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 第七單元植樹問題 例2探究新知基礎練習拓展練習情景導入2. 一共要栽多少棵樹?你是怎樣想的。3. 揭示課題:上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植樹問題中兩頭都種的情況,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植樹問題” 中的其他情況。馬路一邊栽了25棵梧桐樹。如果每兩棵梧桐樹中間栽一棵銀杏樹,一共要栽多少棵銀杏樹?1.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情景導入(一)提出問題,聚焦問題1. 你都知道了什么?2. 你認為一共要栽多少棵樹?動物園里的大象館和猴山相距60 m。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兩旁栽樹(兩端都不栽),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 m。一共要栽多少棵樹?探究新知(一)提出問題,聚焦問題1. 你讀懂他們的意思了嗎?2. 你同意誰的意見?你是怎樣想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求單邊棵數時到底是“+1” 還是“-1” ,二是最后一步是否需要×2 。60÷3=20(個)20+1=21(棵)小力60÷3=20(個)20-1=19(棵)小強60÷3=20(個)20 +1 =21(棵)21×2 =42(棵)小華60÷3=20(個)20-1=19(棵)19×2 =38(棵)小紅探究新知(二)小組合作,研討辨析。2. 你同意他們組的想法嗎?1. 哪組同學說一說你們組是用什么方法,怎樣想的。3. 今天研究的植樹問題和前面有什么不同?60÷3=20(個)20+1=21(棵)小力60÷3=20(個)20-1=19(棵)小強60÷3=20(個)20+1=21(棵)21×2=42(棵)小華60÷3=20(個)20-1=19(棵)19×2=38(棵)小紅探究新知1. 在兩頭都不種的情況下,棵數為什么會比間隔數 少1呢?……1234519……18(二)小組合作,研討辨析。2. 少的“1”在哪呢,請你到圖中指一指。60 m探究新知(三)對比反思,提升認識1. 比較兩種情況,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 如果你忘記結論,可以怎樣做呢?兩頭種棵數=間隔數+1棵數=間隔數-1100米60米探究新知(四)完善類型,鞏固方法小明家門前有一條35 m的小路,綠化隊要在路旁栽一排樹。每5 m栽一棵樹(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1. 這道題跟前面的題目有什么不同?2. 借鑒前面的經驗,用你喜歡的方法解答。探究新知(四)完善類型,鞏固方法小明家門前有一條35 m的小路,綠化隊要在路旁栽一排樹。每5 m栽一棵樹(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3. 誰聽懂他的想法了,指著圖說一說就更清楚了。12345764.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5. 為什么一頭種的時候,棵數和間隔數同樣多?35 m探究新知(四)完善類型,鞏固方法小明家門前有一條35 m的小路,綠化隊要在路旁栽一排樹。每5 m栽一棵樹(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35÷5=7(棵)答:一共要栽7棵樹。探究新知1. 植樹問題有哪幾種情況?每種情況中棵數與間隔 數之間是什么關系?2. 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得到這些結論的?(四)完善類型,鞏固方法3. 如果你忘記或者混淆了這些情況,可以怎樣做?兩頭種棵數=間隔數+1100米棵數=間隔數-160米棵數=間隔數35米探究新知1. 一條走廊長32 m,在走廊的一旁每隔4 m擺放一盆植物(兩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1. 你讀懂他想表達什么意思了嗎?請你說一說。2. 為什么要減1呢?32÷4=8(個)8-1=7(盆)答:一共要放7盆植物。基礎練習5-1=4(次)4×8=32(分)答:鋸完一共要花32分鐘。2. 一根木頭長10 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下一段需要8分鐘。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鐘?基礎練習42÷3=14(處)答:全程一共有14處這樣的服務點。3. 馬拉松比賽全程約42 km。平均每3 km設置一處飲水服務點(起點不設,終點設),全程一共有多少處這樣的服務點?基礎練習1.在兩個教學樓之間有一條140米長的小路。在小路一側每10米種一棵樹,一共要種多少棵樹?140÷10=14(棵)14-1=13(棵)答:一共要種13棵樹。拓展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