量角器大多了,同一個角,角的度數相等,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A。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所對應的量角器上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量角器無論大小,量出角的大小不變。10.B解:A項: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可以直接量出40°角;B項:不能直接量出70°角;C項:用量角器可以直接量出外圈刻度是40°與內圈刻度20°之間的角是120°;D項: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可以直接量出內圈刻度是20°的地方的角是160°。故答案為:B。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所對應的量角器上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11.360;60解:2-1=1(小時),分鐘轉了360度;(4-2)×30°=2×30°=60°。故答案為:360;60。鐘面上共12個大格,平均每個大格是30°,幾時整,時針和分針之間的度數=30°×大格個數。12.60;300解:30°×2=60°360°-60°=300°。故答案為:60;300。鐘面上共12個大格,平均每個大格是30°,幾時整,時針和分針之間的度數=30°×大格個數。較大角的度數=周角-60°。13.周角;360解: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作周角,度數是360°。故答案為:周角;360。周角是360°,周角的兩條線重合在一起。14.直解:180°-90°=90°,另一個角是直角。故答案為:直。平角=180°,直角=90°,另一個角的度數=180°-90°=90°,是直角。15.無數;垂線段解: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上可以畫無數條線段,其中垂線段最短。故答案為:無數;垂線段。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上可以畫無數條線段,其中垂線段最短。16.兩;垂直解:每個正方形中都有兩組平行線,正方形的鄰邊互相垂直。故答案為:兩;垂直。對邊平行且平行,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是正方形。17.不可能;一定;可能;不可能解:①鈍角小于180°,所以比周角小,兩個鈍角的和不可能比一個周角大;②銳角小于90°,平角=180°,所以兩個銳角的和一定比一個平角小;③100×99=9900,積是三位數,999×99=98901,積是五位數,任意三位數乘最大的兩位數,積可能是四位數。④相交的兩條直線,不可能有2個交點。故答案為:①不可能;②一定;③可能;④不可能。在一定條件下,一些事件的結果是可以預知的,具有確定性,確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來描述;一些事件的結果是不可以預知的,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的事件用可能來描述。18.4;64條射線;3+2+1=6(個角)觀察圖可知,圖中有4條射線,每兩條射線組成一個角,4條射線可以組成3+2+1=6個角。19.1;無數解:過兩點可以畫1條直線。兩條平行線之間可以畫無數條與平行線垂直的線段。故答案為:1;無數。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條平行線之間可以畫無數條線段與之垂直。20.互相平行解: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都是6厘米,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平行。故答案為: 互相平行。平行線之間的距離都相等,所以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平行。21.(1)解:∠1=180°-30°=50°(2)解:∠2=180°-40°=140°∠3=180°-140°=40°(1)∠1和30°角組成平角,用180°減去30°即可求出∠1度數;(2)∠2和40°角組成平角,用180°減去40°即可求出∠2度數;用180°減去∠2度數即可求出∠3度數。22.解:在圖中標注∠5、∠6如圖所示:因為三角形ABC 向左平移后得到三角形CDE,所以∠5=∠1=25°,∠6=∠2=100°,∠3=180°-∠2-∠5=180°-100°-25°=55°;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所以∠4=180°-∠5-∠6=180°-25°-100°=55°.答:∠3是55°,∠4是55°。兩個圖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1和∠5相等,∠2和∠6相等。∠2、∠3、∠5組成平角,所以用平角度數減去∠2和∠5度數即可求出∠3度數;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求出∠4度數即可。23.解:90°÷2=45°180°-45°=135°。答:∠4=135°,∠5=45°。平角=180°,直角=90°,∠1+∠2+∠3=180°,且∠1=90°,∠2=∠3,所以∠3=(180°-90°)÷2=45°。∠4=180°-∠3=180°-45°=135°。 又因為∠3+∠4=∠4+∠5=180°,所以∠5=∠3=45°。24.解: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①以O為頂點畫一條射線;②確定度數,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對準90°的刻度線點一個點;③確定角的另一條邊,以畫出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好的點再畫一條射線;④標好角的符號及度數。25.(1)平行(2)解:應該將圖中右邊的鐵管修成和另一個水平鐵管、地面互相平行的狀態。借助三角尺,通過平移可以找到鐵管的正確位置,如下圖。(敘述合理即可)解:(1)單杠中三條豎放著的鐵管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平行。故答案為:(1)平行。(1)同時垂直與地面的線段互相平行;(2)將圖中右邊的鐵管修成和另一個水平鐵管、地面互相平行的狀態。借助三角尺,通過平移可以找到鐵管的正確位置。26.(1)55°;45°(2)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越大,風箏就越高。(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2)觀察圖可知,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越大,風箏就越高。27.解:過張大伯家作到公路的垂直線段就是張大伯家到公路的最短小路;過李二叔家作出公路的平行線,就是李二叔要修的小路。因為直線外一點與這條直線上所有點的連線中,垂直線段最短,所以,只要作出張大伯家到公路的垂直線段即可;根據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的方法,過李二叔家作出公路的平行線即可。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和已知直線重合,推動另一條直角邊到指定點的位置,作一條直線,并且標上直角符號,這條直線就是經過指定點畫出的已知直線的垂線;把直角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和已知直線重合,另一條直角邊上放一把直尺,推動三角板到指定點的地方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28.解:先走連接A、B兩點的線段,到達B點,然后從B點向上面一條直線作垂線,是離開的最短路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基礎卷 試卷分析.pptx 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卷·基礎卷原卷.docx 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卷·基礎卷答案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