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 認識6~9【教學目標】1.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數數,以及相應的操作活動,初步理解6~9的實際含義,會讀、寫6~9各數,能運用所寫的數表示在9以內的物體數量,提升運用數學的能力。2.經歷6~9各數的抽象過程,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聯系,實現用數進行交流的愿望。3.初步建立模型觀念,通過直尺上的數認識9以內數的數序和數的大小,并能比較9以內數的大小。【教學重點】正確讀、寫6~9各數,掌握數的順序。【教學難點】讓學生在物體的個數和相應的數之間進一步建立聯系。【教學準備】直尺、計數器。【教學方法】教法:講授法、演示法。學法:自主學習法、實踐操作法。一、復習導入1.數數,從0數到5,再從5數到0。2.在里填“>”或“<”。23 31 10 53指名說說比較的方法。3.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比它們大的還有嗎?今天我們再來認一認6,7,8,9這些數。二、探究新知1.學習數數和認數。(1)展示教材主題圖。(2)讓同學們自由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3)帶著問題看圖,數一數。圖上有些什么?可以提出哪些有關的數學問題?請學生數一數:有多少個同學?多少個水杯?有多少盆花?有多少面紅旗?有多少枝花?有多少塊乒乓球拍?有多少個蘋果?有多少個乒乓球?(4)集體交流。①認識6:圖上有6個水杯,6盆花。師:數字6怎樣用手勢來表示?(師指導學生伸出左手5個手指和右手1個手指來表示6)師:如果用小正方體可以怎樣表示?生:左邊用5個小正方體,右邊放1個小正方體可以表示6。②認識7,8,9。師:出示教材情境掛圖。用教認識6的方法讓學生認識7,8,9。師:現在我們用手中的小正方體來擺,7個小正方體、8個小正方體、9個小正方體,看誰擺得又快又對。師:我們還可以怎么表示“6”呢?生:我在計數器上先撥出5顆數珠,再添上1顆數珠,就是6顆數珠。師:6顆數珠可以用“6”表示。“6”像哨子嘟嘟叫。寫“6”時,從“日”字格的上線偏右一點起筆,向左下方寫一個弧線碰左線,下線向上寫圓,圓稍大點。(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師:在6顆數珠上再添上1顆數珠,就是7顆數珠。7個人,7顆數珠,都可以用“7”表示。“7”像鐮刀割青草。從“日”字格的左上角起筆寫一條橫線到右線,再折線向左下到日字格底線中間偏左位置收筆。(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師:在計數器上再添上1顆數珠,就是8了,8個圈和8顆數珠,都可以用“8”表示。“8”像葫蘆扭扭腰。從“日”字格上半格右線中間起筆,從右向上到左,寫一個半圓,拐向右下,碰右線,向下碰底線,左線回上去到右線起筆的地方停筆。寫“8”的時候一定要飽滿圓潤。(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師:在計數器上再添1顆數珠,用“9”表示。“9”像勺子能吃飯。從“日”字格上半格右線中間位置起筆,向上碰上線中間,向左碰左線中間,繞圈向上寫到起筆處,然后折筆向下,到底線中間偏左的位置止筆。寫“9”的時候要注意起筆和收筆的位置,還要注意拐彎的位置。(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2.6~9各數的數序、大小。師:我們學了6,7,8,9這四個數,觀察計數器上的數珠你們發現了什么?生:我發現計數器上的數珠依次增加,表示的數在逐步變大。師:我們再來觀察數線。(出示數線圖)從左往右看,數線上一大格一大格地數,每往右一大格,數就增加1,就離0越遠,數就越大。我們一起讀一讀“0,1,2,3,4,5,6,7,8,9”。從右往左看,尺子上一大格一大格地數,從9開始,每往左一大格,數就減少1,就離0越近,數越小。我們一起讀一讀“9,8,7,6,5,4,3,2,1,0”。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1題。2.完成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3題。直尺上從左往右數越來越大,從右往左數越來越小。相差越小就越近。四、課堂小結1.數量是6,7,8,9的物體可以用6,7,8,9各數表示。2.6~9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6,7,8,9。相鄰兩個數中,前面的數依次比后面的數少1,后面的數依次比前面的數多1。五、作業布置1.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2,4題。2.相應課時的練習。認識6~9數的順序:從小到大:6,7,8,9。從大到小:9,8,7,6。 本節課讓學生在數數過程中,理解不同的數量可以用不同的數表示,在數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掌握6~9各數的書寫方法,通過計數器上的數珠和數線圖,初步建立模型觀念,了解數的大小的順序。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