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第六章 數據的分析6.1 平均數與方差(第1課時)1.掌握眾數、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2.會用眾數、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某次射擊訓練中,甲、乙、丙、丁四人的成績如圖所示.(1)觀察統計圖,甲的哪個射擊成績出現的次數最多?其他選手呢?(2)不計算,請你嘗試判斷誰的射擊成績最好。你是怎么判斷的?(3)算一算,驗證你的判斷是否正確.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作這組數據的眾數.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就得到這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平均數是刻畫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反映了一組數據的“中心”.眾數、算術平均數知識點1例1 植樹節到了, 某單位組織職工開展植樹競賽, 下圖反映的是植樹量與人數之間的關系.345678棵數121086420人數0請根據圖中信息計算:(1)總共有多少人參加了本次活動?(2)總共植樹多少棵?(3)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典例精析解:(1)參加本次活動的總人數是1+8+1+10+8+3+1=32(人)(2)總共植樹3×8+4×1+5×10+6×8+7×3+8×1=155(棵).(3)平均每人植樹 (棵)345678棵數121086420人數0某班級為了解同學年齡情況,做了一次年齡調查,結果如下:13歲8人,14歲16人,15歲24人,16歲2人.求這個班級學生的平均年齡(結果取整數).解:這個班級學生的平均年齡為: 所以,他們的平均年齡約為14歲. 練一練在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里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 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根據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賦一個“權”.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加權平均數知識點2例2 某校進行廣播操比賽,評分包括以下幾項(每項滿分10分);服裝統一、進退場有序、動作規范、動作整齊.其中三個班的成績分別如下:班級 評分項服裝統一 進退場有序 動作規范 動作整齊一班 9 8 9 8二班 10 9 7 8三班 8 9 8 9典例精析(1)如果將服裝統一、進退場有序、動作規范、動作整齊這四項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計算各班的廣播操比賽成績,那么哪個班的成績最高?解:一班的成績為9×10%+8×20%+9×30%+8×40%=8.4(分).二班的成績為10×10%+9×20%+7×30%+8×40%=8.1(分).三班的成績為8×10%+9×20%+8×30%+9×40%=8.6(分).所以,三班的成績最高.例3 老師對同學們每學期總評成績時,并不是簡單地將一個學生的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相加除以2而是按照“平時練習占 40%, 考試成績占60% ”的比例計算,其中考試成績更為重要.這樣,如果一個學生的平時成績為70分,考試成績為90分,那么他的學期總評成績就應該為多少呢?解:該同學的學期總評成績是:70×30%=82(分)+90×60%加權平均數權 重權重的意義:各個數據在該組數據中所占有的不同重要性的反映.加權平均數的意義:按各個數據的權重來反映該組數據的總體平均大小情況. 一般地,若n個數x1,x2,…,xn的權分別是w1,w2,…,wn,則叫作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知識要點眾數與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眾數2. 若m個數的平均數為x,n個數的平均數為y,則這(m+n)個數的平均數是( )A.(x+y)/2 B.(x+y)/(m+n)C.(mx+ny)/(x+y) D.(mx+ny)/(m+n)1.某次考試,5名學生的平均分是82,除甲外,其余4名學生的平均分是80,那么甲的得分是( )A.84 B. 86 C. 88 D. 90DD3.抽樣調查了某校30位女生所穿鞋子的尺碼,數據如下(單位:碼):35尺碼 33 34 35 36 37人數 7 6 15 1 1這組數據的眾數是 .4.為了了解居民的環保意識,社區工作人員在光明小區隨機抽取了若干名居民開展主題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環保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得分情況如表所示:得分 6 7 8 9 10人數 4 10 15 11 10則抽取的居民得分的眾數和平均數分別為 .5.某中學舉行歌詠比賽,六位評委對某位選手打分如下:77,82,78,95,83,75,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分8分和8.26分806.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譯,對甲、乙兩名應試者進行了聽、說、讀、寫的英語水平測試,他們各項的成績(百分制)如下:應試者 聽 說 讀 寫甲 85 83 78 75乙 73 80 85 82如果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語能力較強的翻譯,聽、說、讀、寫成績按照3∶3∶2∶2的比確定,計算兩名應試者的平均成績(百分制).從他們的成績看,應該錄取誰?解:聽、說、讀、寫的成績按照3∶3∶2∶2的比確定,則甲的平均成績為85×3+83×3+78×2+75×23+3+2+2=81,乙的平均成績為73×3+80×3+85×2+82×23+3+2+2=79.3.顯然甲的成績比乙的高,所以從成績看,應該錄取甲.第六章 數據的分析6.1 平均數與方差(第2課時)學校籃球聯賽開始了劉教練選 我選 我教練的煩惱劉教練到我班選拔一名籃球隊員,劉教練對陳方楷和李霖東兩名學生進行5次投籃測試,每人每次投10個球,下圖記錄的是這兩名同學5次投籃中所投中的個數.隊 員 第 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李霖東 7 8 8 8 9陳方楷 10 6 10 6 8(1)請求出以上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眾數;(3)若要選一個投籃穩定的隊員,選誰更好?(2)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上述數據;1.理解離差平方和、方差、標準差、組內離差平方和的意義.2.會計算一組簡單數據的離差平方和、方差、標準差、組內離差平方和.甲與丁的射擊成績如圖所示,他們的平均成績都是8環,兩個人的射擊表現一樣嗎?你對甲、丁的射擊表現有什么評價?離差平方和、方差與標準差知識點(1)你覺得誰發揮得更穩定?你的理由是什么?(2)你能設法通過計算說明兩人的成績的穩定程度嗎?與同伴進行交流.在統計學里,數據的離散程度可以用離差平方和、方差或標準差等統計量來刻畫.方差是各個數據與平均數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即其中, 是x1,x2,……,xn的平均數,s2是方差,而標準差就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離差平方和是各個數據與它們平均數之差的平方和.即一般而言,一組數據的方差或標準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例1:計算圖中甲射擊成績的標準差(結果精確到0.01環)/次序例2: 小明和小兵兩人參加體育項目訓練,近期的五次測試成績如下表所示.誰的成績較為穩定?為什么?測試次數 1 2 3 4 5小明 10 14 13 12 13小兵 11 11 15 14 11測試成績測試次數1 2 3 4 5 求離差平方和小明 每次測試成績 10 14 13 12 13(每次成績-平均成績)2 5.76 2.56 0.36 0.16 0.36 9.2小兵 每次測試成績 11 11 15 14 11(每次成績-平均成績)2 1.96 1.96 6.76 2.56 1.96 15.2計算可得:小明5次測試成績的標準差為1.84;小兵5次測試成績的標準差為3.04.所以根據結果小明的成績比較穩定.方法拓展任取一個基準數將原數據減去 ,得到一組新數據求新數據的方差123求一組較大數據的方差,有如下簡便計算方法:甲、乙兩班舉行電腦漢字輸入比賽,參賽學生每分鐘輸入漢字的個數統計結果如下表:某同學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結論:①甲、乙兩班學生成績平均水平相同;②甲班成績的波動比乙班大.上述結論正確的有 .班級 參加人數 方差 平均數甲 55 191 135乙 55 110 135①②做一做例 10個蘋果的直徑如圖所示(1)若想把這 10個蘋果分成兩組,使每組蘋果的“個頭”差不多,你想怎么分 說說你分組的理由。(2)一般情況下,如果想把一組數據分成若干組,使每組組內的數據差距不大,且組與組之間的數據差別明顯,那么你認為應遵循怎樣的分組原則 與同伴進行交流。在統計學里,分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較常用的方法是使“組內離差平方和達到最小”。多組數據的組內離差平方和是指每組數據的離差平方和的和。按照“組內離差平方和達到最小”的方法,把圖中的10個蘋果按直徑大小分成兩組.解:將10個數據由小到大排序:65,69,70,75,76,76,78,80,80,81把10個數據分成兩組,共有9種情況:第一組9個數據{65},第二組9個數據{69,…,81};第一組2個數據{65,69},第二組8個數據{70,…81};……;第一組9個數據{65,69},第二組一個數據{81}.以第2種分組情況為例,計算組內離差平方和.其中,第一組有2個數據{65,69},這2個數據的平均數是67,故第一組數據的組內離差平方和S =(65-67) +(69-67) =8;第二組有8個數據{70,75,76,76,78,80,80,81},這8個數據的平均數是77,故第二組數據的組內離差平方和S =(70-77) +(75-77) +…+(81-77) =90.因此第2種分組情況的組內離差平方和S=S +S =8+90=98.同理計算其他8種分組情況的組內離差平方和,結果如下:計算結果表明,第3種情況的組內離差平方和最小.因此把10個蘋果按直徑大小分成的兩組是{65,69,70},{75,76,76,78,80,80,81}.數據的離散程度方差標準差組內離差平方和離差平方和2.在樣本方差的計算公式中, 數字10 表示________ ,數字20表示 ______.樣本容量平均數1.把數據2,8,10,4,12按大小順序分成兩組,能使“組內離差平方和達到最小”的是( )A.{2},{4,8,10,12}B.{2,4},{8,10,12}C.{2,4,8},{10,12}D.{2,4,8,10},{12}B3.某校九年級進行了3次數學模擬考試,甲、乙、丙、丁4名同學3次數學成績的平均分都是129分,方差分別是 =3.6, =4.6, =6.3, =7.3,則這4名同學3次數學成績最穩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A4.數據-2,-1,0,1,2的方差是___,標準差是___ .5.五個數1,3, ,5,8的平均數是4,則 =_____,這五個數的方差_____.235.66. 甲、乙兩臺編織機紡織一種毛衣,在5天中兩臺編織機每天出的合格品數如下(單位:件):甲:7 10 8 8 7 ;乙:8 9 7 9 7 .計算在這5天中,哪臺編織機出合格品的波動較小?解:所以是乙臺編織機出的產品的波動性較小.=(7+10+8+8+7)÷5=8=(8+9+7+9+7)÷5=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