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測試卷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卷面分5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得分為建設“書香校園”,學校開展了許多關于讀書的活動,請你參加。一、分享讀后感。(共9分)文章不是無情物。那些用華麗詞句、無病而呻的文字堆砌出來的huāng táng( )shū kān( ), 可以鐵大家茶余飯后消遣一下, 選不如帶著真情實感的 zhì pǔ( )篇章感人。我最喜歡讀的書是那部 shù shuō( )“官迫民反”的《水滸傳》。每天放學我放下書包就直奔書店開始讀書。從書中我認識了很多 yīng xióng( ),學到了很多做人處世的道理。1.根據拼音補充讀后感。(5分)2.讀后感中加點字的讀音易讀錯,給它們注音。(2分)無病而呻( ) 水滸傳( ) 直奔( )書店 做人處( )世3.在橫線上加上恰當的關聯詞。(2分)二、交流讀書的意義。(共8分)1.琳琳想用三個關于“量”的詞語來表達,幫她填一填。(3分)質量 分量 雅量讀書是一種思維的訓練,人格的修煉,內心的歷練。所以,愛讀書的人,說話有 ,擲地有聲:為人有 ,豁達淡泊;生命有 ,深遠厚重。“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2.讀書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書如陽光照耀著我們,如朋友陪伴著我們。在我們傷心之時,書是安慰我們的良藥。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1)讀書也給你帶來了許多益處吧!請把你的體會寫在上面的橫線上。(2分)(2)我們還可以把書比喻成什么 寫一寫。(3分)三、誦經典、贈書簽。(共9分)1.下面是琳琳要朗誦的部分內容,幫她作好朗誦準備。(6分)敏①而好學,不恥②下問。注釋 ①〔敏〕 ②〔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②,敏②以求之者也。注釋 ③(好古) ④〔敏〕(1)給難懂的字詞加上注釋。(4分)(2)用“/”給第二句劃分朗讀節奏。(畫兩處)(2分)2.琳琳制作了一些書簽,準備送給親朋好友,她該分別送給誰呢 (3分)(1)弟弟學習時有不懂裝懂的情況。 ( )(2)同桌上課時不好好聽講,總是趁老師不注意在抽屜里玩兒玩具。 ( )(3)表妹平時學習不注重積累,所以不能將知識運用自如。 ( )四、作品推薦會。(共16分)1.下面是學校征集的“作品推薦會”活動的宣傳語,其中恰當的是哪一項 ( )(3分)A.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美麗留在心靈。B.閱讀,滋養精神;思考,孕育智慧。C.道路連著你和他,安全系著千萬家。D.播下一顆善的種子,用心呵護失學兒童。2.小舟想推薦《史記》,要把推薦的重要理由寫具體可以( )。(多選)(3分)A.介紹魯迅稱贊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呈現了中華文學之美、歷史之美的文史經典B.介紹書的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C.轉述或摘錄《史記》中的精彩片段D.介紹相相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如顧全大局的堯、臥薪嘗膽的勾踐等3.琳琳想推薦《九成宮醴泉銘》,她可以圍繞( )的特點講。(3分)A.結構簡省 B.圓潤多姿 C.平正端莊 D.筆畫連綿4.根據提示將你喜歡的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介紹給大家。(4分)大家好,我最喜歡的人物是 ,出自《 》 (分條講述理由,通過具體例子表現人物特點)謝謝大家,我介紹完了。5.推薦會接近尾聲,主持人的串詞稿順序被打亂了,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 )(3分)同學們,本次推薦會已接近尾聲。 , ;也需要有能耐得住寂寞的心, , 。期待我們下次精彩繼續!①善耐寂寞,你的內心世界會變得豐富 ②欣賞優秀作品,貴在持之以恒③不要因為這份寂寞與單調,你就感到厭煩無味,與優秀作品漸行漸遠④不能心血來潮,高興時拼命看,興頭過后就丟到一旁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五、閱讀闖關測評。(共28分)(一)童聚須知(節選)(12分)凡讀書,須整頓幾案①,令潔凈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①。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朱熹1.下列關于讀書的觀點和上文一致的一項是( )。(2分)A.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B.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冰心C.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D.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A.將書冊整齊頓放(安置) B.對書冊(校對)C.不可倒一字(顛倒) D.只是要多誦遍數(讀)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B.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C.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D.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4.讀畫“ ”的部分,用自己的話寫一寫朱熹認為讀書前要作什么準備。(3分)5.聯系文言文及自己的讀書經歷,寫寫你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理解。(3分)(二)閱歷與讀書(16分)①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寫道:“少年讀書,如陳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可見閱歷對讀書至關重要。②閱歷會對讀書所得產生深淺有別的影響,原因在于閱讀并非對作品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再創造過程,人生的經歷與生活的經驗都會參與進來。少年時閱歷不夠豐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讀書時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點或幾點,對書中蘊含的豐富意義難以全面把握。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界學識、經驗閱歷以及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改變,往往能夠從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視角觀察問題,能夠看得更加透徹。生活閱歷越豐富,越有助于人們對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③那么,該如何豐富閱歷呢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歷是不是豐富,往往與其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然而經歷不等于閱歷。經歷只是一種經過,形成的是對事物表象的感性認知;閱歷則是在表象的基礎上對經歷進行思考、領悟、概括、提煉,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從經歷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才能讓經歷升華成閱歷。但對于人生經歷并不豐富的年輕人來說,要豐富自己的閱歷,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讀書。讀書,與智者對話,向圣人討教,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教訓,從前人的論述中獲得啟迪,贏得智慧,增長閱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能任意拉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在不斷經歷與不斷讀書中拓寬生命的寬度。④閱歷助益讀書,讀書增長閱歷,但這并不意味著讀書和閱歷可以互相替代。不少人在年輕的時候,迫于升學、就業的現實壓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到中年后,自認為有幾十年的閱歷,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書中尋求人生真諦,閱讀的動力大大減少。這都是不對的。讀書和閱歷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書”中透徹理解書中寓意,在“無字之書”中深入領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廢。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既博覽群書,又勇于實踐,以閱讀拓展閱歷,以閱歷深化閱讀,才能做到讀書和閱歷相長,在二者的相輔相成中更好地學習和工作。1.下列對“閱歷”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是哪一項 ( )(3分)A.對經歷進行理性思考、領悟、概括、提煉才能形成閱歷。B.閱歷不等于經歷,經歷是種經過,它只是閱歷的基礎。C.經驗和教訓增多,對事物的見解逐漸深入,閱歷就會越來越豐富。D.它與年齡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增多,閱歷就一定會豐富。2.作者圍繞“閱歷與讀書”這個話題,分別從 、 、 、 這幾個方面來闡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4分)3.讀第③段,說說作者認為應如何豐富閱歷。(2分)4.讀第④段中畫“ ”的句子,說說你對“有字之書”“無字之書”的理解。(3分)5.第①段中的“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是什么意思 請你從文中找到相關內容進行說明。(4分)六、【分享讀書故事】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寫一寫你的讀書故事。400字左右。(共30分)第八單元答案一、1.荒唐 書刊 質樸 述說 英雄2. shēn zhuàn bèn chǔ3. 示例:雖然……但是……二、1.分量 雅量 質量2.示例:(1)開闊我們的眼界 (2)書是鑰匙,能幫我們打開智慧的大門。三、1. (1)①此處指聰敏。 ②以 為恥。③喜好古代文化。 ④此處指勤勉。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1)B (2)A (3)C四、1. B 2. ACD 3. C4.示例:孫悟空 西游記 首先,孫悟空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物,每次唐僧被妖怪捉走,他都盡力營救。其次,孫悟空有火眼金睛,明辨善惡。比如,在白虎嶺,孫悟空三次識破了白骨精的變化,保護了唐僧。最后,我最欣賞的是他敢于反抗的精神,無畏地大鬧天宮。5. B五、(一)1. A2. B3. A4.示例:①整理書桌,保持干凈端正:②將書冊擺放整齊;③端正坐姿,正對書冊。5.示例:這句話強調反復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認為,讀熟后無須他人講解,自會領悟書中深意。例如,我讀《論語》時,初讀似懂非懂,多讀幾遍后,對“溫故而知新”的理解逐漸深刻,體會到復習的意義。可見,熟讀是理解的基礎。(二)1. D2.閱歷對讀書很重要 閱歷會對讀書所得產生影響的原因 如何豐富閱歷 閱歷和讀書都很重要3.勤于反思,從經歷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讀書,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教訓,從前人的論述中獲得啟迪,贏得智慧4.“有字之書”指真正的書,裝訂成冊的著作:“無字之書”指人的生活閱歷。5.少年時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往往對書中蘊含的意義難以全面把握。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界學識、經驗閱歷以及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改變,看問題更加透徹。六、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