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你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liáo亂的洞府,其外觀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園林。…………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你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1) 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眼花liáo( )亂 制裁( )(2) 下列對選段畫橫線句子的復句類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因果復句 B. 轉折復句 C. 并列復句 D. 遞進復句2.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館。B. 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C. 臭名昭著的英殖民主義者,曾參與毀壞希臘巴特農神廟。D. 額爾金的兒子小額爾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3. 從感彩變化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豐功偉績!收獲巨大!B.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C.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D. 從前他們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徹底,更漂亮。4. 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雨果是法國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和《名人傳》等。B. 古人對自己的謙稱有“愚、鄙、敝、子”等,對對方或對方親屬的尊稱有“令、尊、賢、仁”等。C. “六書”指古人分析漢字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構成方式,即象形、會意、指事、狂草、轉注、假借。D. 中國文化中有許多與“三”有關的說法,如“三皇五帝”“歲寒三友”“三教九流”等。5. 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________。________,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①過去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就談起過圓明園②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③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④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⑤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⑥要是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A. ②④⑤①⑥③ B. ①③⑤⑥②④C. ②⑤⑥③④① D. ③⑤②①④⑥6. 下面語段畫橫線的三個句子中有兩句有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和病句類型并給出修改意見。①法國作家雨果曾撰文譴責英法聯軍劫掠并火燒圓明園,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曾在英國發表聲明斥責日本的侵華行為。②正因為這樣,他們才贏得了我們的崇高敬意,不僅在文學上、物理學上,更在人格精神上。君子是一些什么樣的人?就像雨果這樣,就像愛因斯坦這樣,③不僅僅有對自己專業的判斷力,更有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卻能公開地站在正義的一邊,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義的勝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內品讀】1. 文章主要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信中用“請你想象”“請你用”“請你假設”這些詞語的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請從論證方法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雨果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贊美與譴責。他贊美了什么?譴責了什么?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中國人民怎樣的情感態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讓文化遺產與生活相遇陳 凌①透過一塊屏幕,在北京“尋訪千年運河”,去廣東“穿越古今,漫游嶺南”,到甘肅“一眼千年,云游莫高”……隨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臨近,各地紛紛推出線上活動,讓觀眾在云端就能了解和體驗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②燦若星辰的文化瑰寶,是歷史的豐碑,是珍貴的記憶。漫步“海上花園”鼓浪嶼,我們不一定能想象當年繁盛一時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歷史風貌建筑散發的閩南韻味、南洋氣息和歐陸風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置身唐代名跡大雁塔,我們可能無法復原“雁塔詩會”的盛況,但一定能在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中,領略唐代的盛世輝煌……放眼神州大地,人文勝跡總是滿載歷史。一墻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們理應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③每一個文化遺產,都是一個歷史生活的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載體。時間無言,但它會通過一個個文化遺產,銘刻下歷史的文脈、民族的記憶、精神的基因。而凝結在文化遺產之中的文明底蘊,不僅構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座,還為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豐厚滋養。銘記歷史滄桑,看見歲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續文化根脈。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應讓文化遺產“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應讓其“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要保護好文化遺產,更應激活其內在的生命力。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文化遺產既然是“遺產”,那就恰恰說明,它與現代生活,是有距離的。如何縮小這一距離,讓文化遺產不只是一件件靜止的作品,而是活在當下、活在人們生活里的有生命的物品?以文物為例,近年來我國在縮小文物與現代生活的距離,讓文物融入人們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嘗試。這些嘗試的成功證明,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是激活文化遺產生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⑤對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是使之成為日常所需。歷史文化的滋養,既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歷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日常生活之中。當去博物館“打卡”日益成為公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當陜西剪紙、遂昌長粽等非遺伴手禮受到顧客青睞,“活起來”的不僅是文化遺產,更有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的歷史記憶。文化遺產有輝煌的過去,也應該有閃光的現在,并且還應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讓文化遺產與生活相遇,讓它們親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寶的必經之路。⑥在“遺產日”期間,多家網絡平臺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一邊是古老的文化遺產,一邊是新興的互聯網業態,非遺“觸網”啟示我們,文化遺產完全可以融入當代生活。而這也正是“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題中應有之義。(節選自《人民周刊》,有刪改)1. 文章第①段寫了什么?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簡述文章第⑤段的論證思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淮劇、老虎鞋等非遺項目承載著鹽城深厚的地方文化,請結合文章內容,為鹽城非遺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兩條建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了本課后,天寧實驗中學的九(4)班準備開展以“圓明園的昨天和今天”為主題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 你所在的小組準備圍繞該主題出一期黑板報,假如你是負責人,你將策劃哪些內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請為以下新聞擬寫一則標題。(不超過15個字)(2分)圓明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動公眾考古的發展,也為了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圓明園遺址的考古和保護工作情況,圓明園首次嘗試在新媒體上直播遠瀛觀遺址考古現場,并通過實時互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考古發現和考古知識,進一步傳播歷史文化,讓公眾走近文化遺產,也讓文化遺產融入大眾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中國政府擬斥資4.6億元重修圓明園”這一消息見報后,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圍繞“圓明園是否該重建”這一話題,九(4)班的同學們也紛紛發表了意見。請你也圍繞該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4分)甲:圓明園應該重建,這樣可以讓國人一睹昔日圓明園的風采,增強民族自豪感!乙:圓明園不應該重建,要讓后人牢記這段沉痛的歷史,以史為鑒,發憤圖強!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基礎積累1. (1) 繚 cái (2) B2. A(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或正大的樣子。不能用來形容建筑物)3. B(A項,褒詞貶用。B項,仍是原來的感彩,沒有發生變化。C項,褒詞貶用。D項,褒詞貶用)4. D(A項,《名人傳》的作者是羅曼·羅蘭。B項,“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也用以尊稱對方。C項,“六書”指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5. A6. ①句成分殘缺,可在“圓明園”后加“的罪惡行徑”。③句關聯詞使用不當,可把“卻”改為“并且(或:而且)”。閱讀鑒賞【課內品讀】1. 一是贊美圓明園在人類歷史上的崇高地位;(1分)二是揭露了英法聯軍的罪行,指出英法政府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1分)2. 作者借助想象,(1分)引導讀者感受圓明園的美麗神奇,(1分)為后文譴責英法侵略者對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作鋪墊。(1分)3. 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1分)把兩國政府比喻成“強盜”“竊賊”,使兩國政府的形象具體化、貶義化,(1分)鮮明地揭示出英法聯軍所謂“遠征中國”的實質是侵略和掠奪,(1分)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場。(1分)4. 贊美了圓明園的藝術成就,(1分)譴責了英法聯軍的侵略罪行。(1分)流露出他對中國人民的敬重和同情。(2分) 【拓展閱讀】1. 內容:文章第①段寫各地推出線上活動讓觀眾了解和體驗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1分)作用:①引出下文;(1分)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③作為論據論證了中心論點。(1分)2. ①首先,提出“對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是使之成為日常所需”的觀點;②接著,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觀點;③最后,再次呼吁“讓文化遺產與生活相遇”。(每點1分)3. 示例:①拍攝與淮劇相關的視頻,讓更多人感受淮劇的魅力;②制作“老虎鞋”伴手禮,在電商平臺上銷售。(每點2分)素養提升1. 示例:①展示圓明園曾經的輝煌。②陳述帝國主義侵略者對圓明園的暴行。③呈現圓明園的殘垣斷壁。④表述對圓明園未來的寄托。(每點 1分,答出三點即可)2. 示例:圓明園遺址考古首次進行網絡直播(2分)3. 示例一:圓明園應該重建。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我們中國不能沒有圓明園!示例二:圓明園不應該重建。讓圓明園的殘垣斷壁時刻警示國人不要忘記那一段沉痛的歷史。(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