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第32~33頁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能畫出相應的平面圖形。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個數的數量范圍,發展空間觀念。3.大家要勤于動手動腦,養成良好習慣。1.能畫出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并能根據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2.能根據從不同角度或某一角度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物體的組成。教師準備:小正方體若干。學生準備:小正方體若干。教學方法:導練法、游戲法、例證法。學習方法:合作,探究。出示古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師:這首詩描繪了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由3個或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去參加“搭積木比賽”,在比賽中,進一步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板書課題:搭積木比賽)出示教材第32頁情境圖——比賽1.比賽一:畫一畫。(出示)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立體圖形。請分別畫出從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狀。(1)小組合作,分別畫出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狀。(看誰畫得好,完成得快)(2)小組匯報結果,師指導觀察方法。師:同學們,我們畫得這樣得心應手,應該是源于仔細、有序觀察,看來有序觀察真的很重要。2.比賽二:搭一搭。(出示)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從左面看到的形狀是。搭這樣的立體圖形,最少需要幾個小正方體?最多可以有幾個小正方體?(1)出示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讓學生同桌合作搭一搭,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找學生展示自己的搭法。師:如果你們手中的正方體足夠多,你們能有多少種搭法?(無數種)為什么?(因為在搭出橫排4個小正方體以后,可以在它們的上面和下面繼續擺小正方體)師總結:當我們提供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的時候,我們所搭出的立體圖形會有很多種。(2)好的,我們繼續比賽,增加一個條件,從左面看到的形狀是,你們知道這個立體圖形是什么樣子的嗎?學生獨立操作,全班反饋。師問:如果現在還給大家足夠多的小正方體,還能搭出無數種嗎?(不能)為什么?小結:隨著第2個條件的介入,搭出的圖形只能是2排了,這樣就從剛才只提供從上面看到的形狀的搭法“多”到現在的搭法“少”了。師問:當我們根據從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確定這個立體圖形唯一的樣子,但是我們能確定什么?(3)那請大家思考,最多可以有幾個小正方體?最少需要多少個?想好的同學可以搭一搭驗證一下。(最少是5個小正方體,最多是8個小正方體)演示。(4)如果我們想確定搭出的立體圖形唯一的樣子,可以加什么條件?(從正面觀察到的圖形)小結:提供從正面、左面、上面三個面觀察到的圖形,我們就能確定立體圖形唯一的樣子了。3.比賽三:看誰搭得多。(出示)用6個小正方體搭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請同學們動手搭一搭,看誰搭的方法多。(1)同桌合作搭一搭。(2)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3)思考:為什么只提供了從上面看到的形狀,你們就能準確地說出有幾種搭法呢?(因為規定了小正方體的個數——6個,所以只能有5種搭法)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并畫出相應的平面圖形以及根據從不同角度或某一角度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的方法。1.教材第33頁練一練第1題、3題。2.選用相應單元的課時練。搭積木比賽畫一畫:仔細、有序觀察。搭一搭:2個面 多種搭法(確定數量范圍)3個面 一種看誰搭的多:無法確定形狀、數量。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搭積木比賽),引導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過程,能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并畫出相應的平面圖形,同時能根據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物體的組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