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考試形式:閉卷 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2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和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22分)學校開展科技文化節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小題。最近,泰山景區公開試用了登山“高科技神器”,只見游客身著類似科幻電影中“機械裝甲”的裝備,即使是陡qiào( )山路,也可以健步如飛!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分享一份攀登科技高峰的“登山攻略”。攻略一:沿著榜樣的方向,攀登有調查顯示,很多青少年都將卓越的科學家作為人生榜樣。這些科學家最令我們佩服的品質之一,就是家國情懷。比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為了秘密研制核潛艇,他________,隱姓埋名,30年沒有回家,將滿腔熱血和智慧獻給了中國核潛艇事業。他說:“誓干驚天動地事,敢做隱姓埋名人。”我們要沿著前輩科學家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方向,奮力向上攀登。攻略二:用知識充實“登山行囊”登山者出發前,往往會提前在背包里裝一些物品,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正處在充實“行囊”的人生階段。一份實驗報告、一個編程作品、一次勇敢的課堂提問、一番大膽的奇思妙想……只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鉚( )足勁兒與時間賽跑,今天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都將成為我們攀登科學高峰的一個又一個臺階!就像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他在四川大巴山的煤油燈下演算一道道數學題,就是在不斷積累充實自己通向月球的“行囊”。攻略三:創新,攀登更多未至之境站在前輩的肩頭眺望,我們看到“蛟龍”潛海,嫦娥六號月背采樣,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正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推動智能化轉型……這些科技高峰的坐標上,高高飄揚著五星紅旗。但站上峰頂的瞬間,我們看到的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芯片的納米世界等待解密,癌癥的基因密碼亟待破譯,還有浩瀚無際的宇宙空間呼喚人類的探索……1. 閱讀以上文段,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1)陡qiào( ) (2)鉚( )2. 解釋以上文段中畫波浪線的詞語。(1)卓越 (2)浩瀚無際3. “攻略一”文段橫線處需要填入一個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鞠躬盡瘁 B. 不可捉摸 C. 閉目養神 D. 忍俊不禁4. 請寫出材料中畫橫線的兩個短語的結構類型。(1)仰望星空______ (2)高高飄揚______5. 校團委在“科技創新”研討會上,設計了“詩詞與科技”佳句競答環節。請根據語境,默寫空缺處的古詩名句。小古:在古代,信息的傳遞受多方因素限制,岑參偶遇返京的使者,思鄉之情奔涌而出,只能“馬上相逢無紙筆,________________”,以寬慰家人。而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們可以輕松地與遠方的親朋聯系。 小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秉著“________________,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大無畏精神,勇挑航天事業重擔,又一次唱出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最強音。 小州:“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中國號”科技巨輪得以在世界的洪流中劈波斬浪,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甘當基石、默默奉獻的結果。 小北:在科技強國的征程上,青年的力量亦是無窮的。作為青年的我們或許會遭遇“政入萬山圍子里,________________”的困境,但千萬不要放棄,因為在困境中往往蘊藏著希望,就像陸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只要堅持下去,終究會出現豁然開朗的局面。6. 2025年5月30日是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也是“向科學家提問”欄目在學習強國APP上線兩周年的日子。“向科學家提問”架起了公眾與科學溝通的橋梁,班級借此開展以下活動,請你參與。【活動一:參與方式】手機參與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二:積極提問】學生小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學家郭傳杰:我認為,首先要有問題意識。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是技能層面,而提出問題是探索性思考。”強烈的問題意識是在科學征途上不斷攀登的強大自驅力。其二,要尊重客觀,也就是誠實誠信。誠實誠信,是科學家為人做事之基,是人生第一品格。這兩種特質與科學的本質要求緊密相系,因此我認為它們應是優秀科學家必備的素質。【活動三:制作視頻】在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征集活動中,小科想制作一個“科技強國”短視頻,下面是他設計的短視頻腳本創作表。“科技強國”短視頻腳本創作表鏡頭序號 景別 畫面內容 解說詞1 遠景 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無人機群組成“科技強國”字樣。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神州大地,新時代的創新號角已然吹響。2 中近景 各類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專注科研,科學家手繪的設計圖演變為現實。 ①______________3 遠景 高速鐵路在港珠澳大橋穿行而過,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時速350公里的中國速度,架起聯通智慧城市的創新橋梁。4 全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五載問天路,從衛星搖籃到空間站時代,科技強國的步伐從未停下。鏈接資料:①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劃破夜空,伴隨著激昂的《東方紅》旋律,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騰空而起,成功入軌。這是中國邁向太空的第一步。②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奔赴“天宮”,發射取得圓滿成功。(1)根據活動一圖示,簡述用手機參與“向科學家提問”的方式。(2)聯系活動二中科學家的回信內容,幫小語補充一個問題。(3)請根據活動三已知內容和鏈接資料,幫助小科完成“科技強國”短視頻腳本創作表。二、閱讀(共48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回首中國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探險之旅,人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面對月之暗面這一人類“禁區”,中華民族展現出了“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氣,開創性地以中繼通信解決月背通信鏈路盲區,邁出了人類探測器登陸月背的第一步。我們一同經歷了地月轉移中的驚心動魄,分享了“兩器互拍”的成功喜悅,見證了“奇石”探測的步步驚心,走過了神秘物質探測的冒險之旅……而“玉兔二號”也從月背“新客”,成長為如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勞模”,協助我們揭示了月面的諸多秘密,成為人類探索月背的先驅。(選自《月背征途》)【材料二】經公開征集評選,近日,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已經確定,登月服命名為“望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據了解,繼2023年首次公開征集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后,2024年9月至10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先后啟動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征集活動,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共收到來自航天、科技、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組織機構與社會各界人士的9000余份投稿。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望宇”寓意遙望宇宙、探索未知,與執行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飛天”艙外服相呼應,寓意在實現飛天夢想、建成“太空家園”之后,中國載人航天踏上了登陸月球、遙望深空的新征程,也傳遞出中國發展航天事業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的堅定立場。“探索”寓意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實踐,鮮明體現月球車將助力中國人探索月球奧秘的核心使命與應用價值,與“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航天夢高度契合,彰顯中國載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創新精神。(摘編自《新京報》)【材料三】“追星逐月到底有何意義?”對于懷疑者的發問,我們完全有理由回答!人類尚在蒙昧階段,就對遙遠的星空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欲望。對星空的觀測,使天文學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學科之一。對神秘宇宙的體驗、感悟與探索,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天文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思想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提高了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環境的認識。任何一個天文學的探索項目,背后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眾多學科的科學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它帶動的絕不僅僅是基礎理論的進步,還對很多重要的應用技術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如氣象、通信以及衛星定位系統的應用,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等技術都源自航天領域的研發。如果沒有航天研究,我們今天的生活就不會有移動電話,不會有微波爐、石英表、不粘鍋、條形碼……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缺乏探險精神、不能面向長遠和未來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選自《科學之友》)7. 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 中國創新性地以中繼通信解決月背通信鏈路盲區,邁出了人類探測器登陸月背的第一步。B. “玉兔二號”是目前我國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勞模”,是人類探索月球的先驅。C. 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已分別確定為“望宇”和“探索”。D. 每一個天文學的探索項目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眾多科學家通力合作完成。8. 中國航天工程中,載人飛船叫“神舟”,空間站叫“天宮”……從“神舟”到登月服“望宇”,從“天宮”到載人月球車“探索”,這些詩意的名字是獨屬于中國的浪漫,請結合材料二,分析這些航天裝備命名的特點。9. 結合材料三,說說人類進行科學探索的意義。(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沉默的守望①邊防連建在河谷,推開窗戶就是雪山,一條長長的云帶哈達一樣飄在山間……我們每次巡邏都會經過那塊墓碑,祭拜4名多年前犧牲的戰士。②墓碑簡易樸實,時間久了,早已變得灰暗,但墓前經常擺著果品,墓碑周圍也十分整潔。墓碑上面的字,戰士們每年都會用紅筆重新描一遍。③碑文是一首詩,標題是“沉默的守望”。詩中寫道:“你/你是誰/你是永遠屹立的鋼鐵脊梁/今天,我想你/把你們的名字刻在英雄的紀念碑上/讓堅硬的磐石,重現你無悔的目光/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把人間的安詳點亮/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沉默的守望。”④落款是“無悔敬書,謹以紀念……”后面是犧牲戰士的名字。⑤3月,連隊組織幾個即將退伍的戰士去掃墓,結果發現墓前擺著幾盤新鮮的橘子和蘋果。大家都納悶,封山幾個月了,誰這么舍得?戰友們每人拿著一條白色的哈達,恭敬地走到墓前,將哈達系在石碑底部。⑥下山路上,會路過山腳那家茶館。茶館是一個跛腳的漢族老大爺開的,大家都習慣叫他老趙,唯獨指導員喊他趙哥。老趙頭戴一頂摘掉帽徽的軍帽,上衣是藏族傳統的黑色服飾,下身是一條舊軍褲。赤黑色的臉被歲月犁出了道道深溝,微微一笑時,就會露出褶皺里藏著的幾道傷疤。雖然走路一顛一顛的,但他的脊背依然筆挺,腳步也很扎實。茶館不大,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天氣好時,能看到一條薄薄的云帶像哈達一樣圍在山尖。天再晴些,還能看到一輛跌下懸崖的軍車殘骸。⑦一個晴天,我們送幾個退伍的戰士出山。指導員把想去縣上看病的老趙也捎上,說有老趙在,更放心。⑧從連隊到縣上的團部需要翻越四五個海拔5000多米的達坂。出發的時候無風無雪,越往山上走,風越大,接著竟飄起了雪。⑨風雪越來越大。一處懸崖邊,一輛越野車陷進雪溝,動彈不得。三個藏族小伙滿臉焦慮。他們困在這里快兩個小時了。老趙有經驗,趕忙安排我們拿出鏟子,清除越野車周邊的積雪。盡管腿腳不方便,老趙仍然沖鋒在前。一個多小時的奮戰,終于營救成功。⑩我們繼續上路,駕駛員忽然問老趙:“當年犧牲的那幾名戰士您認識不?”老趙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老趙跟我們講起了當年那場雪。 那天的雪比今天大多了。連隊接到鄉里的電話,說有一輛老鄉進山的車陷進雪里了,請求救援。連長帶上4名戰士,拿著鐵鍬就駕車沖上了山。山上的雪已經沒過小腿,連隊的車無法靠近,連長只能帶著戰士們拿起鐵鍬,一步一步走過去。戰士們撲下身子,用鐵鍬把輪胎周圍和汽車底盤下的雪一鍬一鍬鏟出來……5000多米的達坂上,人活動一會兒就氣喘吁吁,連長帶著四名戰士輪流鏟雪,車子終于一步步脫困。 為了安全,連隊的車帶路,老鄉的車跟在后面。車行駛至一處連續下坡路段的彎道,山上忽然滾下幾塊巨石,駕駛員猛打方向,車頭就朝向山崖一側,加上積雪下厚厚的冰,車子瞬時滑下山崖。4名年輕戰士犧牲了。老趙越說越悲傷。最先從車里甩出去的連長僥幸活了下來,但也受了重傷。 老趙所說的那條路,就是我們每次巡邏的必經之路…… 越往下走雪越薄,路面逐漸裸露出來時,我們懸著的心才漸漸放下來。行至一處搓板路,車子顛簸得厲害,老趙懷里的包被顛了出去,東西散落一車。我們幫他撿東西的時候,無意間瞥見了他的病歷本,原來老趙叫趙無悔。 想到老趙剛才講的故事的那些細節,我們問老趙,那個連長姓啥,后來咋樣了?老趙收拾好包,淡淡地說,那連長姓趙,受傷后就退伍了。 我們什么都明白了。 快到縣城時,我們突然沉默了,眼眶不覺微微濕潤。一棵樹上系著潔白的哈達,遠遠看著像壓在枝頭的雪,又像飄向天邊的流云。(選自《解放軍報》,有刪改)10.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中“推開窗戶就是雪山”富有深意,說明駐守邊防的戰士生活環境優美。B. 邊防連的戰士每年都為犧牲戰士的墓碑描字,表現了對烈士的敬重與懷念。C. 第⑥段對老趙的外貌和動作進行了細致地描寫,暗示老趙曾經是一名軍人。D. 文中“潔白的哈達”與“雪”相映襯,象征著戰士們純粹無私的精神品質。11. 請根據文章內容,將故事情節補充完整。12. 伏筆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文末寫到“我們什么都明白了”,意思是“我們”知道老趙就是當年幸存的連長。對此,前文有多處伏筆,請找出兩處并簡要說明。13. 文題“沉默的守望”選自文中的碑文,意蘊豐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提示:從犧牲戰士、老趙、邊防戰士等角度來談)。(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歌以“望”字統攝全篇,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通篇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B. “齊魯青未了”寫泰山橫跨齊魯,青色峰巒連綿不斷的景象,氣勢雄偉而闊大。C. 泰山參天矗立,將南北兩面割成“昏”“曉”兩個天地,山南黑沉,山北晴朗。D. 詩人極目遠望,見群峰云生,歸鳥回旋,飛還山林,不禁產生一種登山的渴望。15. 請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四)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寶藏。(節選自沈括《活板》)【乙】古人鑄鑒①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洼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量鑒之小大,增損②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節選自沈括《夢溪筆談·器用》)【注釋】①鑒:銅鏡。②增損:調整。1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又為活板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B. 持就火煬之 無絲竹之亂耳C. 其印自落 自李唐來D. 用訖再火令藥镕 故令微凸17. 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甲文對我國古代雕版印刷術的產生、制作過程、印刷效果和主要特點做了清晰說明。B. 甲文重點介紹活字印刷的工序,其中刻字和拆版相對復雜,制版和印刷則相對簡單。C. 乙文中古人制作銅鏡會根據鏡子大小調整形制,表現了古人鑄鏡的高超技藝和智慧。D. 乙文中古人制作小的銅鏡,鏡面要凹陷,才能達到“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的效果。18. 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2)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19. 請用“/”給乙文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古 人 鑄 鑒 鑒 大 則 平 鑒 小 則 凸20. 古代工匠對工藝材料的選用也頗有“巧智”。請結合甲乙兩文簡要說說活字印刷中“刻字”的選材標準和鑄鏡材料大小不同時的加工標準。(五)整本書閱讀(7分)21. 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可以重點關注書中的重要事件、情節,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主人公的成長史,感受其人格魅力和榜樣力量。(1)請根據你的閱讀積累,梳理保爾“四次死里逃生”的經歷。保爾的驚險人生次數 時間 經歷 結果第一次 與波蘭白軍戰斗 腿部受傷,感染風寒 保爾在磨難中不斷錘煉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 在騎兵部隊戰斗 ___________第三次 在肅反工作中 傷病復發,失去知覺第四次 _________ 得了傷寒、肺炎等病(2)同樣是歷經磨難,祥子和保爾最終卻走向了不同的結局。請仿照《駱駝祥子》中的示例,評一評保爾的結局。《駱駝祥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示例: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祥子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經歷了“三起三落”后完全絕望,最后在亂世中迷失自我而墮落沉淪,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點評:_____________三、寫作(50分)22. 根據要求寫作。人的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懂得自愈的人,會把挫折當成一塊“磨刀石”,在不斷地試錯中,使技能愈發成熟、心志愈發堅韌。——選自《人民日報》請以“在________中向上成長”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選擇一個合適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并眷抄到答題卡指定位置;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真情實感,不抄襲、套作;③行文中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500字。參考答案【答案】1. ①. 峭 ②. mǎo2. (1)杰出,超出一般。 (2)形容廣大,無邊無際。 3. A4. ①. 動賓短語 ②. 偏正短語5.【答案】 ①. 憑君傳語報平安 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 落紅不是無情物 ④. 一山放出一山攔 ⑤. 山重水復疑無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6.【答案】(1)用手機打開學習強國應用程序,點擊進入科技頻道,在科技頻道首頁點擊“向科學家提問”欄目,進入欄目后點擊右下角“去提問”按鈕進入提問頁面,輸入問題后提交即可。(2)科學家應有哪些必備素質/科學家應有哪些精神品質//科學家必備的素質是什么(3)①從0到1的突破,是科技工作者日夜兼程的堅守。②“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出征太空。【答案】7. B 8. ①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②傳遞著中國人民探索浩瀚星空的夢想和追求。③寄寓著人們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創新精神。9. ①對神秘宇宙的體驗、感悟與探索,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認識;②推動了科學的發展進步,提高了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環境的認識;③帶動了眾多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發展。④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答案】10. A 11. ①下山路過老趙茶館 ②途中救援被困車輛 ③無意瞥見老趙名字12. 伏筆一:“落款是‘無悔敬書,謹以紀念……’后面是犧牲戰士的名字。”中“無悔”與后文老趙的名字呼應,暗示了老趙是寫碑文的人。伏筆二:“老趙頭戴一頂摘掉帽徽的軍帽,上衣是藏族傳統的黑色服飾,下身是一條舊軍褲。”“老趙有經驗,趕忙安排我們拿出鏟子,清除越野車周邊的積雪。盡管腿腳不方便,老趙仍然沖鋒在前。”老趙的穿著和行為體現出他軍人的身份和作風,為后文揭示他是退伍連長埋下伏筆。伏筆三:“老趙茶館靠窗位置上能看到跌落山崖的軍車殘骸”“雖然走路一顛一顛的,但他的脊背依然筆挺,腳步也很扎實”“車頭就朝向山崖一側,加上積雪下厚厚的冰,車子瞬時滑下山崖”“最先從車里甩出去的連長僥幸活了下來,但也受了重傷”,老趙的茶館位置能看到軍車殘骸,他能清晰地敘述當年事故的過程,他的腿腳不靈便,這些都暗示他與當年的事故有關,可能是事故的親歷者、幸存者。13. 犧牲戰士用生命守護著祖國的邊疆,他們的精神如樸實的墓碑默默地守望著祖國的安寧。老趙是當年事故的幸存者,他默默守望著戰友的墓地,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著犧牲的戰友。邊防戰士用紅筆重描碑文,祭拜先烈,他們繼承了犧牲戰士的精神,默默守護著邊疆的安寧。“沉默的守望”象征著一種在平凡中堅守的力量,是對所有為了國家、人民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們的贊美。【答案】14. C 15. 詩歌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泰山雄偉景象的贊美之情以及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答案】16. D 17. C18. (1)如果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極其快了(意對即可。)(2)這是古代工匠(造鏡)的靈巧和智慧,后人做不出來。(意對即可。)19.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20. ①活版印刷,選用膠泥作為刻字的材料,因為膠泥容易塑形,刻成的字很薄,用火燒后字印變得堅固不易損毀,且容易脫版,可以反復使用。②在制造銅鏡時,要反復測量鏡子的大小,再根據鏡子的大小調整鏡面凸起的程度,使臉形和鏡子大小相稱。(意對即可。)21.【答案】(1) ①. 鋼鐵般的意志 ②. 頭部重傷,右眼失明 ③. 在搶修鐵路時(2)面對命運的不公和誘惑,保爾敢于抗爭,遭遇情感挫折、戰爭考驗、傷病疼痛等重重磨難依然不屈不撓,堅持自己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最終百煉成鋼,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22.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