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9張PPT)蘇教版2019高二數學(選修一)第一章 直線與方程1.2.1 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方程學習目標1.了解由斜率公式推導直線方程的點斜式的過程.2.掌握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與斜截式方程.3.會利用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與斜截式方程解決有關的問題.飛逝的流星形成了一條美麗的弧線,這條弧線可以看做是滿足某種運動規律的點的集合.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也可以看做是滿足某種條件的點的集合,直線的位置既可由兩點惟一確定,也可由一點和一個方向來確定.情景導入2、直線斜率的兩個定義3、直線傾斜角和斜率的取值范圍1、直線傾斜角的定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一條與x軸相交的直線l,把 x軸所在的直線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和直線l重合時所轉過的最小正角稱為直線l的傾斜角。注意:(1)直線向上方向; (2)x軸的正方向。復習回顧4、直線傾斜角和斜率的關系復習回顧問題1:直角坐標平面內確定一條直線的幾何要素有哪些? 因為直線1的斜率為k,由斜率公式得:即:1.直線的點斜式方程新知探究 與x軸平行的直線傾斜角為0°,其斜率 k = tan 0° = 0,故與x軸平行的直線方程為:x軸所在直線的傾斜角為0°,其斜率k = tan 0° = 0,故x軸所在直線方程為:問題4:坐標軸或與坐標軸平行的直線方程怎么表示?(1)x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么?即:與y軸平行的直線傾斜角為90°,其斜率不存在,不能用點斜式方程表示,故y軸所在直線方程為:問題4:坐標軸或與坐標軸平行的直線方程怎么表示?(3)y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么?故y軸所在直線方程為:y軸所在直線的傾斜角為90°其斜率不存在,不能用點斜式方程表示,問題5: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能表示坐標平面上的所有直線嗎?當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即與y軸重合或平行)時,直線的方程不可以用點斜式來表示。課本例1 已知一直線經過點P(-2,3),斜率為2,求這條直線的方程.解 由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得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3=2(x+2),即2x-y+7=0.課本例題典例剖析例1 寫出下列直線的點斜式方程:(1)經過點(2,5),傾斜角為45°;(2)直線y=x+1繞著其上一點P(3,4)逆時針旋轉90°后得直線l,求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3)經過點C(-1,-1),且與x軸平行;(4)經過點D(1,1),且與x軸垂直.解 (1)因為傾斜角為45°,所以斜率k=tan 45°=1,所以直線的方程為y-5=x-2.(2)直線y=x+1的斜率k=1,所以傾斜角為45°.由題意知,直線l的傾斜角為135°,所以直線l的斜率k′=tan 135°=-1.所以直線的方程為y-4=-(x-3).(3)由題意知,直線的斜率k=tan 0°=0,所以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為y-(-1)=0,即y=-1.(4)由題意可知直線的斜率不存在,所以直線的方程為x=1, 該直 線沒有點斜式方程.概念歸納求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步驟及注意點(1)求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步驟:定點(x1,y1)→定斜率k→寫出方程y-y1=k(x-x1).(2)點斜式方程y-y1=k(x-x1)可表示過點P(x1,y1)的所有直線,但x=x1除外.練一練課本例2:直線l上給定一個點P0(0,b)和斜率k,求直線l的方程.解:由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得直線1的方程為y-b=k(x-0),即y=kx+b.課本例題其中,b為直線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我們稱b為直線l 在y軸上的截距。 2.直線的斜截式方程新知探究方程y=kx+b由直線的斜率與它在y軸上的截距確定,把這個方程叫做直線的斜截式方程,簡稱斜截式(Slope intercept form)。問題6:截距是距離嗎?兩者有什么區別?如何定義直線在x 軸上的截距?截距是直線與坐標軸交點的坐標,它可正、可負、可為零,而距離是恒大于等于0的。當直線與x軸相交時,我們把直線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叫做直線在x軸上的截距,簡稱橫截距。問題7:觀察方程y=kx+b,它的形式有什么特點?此方程能表示平面內所有直線嗎?我們發現:方程左端的系數恒為1,方程右端x的系數k和常數項b均有明顯的幾何意義。k是直線的斜率,b是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問題8:斜截式與點斜式存在什么關系?斜截式是點斜式的特殊情況,有時比點斜式更方便問題9:斜截式y=kx+b在形式上與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一樣,它們之間有什么差別?只有當k≠0時,斜截式方程才是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例2 根據條件寫出下列直線的斜截式方程:(1)斜率是3,在y軸上的截距是-3;(2)傾斜角是60°,在y軸上的截距是5;(3)過點A(-1,-2),B(-2,3).典例剖析求直線的斜截式方程的策略(1)斜截式方程的應用前提是直線的斜率存在.(2)直線的斜截式方程y=kx+b中只有兩個參數,因此要確定直線方程只需兩個獨立條件即可.概念歸納練一練練一練例3、求下列直線的點斜式方程(1)直線經過點P(-2,3),斜率為2;(2)直線經過點A (-1,2),且傾斜角α=135o;(3)直線的斜率為2,經過點(0,1)。典例剖析3.利用點斜式、斜截式求直線方程 已知直線的斜率為k,與y軸的交點是P(0,b),求這條直線的方程。當直線與y軸相交時,我們把直線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b叫做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簡稱縱截距。即:例4 (1)已知直線kx-y+1-3k=0,當k變化時,所有的直線恒過定點( )A.(1,3) B.(-1,-3)C.(3,1) D.(-3,-1)答案 C典例剖析1.若本例(1)中直線不經過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圍. (1)解含參數的直線恒過定點問題,可將直線方程整理成y-y0=k(x-x0)的形式,則表示的直線必過定點(x0,y0).(2)在求面積時,要將截距轉化為距離.概念歸納(1)若y=a|x|與y=x+a(a>0)有兩個公共點,則a的取值范圍是( )A.a>1 B.0C.a=1 D.01答案 A練一練解析 y=x+a(a>0)表示斜率為1,在y軸上的截距為a(a>0)的直線,y=a|x|表示關于y軸對稱的兩條射線.所以當0當a>1時,有兩個公共點,如圖②.1.方程y=k(x-2)表示( )A.過點(-2,0)的所有直線B.過點(2,0)的所有直線C.過點(2,0)且不垂直于x軸的所有直線D.過點(2,0)且除去x軸的所有直線答案 C解析 易驗證直線過點(2,0),又直線斜率存在,故直線不垂直于x軸.隨堂練隨堂練隨堂練4.若直線y=kx+b通過第一、三、四象限,則有( )A.k>0,b>0 B.k>0,b<0C.k<0,b>0 D.k<0,b<0答案 B解析 直線y=kx+b經過第一、三、四象限,由圖知,k>0,b<0.隨堂練分層練習-基礎1.已知一直線經過點A(3,-2),且與x軸平行,則該直線的方程為( )A.x=3 B.x=-2C.y=3 D.y=-2答案 D解析 ∵直線與x軸平行,∴其斜率為0,∴直線的方程為y=-2.分層練習-基礎2.若直線l的傾斜角為45°,且過點(0,-1),則直線l的方程是( )A.y-1=x B.y+1=xC.y-1=-x D.y+1=-x答案 B解析 ∵直線l的傾斜角為45°,∴直線l的斜率為1,又∵直線l過點(0,-1),∴直線l的方程為y+1=x.分層練習-基礎4.直線y=ax+(a≠0)的圖形可能是( )答案 B分層練習-基礎分層練習-基礎分層練習-基礎分層練習-基礎分層練習-基礎8.已知△ABC的三個頂點都在第一象限內,A(1,1),B(5,1),∠A=45°,∠B=45°.求:(1)直線AB的方程;(2)直線AC和BC的方程.分層練習-基礎解 (1)因為A(1,1),B(5,1),所以直線AB平行于x軸,所以直線AB的方程為y=1.(2)由題意知,直線AC的傾斜角為∠A=45°,所以kAC=tan 45°=1.又直線AC過點A(1,1),所以直線AC的方程為y-1=1×(x-1),即y=x.同理可知,直線BC的傾斜角為180°-∠B=135°,所以kBC=tan 135°=-1.又直線BC過點B(5,1),所以直線BC的方程為y-1=-1×(x-5),即y=-x+6.分層練習-基礎分層練習-鞏固9.已知直線l不經過第三象限,設它的斜率為k,在y軸上的截距為b(b≠0),則( )A.kb<0 B.kb≤0C.kb>0 D.kb≥0答案 B解析 當k≠0時,∵直線l不經過第三象限,∴k<0,b>0,∴kb<0.當k=0,b>0時,直線l也不過第三象限,∴kb≤0.分層練習-鞏固答案 BC分層練習-鞏固分層練習-鞏固分層練習-拓展分層練習-拓展12.已知直線l:y=kx+2k+1.(1)求證:直線l恒過一個定點;(2)當-3(1)證明 由y=kx+2k+1,得y-1=k(x+2).由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可知,直線恒過定點(-2,1).(2)解 設函數f(x)=kx+2k+1,顯然其圖象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1、直線的點斜式方程2、直線的斜截式方程3、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之間的關系斜截式是點斜式的特殊情況,兩者均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即與x軸垂直的直線。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