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二 1~6的表內除法認識除法第1課時 平均分(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材第20~21頁的內容。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讓學生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體驗“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種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學具。一、導入新課今天,小猴子采了6個桃子,它想把這些桃子分給幾個好朋友,但是不知道可以怎樣分?聰明的你能幫幫小猴子嗎?[板書:平均分(1)]二、學習新知教學例1。1.動手操作。(1)教師先把6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2)教師: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趕快行動,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擺一擺,看誰最聰明,分的辦法最多!(3)學生操作分桃子。2.匯報并認識“平均分”。(1)教師:同學們,你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6個桃子可以分成3堆,每堆2個;也可以分成2堆,一堆2個,一堆4個;還可以分成2堆,每堆3個……那么你們能根據每堆分的個數是否相同,把這些分法分成兩類嗎?(2)集體交流。(3)教師:你們是怎樣分的?說一說這樣分的理由。(4)教師講述:(結合板貼)像這樣,每份都是2個或每份都是3個,我們就可以說,每份分得同樣多,這樣的分法我們叫作平均分。(板書:平均分)(5)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什么是平均分。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擺,不僅幫助了小猴子解決問題,還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教學例2。1.出示教材情境圖。教師:有一天,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一起采松果,你們看看,它們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呢?教師將8個松果圖片貼在黑板上。學生觀察得出:一共采了8個松果。教師:你們認為怎樣分最公平?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松果平均分給兩只松鼠。教師: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只松鼠分得幾個松果呢?2.深化認識。(1)想一想,分一分。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師適時點撥引導。(2)說一說,演一演。學生邊說邊演示分的過程。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法:①先分給每只松鼠1個,再分給每只松鼠1個,直到每只松鼠有4個;②先分給每只松鼠2個,再分給每只松鼠2個;③先分給每只松鼠3個,再分給每只松鼠1個……引導學生比較歸納:分的方法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一樣,都是把8個松果平均分給2 只松鼠,每只松鼠可分得 4個。3.教學“試一試”。按照題意,自己動手一邊擺一邊列算式寫答案。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教師指名學生回答。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學生同桌討論解決,教師再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 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可以怎么分。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均分,知道了怎樣分東西才是平均分,還學習了先確定平均分的份數再按照份數分。平均分(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平均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認識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教學需要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積累活動經驗。后續將更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操作過程,培養其將動作思維轉化為符號表達的數學化能力,為除法學習奠定扎實根基。第2課時 平均分(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22~23頁的內容。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義。2.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體驗“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種平均分的操作方法。理解平均分中求每份是多少和求平均分成幾份的區別。學具。一、導入新課1.教師: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怎樣叫作平均分?2.鞏固練習:出示小黑板上的習題。16個足球要分給學生,平均分給8個學生,每人分( )個。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如何按每份數量分,求可以分成的份數。[板書:平均分(2)]二、學習新知教學例3。1.教師:現在老師手上有8個松果,要想把它們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請同學們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擺一擺,分一分。分完后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教師把松果圖片貼在黑板上)小結:同學們都很聰明,想出了不同的辦法把8個松果平均分,雖然分的個數和份數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得同樣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義。教師再次演示講解平均分的過程:將8個松果按每2個一份分一分,發現可以平均分成4份。板書:2.教師:例2和例3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相同點是每份都分得同樣多,都是平均分;不同點是例2是平均分成2份,例3是每2個分成1份。3.教師再次提問:把12個小正方體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把12個小正方體平均分,可以分成2份,每份6個;可以分成3份,每份4個;可以分成6份,每份2個;可以分成4份,每份3個。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學生獨立完成,按題干要求圈一圈,再作答。教師指名學生匯報。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學生讀懂題意,教師指導完成。3.完成“想想做做”第 4題。小組討論,選派代表匯報。4.完成“想想做做”第 5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再指名學生回答。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小結:今天我們在學習了怎樣分東西才是平均分的基礎上,學習用每幾個為一份的方法來分東西,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平均分。平均分(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通過動手操作和小組討論,學生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掌握了按每份數量分的操作方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操作過程,培養其數學化能力,為后續的除法學習奠定了扎實基礎。第3課時 認識除法算式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24~25頁的內容。1.經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2.培養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熱情,并進一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學具。一、導入新課出示教材例4情境圖,熊伯伯豐收了,同學們能幫它把南瓜裝筐嗎?如果平均裝在2個筐里,每筐裝幾個呢?如果每3個裝1筐,要裝幾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解決這些問題的運算方法。(板書:認識除法算式)二、學習新知教學例4。1.教學第(1)題。(1)教師:6個南瓜,平均裝在2個筐里,每筐裝幾個呢?用圓片代替南瓜,把6個圓片貼在黑板上,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把6個南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3個,所以每筐裝3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擺出圖:教師:還能怎么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呢?學生思考,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板書:每筐裝3個,2筐正好裝6個。(3)×2=6(2)教師:把6個南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把你的分法和結果告訴大家。教師指名學生回答:用6根小棒表示6個南瓜,平均分成2份,結果是每份3根,也就是說把6個南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個。教師:像這樣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寫成算式是6÷2=3。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讀作6除以2等于3。板書: 6 ÷ 2 = 3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讀作:6除以2等于3。教師總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2.教學第(2)題。教師:6個南瓜如果每3個南瓜裝1筐,要裝幾筐呢?用圓片代替南瓜,把6個圓片貼在黑板上,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之間交流,然后請學生上臺擺一擺,分一分,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學生可能會回答:6個南瓜,每3個裝1筐,要裝2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3=2,并再次強調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教師總結:把一些物體按每份是多少平均分,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3.同桌之間相互講用“6÷2”“6÷3”計算的故事。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學生回答。3.完成“想想做做”第 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 4題。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除法算式,再說出每個算式的中各部分的名稱。教師指名學生根據除法算式講故事。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除法就是平均分,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就用總數除以份數;知道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幾份,就用總數除以每份的數量。認識除法算式6 ÷ 2 = 3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讀作:6除以2等于3。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還學會了如何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平均分的過程。我們知道了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和商,以及它們的讀法。同時,我們也理解了除法的含義,即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知道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幾份。需要同學們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知識,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4課時 練習三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26~27頁的內容。1.鞏固除法的知識,熟練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2.熟練掌握從不同角度說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能夠正確寫出除法算式。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熟練掌握除法算式的寫法以及從不同角度說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件。一、導入新課1.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誰能來說一說除法的含義?學生回答,教師適時補充。2.復習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出示除法算式,指名學生說出被除數、除數和商。3.引入新課。教師:這節課我們將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除法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板書:練習三)二、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三”第1題。(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2)指名學生匯報答案,集體訂正。2.完成“練習三”第2題。(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明確按份數分和按每份的數量分的區別。(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匯報。3.完成“練習三”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學生匯報答案,并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4.完成“練習三”第4題。學生先讀懂題意,再獨立思考,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編寫的用除法計算的故事。5.完成“練習三”第5題。(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討論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等于幾。(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6.完成“練習三”第6題。出示題圖,學生結合圖意,寫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7.完成“練習三”第7題。同桌相互說說故事,教師指名學生回答。8.完成“練習三”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9.完成“練習三”思考題。教師指導學生完成。三、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練習三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學生們進一步鞏固了對除法的理解,能夠熟練掌握除法算式的寫法以及從不同角度說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同時,學生們也學會了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和全班匯報,讓學生在互動中加深對除法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第5課時 用乘法口訣求商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28~29頁的內容。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 1~6 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以及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體會乘法與除法運算意義的聯系與區別,會用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掌握1~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學具。一、導入新課1.口算。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十二2×( )=8 ( )×3=12 2×( )=102.從 10 里面連續減 2,減去( )次,正好全部減完。3.引入新課:通過剛剛的練習,我們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訣,真的能幫我們解決不少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探究用乘法口訣求商。(板書:用乘法口訣求商)二、學習新知1.教學例5。(1)出示情境圖。教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誰能來說一說?學生觀察情境圖,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圖上的小熊在給自行車裝車輪,每輛自行車安裝2個車輪,那么8個車輪能安裝幾輛自行車呢?教師根據題意引導列式。(板書:8÷2=)(2)教師:這個除法算式怎么計算呢?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教師指名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擺8個小圓片,每次圈2個,正好能圈4次;還可以倒著減,從8開始,每次減2,正好減4次;還可以想想幾個2是8,所以2×(4)=8。(3)教師:計算2×( )=8這個乘法算式,我們會用到哪句乘法口訣呢?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二(四)得八,商是4.2×(4)=88÷2=4(輛)總結:在計算 8÷2 時,可以先看除數是 2,就想 2幾得八,這樣利用乘法口訣可以很快求出商。(4)教師:你能再講一個用8÷2計算的故事嗎?同桌相互講講,教師指名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2.教學“試一試”。(1)出示10÷2、10÷5。請學生們讀一讀。(2)想一想它們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樣解答的?(3)教師指名學生口述解題思路。總結: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時,我們可以利用學過的乘法口訣,很快解答出來。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1)讓學生們一組一組地完成。(2)觀察一下,每一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訣有什么聯系?(3)總結:在求商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跟相應的乘法算式來算。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1)學生進行比賽,要求一組一組完成。(2)教師:你們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3)得出乘除法之間的聯系。3.完成“想想做做”第 4題。學生獨立完后,看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分享計算方法。4.完成“想想做做”第 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學會了如何用乘法口訣來快速求商,還體會到了乘法與除法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知道了,在除法算式中,除數是幾,我們就想幾的乘法口訣,從而快速求出商。同時,我們也學會了利用乘除法之間的聯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口訣求商二(四)得八,商是4.2×(4)=88÷2=4(輛)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通過豐富的例題和練習,深入理解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并體會到了乘法與除法之間的緊密聯系。在今后的學習中,將繼續運用這些方法,解決更多復雜的數學問題。同學們需要勤加練習,熟練掌握這些技巧,為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6課時 練習四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30~32頁的內容。1.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2.引導學生解決簡單的除法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除法問題。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解題效率。課件。一、導入新課1.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補充。2.導入新課。教師:這節課我們將通過一些練習來進一步鞏固1~6的表內除法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板書:練習四)二、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四”第1題。學生根據圖意填寫除法算式,完成后說說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間的聯系。2.完成“練習四”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四”第3題。教師引導分析每組算式的特征,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檢查答案。4.完成“練習四”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5.完成“練習四”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訂正。6.完成“練習四”第6題。教師引導分析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7.完成“練習四”第8題。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8.完成“練習四”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9.完成“練習四”第11題。(1)學生獨立完成前兩小題,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2)指名學生根據題干圖提出問題并解答。10.教師講解并指導思考題。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練習,有哪些收獲呢?練習四本節課我們通過大量的練習,進一步鞏固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并學會了運用這些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練習也體會到了乘法與除法之間的緊密聯系,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