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4章 三角形4.2 命題與證明4.2.3 定理,推論1. 了解定理、推論與互逆命題的概念;(重點)2. 能經過推論證明命題.(難點)學習目標經過證明為真的命題叫作定理.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稱為“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利用某個定理直接推導出的真命題叫作這個定理的推論.例如,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直接推出“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于是可將這一結論稱為“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的推論”,通常將該推論簡稱為“三角形外角定理”.課時導入如圖4.2-1,在△ABC中,已知∠BAC=80°,∠ABC=60°,∠BCA=40°,∠ACE,∠CBD,∠BAF是∠ABC的三個外角,問:這三個外角的和等于多少度?由此你能猜測出什么結論?因為∠ACE=180°-40°=140°,∠CBD=180°-60°=120°,∠BAF=180°-80°=100°,所以∠ACE+∠CBD+∠BAF=140°+120°+100°=360°.這啟發我們猜測:三角形的三個外角之和等于360°.探究圖4.2-1DCAEBF60°40°80°下面來證明.由此可得:如圖4.2-2,△ABC的三個外角分別為∠BAF,∠CBD,∠ACE.因為∠BAF=180°-∠BAC,∠CBD=180°-∠ABC,∠ACE=180°-∠ACB,所以∠BAF+∠CBD+∠ACE =(180°-∠BAC)+(180°-∠ABC)+(180°-∠ACB)=540°-(∠BAC+ ∠ABC+ ∠ACB)=540°-180°=360°.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圖4.2-2DCAEBF如果一個定理的逆命題能被證明是真命題,那么就稱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并將這兩個定理叫作互逆定理.例如,平行線的性質定理1(兩直線平行,應同位角相等)與平行線的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是互逆定理.逆命題:如果兩個角的補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相等.這個逆命題正確,原定理有逆定理.命題“等角的補角相等”有沒有逆定理?練一練證明:在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角相等,則與第三個角相鄰的外角平分線平行于第三個角的對邊,例5圖4.2-3證明: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可得,∠CAD=∠B +∠C.又∠B =∠C ,于是∠CAD= 2∠B.由于AE是∠CAD的平分線,因此∠CAD=2∠DAE,即∠B=∠DAE .所以AE∥BC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分析 對于文字證明題,一般先畫出圖形,再寫出已知、求證,然后進行.已知:如圖4.2-3,在△ABC中,∠B=∠C,AE是外角∠CAD的平分線.求證:AE//BC.從而2∠B=2∠DAE,證明與圖形有關的命題時,一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先根據命題的條件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條件;第二步,根據命題的結論寫出求證;第三步,從命題的條件出發,運用定義、基本事實以及定理進行邏輯推理、計算,得出需要求證的結論;或者運用反證法證明.(1)同旁內角互補( )(4)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 )(7)互為鄰補角的兩個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2)一個角的補角大于這個角( )1.判斷下列命題的真假.真的畫“√”,假的畫“× ”.(5)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6)同角的余角相等( )×√√√×隨 堂 小 測2.舉反例說明下列命題是假命題.(1)若兩個角不是對頂角,則這兩個角不相等;(2)若 ab = 0,則 a + b = 0.解:(1)如: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得的一組內錯角,它們不是對頂角,但這兩個角相等.(2)如:當 a = 5,b = 0 時,ab = 0,但 a +b ≠ 0.3.試著判斷下列定理沒有逆定理:(1)對頂角相等;(2)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解:(1)逆命題:相等的角是對頂角.這個逆命題不正確,原定理沒有逆定理.(2)逆命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個逆命題正確,原定理有逆定理.逆定理推論定理舉反例基本事實少數假命題真命題證明真命題命題小結課后作業1.從課后習題中選??;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