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加、不退位減第1課時 不進位加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材第75~76頁的內容。1.幫助學生理解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讓學生能夠熟練進行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2.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求解相關問題。掌握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出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結果。學具、課件。一、導入新課1.計算。15+4 3+6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2.出示例1的情境圖。教師:你從圖中能知道什么?學生觀察情境圖后回答:從圖中可以知道,買了35個黃色乒乓球和24個白色乒乓球。教師:那你能算出一共買了多少個乒乓球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板書:不進位加法)二、學習新知教學例1。1.教師根據出示的情境圖,分析題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5+24,教師:怎樣計算呢?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生的計算方法。教師結合學生的計算方法講解,并用課件展示用小正方體表示的計算過程。教師總結:計算35+24時,可以先算30+20=50,再算5+4=9,最后算50+9=59;還可以先算35+20=55,再算55+4=59。2.教師:不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分析計算方法,發現相同點。教師巡視,收集討論結果,總結:無論哪種算法,都是十位上的數相加,個位上的數相加。3.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演示35+24的計算過程。指名學生上臺演示,其余學生各自填寫教材上的空。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第1道算式)。指名學生上臺撥一撥,并說說自己的算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第1組算式)。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不進位加法35+24=5930+20=50 35+20=555+4=9 55+4=5950+9=59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生能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自主探索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通過學習,我們還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了我們的計算能力。第2課時 不退位減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75~76頁的內容。1.幫助學生理解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讓學生能夠熟練進行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2.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求解相關問題。掌握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正確地口算出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結果。學具、課件。一、導入新課計算。25-3 39-8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之前我們學習了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板書:不退位減法)二、學習新知教學“試一試”。1.利用計數器計算35-24。(1)學生分小組討論,并試著用計數器進行計算。(2)教師邊撥計數器邊講解每一步的含義。教師總結:計算35-24時,可以先算30-2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也可以先算35-20=15。再算15-4=11。2.教師:比較一下,35+24和35-24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分小組討論后,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都是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個位上的數相加、減,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第2道算式)。指名學生上臺撥一撥,并說說自己的算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題(第2、3組算式)。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 3~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不退位減法35-24=1130-20=10 35-20=155-4=1 15-4=1110+1=1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通過動手操作和小組討論,使學生掌握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更深入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的原則。第3課時 練習八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77~78頁內容。1.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2.能夠運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3.使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知識的能力。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件。一、談話導入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這節課我們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板書:練習八)二、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八”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于正確解答的同學予以肯定。2.完成“練習八”2題。教師分析每組算式的特征,引導學生回顧計算方法,學生獨立完成。3.完成“練習八”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4.完成“練習八”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學生回答。5.完成“練習八”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討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6.完成“練習八”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學生回答。7.完成“練習八”第9題。教師引導學生探討每組算式中的規律,學生獨立填寫。8.完成“練習八”思考題。小組討論,交流找數的方法。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練習八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通過本節課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位加、退位減第4課時 進位加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79~80頁的內容。1.幫助學生理解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讓學生能夠熟練進行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2.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掌握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出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結果。學具、課件。一、導入新課1.計算。8+9 6+8 12+9 16+25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2.出示例2的情境圖。教師:你從圖中能知道什么?學生觀察情境圖后回答:從圖中可以知道,買了34個藍色羽毛球和28個白色羽毛球。教師:那你能算出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板書:進位加法)二、學習新知教學例2。1.教師根據出示的情境圖,分析題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28,教師:怎樣計算呢?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指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生的計算方法。教師結合學生的計算方法講解,并用課件展示用小正方體表示的計算過程。教師總結:計算34+28時,可以先算30+20=50,再算4+8=12,最后算50+12=62;還可以先算34+20=54,再算54+8=62。2.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演示34+28的計算過程。教師邊撥邊講解計算過程,強調個位上珠子滿10顆向十位進一。學生根據計數器撥珠講解的過程填寫教材。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檢查作答是否正確。2.完成“想想做做”第 2~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同桌之間先相互說說得數是幾十多,再計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四、課堂小結想一想,這節課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進位加法34+28=6230+20=50 34+20=544+8=12 54+8=6250+12=6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學習了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知道了當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時,需要向十位進一。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5課時 退位減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81~82頁的內容。1.幫助學生理解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讓學生能夠熟練進行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2.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掌握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出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結果。學具、課件。一、導入新課1.計算。12-9 18-9 35-7 42-15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2.出示例3的情境圖。教師:你從圖中能知道什么?學生觀察情境圖后回答:從圖中可以知道,買了36個羽毛球。教師:如果原來有54個羽毛球,你能算出還剩多少個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板書:退位減法)二、學習新知教學例3。1.教師根據出示的情境圖,分析題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54-36,教師:怎樣計算呢?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生的計算方法。師結合學生的計算方法講解,并用課件展示用小正方體表示的計算過程。教師總結:計算54-36時,可以先算50-30=20,4減6不夠減,從20中借10后是14,再算14-6=8,最后算10+8=18;還可以先算54-30=24,再算24-6=18。2.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演示54-36的計算過程。教師邊撥邊講解計算過程,強調個位上不夠減時向十位借一當十,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后再減。學生根據計數器撥珠講解的過程填寫教材。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檢查作答是否正確。2.完成“想想做做”第 2~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同桌之間先相互說說得數是幾十多,再計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退位減法54-36=1840-30=10 54-30=2414-6=8 24-6=1810+8=18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節課學習了退位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知道了當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需要向十位借一當十,再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后繼續減。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完成計算,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6課時 練習九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材第83~85頁的內容。1.通過練習,進一步弄清計算時進位加與不進位加、退位減與不退位減以及加與減在方法上的異同。2.能應用這一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1.鞏固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2.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技巧。1.熟練掌握進位及退位的處理方法。2.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加、減法問題。課件。一、談話導入教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這節課我們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板書:練習九)二、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九”第1題。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比較三組算式的區別,指名學生計算。2.完成“練習九”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九”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4.完成“練習九”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相互討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5.完成“練習九”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6.完成“練習九”第7題。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并說說同一組三道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7.完成“練習九”第8~10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教師指名學生分享算法。8.完成“練習九”第11題。小組討論,尋找規律,集體訂正。9.完成“練習九”第12~13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結果。10.完成“練習九”思考題。小組討論,尋找圖形中數的規律,集體訂正。三、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練習九通過本節課的練習,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還深入理解了進位加與不進位加、退位減與不退位減在算法上的異同。同時,使學生學會了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