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李良旭散文閱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李良旭①父親拿起一把農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準備播種新的農作物。②我皺了皺眉頭,放下書本,拿起墻邊一把鋤頭,怏怏不樂地跟在父親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著翻整土地,空氣中散發出陣陣泥土的馨香。③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們家那幾畝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親翻整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一小塊。④父親是一名農家老手,種了一輩子土地,硬是靠這幾畝薄田,搶種搶收,把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極致,支撐起一個大家,還供幾個子女上學,真的挺不容易的。⑤此時,看著那一小塊沒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抱怨,就這么點大,您一個人干不就行了,還要喊我來干什么?⑥父親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別老悶在屋里看書了,出來干干活,透透氣,出出汗,過一會兒再看書,這樣學習效果好。”⑦父親這么一說,我有些臉紅了,沒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親看破了。⑧我下了地,拿起鋤頭開始鋤地。泥土很硬,剛剛割完稻子的田地里,還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個個光禿禿的腦袋,像被剃了光頭。A我高高舉起鋤頭,一鋤頭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飛濺,還將我的手震得生痛。父親在不遠處,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⑨我氣惱地用力鋤著地,心想,我一定要爭口氣,把這塊地翻整好了,讓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種。⑩我看到,地上還有一些枯黃的稻草,鋤起地來礙手礙腳的,就彎下腰,準備將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撿起來,我剛撿拾了幾根稻草,突然“哎喲”一聲,我趕緊扔下手里的稻草,發現一根手指被稻草劃出一條細細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滲出殷紅的血來。 父親聽到聲音,趕緊三步并作兩步地跑了過來,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說道:“怎么這么不小心?這稻葉鋒刃著呢!” 說罷,他走到田埂處,找到一種草莖,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傷口處。被嚼爛的草莖泛著嫩綠色的汁液,浸潤在傷口處,有種癢酥酥的感覺。我問:“這是什么?”父親說:“這是一種止血草藥,嚼爛后敷在傷口,止血效果好,傷口很快就長好了?!?br/> 我沮喪地說:“沒想到,這軟綿綿的稻草,還這么鋒利,竟能將我的手指劃破!” 父親說道:“我們農民有句順口溜,叫‘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無論它是在田里生長中,還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憑風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爛了,它的葉子,依然鋒利無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勞動,兩雙手都是細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會劃破你的手指。” 說到這里,父親含嗔道:“去吧,到上面休息吧,這巴掌大的一塊地,我一會兒就鋤完了” 我走到田埂上,望著在田里干活的父親。B父親身板很結實,古銅色的臉龐,曬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親一鋤頭鋤下去,立刻刨開很深的一大塊泥土,翻出的泥土一側光滑、幽亮,像一塊磨刀石。父親不時順手撿起田里的幾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我不由得贊嘆道:“爸,您勁真大,一會兒,就翻整了這么一大塊地方!” 父親將身子支撐在鋤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臉上的汗,爽朗地笑道:“孩子,這種田的學問大著呢,就像你學習,知識永遠學不完。我們要像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永遠保持著一種鋒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鋒利,這是一種精神!” 太陽漸漸西下了,父親將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親將農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說道:“將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傷口怎么樣了?” 我小心翼翼地將手指上的鮮嫩的汁液抹去,一看,傷口已好了,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傷痕。我驚喜道:“這草藥真靈,只一會兒工夫,這手指上的傷口就好了?!?br/> 我低頭看著我被稻葉劃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我似乎看到了一種人生的信念和力量。1.請根據提示,用簡潔的語言把文章的情節補充完整。①父親拉“我”翻整土地,“我”怏怏不樂,心生氣惱;②下地后,“我”翻整土地, .③在田埂上,“我”看父親干活并與他交談。④翻整完土地后, 。2.請從AB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賞析。我選 ,賞析: 。3.最后一段加點字“一種幸福的感覺”和“一種人生的信念和力量”分別指的是什么?4.父親是個怎樣的人?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5.本文題目有什么妙處?請分點概括。閱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李良旭①小時候,我最喜歡母親帶我到鄰居家串門。一個人在家悶得慌,每次聽到母親說要帶我到鄰居家串門時,我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到了鄰居家,我就可以和鄰家小伙伴一起玩耍了,那時的快樂就是這么簡單。②我高興地拉著母親的手,歡歡喜喜地向鄰居家走去。可是,遠遠的,我就看見鄰居家的大門是關著的,心里頓時很失落。我郁郁寡歡地說道:“她家沒人,門關著呢!”③母親看了看,笑道:“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你去推門看看?!蔽覍⑿艑⒁傻刈叩洁従蛹议T口,用手輕輕一推,門“吱呀——”一聲,竟被推開了,鄰居家人全在院子里呢,我和鄰居家的孩子在一起歡快地玩耍,冷清的院子,一下子有了一種明媚和喜悅。④上學時,我是語文課代表,每天放學,我都要和其他幾個課代表一起抱著厚厚一大沓作業本交到老師辦公室??墒?,有時看到辦公室門是關著的,其他幾個同學見了,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輕輕地嘆口氣,說道:“白跑一趟,老師辦公室的門是關著的呢!”⑤我笑道:“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去推下門看看!”幾個同學將信將疑地走了過去,輕輕地推了一下門,門開了。伸頭一看,老師正伏在案前,認真地批改作業呢。⑥從辦公室出來,幾個課代表紛紛夸我說:“你真聰明,你是怎么知道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的?”⑦我頭一抬,驕傲地說道:“我媽告訴我的。”⑧同學們聽了,臉上露出欽佩的神色,說道:“你媽真聰明!”聽到同學們的贊賞,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⑨有一年,家鄉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田里的莊稼全部被洪水沖毀了,顆粒無收。鄉鄰們都感到非常絕望,他們呼天搶地地哭訴,不知該怎么辦?母親輕輕擦去臉上的淚水,望著滿目瘡痍的家園,說了句:“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我們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重拾生活下去的信心。”⑩我聽了,心里一愣,這句話好熟悉啊,這時候母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母親帶領家人在被洪水沖得一片狼藉的田地上平整土地,播下僅剩的小半袋種子。鄉鄰們看到母親勞作,也都紛紛效仿著在田地里重新耕種。很快,播下的種子發出一小片嫩芽,密密麻麻的,像光禿禿的腦袋上長出的一根根新頭發。看著這些新發的嫩芽,母親笑了,笑得很明媚,很燦爛。就這樣,母親硬是在被洪水沖刷得一無所有的土地上,重新收獲了糧食,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全家人繼續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從此,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我一直都堅守著這樣一種信念: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推開那扇緊閉的門,眼前就會是一片明媚。(有刪改)6.依據文章內容,填寫表格。時 間 事 件 “我”的心理或表現① 母親鼓勵“我”推開鄰居家的門 驚訝,歡快上學時 ② 喝了蜜一樣甜家鄉遭遇洪澇災害時 ③ ④7.從修辭手法和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的表達效果。播下的種子發出一小片嫩芽,密密麻麻的,像光禿禿的腦袋上長出的一根根新頭發??粗@些新發的嫩芽,母親笑了,笑得很明媚,很燦爛。8.“聽到同學的贊美聲,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結合4—8段內容揣測“我”當時的內心活動。9.下面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⑤段“我笑道: 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去推下門看看! ”從這一句可以看出,我學會了母親未卜先知的能力。B.第⑩段“心里一愣,這句話好熟悉啊,這時候母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設置懸念,寫出了“我”對家鄉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的絕望,以及對母親的不理解。C.文章第⑨~ 段著重描寫了家鄉田地的變化,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點明了文章的中心。D.“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告訴我們有些事情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很復雜,我們要加倍努力才能不勞而獲。10.本文寫了三次 “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請你說說標題的含義,聯系生活談談你的啟示。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魚的眼淚,只有水知道李良旭父親曾是一名軍人,對我很嚴厲,從不茍言笑。如果父親能出差幾天不回來,那是我最幸福的幾天。我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瘋玩,甚至不做作業、逃學……父親一回來,我又乖巧得像只小貓。我躲閃的眼神沒有逃過父親犀利的眼睛。他拿起我的書本,開始問這問那,當發現我回答的南轅北轍,心里頓時明白,立刻命令我罰站、關禁閉……從此,我對他很是懼怕,再也不敢懈怠, 而是專心致志地學習。那年,父親騎車摔斷了幾根肋骨。醫生叫父親必須住院治療,躺在床上靜養三個月。父親連連擺手,堅決要求不住院。父親回到家,剛躺下沒一會兒,就弓著腰跑到書房看書去了。斷了幾根肋骨,一天醫院沒住,幾個月后,竟自行痊愈了。醫生驚嘆道:“您真是個鐵打的硬漢!”父親笑道:“這點痛算什么?和戰爭年代受傷相比,這簡直不值一提!”這下,我對父親更加畏懼了:他是個鐵打的硬漢,沒有什么能打倒他。因為懼怕父親,我一直努力學習。不過,哪怕我考得再好,父親也很少表揚我幾句,他臉上幾乎沒有什么表情。我暗暗地叫他是“冷血動物”。一次,老師布置一道題,叫我們回去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以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情的感恩。回到家,看到父親在廚房里忙碌,我倚在門框邊,憋了很長時間,終于喊出了一聲“爸爸,我愛你!”父親手里的鍋鏟“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他威嚴地瞪著我,嚇得我“哧溜”一下,跑進房里。夜里,我聽見父親在床上對母親說,“這丫頭,真是書越讀越傻了!”說罷,父親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沾濕了被角……我對父親更加疏遠了,也更加堅定他是一個“冷血動物”。父親對我的疏遠與回避,好像并不在意,依然還是那么嚴厲,不茍言笑。出嫁那天,我好像感到徹底解放了,我逃也似的離開了那個“冷血動物”。我生病的事,父親不知從哪兒得到的消息。恍惚中,我感到父親也來到了病床前。待我恢復了健康,醫生告訴我,從你父親身上抽出的1000cc鮮血,才救活了你的命。你父親真是一個柔情似水的漢子,他流著眼淚,一定要我們救活你, 要抽多少血,就抽多少血!我好像是在聽一個陌生的童話故事。看到父親來到病床前,孩提時,老師布置的那道題又出現在腦海里,我鼓起勇氣,勇敢地說了聲:“爸爸, 我愛你!”父親身體微微一顫。少頃,他彎下腰,僵硬地用手幫我捏捏被角,然后轉身向門外走去。我驚訝地發現,父親似乎用手在擦拭著眼……聽過一首歌,歌中唱到“魚的眼淚,只有水知道……”我終于相信,父親也會有眼淚,只是他的眼淚永遠不會讓女兒看……11.文章講述了“我”與父親之間發生的很多事,抒寫了對父親感情的變化。請依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表格。父親所做之事 我的感情變化出差回來,發現我學習懈怠時,嚴厲地懲罰了我。 (1)(2) 更加畏懼當我憋了很久才道出“爸爸,我愛你!”時,他威嚴地瞪著我。 (3)(4) 萬分感動12.文中畫線句子“當我第一次對父親說‘爸爸,我愛你!’時,他威嚴地瞪著我;當我第二次對父親說‘爸爸,我愛你!’時,父親身體微微一顫?!闭堈f說父親兩次不同的反應各體現了他怎樣的心理情感。13.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魚的眼淚,只有水知道”這句話的理解?14.被視為“冷血動物”嚴厲也好,流淚懇求醫生救活女兒柔情也罷,都是父愛的表現,父愛值得用一生慢慢品味。請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對父愛的理解。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拾穗的腳步李良旭①邁著匆匆的腳步回到鄉下,已是晌午時分,午后的陽光,火辣辣的,沒有一絲陰涼。正是稻子收割的季節,空氣中,散發著剛收割下來的稻谷的清香味,裊裊娜娜,沁人心脾。②路過一塊田地,我忽然看見母親還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著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親。母親的身上灑滿了金色的陽光,泛著金色的光芒,斑斑駁駁的,很晃人眼。母親70多歲了,可是她卻在家呆不住,她牽掛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黃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發著眩目的光澤,熠熠生輝。③只見母親挎著一只籃子,目光在地下仔細尋找著。母親歲數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為什么母親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卻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卻看不見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④我想起小時候,每當到了稻子收割的季節,母親就會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興奮地撒著歡,在稻谷飄香的稻田里四處奔跑。說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瘋了一天,卻沒撿回幾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濘。⑤母親拎著滿滿一籃子拾來的稻穗,看到這一幕,臉上總是露出一絲嗔怪和愛憐,說道:“你看看,稻穗沒拾幾根,身上倒刮破了這么多血痕,快讓我幫你擦擦藥水。”⑥我睜著一雙懵懂的眼睛,對母親說道:“我怎么看不見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見的?”⑦母親含嗔道:“你拾穗的腳步太慌亂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瘋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⑧母親的話,讓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腳步太慌亂了?⑨此時,看著母親頂著這么烈的太陽出來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這幾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現在生活比過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這幾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⑩母親不經意地抬起頭,發現我站在田埂上,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聲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我答道:“剛回來,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母親笑道:“那你下來,和我一塊拾稻穗!” 聽了母親的話,我不由地抬頭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這么烈的太陽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墒牵粗赣H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會兒,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母親笑著說道:“孩子,我們將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br/> 母親邊說,邊彎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無目標地看著,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母親看著我眉頭緊鎖,心浮氣躁的樣子,說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腳步不能慌亂,要將心沉下來,才能發現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總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頭,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br/> 拾穗的腳步?母親又一次說起這句話,讓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親的腳步:只見母親的腳步,始終不急不躁,有種踏實和穩健。盡管艷陽高照,口干舌躁,可母親依然不受干擾,她的心全部沉浸在這拾穗中。如果用“心無旁騖”這句來形容,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跟在母親的身后,學著母親拾穗的腳步。走著走著,我忽然感到,太陽,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悶,似乎還有一絲清涼滋入心田,眼前變得明媚、清澈起來。 生活中,我的腳步早已變得匆忙、慌亂起來。一直在向前奔跑,須臾不敢停留,以為美景總是在前方。當再次體會到母親拾穗的腳步,我忽然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美好。 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氣,缺少的是這種沉穩的腳步。從容、淡定、心態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選自《作文與考試(初中版)》,2012年29期10月中旬刊)15.通讀全文,完成下面表格。事情 回鄉下時看母親拾稻穗 母親親要“我”拾稻穗“我”的內心變化 豁然開朗16.聯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畫線句子。(提示:可從內容、語言、寫法等方面任選角度)走著走著,我忽然感到,太陽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悶,似乎還有一絲清涼滋人心田,眼前變得明媚、清澈起來。17.文章第④-⑧段寫“我”對小時候拾稻穗的回憶,這部分內容能否刪去,為什么?18.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文題“拾穗的腳步”的兩層含義。答案1. “我”手被稻草劃破,父親為“我”敷藥; 父親獨自鋤完剩下的地; “我”傷口愈合,感受到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2.示例一:我選A,賞析:這句話運用了動作描寫,“高高舉起”“一鋤頭下去”“創開”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鋤地的艱難,表現了“我”缺乏勞動的窘迫。示例二:我選B,賞析:這句話運用了外貌描寫,通過對父親“身板結實”“臉龐古銅色”“手掌粗大”等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父親作為農民的勤勞和樸實。 3.“一種幸福的感覺”指的是“我”在勞動中感受到父親的關愛和教導,體會到父親的辛苦和不易,從而對父親產生了敬佩和感激之情,這種情感讓“我”感到幸福。“一種人生的信念和力量”指的是“我”從父親的話中領悟到的人生道理,即要像稻葉上的刃一樣,永遠保持鋒利,不斷進取,不畏困難,這種信念和力量將激勵“我”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4.父親是一個勤勞、樸實、有經驗、善于教育子女的人。他種了一輩子土地,把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極致,支撐起一個家,說明他勤勞樸實;他能看出“我”的心思,教導“我”勞動的學問和做人的道理,說明他善于教育子女;他翻地的動作熟練,對種田的學問了解透徹,說明他有經驗。 5.(1)題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稻葉比作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稻葉的鋒利,也象征著農民堅韌不拔的精神。(2)題目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圍繞稻葉展開敘述,講述了“我”被稻葉劃破手指以及父親對“我”的教導。(3)題目富有詩意,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導語】這篇散文通過質樸而細膩的文字描繪了一個農民父親與兒子之間溫馨而深刻的生活場景。文章以稻田勞作為背景,通過兒子被稻草劃傷這一細節,展現了農民父親辛勤勞作和無私奉獻的形象。題目“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具有雙重意義,不僅體現出稻草表面柔軟卻暗藏鋒利的本質,也象征著父親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的精神。通過勞動中的親子互動和對話,文章傳遞了勞動的價值和生活的智慧,富有哲理意味。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①文章第①段“父親拿起一把農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第②段“我皺了皺眉頭,放下書本,拿起墻邊一把鋤頭,怏怏不樂地跟在父親后面”,第⑨段“我氣惱地用力鋤著地……”對應了:父親拉“我”翻整土地,“我”怏怏不樂,心生氣惱;②由文章第⑩段“我看到,地上還有一些枯黃的稻草,鋤起地來礙手礙腳的,就彎下腰,準備將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撿起來,我剛撿拾了幾根稻草……發現一根手指被稻草劃出一條細細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滲出殷紅的血來”,第 段“父親聽到聲音,趕緊三步并作兩步地跑了過來……”,第 段“說罷,他走到田埂處,找到一種草莖,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傷口處……”,可以概括出:“我”下地后,不小心被稻草割破了手,父親跑過來幫“我”敷藥;③文章第 段“我走到田埂上,望著在田里干活的父親……父親一鋤頭鋤下去,立刻刨開很深的一大塊泥土,翻出的泥土一側光滑、幽亮,像一塊磨刀石……”,第 段“我不由得贊嘆道……”,第 段“父親將身子支撐在鋤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臉上的汗,爽朗地笑道……”對應了:在田埂上,“我”看父親干活并與他交談;④由文章第 段“孩子,這種田的學問大著呢,就像你學習,知識永遠學不完。我們要像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永遠保持著一種鋒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鋒利,這是一種精神”,第 段“太陽漸漸西下了,父親將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親將農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說道:‘將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傷口怎么樣了’”,第 段“我低頭看著我被稻葉劃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我似乎看到了一種人生的信念和力量”可以概括出:父親獨自鋤完剩下的地并查看我的傷口,他的話讓我從中受益,感受到人生的信念和力量。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A句:文章第⑧段畫線句“我高高舉起鋤頭,一鋤頭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飛濺,還將我的手震得生痛”,“高高舉起”“一鋤頭下去”“創開”等,通過一系列細膩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剛被割完稻子的田地很硬,展現了“我”初次鋤地的艱難,表現了“我”缺乏勞動的窘迫。整句描寫細膩生動,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深刻體會到勞作的艱辛。B句:文章第 段畫線句“父親身板很結實,古銅色的臉龐,曬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運用外貌描寫,寥寥數筆,卻勾勒出了一個結實有力、勤懇能干、堅韌不拔、飽經風霜的形象?!吧戆搴芙Y實”,展現了父親強健的體魄和不屈的精神;“古銅色的臉龐,曬得黝黑”,這不僅是日曬雨淋的痕跡,更是歲月磨礪的見證,透露出父親勤勞與堅韌的性格;“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這樣的細節描繪,讓人仿佛能觸摸到那雙歷經滄桑、充滿力量的手,它不僅是勞動的工具,更是支撐家庭、守護親情的堅固壁壘。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父親深沉的敬意與理解,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偉大與不易,表現了“我”對父親的欽佩和贊嘆。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由文章第 段“父親聽到聲音,趕緊三步并作兩步地跑了過來”,第 段“他走到田埂處,找到一種草莖,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傷口處”,第 段“它的葉子,依然鋒利無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勞動,兩雙手都是細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會劃破你的手指”,第 段“去吧,到上面休息吧,這巴掌大的一塊地,我一會兒就鋤完了”可知,“一種幸福的感覺”指的是雖然手指被稻草劃傷,但“我”在勞動中深刻體會到父親的關愛與教誨,感受到他辛勤付出背后的不易,從而油然而生對父親的敬佩與感激之情。這種情感超越了日常的喜悅,是心靈深處對親情最真摯的回應,讓人感受到無比的幸福與滿足。而“一種人生的信念和力量”,則是“我”從父親的話語,即文章第 段“我們要像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永遠保持著一種鋒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鋒利”所蘊含的意義: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都要像稻草刃一樣,無論身處什么樣的環境,都始終保持銳利,不懈追求進步,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毫不退縮。這種信念和力量,如同人生旅途中的燈塔,指引著“我”勇往直前,激勵“我”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不斷超越,成為“我”人生道路上最堅實的支撐和最寶貴的財富。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由文章第④段“父親是一名農家老手,種了一輩子土地,硬是靠這幾畝薄田,搶種搶收,把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極致,支撐起一個大家,還供幾個子女上學,真的挺不容易的”可以看出,父親勤懇能干,堅韌持家,種了一輩子土地,硬是靠這幾畝薄田,搶種搶收,支撐起一個大家,還供幾個子女上學,展現了他的勤勞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在子女教育方面,父親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耐心。由文章第⑥段“父親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別老悶在屋里看書了,出來干干活,透透氣,出出汗,過一會兒再看書,這樣學習效果好’”可以看出,父親能夠洞察孩子們的心思,用勞動中的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來引導他的成長。他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是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由第 段“父親一鋤頭鋤下去,立刻刨開很深的一大塊泥土,翻出的泥土一側光滑、幽亮,像一塊磨刀石。父親不時順手撿起田里的幾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第 段“父親將身子支撐在鋤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臉上的汗,爽朗地笑道:‘孩子,這種田的學問大著呢,就像你學習,知識永遠學不完。我們要像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永遠保持著一種鋒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鋒利,這是一種精神’”可以看出,父親通過自己翻地時熟練的動作和對種田學問的透徹了解,讓子女們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用種田的學問教導孩子應該擁有堅韌的斗志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艱難困苦;由文章第 段“他走到田埂處,找到一種草莖,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傷口處。被嚼爛的草莖泛著嫩綠色的汁液,浸潤在傷口處,有種癢酥酥的感覺”“這是一種止血草藥,嚼爛后敷在傷口,止血效果好,傷口很快就長好了”可知,父親經驗豐富、閱歷廣泛,在長期勞動中,得到就地取材的經驗,用嘴嚼爛草莖當藥膏幫我治愈傷口;此外,父親的形象在文章中還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象征意義。稻葉被比作鋒利的刃,這不僅形象地描繪了稻葉的形態,更寓意著農民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而父親正是這種精神的化身,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堅韌和毅力。 綜上所述,父親是一個勤勞樸實、富有經驗、善于教育子女且充滿堅韌不拔精神的人。他的品質和精神不僅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更應該被傳承和發揚下去。5.本題考查標題作用。本文題目“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是如何展開敘述的呢?設置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稻葉比作刀”巧妙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稻葉的堅韌與鋒利直接呈現給讀者,不僅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稻葉的物理特性,更深刻地象征了農民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這一比喻不僅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使文字更加鮮活有力,同時點明中心:我們要像稻葉上的刃,懸在四季里,永遠保持著一種鋒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鋒利;題目直接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圍繞稻葉這一核心元素展開敘述,通過“我”被稻葉劃破手指的親身經歷,以及隨后父親對“我”的教導,展現了農民在勞作中的不易與堅持。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由物及人的敘述方式,使得文章情感真摯,引人深思。此外,題目還富有詩意,簡短而富有畫面感,能夠迅速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導讀者深入閱讀并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深刻內涵。綜上所述,本文題目在修辭、內容表達及吸引讀者等方面均展現出其獨特的妙處。6.①小時候②“我”鼓勵同學推開辦公室的門,獲得稱贊③母親帶領家人在狼藉的土地上重新播種④感到熟悉,重拾信心和力量 7.修辭手法角度: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種子發出的“嫩芽”比作“一根根新頭發”,寫出了種子旺盛的生命力,烘托出母親喜悅的心情。人物描寫角度:運用神態描寫,表現了母親愉快的心理活動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8.我媽媽真棒,她的“關上的門不一定鎖”這一句話,還真對。 9.C 10.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很多事情看似沒希望了,其實再努一把力還有可能有轉機。示例一:學習上遇到難題時,不要輕言放棄,堅持鉆研就可能攻破難題。因為有些事情雖然看上去已經沒有機會了,但再努力一把,事情也許會有轉機,就像門,雖然被關上了,但不一定會上鎖。示例二:一次考試沒有發揮好,不要自暴自棄,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只有主動面對,積極向前,勇于推開那扇門,困難才能解決。【分析】6.本題考查情節梳理。(1)根據題干“事件”是“母親鼓勵‘我’推開鄰居家”的提示找到第①段“小時候,我最喜歡母親帶我到鄰居家串門”可知,時間是“小時候”;(2)根據題干“時間”是“上學時”的提示,找到第⑤段在“我笑道……幾個同學將信將疑地走了過去,輕輕地推了一下門,門開了。伸頭一看,老師正伏在案前,認真地批改作業呢”、第⑥段幾個同學夸獎的話語“你真聰明,你是怎么知道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的?”可概括出這部分的主要事件是:“我”鼓勵同學推開辦公室的門,獲得稱贊;(3)根據題干“時間”是“家鄉遭遇洪澇災害時”的提示,找到第⑨段母親說的話“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我們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重拾生活下去的信心”、第 段“母親帶領家人在被洪水沖得一片狼藉的田地上平整土地,播下僅剩的小半袋種子。鄉鄰們看到母親勞作,也都紛紛效仿著在田地里重新耕種”可概括出,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母親帶領家人在狼藉的土地上重新播種;(4)根據題干“時間”是“家鄉遭遇洪澇災害時”的提示和事件的概括,找到第⑩段“我聽了,心里一愣,這句話好熟悉啊”、第 段“就這樣……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全家人繼續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可知,給“我”的心理感受是:感到熟悉,重拾信心和力量。7.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要求從修辭手法和人物描寫角度賞析。修辭手法角度:根據 段畫線句“播下的種子發出一小片嫩芽,密密麻麻的,像光禿禿的腦袋上長出的一根根新頭發??粗@些新發的嫩芽,母親笑了,笑得很明媚,很燦爛”把“一小片嫩芽”比作“一根根新頭發”,可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用新頭發的“密”和“多”的特點,寫出了種子萌發嫩芽的密集、眾多;進而表現其旺盛的生命力;結合 段“鄉鄰們看到母親勞作,也都紛紛效仿著在田地里重新耕種”可知,這是母親的示范和影響而產生的效果,故能有效地襯托了母親堅強樂觀的形象。人物描寫角度: 段畫線句“播下的種子發出一小片嫩芽,密密麻麻的,像光禿禿的腦袋上長出的一根根新頭發??粗@些新發的嫩芽,母親笑了,笑得很明媚,很燦爛”中“母親笑了”是對母親的神態描寫,寫出了母親愉悅的外部特點,是她對生活的信心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鮮明體現,蘊含著作者對母親的贊美之情。8.本題考查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把握。根據⑧段“同學們聽了,臉上露出欽佩的神色,說道:‘你媽真聰明!’”語境可知,“我”心里甜蜜是因為聽到同學們的贊賞:“你媽真聰明!”據此,能夠揣測出“我”為有一個聰明的媽媽而自豪,同時同學推開了老師辦公室的門也讓“我”更堅信媽媽說過的“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這句話,在“我”心里充滿了對媽媽的崇拜。示例:媽媽好厲害啊,我有一個這么聰明的媽媽也太幸運了吧,以后可得好好聽她的話。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A.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第⑤段“我笑道: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去推下門看看! ”從這一句可以看出,我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方法,而非“學會了母親未卜先知的能力”;B.分析與理解不正確。根據⑨段“鄉鄰們都感到非常絕望,他們呼天搶地地哭訴,不知該怎么辦?”可知,表現了鄉親們的絕望,而非“‘我’對家鄉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的絕望”;D.分析與理解不正確。“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告訴我們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沒有希望,但是,只要你努力一下,就有可能有希望出現;而非“告訴我們有些事情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很復雜,我們要加倍努力才能不勞而獲”;故選C。10.本題考查標題理解。文章主要列舉的三件事,“母親鼓勵‘我’推開鄰居家的門”“‘我’鼓勵同學推開辦公室的門,獲得稱贊”“母親帶領家人在狼藉的土地上重新播種”分別用了“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貫穿其間,分別用其本義和含義,故“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同時“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這題,會讓讀者產生無限的聯想,會對“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的原因產生深厚的興趣,故文題能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興趣;三件事中,特別是第三件事,“門”不僅指的是門戶,更深層的意思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希望”,故題目一語雙關,主意豐富,表示的積極進取后事情出現的轉機和希望。根據上述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來談即可。示例:“關上的門不一定上鎖”告訴我們生活并不會讓我們絕望,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困難并且努力克服困難,門一定會被打開。比如,面對一次考試的失利,我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堅守自己的信念,努力學習,最后換來了進步。11.(1)很是懼怕 (2)汽車摔斷肋骨,拒絕住院,數月后自行康復(3)傷心疏遠 (4)我生病時爸爸為我捐獻了1000cc鮮血 12.第一次:驚慌失措,緊張感動;第二次:被女兒的感謝深深觸動。 13.在文中,父親對“我”總是冷面相對,讓我一度認為是“冷血動物”,但父親始終是愛“我”的,流淚獻血救活女兒,他將對我的愛深埋心底。父親也會有眼淚,只是他的眼淚永遠不會讓女兒看。 14.父親的愛大多是悄然無聲的,但是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父愛如山,寬廣厚重,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堅強的后盾。符合題意即可。【解析】11.本題考查對故事情節及情感變化的梳理。解答此題需要理清文章思路,根據題干提示,找到關鍵信息加以總結概括。在描述父親所做之事時,根據給出的詞語定位相關段落,在填寫感情變化時可以找到文章中相關的關鍵詞語。根據第①段“如果父親能出差幾天不回來,那是我最幸福的幾天”,第②段“父親一回來……從此,我對他很是懼怕,再也不敢懈怠, 而是專心致志地學習”可以在文中找到關鍵詞,(1)處概括“我”的感情:很是懼怕。根據第③段“那年,父親騎車摔斷了幾根肋骨……斷了幾根肋骨,一天醫院沒住,幾個月后,竟自行痊愈了”,第④段“這下,我對父親更加畏懼了”分析,根據“更加懼怕”可以找到對應的事件是:父親騎車摔斷肋骨,他拒絕住院,數月之后自行痊愈。根據第⑤段“我倚在門框邊,憋了很長時間,終于喊出了一聲‘爸爸,我愛你’”“他威嚴地瞪著我,嚇得我‘哧溜’一下,跑進房里”,第⑦段“我對父親更加疏遠了,也更加堅定他是一個‘冷血動物’”,結合以上語句可概括(3)的感情變化:傷心疏遠;根據“萬分感動”可以找到對的事件,結合第⑨段“我生病的事……醫生告訴我,從你父親身上抽出的1000cc鮮血,才救活了你的命”可概括為:“我”生病時,父親為了救“我”抽了身上1000cc鮮血。據此梳理概括即可。12.本題考查對人物心理狀態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題時需要結合故事情境,分析人物的神態動作,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結合第⑤段“回到家,看到父親在廚房里忙碌,我倚在門框邊,憋了很長時間,終于喊出了一聲‘爸爸,我愛你’”分析,當“我”第一次對父親說“我愛你”時,父親是在廚房忙碌,父親聽到“我愛你”時是驚訝慌張的,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會說出這句話,既感動又不知所措。結合第⑩段“看到父親來到病床前,孩提時,老師布置的那道題又出現在腦海里,我鼓起勇氣,勇敢地說了聲:‘爸爸, 我愛你’”分析,第二次對父親說“我愛你”的時候,是“我”躺在病床上得知父親為“我”抽了1000cc鮮血的時候,“我”對父親充滿了感謝和愛,父親被“我”的話深深觸動,所以身體微微一顫。1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文中寫父親出差回來,發現“我”學習懈怠時,嚴厲地懲罰了“我”;“我”生病時,他為了救“我”抽了身上1000c鮮血。由此看出父親雖然對“我”嚴厲,但是實際上父親是很愛“我”的,只是他把這份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文章最后寫了父親轉身默默擦拭眼淚,但是不愿被女兒看到,在女兒眼中父親永遠是強大的。由此分析,“魚的眼淚,只有水知道”是指堅強的父親始終是愛“我”的,父親也會有眼淚,只是他的眼淚永遠不會讓女兒看。14.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感悟。解答此題需要理解作者寫作的深層含義,結合自己的感受加以說明。本文講述了父愛,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述,貼合主題,表述合理。文中寫父親出差回來,發現“我”學習懈怠時,嚴厲地懲罰了“我”;“我”生病時,他為了救“我”抽了身上1000c鮮血。由此分析,結合實際理解父愛。如,父親給予孩子堅強、自強,盡管有時候父親會責備孩子,但是都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希望激勵孩子;父愛有時是無聲的、深沉的,更為內斂,更為含蓄,但是父愛同母愛一樣偉大,只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已。15.訝異(埋怨) 悻悻然(猶豫) “我”學著母親拾穗 16.示例一:三個“不再”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我”學著母親拾穗后的變化,寫出了“我”由心浮氣躁到豁然開朗的變化。示例二:“忽然”體現了“我”學著母親拾穗后的茅塞頓開;“滋”字生動地表現了“我”此時心曠神怡、豁然開朗之感。示例三:“眼前變得明媚、清澈起來”和前文中的“我眼睛漫無目標地看著,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形成呼應(對比),寫出了“我”學著母親拾穗后情感的變化,為后文寫“我”的感悟作鋪墊。 17.不能。插敘使文章更豐富,體現了母親拾穗的腳步一貫如此,為后文“我”隨母親拾稻穗后頓生感悟作鋪墊,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8.第一層含義指的是母親與“我”拾穗時的腳步,第二層含義是指生活的腳步,即從容、淡定、心態平和的人生態度。【解析】15.本題考查對散文類文本的概括能力。解答時,把握全文內容梳理故事發展過程,再找出文段的關鍵句加以概括即可。注意根據事情的發展過程及“我”的內心變化解答。“我”回鄉下看母親拾稻穗時,先是訝異后是埋怨母親,認為不該這樣;后來母親要讓“我”拾稻穗時,“我”起先不情愿,猶豫之后悻悻然答應了;最后“我”學著母親拾稻穗時,內心豁然開朗。綜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6.此題考查賞析句子。賞析句子的解題思路:選角度+表達效果關鍵詞+內涵(景物人物特點)+感情、主題。畫線句運用排比手法,細致地刻畫出自己的狀態和心情的變化,表現了學母親拾穗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改變?!白獭弊煮w現了“我”心中的甜蜜,眼前的風景也隨著心境的變化而變得“明媚”而“清澈”,從而為后文的感悟作鋪墊。綜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17.本題是在記敘順序上設題。插敘(插入與本故事無關的情節):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交代什么內容,使文章內容更詳實,情節曲折,人物形象更豐滿等。“我”對小時候拾稻穗的回憶不能刪去。因為這是插敘,回憶的內容可以使文章內容更豐富,使文章更有起伏感,推動文章故事情節發展。第④-⑧段通過回憶的內容顯示出母親拾穗腳步一貫沉穩,與后文的內容形成呼應,同時通過插敘將“我”前后的感悟形成對比,讓“我”明白了為人處世也應該沉穩的道理,突出了文章中心。因此,這部分內容不能刪去。18.本題考查對文章標題的內涵和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時,掌握標題的一般作用,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其內涵即可。文題“拾穗的腳步”的字面意義指的是“我”和母親拾麥穗的腳步,因此“拾穗的腳步”的第一層意義就是其本意。在文末,作者將拾穗的腳步與人生的腳步進行了類比,得出了人生的腳步應該走得沉穩的感悟,此處可以看出“拾穗的腳步”的第二層含義指代的是生活的腳步。【點睛】詞句賞析品味題的答題基本上從修辭和字詞角度切入,答案的組織形式可以采用說出修辭名稱(找出關鍵字詞),點出修辭內容(點出字詞內容),說出修辭作用(說出字詞作用)的思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