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第三課 夢想始于當下第一課時 做有夢想的少年一、選擇題。1. 李明從小懷揣天文夢想,他努力學習天文學等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超越極限,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說明( ) A.青少年要常立志,立大志 B.夢想對個人成長具有決定性作用C.夢想為青少年指引前行的方向 D.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2. 我國網球單打奧運金牌得主鄭欽文第一次踏上奧運賽場時就暗暗下定決心,要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拼下一枚獎牌,最終她戰勝了壓力,超越了自己,也創造了歷史。她表示,遠大的夢想,唯有堅持才能抵達。可見( )①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應行動 ②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定能順利實現③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務 ④夢想能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 在主題班會上,同學們分享了下面內容: 小安:“科技報國夢”,讓鄧稼先三十載隱姓埋名; 小皖:“禾下乘涼夢”,讓袁隆平與水稻結緣一生; 小華:“九天攬月夢”,讓一代代探月人闖關奪隘…… 這些人物故事啟示我們( )①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②要見賢思齊,日常生活中做到行己有恥③人生夢想要與國家和民族需要緊密相連④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某校開展“夢想郵局”體驗活動,同學們寄存了夢想給未來的自己。從以下同學寄 存的夢想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小君:軍人很偉大,我想成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小勝:我要成為一名工程師,制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小蕓:大國工匠很厲害,我想學一門技術,成為他們中的一員。A.夢想和現實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B.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C.少年的夢想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D.學習成為實現夢想的重要途徑5. 13歲的宋令東觀看神舟五號成功發射,飛天夢想的種子就此萌發。高中畢業后他選擇了離太空更近的天空,成為一名飛行員。2018年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再次點燃了他的飛天夢。入隊后他積極進取、扎實準備、磨煉意志,最終實現了航天夢想,成為我國首位“90后”男航天員。從中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是( )A.編織夢想是每個青少年的首要任務 B.只要編織夢想,就能實現人生價值C.志向是人生的航標,奮斗的原動力 D.只有航天報國,這樣的人生才值得6. 黃旭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他幼年目睹山河破碎、國家積弱,立下“科學救國”誓言,隱姓埋名三十余年,帶領團隊攻克核潛艇核心技術,用算盤計算海量數據,突破國際封鎖,為我國水下戰略力量建設奠定基石。他的奉獻推動中國躋身核潛艇技術強國之列。由此可見( )①努力就有改變,有夢就能實現 ②夢想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③夢想要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④學會欣賞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說:“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這啟示我們( )A.展現青春作為,努力張揚個性 B.編織人生夢想,勇擔青春使命C.學會接納自我,等待他人助力 D.學會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8. 請你為下列“凡人歌”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最恰當的是( )一個微小的音符,能組成宏大的交響:從因故輟學到出版兩部文學作品的“農民作家”演繹了屬于自己的綻放;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的武漢大學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實現多個從“0到1的突破”;電焊工人孫景南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90后”航天 員遨游星辰大海。A.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堅,持則可圓B.賡續革命紅色血脈,傳承時代奮進力量C.和而不同,休戚與共,推動文明交流互鑒D.鐫刻民族發展的軌跡,描繪強國富民的畫卷二、非選擇題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習語”金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青團要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更多青少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1)為什么要“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兩方面即可)【榜樣力量】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宋令東,這位“90后”航天員,并非是一夜成名的幸運兒。他的成功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堅持不懈的努力。13歲在電視機前觀看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時,他心中萌發了飛天的夢想,憑借著對飛行的熱愛和堅定的信念。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考入了理想的軍事院校,之后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2024年.憑借不懈努力和對航天夢想的執著追求,通過了一次次嚴苛的選拔,他終于遠赴太空,成功圓夢。(2)宋令東的追夢事跡啟示我們如何做有夢想的少年?(兩方面即可)第一課時 做有夢想的少年 解析1.C 【解析】本題考査理想的作用及實現途徑。青少年應“立長志”而非“常立志”,題干中李明堅持天文夢想并長期努力,A說法錯誤;夢想對成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但“決定性作用”夸大了其影響(需結合努力等),B說法錯誤;李明因懷揣夢想而不斷前行,體現夢想指引方向的作用,C說法正確;題干未涉及學習方法的選擇,與題意無關,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C 【解析】本題考查夢想的意義、努力的基本要求。欽文下定決心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拼下獎牌,并通過努力戰勝壓力、超越自己,體現了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①符合題意;鄭欽文懷揣遠大夢想,激發自己拼搏的動力,戰勝壓力,這表明夢想能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④符合題意;堅持努力是實現夢想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一定能順利實現,夢想的實現還受多種因素影響,該說法過于絕對,②說法錯誤;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但不是首要任務,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C 【解析】本題考查實現夢想,夢想意義。“科技報國夢”,讓鄧稼先三十載隱姓埋名;“禾下乘涼夢”,讓袁隆平與水稻結緣一生;“九天攬月夢”,讓一代代探月人闖關奪隘.....這些人物故事啟示我們要編織人生夢想,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我們要將個人夢想與國家和民族需要緊密相連,并且要為實現夢想忖諸行動,①③④說法正確;見賢思齊,應做到止于至善,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C 【解析】本題考查少年夢與中國夢的關系、努力的基本要求。小君想成為軍人保家衛國、小勝想制造先進芯片、小蕓想成為大國工匠,這些夢想都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緊密相連,體現了少年的夢想與中國夢密不可分,C符合題意;題文未體現夢想和現實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學習成為實現夢想的重要途徑,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C 【解析】本題考查夢想的重要性。宋令東的從小有著飛天的夢想,航天員選拔中點燃了他的飛天夢,入隊后他積極進取、扎實準備、磨煉意志,最終實現了航天夢想,從他的圓夢歷程中可知志向是人生的航標,奮斗的原動力,C說法正確;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A說法錯誤;“只要,就”說法過于絕對,編織夢想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B說法錯誤;并非只有航天報國這樣的人生才值得,當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其他職業同樣也能實現人生價值,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6.C 【解析】本題考查夢想的含義及重要性。黃旭華幼年立下誓言,并為此隱姓埋名三十余年,克服重重困難,這體現了夢想能激發個人的奮斗熱情和堅持的勇氣,②說法正確;黃旭華的“科學救國”夢想源于國家積弱的時代背景,他響應國家需要,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最終為國家戰略力量建設作出貢獻,③說法正確;①就能,說法絕對化,有夢想通過努力才能實現,①說法錯誤;學會欣賞自己,在題文中未涉及,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7.B 【解析】本題考查做有夢想的少年。題文中,"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意思是夢想雖然遙遠,但只要去追尋就能夠到達,愿望雖然艱難,但只要堅持就可以實現,因此,這啟示我們要樹立崇高而遠大的理想,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即編織人生夢想,勇擔青春使命,B說法正確;展現青春作為,努力完善自我,不是張揚個性,A說法錯誤;要積極進取,不能等待他人助力,C說法錯誤;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在題文中未涉及,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8.A 【解析】本題考查做有夢想的少年的要求。依據題文,“農民作家”、南北極科學考察隊、電焊工人孫景南、“90后”航天員等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光發熱,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說明了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堅,持則可圓,A符合題意;賡續革命紅色血脈與題文主旨不符,B不符合題意;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題文主旨不符,C不符合題意;描繪強國富民的畫卷與題文主旨不符,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9.(1)①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②有夢想,就會有希望;③人類需要有夢想,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2)①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②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③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