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5章 直角三角形5.4 角平分線的性質第2課時 角平分線的綜合運用知識回顧圖形已知 條件結論PCPCOP 平分∠AOBPD ⊥ OA 于 DPE ⊥ OB 于 EPD = PEOP 平分 ∠AOBPD = PEPD⊥ OA 于 DPE ⊥ OB 于 E角的平分線的判定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課時導入說一說如圖5.4-4,在△ABC中,D,E,F分別是BC,AB,AC邊上的點,若BE=CF,S△BDE=S△CDF,則點D在∠BAC的平分線上嗎 圖5.4-4DCFAEB由于S△BDE=S△CDF,BE=CF,所以點D到BE,CF的距離相等,因而點D在∠BAC的平分線上.思考如圖5.4-5,已知EF⊥CD于點E,EF⊥AB于點F,MN⊥AC于點N,M是EF的中點.需要添加一個什么條件,就可使CM,AM分別為∠ACD和∠CAB的平分線呢?添加條件MN=ME即可.因為ME⊥CD,MN⊥AC,MN=ME,所以點M在∠ACD的平分線上,即CM是∠ACD的平分線.又M是EF的中點,則MF=ME=MN.同理可證AM是∠CAB的平分線.DFABCNM圖5.4-5解:因為AP是∠CAD的平分線,又PE⊥DB,PF⊥AC,所以PE=PF.在△EBP中,BE+PE>PB,因此BE+PF>PB.DFABCPE圖5.4-6例2如圖5.4-6,在△ABC的外角∠CAD的平分線上任取一點P,作PE⊥DB,PF⊥AC,垂足分別為點E,F.試探索BE+PF與PB的大小關系.任意作一個△ABC,在△ABC內部找一點P,使其到三邊的距離相等.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不難想到,所求作的點應在△ABC中任意兩個內角的角平分線上.做一做DFEABCP圖5.4-7過點P作PD⊥AB,PE⊥AC,PF⊥BC,垂足分別為點D,E,F.于是,在△ABC中分別作∠BAC與∠ABC的平分線,它們交于點P,如圖5.4-7.任意作一個△ABC,在△ABC內部找一點P,使其到三邊的距離相等.因為AP是∠BAC的平分線,PD⊥AB,PE⊥AC,所以PD=PE.因為BP是∠ABC的平分線,PD⊥AB,PF⊥BC,所以PD=PF.故PD=PE=PF,因此P為所求作的點,做一做DFFABCP圖5.4-7隨 堂 小 測1. 如圖,在 △ABC 中,點 O 是 △ABC 內一點,且點 O 到 △ABC 三邊的距離相等.若∠A=40°,則 ∠BOC 的度數為 ( )A.110° B.120°C.130° D.140°A解析:點O 到 △ABC 三邊的距離相等,所以 O 是三條內角平分線的交點,AO,BO,CO 都是角平分線,則∠CBO=∠ABO= ∠ABC,∠BCO=∠ACO= ∠ACB,∠ABC+∠ACB=180°-40°=140°,∠OBC+∠OCB=70°,∠BOC=180°-70°=110°.方法總結:由已知,點O 到三角形三邊的距離相等,得 點O 是三條內角平分線的交點,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OC 的度數.ABCP2. 如圖,在 Rt△ABC 中,∠C = 90°,AP 平分∠BAC 交 BC 于點 P,若 PC = 4, AB = 14.(1) 則點 P 到 AB 的距離為_______;(2) 求 △APB 的面積.D4故 AB·PD = 28.解:由角平分線的性質知 PD = PC = 4,3. 已知:如圖,OD 平分∠POQ,在 OP,OQ 邊上取OA=OB,點 C 在 OD 上,CM⊥AD 于 M,CN⊥BD于 N. 求證:CM = CN.證明:因為OD 平分∠POQ,所以∠AOD = ∠BOD.在△AOD 與△BOD 中,因為OA = OB,∠AOD =∠BOD,OD = OD,所以△AOD≌△BOD(SAS).所以∠ADO =∠BDO.因為CM⊥AD,CN⊥BD,所以CM = CN.4. 如圖,已知∠CBD 和∠BCE 的平分線相交于點 F,求證:點 F 在∠DAE 的平分線上.證明:過點 F 作 FG⊥ AE 于 G,FH ⊥ AD 于 H,FM ⊥ BC 于 M.因為 點 F 在∠BCE 的平分線上,FG ⊥ AE, FM ⊥ BC,所以FG = FM.又點 F 在∠CBD 的平分線上,FH⊥AD, FM⊥BC,所以FM = FH,所以FG = FH.所以點 F 在∠DAE 的平分線上. GHMABCFED┑┑┑解:過點 P 作MN⊥AD 于點 M,交 BC 于點 N.因為 AD∥BC,所以MN⊥BC,MN 為 AD 與 BC 之間的距離.因為 AP 平分∠BAD,PM⊥AD,PE⊥AB,所以 PM = PE. 同理,PN = PE.所以 PM = PN = PE =3.所以 MN = 6. 即 AD 與 BC 之間的距離為 6.5. 如圖,已知 AD∥BC,P 是∠BAD與 ∠ABC的平分線的交點,PE⊥AB 于 E,且PE = 3,求 AD 與BC 之間的距離.6. 如圖,∠1 = ∠2,點 P 為 BN 上的一點,∠PCB + ∠BAP = 180°,求證:PA = PC.BACN))12P【分析】由角平分線的性質易想到過點 P 向∠ABC 的兩邊作垂線段 PE,PF,構造角平分線的基本圖形.EF證法1:過點 P 作PE⊥BA,PF⊥BC,垂足分別為點E,F.BACN))12PEF因為∠1 = ∠2,PE⊥BA,PF⊥BC,垂足分別為點E,F.所以PE = PF, ∠PEA = ∠PFC = 90°.因為 ∠PCB +∠BAP = 180°,又∠BAP +∠EAP = 180°.所以 ∠EAP = ∠PCB.在△APE 和△CPF 中,∠PEA = ∠PFC = 90°,∠EAP = ∠FCP,PE = PF,所以 △APE≌△CPF(AAS).所以 AP = CP.歸納拓展: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是證明線段相等的常用方法.應用時要依托全等三角形發揮作用.作輔助線有兩種思路,一種作垂線段構造角平分線性質基本圖;另一種是構造軸對稱圖形.證法2:思路分析:由角是軸對稱圖形,其對稱軸是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所以可想到構造軸對稱圖形.方法是在 BC 上截取 BD = AB,連接 PD(如圖).則有△PAB≌△PDB,再證△PDC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獲證.ACN))12PB證明過程請同學們自行完成!D7.如圖,直線 l1、l2、l3 表示三條互相交叉的公路,現要建一個貨物中轉站,要求它到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可選擇的地址有幾處 畫出它的位置.l1l2l3P1P2P3P4l1l2l3小結1. 應用角平分線性質:存在角平分線涉及距離問題2. 聯系角平分線性質:面積周長條件利用角平分線的性質所得到的等量關系進行轉化求解課后作業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