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觀察物體第2課時 觀察物體(2)【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相關內容。【核心素養目標】1.經歷想一想、剪一剪等活動,初步了解長方體的展開圖,知道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2.能在展開圖中找到原來長方體紙盒上的6個面,并將展開圖還原成長方體。3.在觀察、想象、操作等過程中,感受二維與三維的轉化,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重點難點】重點:明確需要剪開的長方體紙盒的邊的數量,初步了解長方體的展開圖。難點:能在展開圖中找到原來長方體紙盒上的6個面,初步感受立體圖形與其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系。【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課件出示】師:你知道這些長方體的盒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嗎?部分學生可能會說:用硬紙板折、拼成的。師:如果要把它鋪平,需要怎么做呢?預設:剪開。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這個問題。二、探究新知【課件出示教材第3頁例3主題干】1.理解活動要求。師: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預設1:把長方體紙盒剪開,平鋪在桌面上。預設2:剪開后的長方體每個面都至少有一條邊和其他的面相連。2.研究剪開的邊的數量。師:觀察準備好的紙盒子,想一想,需要剪開幾條邊?然后動手在紙盒子上描一描。學生觀察、思考,然后嘗試描一描。師:我們先來看這個紙盒子,誰來說說它需要剪開幾條邊?【課件出示】預設:這個紙盒,只要剪開一條邊就可以了。師:是哪條邊呢?學生舉手上臺展示、講解:就是連在一起的4個面中隨便剪一條邊就可以了。師:那這個盒子呢?【課件出示】預設:這個紙盒需要剪開4條邊。師:是哪4條邊呢?學生舉手上臺展示。師: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紙盒,它沒有開口,需要剪開幾條邊?【課件出示】學生可能想象不出來,教師應結合前面兩種紙盒引導學生想象,這樣的紙盒要想平鋪,需要剪開7條邊。3.實際操作與觀察。師:現在請你拿出有1個開口的紙盒子,按照我們上面思考的方法,試著剪一剪,說一說。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師:誰來展示一下你剪開的圖形?預設:師:觀察剪開的圖形,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都有三組相同的面,每組中的兩個面都不相連。預設2:這兩個同樣的紙盒,剪開的邊不同,得到的圖形也不同。(如果學生說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4.識別展開圖中的面。師:你能在剪開后的圖形上找到原來紙盒上的6個面嗎?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嘗試,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先確定從“前面”看到的那個面,再圍起來看一看……預設2:我也是先確定從“前面”看到的那個面,因為“后”與“前”相對,應該寫在與“前”正相對的位置上……三、鞏固應用1.完成教材第4頁“做一做”。2.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長方體?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觀察物體(2)都有三組相同的面,每組中的兩個面都不相連。【教學反思】這節課借助生活中的長方體紙盒子直接引入,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明確了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關于將紙盒子剪開,需要剪幾條邊這個問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有點難度的,這一環節耗時就比較長,雖然最后引導學生明確了為什么要這樣剪,但是在后續的實際操作中,還是有很多學生剪出了獨立的面,脫離了題干要求,這表明學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是我需要反思的問題,也說明我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太少,像這種需要借助實際操作來發展空間觀念的活動課,還是要將課堂充分交給學生,同時老師也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