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安徽省六安九中九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二次函數 = 3( 1)2的頂點坐標是( )A. (0, 1) B. (0,1) C. ( 1,0) D. (1,0)2.已知⊙ 的半徑為 10, = 6,則點 與⊙ 的位置關系是( )A.點 在⊙ 內 B.點 在⊙ 上 C.點 在⊙ 外 D.不確定3.如圖,若點 是線段 的黃金分割點( > ), = 4 ,則 的長為( )A. ( 5 1) B. (2 5 2) C. ( 5 + 1) D. (2 5 + 2) 4.在 △ 中,∠ = 90°,若△ 的三邊都放大 2 倍,則 的值( )A.縮小 2 倍 B.放大 2 倍 C.不變 D.無法確定5 3 .已知 = 5,那么 =( )A. 3 8 2 25 B. 5 C. 5 D. 56.如圖,點 、 、 均在正方形網格的格點上,則 tan∠ =( )A. 13B. 14C. 12D. 557.如圖,在△ 中,點 、 、 分別是邊 、 、 上的點, // , // ,且 : = 3:5,那么 : 等于( )A. 3:8B. 3:5C. 5:8D. 2:58.如圖,在⊙ 中, 是弦, 是弧 上一點.若∠ = 25°,∠ = 30°,則∠ 的度數為( )第 1頁,共 10頁A. 30°B. 10°C. 40°D. 50°9.二次函數 = 2 + 與反比例函數 = ( ≠ 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大致圖象可以是( )A. B. C. D.10.如圖,在 △ 中,∠ = 90°,∠ = 30°, = 8, 是斜邊 的中點,以點 為圓心的半圓與 相切于點 ,交 于點 、 ,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 2 3 23 B. 43 3C. 3 3 23 D. 3 + 23 二、填空題:本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11.比較大?。? 47° ______ 43°. (填“>”,“=”或“<”)12.如圖,在四邊形 中, 平分∠ ,∠ = ∠ , = 6, = 3,則 的長為______.13.如圖, 是半圓 的直徑, , 是半圓上的兩點,且滿足∠ = 118°,連接 ,則∠ 的度數為______°.14.二次函數 = 2 + + ( < 0)的圖象經過點(6, ),向左平移 ( > 0)個單位長度后得到新拋物線.(1)拋物線 = 2 + + ( < 0)的對稱軸為直線 =______;(2)若新拋物線有 (2 , 1), (2 + 2, 2)兩點,且 2 > 1,則 的取值范圍為______.三、解答題:本題共 9 小題,共 90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第 2頁,共 10頁15.(本小題 8 分) 45°計算: 60° + 2 30 30°.16.(本小題 8 分)如圖,在△ 中, // , // .求證: : = : .17.(本小題 8 分)如圖,線段 經過圓心 ,交⊙ 于點 、 ,∠ = 30°,直線 與⊙ 切于點 ,求∠ 的度數.18.(本小題 8 分)中國面食文化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面條在東漢稱之為“煮餅”).廚師將一定質量的面團做成拉面時,面條的總長度 ( )是面條橫截面面積 ( 2)的反比例函數,其圖象經過 (4,32), ( , 80)兩點(如圖).(1)求 與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及 的值;(2)某廚師拉出的面條最細時的橫截面面積不超過 0.8 2,求這根面條的總長度至少有多長.19.(本小題 10 分)在如圖的方格紙中,△ 1 1 1與△ 是關于點 為位似中心的位似圖形.(1)在圖中標出位似中心 的位置;第 3頁,共 10頁(2)以原點 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畫出△ 的一個位似△ 2 2,使它與△ 的位似比為 2:1.(3)已知 △ 的面積為 2.5,則△ 2 2的面積為______.20.(本小題 10 分)如圖, 是⊙ 的直徑,弦 ⊥ 于點 ,點 在⊙ 上, 恰好經過圓心 ,連接 .(1)若 = 16, = 4,求⊙ 的直徑;(2)若∠ = 2∠ ,求∠ 的度數.21.(本小題 12 分)某小區門口安裝了汽車出入道閘.道閘關閉時,如圖 1,四邊形 為矩形, 長 3 米, 長 1 米,點 距地面為 0.2 米.道閘打開的過程中,邊 固定,連桿 , 分別繞點 , 轉動,且邊 始終與邊 平行.(1)如圖 2,當道閘打開至∠ = 45°時,邊 上一點 到地面的距離 為 1.2 米,求點 到 的距離 的長.(2)一輛轎車過道閘,已知轎車寬 1.8 米,高 1.6 米.當道閘打開至∠ = 35°時,轎車能否駛入小區?請說第 4頁,共 10頁明理由. (參考數據: 35° ≈ 0.5736, 35° ≈ 0.8192, 35° ≈ 0.7002)22.(本小題 12 分)某超市以 30 元/千克的價格購進一批草莓,如果以 35 元/千克的價格銷售,那么每天可售出 300 千克;如果以 40 元/千克的價格銷售,那么每天可售出 200 千克,根據銷售經驗可以知道,每天的銷售量 (千克)與銷售單價 (元)( ≥ 30)存在一次函數關系.(1)請你直接寫出 與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為______;(不用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2)設該超市銷售草莓每天獲得的利潤為 元,求當銷售單價為多少時,每天獲得的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3)如果物價局規定商品的利潤率不能高于 40%,而超市希望每天銷售草莓的利潤不低于 1500 元,請你幫助超市確定這種草莓的銷售單價 的范圍.23.(本小題 14 分)(1)如圖①,在矩形 中, 為 邊上一點,連接 ,過點 作 ⊥ 交 于點 .【探究證明】①求證:△ ∽△ ;【特例分析】②若 = 10, = 6, 為 的中點,求 的長.【衍生拓展】(2)如圖②,在△ 中,∠ = 90°, = 6, = 8, 是 的中點,射線 , 分別 交 , 于點 , ,且∠ = 90°,求 的值.第 5頁,共 10頁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3 213.5614.3 2; 0 < 1 < 3.15. 32 + 1.16.證明:∵ // ,∴ ∠ = ∠ ,∠ = ∠ ,∴△ ∽△ ,∴ = ①,∵ // ,∴ ∠ = ∠ ,∠ = ∠ ,∴△ ∽△ ,∴ = ②, 由①②得: = = ,即 : = : .第 6頁,共 10頁17.解:如下圖,連接 ,∵ 是⊙ 的切線, 為切點,∴ ∠ = 90°,∵ ∠ = 30°,∴ ∠ = 60°,∵ = ,∴ ∠ = ∠ = 12∠ =12 × 60° = 30°,∴ ∠ = 180° ∠ ∠ = 180° 30° 30° = 120°,∴ ∠ = 120°.18. 解:(1)設 與 之間的函數表達式為: = ( > 0),由條件可得: = 128,∴ 128與 之間的函數表達式為: = ( > 0);將( , 80) 128代入 = 可得 = 1.6;(2) 128由條件可知 ≥ 0.8 = 160,故面條的總長度至少為 160 .19.解:(1)如圖所示,點 即為所求;(2)如圖所示,△ 2 2即為所求;(3) ∵在第三象限畫出△ 的一個位似△ 2 2,使它與△ 的位似比為 2:1,∴△ 2 2的面積:△ 的面積= 4:1,∵ △ 的面積為 2.5,∴△ 2 2的面積 10,故答案為:10.20.(1)設⊙ 的半徑是 ,則 = = ,∴ = 4,第 7頁,共 10頁∵直徑 ⊥ ,∴ = 12 =12 × 16 = 8,∵ 2 = 2 + 2,∴ 2 = ( 4)2 + 82,∴ = 10,∴⊙ 的直徑為 2 = 20;(2) ∵ ∠ = 2∠ ,∠ = 2∠ ,∴ ∠ = ∠ ,∵ ⊥ ,∴ ∠ = 90°,∴△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45°.21.解:(1)如圖,過點 作 ⊥ ,垂足為 ,由題意可知,∠ = 45°, = 1.2 米, = 0.2 米,在 △ 中,∠ = 45°, = 1.2 0.2 = 1(米),∴ = = 1 (米),∴ = = 3 1 = 2 (米),即點 到 的距離 的長為 2 米;(2)當∠ = 35°, = 1.6 米時,則∠ = 35°, = 1.6 0.2 = 1.4(米),第 8頁,共 10頁∴ = 35° ≈ 1.4 × 0.7002 = 0.9803(米),∴ = 3 0.9803 ≈ 2.02(米),∵ 2.02 > 1.8,∴能通過.22.(1)設 與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為 = + ,將(35,300)、(40,200) 35 + = 300代入,得 40 + = 200, = 20解得: = 1000,∴ 與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為 = 20 + 1000,故答案為: = 20 + 1000;(2) = ( 30)( 20 + 1000) = 20 2 + 1600 30000= 20( 40)2 + 2000∵ 20 < 0,∴當 = 40 時, 取得最大, 最大 = 2000 元;(3)由題意得 20 2 + 1600 30000 ≥ 1500,解得:35 ≤ ≤ 45,又∵物價局規定商品的利潤率不能高于 40%,∴ ( 30) ÷ 30 ≤ 40%,∴ ≤ 42,綜上可得:35 ≤ ≤ 42,答:銷售這種草莓的銷售單價 的范圍為 35 ≤ ≤ 42.23.(1)①證明:∵在矩形 中, 為 邊上一點, ⊥ 交 于點 ,∴ ∠ = ∠ = ∠ = 90°,∴ ∠ + ∠ = ∠ + ∠ = 90°,∴ ∠ = ∠ ,∴△ ∽△ ;②解:∵△ ∽△ ,∴ : = : ,∵ = 10, = 6, 為 的中點,∴ = = 12 = 5,第 9頁,共 10頁∴ 6:5 = 5: ,∴ = 256;(2)解:在△ 中,∠ = 90°, = 6, = 8, 是 的中點,如圖②,過點 分別作 ⊥ 于點 , ⊥ 于點 ,由勾股定理得: = 2 + 2 = 10,∴ = = 12 = 5,∵ ⊥ , ⊥ , ⊥ ,∴四邊形 為矩形, // , // ,∵ 是 的中點,∴ 是△ 的中位線, 是△ 的中位線,∴ = 4, = 3,∵四邊形 為矩形,∴ ∠ = 90°,∴ ∠ + ∠ = 90°,又∵ ∠ + ∠ = 90°,∴ ∠ = ∠ ,又∵ ∠ = ∠ = 90°,∴△ ∽△ ,∴ 4 = = 3.第 10頁,共 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