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遼寧省丹東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14 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狡辨(biàn) 腐蝕(shí) 模樣(mó) 懲惡揚善(chéng)B. 旋風(xuàn) 漂移(piāo) 追溯(sù) 怒不可遏(è)C. 悵惘(wǎng) 倔強(juè) 瞭望(liào) 相輔相承(chéng)D. 離間(jiàn) 沼澤(zǎo) 枯燥(zào) 消聲匿跡(xiāo)2.選出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棧?)(2 分)經(jīng)典從來不是舊紙堆里的過往云煙,_____宛如長者的諄諄叮哼,在每一個時代都有可以落腳的現(xiàn)實意義,讓人常讀常新,_____.經(jīng)典的意義,在于它經(jīng)得起時光的打磨、歲月的_____,歷久彌新,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對它_____仰望的人們。A. 而是 耳目一新 滌蕩 虔誠 B. 就是 獲益匪淺 洗禮 真誠C. 就是 耳目一新 滌蕩 真誠 D. 而是 獲益匪淺 洗禮 虔誠3.下列各項中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①人的心靈就像黝黑的泥土,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②忙碌而憔悴時,你要靜下心來,品清茗的芬芳,聽微風的輕吟,你疲憊的心神這時就會有所慰藉,甚至收獲綻放的心花。③當感到思想干癟、言辭匱乏的時候,你不妨坐下來,讀古人的智慧,閱今人的風流,深邃思想的胚芽就會在心中茁壯成長。④能否保持這樣一顆赤子之心,是在塵世獲得幸福的關鍵。A. 句①中加點詞的詞性分別是副詞、形容詞、代詞。B. 句②畫線短語類型分別是并列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C. 句③中畫線句的主干是“胚芽茁壯成長”。D. 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將“能否”去掉。4.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記在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又有突破性的發(fā)展,代表作品是“永州八記”。B. 年號和干支是古代常用的紀年法,如“晉太元中”中的“太元”就是皇帝的年號,“天啟壬戌秋日”中的“壬戌”是干支紀年。C. 在《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眼中,毛澤東兼具“農(nóng)民的質(zhì)樸”與“哲學家的深邃”,喜歡讀書、思考;朱德溫和寬厚,被士兵視為慈父般的領袖。D.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經(jīng)歷了戰(zhàn)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難、病痛的折磨等一系列嚴酷的考驗,從來沒有絕望過,以鋼鐵般的意志戰(zhàn)勝了困難。5.古詩文默寫。(6 分)(1) 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2) ______,波撼岳陽城。(3) 揀盡寒枝不肯棲,______。(4)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______。(5) 人生自古多離別。李白送友人,依依不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寫盡游子的漂泊之意與故人的惜別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一掃離愁,“______,______”,寫出真摯友誼超越空間阻隔的豁達。同是離別,意境迥異。二、古詩文閱讀(13 分)6.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國風 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下面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關雎》以雎鳩鳥起興,引出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大膽執(zhí)著的追求。B. 《采葛》寫“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極言女子對男子思念之殷切,突出了時間在思念中的漫長感。C. 《關雎》情景交融,感情坦率樸素、健康明朗、熱烈濃郁;《采葛》的情感則較為直白,直接抒發(fā)了對愛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強烈思念之情。D. 兩首詩都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不同的是《關雎》語言優(yōu)美,富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采葛》語言簡潔明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學學半”,其此之謂乎!【乙】寧越,中牟①之鄙人②也。苦耕稼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學。學三十歲則可以達矣。”寧越曰:“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敢休;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公③師之。矢之速也,而不過二里止也;步之遲也,而百舍④不止也。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選自《呂氏春秋》)【注釋】①中牟:戰(zhàn)國時起國城邑名。②鄙人:鄉(xiāng)野之人。③周威公:戰(zhàn)國時西周國君。④舍(shè):古代長度單位,三十里為一舍。(1)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______(2 分)A.而不過二里止也 怒而飛(《北冥有魚》)B.苦耕稼之勞 勞其筋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故曰:教學相長也 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D.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2) 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 分)①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3) 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 分)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4) 讀了兩篇文章,你從中分別得到什么啟示?(2 分)8.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材料一】星河漣漪里的水之傳奇在華夏文明浩瀚星河中,水的傳說如璀璨星辰,閃耀著先民用智慧與想象編織的獨特光芒,訴說著人類與水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上古時期,黃河濁浪排空,似掙脫鎖鏈的狂龍,沖毀萬千家園,百姓于驚濤中哀鴻遍野。大禹臨危受命,手持未來丈量山河,摒棄“堵截”舊法,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開渠引流。十三年櫛風沐雨,三過家門而不入,終馴服洪魔,讓洶涌的河流化作潤澤大地的絲帶。共工治水的故事,更添水的神秘色彩。身為水官,他以堵治洪反致災禍,洪水如困獸咆哮。加之天庭紛爭,玉皇命海龍王降下滔天洪水,人間頓成澤國。這些傳說承載著先民對自然的敬畏與對天地秩序的思索,成為永恒的文化符號。【材料二】水——生命的基石水,這個看似簡單的 H2O 分子,卻是生命誕生與延續(xù)的根基。從生理代謝層面來看,水憑借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成為新陳代謝的核心介質(zhì)。在細胞內(nèi),水分子的極性使其能夠溶解葡萄糖等供能物質(zhì),并將它們運輸至各個細胞。細胞呼吸過程中,水參與三羧酸循環(huán)等化學反應,幫助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尿素等代謝廢物也依賴水的溶解與運輸功能排出體外。水在體溫調(diào)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高比熱容特性是關鍵——吸收或釋放大量熱量時,自身溫度變化較小。當人體產(chǎn)熱增加,汗液(主要成分是水)蒸發(fā),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中吸收大量熱量,從而有效降低體溫。水,這個由氫氧元素組成的小分子,以豐富的化學特性在人體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三】江潮奔涌處的水脈實錄在遼東半島的東南角,鴨綠江如一條銀藍色的動脈,貫穿丹東全境。這座因江而生的邊境城市,坐擁全省近四分之一的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量達 3537 立方米,是全國均值的 1.6 倍,曾被視為“北方水鄉(xiāng)”的典范。2024 年水文記錄顯示,叆河在汛期最大洪峰流量達 2100 立方米/秒,渾濁的江水裹挾著泥沙漫過堤壩,下游農(nóng)田面臨短暫的水患威脅。而在旱季,部分山澗溪流斷流,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型水庫蓄水量銳減。鴨綠江作為城市的生命線,水質(zh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呈現(xiàn)鮮明對比。上游長白山脈的冰雪融水賦予江水優(yōu)良的先天條件,國控監(jiān)測斷面水質(zhì)常年穩(wěn)定在Ⅰ—Ⅱ類,但城市段卻面臨污染壓力。【材料四】水文化:流淌在文明長河中的精神基因水,不僅是生命之源,更在人類文明演進中沉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滲透于哲學、藝術、民俗等領域,成為跨越時空的精神紐帶。水是思辨與智慧的載體:道家以水喻“道”,《道德經(jīng)》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借水的柔順、包容,闡釋“無為而治”的處世智慧;赫拉克利特以“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借水的流動性闡釋“萬物皆流”的辯證思想。水是審美與情感的表達:《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秋水烘托相思之愁;宋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借長江壯闊抒懷歷史滄桑。水是生活儀式的文化編碼:傣族潑水節(jié)以潑水互祝吉祥,水成為驅(qū)邪納福的媒介;威尼斯狂歡節(jié)的水上巡游,展現(xiàn)水與城市生活的交融;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民居格局,將人居與水生態(tài)融合,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理念。(1) 根據(jù)四則材料,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2 分)A. 大禹十三年櫛風沐雨,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以堵治洪,馴服洪魔。B. 水有高比熱容特性,當人體產(chǎn)熱增加時,汗液蒸發(fā)、吸收熱量,從而降低體溫。C. 丹東市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均值的 1.6 倍,因此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D. 儒家以“上善若水”比喻君子德行,體現(xiàn)水文化的哲學內(nèi)涵。(2) 班級開辰主題為“人與自然”的綜合實踐活動。請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四的相關內(nèi)容,補全下面發(fā)言。(2分)第一小組:中國古代關于水的傳說中,有的就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的理念,比如①______。第二小組:是的,在古人的生活中也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比如②______。9.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各題。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黃軍①八月的風裹著高粱地的甜腥氣,漫過東北黑土地的田壟。王莊的土路上,車轍印被兩水泡得發(fā)脹,老榆樹的葉子蔫巴巴地垂著,蟬鳴在悶熱里拖得老長,像一聲喘不上來的氣。②村口的磨盤旁,順子媳婦正踮著腳往樹上拴紅布條。她男人三天前跟著抗聯(lián)隊伍走了,臨走時塞給她半塊冷硬的苞米餅子,說等高粱紅透了就回來。可眼下高粱穗才剛染上點胭脂色,遠處山坳里的槍聲卻越來越密。“老天爺保佑,讓他平平安安的……”她喃喃著,手指被粗糙的麻繩磨得發(fā)紅。③午后,日頭毒辣得像要把地皮烤化。孩子們躲在草垛后面,用樹枝在地上畫坦克。十歲的石頭忽然把樹枝一扔:“我爹說了,等打跑了小日本,就給我買個真鐵皮車!”話音未落,西邊天際騰起一股黑煙,是鄰村李屯的方向。順子媳婦端著一盆漿洗的衣裳從屋里沖出來,朝著黑煙的方向望了半晌,突然把木盆掉在地上,水花濺濕了她打滿補丁的褲腳。④傍晚,抗聯(lián)的交通員老周貓著腰鉆進順子家的柴房。他的棉鞋上沾著血泥,懷里緊緊抱著個油紙包。“嫂子,快,把這個藏到炕洞里!”順子媳婦撕開油紙,里面是用油布裹著的幾頁密電碼。她剛把東西塞進炕洞的磚縫,院外就傳來皮靴的跺地聲。老周猛地吹滅油燈,抄起墻角的柴刀,順子媳婦卻一把將他推進柴大堆:“你躲好,我去應付!”⑤門“哐當”一聲被踹開,三個日本兵端著刺刀闖進來。為首的小隊長用刺刀挑起順子媳婦的圈裙:“抗聯(lián)的,哪里去了?”她攥緊衣角,指甲掐進掌心:“太君,俺們種地的,啥抗聯(lián)不抗聯(lián)的……”話音未落,刺刀“噌”地劃破了她的鬢角,血珠滴在藍布褂子上,像綻開一朵小桃花。這時草垛里突然傳來窸窣聲,石頭舉著彈弓沖出來,泥丸“啪”地打在小隊長的鋼盔上。⑥“八嘎!”小隊長調(diào)轉槍口,順子媳婦尖叫著撲過去抱位他的腿。老周趁機從柴火堆里躍起,用柴刀劈倒了一個日本兵。另外兩個士兵慌亂中開槍,子彈擦著老周的胳膊飛過,打碎了窗臺上的粗瓷碗。屋外傳來密集的腳步聲,是巡邏隊聽見槍響趕來了。老周一把將順子媳婦推向后門:“帶孩子走!往東山坳跑!”⑦跑出村口時,石頭回頭見自家的草房燃起了火。火光里,老周舉著順子家的鍘刀沖出門,喊叫聲被淹沒在槍聲里。八月的風卷著火星往高粱地里竄,穗子被烤得“噼啪”作響,像無數(shù)雙被點燃的眼睛。順子媳婦拉著石頭在田壟間狂奔,腳下的泥土被露水打濕,又被滾燙的淚水浸透。⑧遠處的山坳里,突然響起一陣沉悶的號角聲。那聲音貼著地皮滾過來,驚起一群棲息在高粱地里的野雀。順子媳婦猛地停下腳步,側耳聽著那越來越近的號聲——那是抗聯(lián)的沖鋒號。她抹了把臉上的血污,把石頭往懷里緊了緊,回頭望向燃燒的村莊。八月的黑土地上,高粱稈在夜風里沙沙作響,像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⑨當?shù)谝豢|晨光染紅天際時,順子媳婦帶著石頭走進了抗聯(lián)的營地。她的藍布褂子上凝結著血痂,頭發(fā)里還沾著草屑,卻挺直了腰桿,把藏在衣襟里的密電碼交給了隊長。營地外的高粱地里,有戰(zhàn)士正在掩埋犧牲的同伴,新插的木牌在晨露里閃著光。一只花蝴蝶從墳頭飛過,停在剛抽出的高粱嫩葉上,翅膀上的斑點像極了昨夜濺在她褂子上的血滴。⑩八月的鄉(xiāng)村。正在血與火里孕育著新的黎明。高粱穗在硝煙中漸漸成熟,每一粒飽滿的籽實里,都藏著一個關于堅守與抗爭的故事。(原文有改動)(1) 文中描寫了多組人物,他們的經(jīng)歷和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抗爭”的主題,請完成下面的表格。(2 分)人物 抗爭表現(xiàn)順子媳婦 幫老周藏密電碼,勇敢應對日軍搜查,最終將密電碼送到營地。老周 ① ______石頭 ② ______(2) 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⑧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3 分)八月的黑土地上,高粱稈在夜風里沙沙作響,像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3) 第⑦段中寫道“順子媳婦拉著石頭在田壟間狂奔,腳下的泥土被露水打濕,又被滾燙的淚水浸透。”請分析“淚水”中包含了人物哪些情感。(3 分)(4) 小說人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老周是抗聯(lián)戰(zhàn)士的代表,在他身上你能體會到抗聯(lián)戰(zhàn)士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2 分)(5) 請體會第⑩段畫波浪線句子有怎樣深刻的含義。(3 分)八月的鄉(xiāng)村,正在血與火里孕育著新的黎明。10.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各題。春色正中分劉漢杰①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人訂立用以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農(nóng)事歷法,早見于漢代劉安的《淮南子》。所謂節(jié)氣,即時節(jié)和氣候。古人在觀天識象的基礎上,對每個季節(jié)進行了精細的劃分:“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歲有二十四節(jié)氣。”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這一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平,故名“春分”,又因是晝夜時長相等之日,古人也稱其為“日中”“日夜分”。②按古人“候應”之說,每候都有一個物候現(xiàn)象與之對應。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鳥至,玄鳥就是燕子,燕子屬于季節(jié)性候鳥,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認為它“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二候雷乃發(fā)生,春天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增大,天空開始打雷;三候始電,雨多了,閃電也開始出現(xiàn)。此時,甘霖滋潤,萬物勃發(fā),人們可以欣賞到“花重錦官城”的美景了。③春分是農(nóng)事播種的季節(jié),與乍暖還寒的驚蟄節(jié)氣不同,春分時節(jié)的氣溫回升較快,因此民間有“冷驚蟄,暖春分”之說。天氣變暖,意味著農(nóng)忙季節(jié)的開始,農(nóng)諺講“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今》中講,仲春二月,可以把樹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長;可以種地黃,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氣候條件不一,播種的農(nóng)作物也不一樣。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時節(jié)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動。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動,從先秦開始,祭日已經(jīng)成為帝王的獨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內(nèi)要有多次祭日活動;明清之時,則固定在春分這一天,地點設在京城的日壇,祭日的儀式頗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舉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區(qū)為盛。祭祖一般從春分這一天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還有一項祭祀活動——春社祭神。社,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節(jié)日,也稱“春社日”。《荊楚歲時記》記錄了南北朝時期楚地春社的情形:這一天,四鄰宗親在神廟樹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賜福,祈盼五谷豐登。⑤春分有特有的飲食習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種應時蔬菜,但在廣東開平一帶,春菜特指當?shù)氐囊环N野莧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們就到回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俗言“春湯灌肱,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qū),春分這天還有吃湯圓,喝湯面的習俗。湯圓不僅人們食用,還要分享給鳥吃:把煮好的湯圓用竹叉插著,置于田邊地頭,名曰“帖雀子嘴”。據(jù)說,這樣能粘住麻雀等鳥的嘴,以防它們來啄食稻谷,以保年景豐收。春分釀春酒的習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在浙江於潛,民眾春分造酒存于甕,過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謂之“春分酒”,預示著甜美生活長長久久。⑥春分還有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據(jù)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來。人們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這種玩法簡單的民間游戲叫“春分豎蛋”,深受百姓喜愛。在我國南方地區(qū),春分日婦女多出游,稱“踏青”;兒童則競放紙鳶為戲,諺云“楊柳青,放風箏”。⑦“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詩人徐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時節(jié)春色的美妙,萬物的變化。(1)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要概括春分特有的飲食習俗有哪些。(3 分)(2) 文中第④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分析其作用。(3 分)(3) “據(jù)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來”一句中,“據(jù)說”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3 分)(4) 請結合下面三句古詩中所描繪的意象,判斷哪一詩句對應的節(jié)氣是春分,并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判斷依據(jù)。(2 分)A.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B.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C.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11.作文:從下列選題中任選其一(45 分)(1)有人說:“幸福就像貓的尾巴,貓兒努力尋找,卻不知道它就在身后。”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可以成為一種幸福,也許某天一個轉身,你便會看見幸福。請以“轉身,看見幸福”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2)海倫 凱勒幼年就又聾又啞,但她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頑強的毅力面對生活,達到了一個遠超常人的人生高度;蘇軾仕途坎坷,連續(xù)被貶,但他在逆境中保持了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終成一代大家;北山愚公沒有被困難嚇倒,帶領子孫鍥而不舍地挖山,終于感動天帝,移走了大山……這些人物的經(jīng)歷給了你什么啟示?請選擇其中一個事例,結合你的生活、學習經(jīng)歷,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A.有誤,“狡辨”應寫作“狡辯”,“模樣”的“模”應讀作“mú”;B.正確;C.有誤,“倔強”的“倔”應讀作“jué”,“相輔相承”應寫作“相輔相成”;D.有誤,“沼澤”的“沼”應讀作“zhǎo”,“消聲匿跡”應寫作“銷聲匿跡”。故選:B。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要正確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也要注意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字詞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才能在實際的讀寫運用中避免錯讀錯寫。2.【答案】D【解析】解答此題,可采用排除法,第一個空,選擇關聯(lián)詞語,與前句中的“不是”搭配使用的應為“而是”,這樣就排除了 BC 兩個選項;第二個空,供選詞語中“耳目一新”與前句中的“常讀常新”意思上有重復,所以應選“獲益匪淺”,這樣就排除了 A;基本可以確定答案為 D.把 D 選項詞語帶入句子中通讀驗證,最后確定正確答案為 D。故選:D。本題考查詞義辨析及詞語運用能力。選詞填空,先要分析詞本身的意思,根據(jù)語境判斷選用,要分析句子之間的關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關系、修飾語與中心語的關系。可使用排除法,先總觀各項,抓一個詞義比較簡單的詞語與句子比照把明顯有錯的先排除,縮小判斷的范圍,減輕判斷的難度。解答此類題目要注意三點:1.要了解組成詞語的各個語素之間的細微差別。2.要注意詞語的搭配習慣。3.要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判斷,將相關詞語帶入句子理解,增強辨別的準確性。3.【答案】C【解析】ABD.正確;C.有誤,句③畫線句:“深邃思想的胚芽就會在心中茁壯成長”主語:“胚芽”(“深邃思想的”是定語,修飾“胚芽”,需去掉);謂語中心語:“成長”(“茁壯”是狀語,修飾“成長”,需去掉;“就會”“在心中”也是狀語,需去掉)。因此,句子主干應為“胚芽成長”,而非“胚芽茁壯成長”。故選:C。本題考查語法知識。解答這道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fā),提高解題的準確率。4.【答案】D【解析】ABC.正確;D.有誤,“從來沒有絕望過”說法有誤,全身癱瘓且雙目失明后,保爾曾陷入深度心理危機,一度產(chǎn)生自殺念頭。故選:D。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文化常識、名著常識的識記能力。識記文學常識關鍵在平時積累,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字、號)、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做好本題需要平時學習中做有心人,對一些重要的文化常識、經(jīng)典名篇的文學常識要整理成冊,熟記于心。5.【答案】【小題 1】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注意“庇”的書寫)【小題 2】氣蒸云夢澤【小題 3】寂寞沙洲冷【小題 4】落英繽紛【小題 5】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解析】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注意“庇”的書寫)(2)氣蒸云夢澤(3)寂寞沙洲冷(4)落英繽紛(5)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guī)避識記誤區(qū)。6.【答案】B【解析】ACD.正確。B.有誤,《采葛》中“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運用的是夸張的修辭,而非比喻修辭。故選:B。本題考查對詩的理解和分析。理解詩句是做題關鍵。7.【答案】【小題 1】C【小題 2】①雖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②怎樣才能脫離這樣的艱辛呢?【小題 3】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小題 4】【甲】文告訴我們只有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把知識教給別人,才能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通過自我努力和與他人共同學習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學問。【乙】寧越通過努力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啟示我們要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解析】(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不同,連詞,表轉折,可是/連詞,表修飾;B.不同,辛勞/使……勞累;C.相同,都是“所以”的意思;D.不同,不足/值得。故選:C。(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①重點詞:食,吃;旨,甘美。句意:雖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②重點詞:為,做;免,免除。句意:怎樣才能脫離這樣的艱辛呢?(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如今寧越憑著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諸侯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嗎?據(jù)此可知,應斷句為: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和感悟啟示。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根據(jù)“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可知,【甲】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由此,可得到啟示:要通過自我努力和與他人共同學習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學問。根據(jù)【乙】文關鍵句“莫如學”“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敢休;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公師之”可知,寧越通過努力學習知識改變了命運,這教育我們要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答案:(1)C(2)①雖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②怎樣才能脫離這樣的艱辛呢?(3)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4)【甲】文告訴我們只有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把知識教給別人,才能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通過自我努力和與他人共同學習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學問。【乙】寧越通過努力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啟示我們要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參考譯文:【甲】雖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之后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學以后就會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兌命》里有一句話:“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乙】寧越是中牟這個地方的草野之民,整天在田間耕作,覺得十分辛苦,就問他的朋友:“怎樣才能脫離這樣的艱辛呢?”朋友答道:“學習,苦讀三十年就可以發(fā)達。”寧越說:“讓我用十五年走完這段路程吧。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就這樣,他苦讀十五年,成了周威王的老師。箭飛行的速度很快,但射程超不過兩里地,因為它會停下來;人用雙腳走路的速度很慢,卻可以到達幾百里以外,因為腳步?jīng)]有停下來。如今寧越憑著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諸侯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嗎?解答文言文閱讀題,學生需在平時重視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復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做題時,還要認真審題,明確要求,才能準確作答。8.【答案】【小題 1】B【小題 2】大禹治水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馴服洪魔;②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民居格局【解析】(1)A.有誤,選根據(jù)材料一“大禹臨危受命……摒棄‘堵截’舊法,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開渠引流。十三年櫛風沐雨,三過家門而不入,終馴服洪魔”可知,大禹是用疏導之法治水,不是“堵治洪”;B.正確;C.有誤,材料三提到“在旱季,部分山澗溪流斷流,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型水庫蓄水量銳減”,說明丹東市也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并非不存在;D.有誤,根據(jù)材料四“道家以水喻‘道’,《道德經(jīng)》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借水的柔順、包容,闡釋‘無為而治’的處世智慧”可知,是道家以“上善若水”比喻相關理念,不是儒家。故選:B。(2)①材料一中大禹治水摒棄“堵截”舊法,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開渠引流,最終馴服洪魔,這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理念,所以①處可填“大禹治水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馴服洪魔”。②材料四提到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民居格局,將人居與水生態(tài)融合,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理念,這在古人生活中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所以②處可填“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民居格局”。答案:(1)B(2)大禹治水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疏導之策馴服洪魔;②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民居格局本文是以“水”為主題的材料閱讀。第一題考查材料內(nèi)容理解分析,第二題考查句子補寫。材料閱讀題給出一組材料,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讀寫、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靈活地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用簡潔、流暢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見解。9.【答案】【小題 1】①為保護密電碼與日軍搏斗,掩護順子媳婦和孩子撤離;②舉著彈弓打小隊長,吸引日軍注意力【小題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高粱稈沙沙作響的聲音比作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高粱稈在夜風中發(fā)出的聲音以及這種聲音所蘊含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烘托了順子媳婦內(nèi)心的堅定與不屈【小題 3】“淚水”中包含了順子媳婦對老周犧牲的悲痛,對日軍暴行的憤怒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迷茫與擔憂等復雜情感【小題 4】老周身上體現(xiàn)了抗聯(lián)戰(zhàn)士英勇無畏、舍己為人、忠誠堅定的精神品質(zhì)。他受傷后仍堅持送密電碼,面對日軍搜查毫不畏懼,與日軍搏斗,最后為了保護順子媳婦和石頭,讓他們先走,自己留下戰(zhàn)斗【小題 5】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八月的鄉(xiāng)村在經(jīng)歷血與火的洗禮后,正孕育著新的希望和未來。它象征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以及這種精神所孕育的勝利和光明【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①結合第④段“傍晚,抗聯(lián)的交通員老周貓著腰鉆進順子家的柴房。他的棉鞋上沾著血泥,懷里緊緊抱著個油紙包。‘嫂子,快,把這個藏到炕洞里!’順子媳婦撕開油紙,里面是用油布裹著的幾頁密電碼”以及第⑥段“老周趁機從柴火堆里躍起,用柴刀劈倒了一個日本兵。另外兩個士兵慌亂中開槍,子彈擦著老周的胳膊飛過,打碎了窗臺上的粗瓷碗。屋外傳來密集的腳步聲,是巡邏隊聽見槍響趕來了。老周一把將順子媳婦推向后門:‘帶孩子走!往東山坳跑!’”可知,老周為保護密電碼與日軍搏斗,掩護順子媳婦和孩子撤離。②結合第⑤段“這時草垛里突然傳來窸窣聲,石頭舉著彈弓沖出來,泥丸‘啪’地打在小隊長的鋼盔上”可知,石頭舉著彈弓打小隊長,吸引日軍注意力。(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結合第⑧段“八月的黑土地上,高粱稈在夜風里沙沙作響,像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可知,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高粱稈沙沙作響的聲音比作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這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高粱稈在夜風中發(fā)出的聲音,以及這種聲音所蘊含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這種聲音也烘托了順子媳婦內(nèi)心的堅定與不屈,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情感狀態(tài)。(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結合第⑦段“跑出村口時,石頭回頭見自家的草房燃起了火。火光里,老周舉著順子家的鍘刀沖出門,喊叫聲被淹沒在槍聲里。八月的風卷著火星往高粱地里竄,穗子被烤得‘噼啪’作響,像無數(shù)雙被點燃的眼睛。順子媳婦拉著石頭在田壟間狂奔,腳下的泥土被露水打濕,又被滾燙的淚水浸透”可知,這里的“淚水”是順子媳婦在狂奔時流下的,它包含了多種復雜的情感。首先,是對老周犧牲的悲痛,老周為了保護他們而英勇戰(zhàn)斗,最終可能犧牲,這讓順子媳婦深感悲痛。其次,是對日軍暴行的憤怒,日軍的侵略和暴行給鄉(xiāng)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順子媳婦對此深感憤怒。最后,還有對未來生活的迷茫與擔憂,戰(zhàn)爭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動蕩不安,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順子媳婦對此深感迷茫和擔憂。(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結合“他的棉鞋上沾著血泥,懷里緊緊抱著個油紙包”“嫂子,快,把這個藏到炕洞里!”可知,老周受傷后仍堅持送密電碼,體現(xiàn)了他忠誠堅定的精神品質(zhì);結合“老周趁機從柴火堆里躍起,用柴刀劈倒了一個日本兵。另外兩個士兵慌亂中開槍,子彈擦著老周的胳膊飛過,打碎了窗臺上的粗瓷碗”可知,老周面對日軍搜查毫不畏懼,與日軍搏斗,體現(xiàn)了他英勇無畏的精神品質(zhì);結合“老周一把將順子媳婦推向后門:‘帶孩子走!往東山坳跑!’”可知,老周為了保護順子媳婦和石頭,讓他們先走,自己留下戰(zhàn)斗,體現(xiàn)了他舍己為人的精神品質(zhì)。(5)本題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結合第⑩段“八月的鄉(xiāng)村,正在血與火里孕育著新的黎明”可知,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八月的鄉(xiāng)村在經(jīng)歷血與火的洗禮后,正孕育著新的希望和未來。它象征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以及這種精神所孕育的勝利和光明。盡管戰(zhàn)爭給鄉(xiāng)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但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和放棄,而是勇敢地抗爭和奮斗。這種精神將孕育出新的希望和未來,讓鄉(xiāng)村在血與火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答案:(1)①為保護密電碼與日軍搏斗,掩護順子媳婦和孩子撤離;②舉著彈弓打小隊長,吸引日軍注意力。(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高粱稈沙沙作響的聲音比作千萬個不屈的靈魂在低語,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高粱稈在夜風中發(fā)出的聲音以及這種聲音所蘊含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烘托了順子媳婦內(nèi)心的堅定與不屈。(3)“淚水”中包含了順子媳婦對老周犧牲的悲痛,對日軍暴行的憤怒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迷茫與擔憂等復雜情感。(4)老周身上體現(xiàn)了抗聯(lián)戰(zhàn)士英勇無畏、舍己為人、忠誠堅定的精神品質(zhì)。他受傷后仍堅持送密電碼,面對日軍搜查毫不畏懼,與日軍搏斗,最后為了保護順子媳婦和石頭,讓他們先走,自己留下戰(zhàn)斗。(5)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八月的鄉(xiāng)村在經(jīng)歷血與火的洗禮后,正孕育著新的希望和未來。它象征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以及這種精神所孕育的勝利和光明。八月的東北鄉(xiāng)村王莊悶熱異常,順子媳婦的丈夫隨抗聯(lián)隊伍離開,她在家惴惴不安地期盼丈夫歸來,午后鄰村出現(xiàn)狀況,傍晚抗聯(lián)交通員老周送來密電碼讓她藏好,日本兵隨后闖入搜查,危急時刻石頭用彈弓攻擊日本兵,老周趁機反抗,后讓順子媳婦帶孩子逃走,他們逃出時村莊燃起大火,老周沖出門與敵人戰(zhàn)斗,最后順子媳婦帶著石頭走進抗聯(lián)營地并交出密電碼,八月的鄉(xiāng)村在血與火中孕育著新的黎明。分析人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注意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寫。文章一般側重對人物外貌的某一主要特征進行描寫,從而揭示人物性格。2.注意人物語言的個性化。3.注意人物行動的描寫。人物性格和人物行動是統(tǒng)一的,行動細節(jié)的分析是把握人物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4.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直接揭示人的思想品質(zhì)。5.聯(lián)系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來理解人物形象。環(huán)境決定和影響人物的性格,同時人物性格也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影響。注意分析環(huán)境與人物的關系,尤其要注意環(huán)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xiàn)起著強化作用。6.從故事情節(jié)和矛盾沖突入手,把握人物在諸多沖突中的行為、心理等,從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7.以發(fā)展的觀點來分析人物。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社會關系錯綜復雜,因而社會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復雜的并且是發(fā)展變化的。10.【答案】【小題 1】春分特有的飲食習俗有:吃“春菜”;吃湯圓、喝湯面;釀“春分酒”【小題 2】引資料,說明了春分前后“春社祭神”這一祭祀活動的情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真實性【小題 3】“據(jù)說”不能刪去,它表示這一說法是流傳下來的,并非經(jīng)過科學驗證的確定事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小題 4】A 詩句對應的節(jié)氣是春分,因其“日月陽陰兩均天”符合春分晝夜均分特點,“玄鳥”“桃花”與春分物候一致【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篩選與概括。由文章第⑤段“春分有特有的飲食習俗,春分吃‘春菜’”“在廣東開平一帶,春菜特指當?shù)氐囊环N野莧菜……把春菜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qū),春分這天還有吃湯圓,喝湯面的習俗……把煮好的湯圓用竹叉插著,置于田邊地頭,名曰‘帖雀子嘴’”“春分釀春酒的習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謂之‘春分酒’”可知,春分特有的飲食習俗包括:吃“春菜”,如廣東開平用野莧菜與魚片煮“春湯”;吃湯圓、喝湯面且將湯圓插在田邊“帖雀子嘴”;釀“春分酒”,如浙江於潛的“春分酒”。(2)本題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由文章第④段“《荊楚歲時記》記錄了南北朝時期楚地春社的情形:這一天,四鄰宗親在神廟樹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賜福,祈盼五谷豐登”可知,該段主要運用了引資料的說明方法。引用《荊楚歲時記》中關于楚地春社祭神的具體記載,具體、權威地說明了春分前后“春社祭神”這一祭祀活動的情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真實性。(3)本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理解。由文章第⑥段“‘據(jù)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來’”可知,“據(jù)說”一詞不能刪去。“據(jù)說”表示這一說法是流傳下來的,并非經(jīng)過科學驗證的確定事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若刪去,就變成“春分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來”,表述過于絕對,與實際情況不符。(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A 詩句對應的節(jié)氣是春分。文章第①段提到春分“是晝夜時長相等之日”,與“日月陽陰兩均天”中“陰陽兩均”相符;第②段提到春分“初候玄鳥至”“可以欣賞到‘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與“玄鳥不辭桃花寒”中“玄鳥至”“桃花”的意象一致。B 詩句不對應春分。“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意為白天最長,夜晚開始變長,這是夏至的特點,與春分“晝夜時長相等”不符。C 詩句不對應春分。“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描繪了有露水、天氣轉涼高遠的景象,更符合白露等節(jié)氣的特征,與春分“氣溫回升較快”“甘霖滋潤,萬物勃發(fā)”的特點不符。答案:(1)春分特有的飲食習俗有:吃“春菜”;吃湯圓、喝湯面;釀“春分酒”。(2)引資料,說明了春分前后“春社祭神”這一祭祀活動的情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真實性。(3)“據(jù)說”不能刪去,它表示這一說法是流傳下來的,并非經(jīng)過科學驗證的確定事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4)A 詩句對應的節(jié)氣是春分,因其“日月陽陰兩均天”符合春分晝夜均分特點,“玄鳥”“桃花”與春分物候一致。本文圍繞春分這一節(jié)氣,從其名稱由來、三候特點、農(nóng)事活動、祭祀習俗、飲食習俗及游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展現(xiàn)了春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自然特征。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③作比較:把_____和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將____比作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zhì)、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⑧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