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100以內數加與減(二)(教案)北師大版 二年級上冊數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100以內數加與減(二)(教案)北師大版 二年級上冊數學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 100以內數加與減(二)
第1課時 圖書角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教材第2~3頁的內容。
1.使學生正確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借助擺小棒等直觀操作活動,感知口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法”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算理。
3.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和交流習慣。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和交流習慣。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班的圖書角里進了一批新書,你們想知道圖書角里又進了什么書嗎?快和老師一起去圖書角看一看吧!(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觀察主題圖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看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看主題圖,交流圖中的數學信息)
教師板書:《海洋動物大百科》 28本,《陸地動物大百科》 4本,《海洋中的植物》 16本,《陸地上的植物》37本。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真不錯!老師現在想考考你們,這里面和動物有關的書一共有多少本?
(學生自主思考、列式,指名學生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8+4。
師:這是一道加法算式,回想一下,前面我們計算加法時用過哪些方法?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
活動二:探究算法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想想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巡視,并對大家的算法進行指導)
1.探究28+4的算法。
(1)學生獨立思考算法,試算28+4=(  )。
(2)組內交流算法,對每種算法進行評價。
要求:小組的每位成員說一說自己想法,同組成員要認真聽,然后進行討論。
(3)全班同學交流算法。(用小棒輔助)
算法一:先擺2捆(每捆10根)和8個1根,因為8根小棒加上4根小棒等于12根小棒,添上原來的2捆小棒(2個十),合起來是32。8+4=12,20+12=32。
算法二:先把4根中的2根和28根合成3捆,再加上4根小棒里另外2根就是3捆零2根,也就是32根。28+2=30,30+2=32。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種算法,讓學生認識到可以用以前學過的算法來類比解決)
2.探究28+16的算法。
師:同學們繼續思考,和海洋有關的書一共有多少本呢?
(教師指名學生復述題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8+16。
師:剛剛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你能繼續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28+16嗎?
先讓學生動手擺小棒,再指名匯報結果。
匯報預測:
生1:
  
生2:
  
教師帶著學生總結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進一步鞏固算法。
活動三:應用探究
師: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
(學生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學生回答)
生1:和植物有關的書一共有多少本?
……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怎么列式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6+37=)
師:算式里的16表示什么意思?37呢?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教師指名學生回答,集體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2題。
指名兩名學生上臺板演,教師點評,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3題。
教師展示題圖,引導學生先明確題意和圖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最后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圖書角
《海洋動物大百科》 28本,《陸地動物大百科》 4本,《海洋中的植物》16本,《陸地上的植物》37本。
和動物有關的書一共有多少本?
28+4=32(本)
(1)8+4=12  20+12=32
(2)28+2=30 30+2=32
和海洋有關的書一共有多少本?
28+16=44(本)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本節課的教學中,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第2課時 摘蘋果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4~5頁的內容。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合作探索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豎式和計數器之間的聯系,理解個位相加滿十進1的算理。
2.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法計算。
3.培養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能力。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豎式計算的方法。
理解加法豎式計算的算理。
一、情景導入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又大又紅的蘋果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同學們,你們想吃嗎?為了能使更多人分享到這美味的蘋果,淘氣、奇思、妙想和笑笑一大早就趕到果園去摘蘋果,我們快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觀察主題圖
師:(用課件展示摘蘋果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讓學生獨立觀察,教師指名學生回答)
回答預測:
奇思摘了26個蘋果,笑笑摘了9個,妙想摘了38個,淘氣摘了17個。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那奇思和笑笑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淘氣和妙想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后,獨立列式:26+9=  17+38=
師:這兩個算式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活動二:算法探究
1.豎式計算26+9。
(教師先引導學生用豎式表示出26+9,然后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算一算,最后教師進行板演示范)
(1)教師板演示范并提問:豎式計算時,個位上6和9相加的結果是15,這個5要寫在哪里,1又要寫在哪里呢?20又該寫在哪里?
(2)教師借助計數器,讓學生直觀認識并理解算理。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位上的6和9相加是15,其中個位上的10顆珠子可以轉化成十位上的1顆珠子,表示1個十,即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即15里的1進給十位,5寫在個位;20寫在十位,表示2個十,再加上個位進的1,就是3個十,即十位上是3,個位上是5,結果是35)
(3)教師繼續板演,并介紹個位上有進位時的寫法。
豎式中可以將個位上6和9相加得到的15中的5寫在得數的個位上,1寫在個位和十位的中間,表示個位滿十進的1,得數十位上寫3,表示原來十位上的2加個位上進的1,一共就是3個十。如下圖:
十 個
位 位
2 6
   +      1 9
3 5
師: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小組匯報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的方法)
師小結:進位加法要牢記,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從個位加起來,個位滿十要進1。
(教師注意強調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加十位上的數時,十位上不要漏加個位滿十進的1)
2.豎式計算17+38。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豎式計算的方法,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17+38怎樣用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算一算,再說一說。
(1)學生獨立計算,同桌之間說一說豎式計算的過程。
(2)請兩名同學上臺板演豎式計算過程。
(3)教師根據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評價,并借助計數器進一步鞏固豎式計算的算理。
活動三:鞏固提升
師:男孩們摘得多還是女孩們摘得多呢?
(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匯報)
小組代表匯報:
生1:男孩有奇思和淘氣,分別摘了26個和17個;女孩有笑笑和妙想,分別摘了9個和38個。可以先分別求出男孩們和女孩們一共摘的個數,再進行比較。
生2:要求得男孩們和女孩們分別摘的總個數,要分別做加法,列算式為:26+17,9+38。
生3:分別用豎式計算出這兩個算式的得數,再進行比較。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 1題。
教師找4位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 2題。
學生獨立觀察,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判斷方法。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摘蘋果
26+9=35(個)
十 個
位 位
2 6
   +      1 9
3 5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嘗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豎式計算的方法。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中“摘蘋果”的情境,使學生體會計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用豎式計算出得數,并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
第3課時 借閱圖書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6~7頁的內容。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2.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
3.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一、情境導入
用課件展示“借閱圖書”的主題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和統計表,然后根據表中的信息提出減法問題,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再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出所提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
(2)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3)連環畫還剩多少本?
……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嘗試解決問題
師:剛才大家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怎樣列式呢?
學生列式:35-9=
讓學生嘗試計算,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
活動二:算法探究
1.探究35-9的算法。
(1)學生獨立思考算法,試算35-9=(  )。
(2)組內交流算法,對每種算法進行評價。
要求:小組的每位成員說一說自己想法,同組成員要認真聽,然后進行討論。
(3)全班同學交流算法。(用小棒輔助)
算法一:擺2捆小棒(每捆10根)、10根零散的小棒和5根零散的小棒。先拿走5根零散的小棒,再從10根零散的小棒中拿走4根,即35-5=30,30-4=26。
算法二:擺2捆小棒和15根零散的小棒。先從15根零散的小棒中拿走9根,還剩下6根,再加上2捆小棒,即15-9=6,20+6=26。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種算法,讓學生認識到可以用以前學過的算法來類比解決)
2.探究52-28的算法。
師:同學們繼續思考第二個問題:故事書還剩多少本?怎樣列式呢?
(教師指名學生復述題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2-28=。
師:剛剛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你能繼續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52-28嗎?
先讓學生動手擺小棒,再指名匯報結果。
匯報預測:
生1:
52-20=32 32-8=24
生2:
12-8=4 44-20=24
教師帶著學生總結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進一步鞏固算法。
活動三:鞏固應用
師:(出示主題圖)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能結合情景說一說下面算式的意思嗎?
40-17=    52-35=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學生回答,集體交流)
師:現在請同學們算一算,說一說。
(學生獨立算一算,教師指名兩名同學說一說,集體訂正)
三、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4題。
教師展示題圖,引導學生先明確題意和圖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最后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借閱圖書
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
35-9=26(本)
(1)35-5=30     30-4=26
(2)15-9=6 20+6=26
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52-28=24(本)
(1)52-20=32 32-8=24
(2)12-8=4 44-20=24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這節課通過“借閱圖書”這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課上盡量給學生創造參與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第4課時 收玉米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8~9頁的內容。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合作探索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豎式和計數器之間的聯系,理解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的算理。
2.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筆算方法,學會用豎式進行減法計算。
3.培養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能力。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豎式計算的方法。
理解減法豎式計算的算理。
一、復習引入
開火車,看哪一組同學算得又對又快。
40-9=    56-7=    81-4=
49+27= 32-8= 46-8=
36 +5= 85-15= 31-4=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觀察主題圖
師:(課件出示第8頁情境圖)秋天到了,玉米熟了,淘氣、奇思和笑笑正在幫忙收玉米呢!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淘氣收了52根玉米。
生2:奇思收了34根玉米。
生3:笑笑收了7根玉米。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那淘氣比笑笑多收了多少根玉米?奇思比淘氣少收了多少根玉米?怎樣列式呢?
學生思考后,獨立列式:52-7=  52-34=
師:這兩個算式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活動二:算法探究
1.用豎式計算52-7。
(教師先引導學生用豎式表示出52-7,然后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算一算,最后教師進行板演示范)
(1)教師板演示范并提問: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2減7不夠減,怎么辦呢?
(2)教師借助計數器,讓學生直觀認識并理解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可以從十位退一當10。
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5顆珠子,表示5個十,個位上撥2顆珠子表示2個一。減7時,我們會發現個位上的珠子不夠,怎么辦呢?由于十位上的一顆珠子相當于1個十,也就是10個一,所以從十位上拿走1顆珠子在個位上作十,個位上相當于有10顆珠子,此時個位上一共有12顆珠子,再從12里減7得5,最后再加上十位上的4個十就是45。
(3)教師繼續板演,完善豎式計算的過程。
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2減7不夠減,我們就從十位借1,借的時候我們要在十位上面點個小圓點,表明我們從它那兒借走了一個十到個位上是10個一,10個一就是10,再加上個位上原有的2,一共是12,12減7得5,在得數的個位上寫5。十位上5的上面點一個小圓點,表示退走了1個十給個位,5減1得4,表示還剩4個十,在得數的十位上寫4,即
師: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小組匯報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的方法)
師小結:退位減法要牢記,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要向十位借一當10。
(教師注意強調個位不夠減要向十位借1,十位上的數退1后,十位上不要漏減退給個位的1)
2.用豎式計算52-34。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豎式計算的方法,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52-34怎樣用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算一算,再說一說。
(1)學生獨立計算,同桌之間說一說豎式計算的過程。
(2)請兩名同學上臺板演豎式計算過程。
(3)教師根據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評價,并借助計數器進一步鞏固豎式計算的算理。
活動三:鞏固提升
師: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嗎?
(學生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學生回答)
生1:笑笑再收多少根玉米就和奇思一樣多?
……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怎么列式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4-7=)
師:算式里的34表示什么意思?7呢?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教師指名學生回答,集體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1題。
指名三名學生上臺板演,教師點評,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3題。
教師展示題圖,引導學生先明確題意和圖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最后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收玉米
淘氣比笑笑多收了多少根玉米?
52-7=45(根)
2
   -7
4 5
奇思比淘氣少收了多少根玉米?
52-34=18(根)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為了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學習,本節課通過開火車的小游戲進行情境導入,在溫故上節課內容的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后續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老師的規范示范,讓他們在實踐操作中掌握新知的同時也能體驗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第5課時 跳繩(1)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10~12頁的內容。
1.鞏固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學會借助畫圖輔助理解數量間的關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越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學會借助畫圖輔助理解數量間的關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越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你能說說你的跳繩成績嗎?跳繩不僅是一項很好的體育活動,它里面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呢!
師: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指名學生匯報)
匯報預測:
生:小紅跳了48次,小亮比小紅多跳了25次,小東比小紅少跳了9次。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小亮跳了多少次呢?
(教師引導學生去找和小亮跳繩次數信息相關的條件)
2.畫圖分析題意。
師:我們已經找到了跟小亮跳繩次數相關的信息,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能否通過畫圖的方式將小亮和小紅之間的數量關系表示出來?
(先讓學生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學生畫圖情況,并引導學生思考有沒有更簡單的畫法)
(1)四人一組合作討論畫圖。
(2)小組代表匯報展示。
可能如下:
生1:
生2:
……
師:同學們都畫得很棒!動手能力真不錯!上面的畫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學生對比后,說明理由)
師小結:我們發現同一種數量關系,可以用多種畫圖方法表示,比較發現,第一、二兩種畫法,比較簡單,易操作,較為可取,重點推薦第一種畫法。
(教師注意強調畫圖時,先畫數據已知的,比已知的多,另一根就再畫長點,兩條長條左邊要對齊,對應的數據和名字都要在圖上標好)
3.解決問題。
師:怎樣列式求出小亮跳繩的次數呢?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學生回答,集體交流)
師:小亮比小紅多跳了25次,求小亮跳繩的次數,也就是求比48多25的數是多少,把48和25合起來就是小亮的跳繩次數,即48+25=73(次)。
師小結:求比一個數多多少的數,用加法計算,可以先畫圖去幫助我們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
4.鞏固應用。
師:怎樣求小東跳了多少次呢?
(教師引導學生先獨立畫圖,再列式計算,并指兩名學生上臺板演,集體交流)
師小結并強調:求比一個數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畫圖時,少的這部分用虛線畫。
師:剛剛我們很順利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現在請同學說一說,解決問題時需要注意什么?
(同桌之間討論,指名學生匯報,教師補充)
師小結:解決問題時,要先找與所求量相關的條件,畫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2頁“練一練”第1、2、4題。
教師展示題圖,引導學生先明確題意和圖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最后交流訂正。
2.完成教材第12頁“練一練”第3題。
34+37=    80-55=    24+46=
教師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跳繩(1)
48+25=73(次)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本節數學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學著用畫圖的方式協助理解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說、畫、寫等數學實踐活動,不僅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還學會如何觀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6課時 跳繩(2)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11~12頁的內容。
1.探究100減一個數時連續退位的算法。
2.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探究100減一個數時連續退位的算法。
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一、復習引入
開火車,看哪一組同學算得又對又快。
45-9=   60-18=   47-15=
50-7= 49-27= 36-9=
43-8= 35-26= 54-18=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嘗試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很順利地求出來了小亮和小東的跳繩次數。現在小紅的目標是跳100次,她還需要跳多少次?怎么算呢?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第10頁主題圖,明白要想求出小紅還需要跳的次數,先得知道她已經跳了的次數)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指名學生回答,集體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00-48=
2.用豎式計算100-48。
(教師先引導學生用豎式表示出100-48,然后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算一算,最后教師進行板演示范)
(1)教師板演示范并提問: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0減8不夠減,可以向十位借1,十位上的0不夠借,怎么辦呢?
(2)教師借助計數器撥一撥,讓學生直觀理解算理。
1個百相當于10個十,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10顆珠子;個位上0減8時,不夠減,向十位借1當十繼續減,10減8得2;十位上借走1,還剩9,9減4剩5,合起來就是52。
(3)教師繼續板演,完善豎式計算的過程。
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0減8不夠減,我們就從十位借1,借的時候我們要在十位上面點個小圓點,十位上的0不夠借,繼續向百位借1,此時在百位上的1上也要點個小圓點,表明我們從它那兒借走了一個百給十位,是10個十,十位上又借走1個十給個位,是10個一,10個一就是10,10減8得2,在得數的個位上寫2;十位上借走了,1個十,表示退走了1個十給個位,10減1得9,表示還剩9個十,9再減去4得5,在得數的十位上寫5;百位上的1借給了十位,就沒有了,得數的百位上不用寫,即
0
   -4 8
5 2
教師注意強調,連續退位時一定要注意每一位上應該是幾,退位點記得點上,再計算。
3.探究100-48的口算方法。
師:(出示主題圖)下面兩種口算方法你看懂了嗎?想一想,說一說。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2)小組代表匯報。
匯報預測:
生1:將48分成40和8,先用100減40,再用得數減8。
生2:是先將100拆成99和1,99減48得51,再用51加1得52。
師小結:當碰到需要連續退位的減法時,可以將數進行拆分,將其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形式,比如整十數減整十數,或不退位的減法,這樣能簡化計算。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2頁“練一練”的第3題。
100-39=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上臺板演,最后交流訂正。
四、課堂練習
師:今天學了很多知識,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不小,哪位同學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作業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跳繩(2)
100-48=52(次)
0
   -4 8
5 2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連續退位的計算方法。最后又補充拓展了相關口算方法,在學生經歷探索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并引導學生在多種算法的前提下,看一看,說一說,在實踐反思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第7課時 套圈游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13~14頁的內容。
1.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過程,學會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2.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奇妙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愛。
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過程,學會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過程,學會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游戲嗎?(喜歡)小東、小紅和小亮也很喜歡玩游戲。看!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出示主題圖)
生:套圈游戲。
師:游戲中也蘊含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指名學生匯報)
匯報預測:
圖中有好多小動物,每個小動物下面都有一個分數,小亮套中了兩個,得了52分!
2.找一找。
師:現在請同學們猜一猜小亮套中的可能是哪兩個?
(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嘗試,運用以前學過的加減法等去解決)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2)小組代表匯報。
生1:找兩個數加起來,和是52的兩個就是小亮套中的。
生2:找兩個數,個位相加得2的兩個就是小亮套中的。
生3:用52減一個數試一試,再看剩下的數有沒有對應的動物。
生4:把卡片按照得數高低排一行,依次把兩個得數是52的兩個數連一連。
……
師小結:(1)當沒有思路時,可以先從不同角度去嘗試探索,驗證。(2)可以用加法想,也可以用減法想,還可以將卡片有序地排列,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問題,連一連兩個得數是52的卡片,進而解決問題。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了很多知識,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不小,哪位同學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四、課后作業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套圈游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本節課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內容設計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玩中學,樂中悟”是本節課最大的特點。讓學生在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過程,學會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第8課時 整理與復習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15~17頁的內容。
1.在具體的情境和習題中,針對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等知識點進行鞏固。
2.鞏固100以內加減法的豎式計算。
3.結合所學內容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的計算方法。
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一、我的收獲
(出示教材第15頁題目)
1.算一算,說一說。
(教師請四名同學上臺板演,并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師小結: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十。
2.根據信息,畫一畫,算一算。
(1)讓學生先仔細讀題。
(2)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怎樣解決?
(3)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教師總結歸納)
二、我的問題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如: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可以先從十位算嗎?
2.分小組討論,教師總結歸納。
三、鞏固與應用
1.完成教材第16頁“鞏固與應用”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上臺板演。
(2)講評各題,指出各題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2.完成教材第16頁“鞏固與應用”第4題。
師:有幾只小鳥飛累了,想回家,卻找不到哪個家是自己的,同學們,你們能幫幫它們嗎?(用課件展示主題圖)你們知道該怎樣幫助它們嗎?
生:計算出每只小鳥口中銜的卡片上算式的得數,與哪座房子上的數字相對應,哪座房子就是它的家。
師:同學們真聰明,大家趕快幫幫它們回家吧!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反饋。
3.完成教材第17頁“鞏固與應用”第6題。
用“開火車”的方式指名學生口答。對于出現計算錯誤的學生可指其他學生幫忙計算。
4.完成教材第16頁“鞏固與應用”第2題。
師:(出示題目)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小象和象媽媽的身邊,老師請兩位小朋友扮演小象和象媽媽,模仿它們說話。
(請學生上臺表演)
學生甲(小象):我今年9歲。
學生乙(象媽媽):我今年24歲。
師:兩位小朋友演得可真好。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小象出生時,象媽媽多少歲?誰知道呢?誰能用一個算式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甲:象媽媽15歲。24-9=15(歲)
師:能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嗎?
學生甲:因為象媽媽今年24歲,小象今年9歲了,象媽媽比小象大的歲數也就是小象出生時象媽媽的歲數,所以用減法,就是24-9=15(歲)。
(學生反饋時,只要能夠列出算式,說明自己的想法即可)
師:同學說得棒極了。同學們今天回家后,也可以學著小象這樣問問爸爸、媽媽的年齡,猜猜看他們幾歲了。
5.完成教材第16頁“鞏固與應用”第3題。
(1)從圖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怎樣列式解答題目中提出來的問題?
(2)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17頁“鞏固與應用”第5題。
(出示題目)
(1)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找出題目中的信息,獨立列式計算。
(2)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7.完成教材第17頁“鞏固與應用”第7題。
(教師出示題目情境圖,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情況坐得下,什么情況下坐不下)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比較、判斷。
(2)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在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中,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五、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在復習中,學會一定的復習方法十分重要,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復習方法,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主要是通過創設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鋪墊出一條由舊到新、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數學知識探究之路。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能夠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他們體驗到生活中存在著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體驗到知識的產生和變化,體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以及探究學習的樂趣。
數學好玩
猜數游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
1.能根據游戲規則完成猜數游戲。
2.經歷猜數游戲活動,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嘗試、交流等活動中,體會猜數游戲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能根據游戲規則完成猜數游戲。
經歷猜數游戲活動,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一、談話導入
師:森林學校的小動物們最近很喜歡玩猜數游戲,今天小動物們帶來了一個游戲,咱們也一起參加吧!(板書課題)
二、組織游戲
1.活動一:初步嘗試。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
(1)兩人一組,一人想數,一人猜數;
(2)猜數的人提問,想數的人只能回答“對”或“不對”;
(3)猜的次數要盡可能少。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讓學生細致地了解游戲規則。
同桌合作,一個人想一個數(寫在紙上蓋住),另一人猜,猜對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師小結:猜數時盡量不要只猜一個數,這樣用的次數會比較多,可以猜范圍,猜比哪個數大,比哪個數小,這樣可以較快地猜出來。
2.活動二:挑戰升級。
師:想一想,怎樣提問可以減少猜的次數?
從中間的數(50)開始猜,猜比哪個數大,比哪個數小,依次不斷排除。
3.回顧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玩猜數游戲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猜數時,可以從中間的數猜起,這樣每次能排除大約一半的數。
(2)用猜比哪個數大,比哪個數小這種方法不斷排除,逐步縮小范圍。
三、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四、課后練習
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
猜數游戲
本節課主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鼓勵自主探索,讓學生在“玩”中體會數學的無窮奧妙。教學中,教師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使學生們自己成為一個“研究者、發現者、探索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沾化县| 阿勒泰市| 延吉市| 孝义市| 新巴尔虎右旗| 乐山市| 河津市| 林甸县| 故城县| 百色市| 太仆寺旗| 靖州| 班戈县| 名山县| 孝感市| 荔浦县| 耿马| 灌南县| 信宜市| 鹤峰县| 石渠县| 简阳市| 渝北区| 阿城市| 遂昌县| 马龙县| 加查县| 益阳市| 丰宁| 合水县| 和平县| 铁岭市| 建昌县| 西昌市| 务川| 谢通门县| 同江市| 陈巴尔虎旗| 东海县|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