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八單元 乘除法的應用(一)第1課時 長頸鹿與小鳥(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材第87~89頁的內容。1.經歷探索用除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掌握利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2.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分析問題,并能解決問題。一、情景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森林嗎?你們喜歡大森林里的動物嗎?大森林里的動物可友好了。瞧!長頸鹿正在為小鳥準備房子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究新知用課件展示教材主題圖。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數學信息“一共有42只小鳥”“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造一間房子需要7塊小木板”。1.想一想,長頸鹿要準備幾間房子?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想一想應該怎樣列式,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列式,再指名學生回答。學生可能的方法預測:方法一:學生用1個點子表示1只小鳥,42個點子就表示42 只小鳥。根據“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這一條件,每6個一圈,這樣圈下去,一共可以圈7次,可知需要為 42 只小鳥準備7間房子。方法二:列表法。當列到7間房子時,對應的小鳥正好是42只,說明需要準備7間房子。方法三:連減的方法。減一個6,就需要一個房子,連續減去7個6,結果正好為0,說明需要7間房子。方法四:用乘法口訣求商。可以這樣想:六幾四十二,六(七)四十二,所以商7。根據“六七四十二”得“42÷6=7”后,可以再回到情境中,解釋這個“7”的實際意義。最后寫出答案:要準備7間房子。通過交流,讓學生體會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題策略。2.一共有 63 塊木板,長頸鹿能造幾間房子?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可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是怎樣算出得數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63÷7=9(間)師:用哪句乘法口訣?生:七九六十三。3.還有幾間空房子?還能住幾只小鳥?先讓學生弄懂題意,怎樣知道還有幾間空房子?還能住幾只小鳥?生:我們要知道一共造了幾間房子?(9間)已經住了幾間房子?(7間)師:怎樣列式?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9-7=2(間) 6×2=12(只)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89頁“練一練”第1~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五、課后作業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長頸鹿與小鳥(1)42÷6=7(間) 六七四十二63÷7=9(間)七九六十三9-7=2(間) 6×2=12(只)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以長頸鹿為小鳥做房子為具體情境進行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數學信息,并嘗試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在探究解決方法時,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去解決,培養學生自主探索、遷移、學以致用的能力。第2課時 長頸鹿與小鳥(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88~89頁的內容。1.探索解決“方框里最大能填幾”這類問題的方法,為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2.通過親身體驗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分析問題,用除法解決問題。探索解決“方框里最大能填幾”這類問題。使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分析問題,用除法解決問題。探索解決“方框里最大能填幾”這類問題。一、情景導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去幫了長頸鹿造房子,今天這節課讓我們到森林里和大象、小松鼠一起做游戲吧!二、探究新知1.分組做游戲。(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明確所求問題,再組織學生討論表格中的數分別代表什么。可以引導學生從分2組開始試一試:18只小松鼠,可以分幾組?可以分成幾組 2每組只數 9 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出其他內容。(2)填完后,請學生交流結果并說明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填好的表格數據中你發現了什么?豎著看,每列兩個數的積都是18,即參加游戲的小松鼠總數沒變;橫著看,每組只數越多,可以分的組數就越少,每組只數越少,可以分的組數就越多。使學生感受數量之間對應的規律性,滲透函數思想。2.探究方框里最大能填幾。師:如果每組4只,最多能分成幾組?如果每組5只呢?方框里最大能填幾的問題,學生思考時會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從乘1開始,一個一個地試一試;方法二:想乘法口訣,如4×K<18,就可以想“四四十六”“四五二十”能很快判斷出應該填4。師小結:解決方框里最大能填幾的問題,可以用列舉法和直接想乘法口訣求解,其中利用相關的乘法口訣求解能更快得到答案。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89頁“練一練”第4~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五、課后練習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長頸鹿與小鳥(2)可以分成幾組 2 3 6 9每組只數 9 6 3 2 4×K<18 想:四四十六,四五二十K×5<18 想: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學習的“分組做游戲”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教材設計了“18只小松鼠分組做游戲,每組只數相同”這一開放性問題。問題中既沒有確定要分幾組,也沒有確定每組的只數,給學生留下了更多選擇和思考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探索方框里最大能填幾,目的是為以后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試商)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在交流時語言可能不完整,教師要耐心傾聽和指導。第3課時 農家小院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90~91頁的內容。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除法的意義。2.讓學生運用乘除法及“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乘除法和“倍”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情景導入師:同學們,你們摘過蔬果嗎?知道哪些蔬果長在地面上,哪些蔬果結在樹枝上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農家小院去看看。瞧!劉奶奶正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忙碌著呢!(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1.觀察主題圖,明白圖意。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集體交流。2.說一說,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生1:墻上掛著多少根玉米?生2:54個柿子,每盒裝6個,可以裝幾盒?……3.怎樣解決下面的問題?想一想,算一算。教師出示題圖。師:以上4組信息,請你們兩個人一組,從中任選2組信息,然后列式解答,最后再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全班交流。(1)墻上掛了6串玉米,每串有8根,墻上掛著多少根玉米?師:為什么用乘法?生:因為是求6個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2)有12只兔子,有4個籠子,平均每個籠子住幾只兔子?師:算式中的12,4,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3)一共摘了20個南瓜,每筐可以裝幾個?可以裝幾筐?要求學生畫圖圈一圈,體會每筐裝幾個,可以裝幾筐,就是看哪句乘法口訣的積是20,可以先判斷出每筐裝幾個,再求20里面有幾個這樣的數,用除法計算。(4)豇豆身長42厘米,扁豆長7厘米,豇豆的身長是扁豆的幾倍?師:為什么用除法?生:這里是把扁豆的身長看作1份,豇豆的身長是扁豆的幾倍,就是求42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份,也就是看42里面有幾個7,用除法計算。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4.已經裝滿幾盒柿子?還能再裝幾盒?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觀察主題圖,數出樹上還有24個柿子,總共結了54個柿子,已經摘了多少個柿子,以及每盒裝6個柿子,再根據這些數據來求解。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說一說理由。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91頁“練一練”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五、課后練習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農家小院6×8=48(根)12÷4=3(只)20÷4=5(個) 20÷5=4(個)42÷7=6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這節課是前面所學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主要是通過情境,初步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第4課時 整理與復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92~93頁的內容。1.理解除法的意義,進一步熟練掌握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2.進一步鞏固提取數學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乘、除法口訣求商,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會提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利用乘、除法口訣求商,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會提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一、我的收獲出示教材第92頁情境圖。1.看一看,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內容。2.想一想,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分別要搭幾頂帳篷?3.小組討論,指名匯報,全班交流。生1:求男生要搭幾頂,用21÷3=7(頂)。生2:求女生要搭幾頂,用20÷4=5(頂)。教師根據學生列的算式和得數,引導學生思考算式中的每個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求得數時分別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訣。二、我的問題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如果被除數小于除數,怎么辦?2.分小組討論,教師總結歸納。三、鞏固與應用1.完成教材第92頁“鞏固與應用”第1題。出示題圖,引導學生讀懂圖意,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回答。2.完成教材第93頁“鞏固與應用”第2題。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借助左邊的點子圖填出右邊的答案,通過本題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乘法和除法之間聯系的認識。3.完成教材第93頁“鞏固與應用”第3題。師:5×( )<36,想哪句口訣?生: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鞏固學過的乘法口訣,為今后除法試商打基礎。答案:7,4,6;9,7,9。4.完成教材第93頁“鞏固與應用”第4題。(1)師:說一說,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信息?生1:王阿姨要買6根跳繩和5個皮球。生2:李叔叔準備用40元購買兩種體育用品,錢都要用完。師:李叔叔說“錢都要用完”是什么意思?生:就是40元剛好用完,沒有剩余。(2)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生1:王阿姨買6根跳繩和5個皮球,一共需要多少元?生2:李叔叔用40元正好可以買哪兩種體育用品?(3)嘗試解答,集體交流。5.完成教材第93頁“鞏固與應用”第5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看懂題意,然后用兩種不同的顏色涂一涂。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圖中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涂上兩種顏色的數)但不宜做全班統一要求。6.完成教材第93頁“鞏固與應用”第6題。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是否理解題意,并及時給予幫助。可以引導學生從上向下和從下向上觀察,從而體會除法和乘法的相互聯系。四、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五、課后作業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表內除法的整理與復習。本節課主要通過教師引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的形式,進行復習歸納整理,達到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并通過相關練習進行鞏固。課堂上學生表現積極,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在其他小組成員的帶動下,在組內進行交流,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課堂檢測效果很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