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分類與整理第1課時 分類與整理(1)【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相關內容。【核心素養目標】1.能夠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計數的方法,理解分類的意義。2.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等)呈現分類計數的結果,經歷完整的分類和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3.在觀察的基礎上感受到“分類的結果相同”,從而體會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4.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重點難點】重點:能夠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計數的方法,并會表達分類計數的結果。難點:體會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課件出示】師:先觀察觀察,然后給出你的答案。學生獨立觀察,然后舉手發言。二、探究新知1.初步觀察,確定分類標準。【課件出示教材第1頁例1】師:這些漂亮的氣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預設1:形狀、外觀不同。預設2:顏色也不同。師:根據你們觀察的這些不同的特征,想一想,這些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預設:可以按形狀分類,也可以按顏色分類。2.按形狀分類計數,探索記錄方法。【課件出示】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氣球卡片,嘗試分類,并想辦法表示分類結果。學生自主嘗試。師:大家都完成了嗎?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預設1:我是先分再數。預設2:我邊數邊畫。預設3:我這樣表示分的結果。師:同學們真厲害,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了結果。仔細觀察這幾位同學整理的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對比發現:結果都是相同的,小花形狀的氣球有3個,愛心形狀的氣球有4個,橢圓形狀的氣球有5個。師小結: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相同的。師:繼續觀察這幾幅作品,說一說,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你是怎樣比較的?預設1:橢圓形狀的氣球最多,小花形狀的氣球最少,我是直接比較的數量。預設2:不用比較數量,中間的那幅圖一眼就能看出來誰多誰少。師小結:是的,圖文結合的方式將結果記錄得簡潔清晰,而中間的象形圖則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氣球多,哪種氣球少。3.按顏色分類計數,自選方法記錄結果。【課件出示】師:請大家按顏色分一分,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記錄分類的結果。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展示:預設1:我邊數邊畫。預設2:我這樣表示分的結果。……(如有學生不會,教師及時指導、幫助。)4.在對比中理解分類的意義。【課件出示】師:我們在給氣球分類的過程中,出現了兩種分法,一種是按形狀分,一種是按顏色分。結合分的過程和結果,你們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分類?學生自由發言。師小結:像這樣把相同形狀的氣球分在一起,或者把相同顏色的氣球分在一起就是分類。按形狀分和按顏色分,就是不同的分類標準。5.在舉例中體會分類的作用。師: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分類整理的事情?預設1:衣柜里的衣服分類整理。預設2:把玩具分類規整。……師:分類整理有哪些好處?預設1:分類整理后,物品更容易找到。預設2:分類整理后,更容易數出每類物品數量。……三、鞏固應用完成教材第2頁“做一做”。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分類與整理(1)按形狀分類:按顏色分類:【教學反思】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分類的含義,掌握分類計數的方法,并會表達分類計數的結果。在整個教學過程,我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嘗試,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溝通、交流,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分類的含義,并掌握按單一標準(如顏色、形狀)分類的方法,并且在操作中表現出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夠快速完成分類任務。但是課堂時間分配略顯緊張,部分學生在練習環節未能充分完成任務,這在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調整、優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