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1.(2024四上·蒼南期中)抄寫句子:要求寫得正確、規范、工整,字的中心要在橫線的中線上,字距要差不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2024四上·蒼南期中)根據情境要求答題。秋風送爽,令人yú yuè____;秋月róu hé____,引入遐想;秋雨淅瀝,zī rùn____心田;秋葉漫天,suí yù ér ān____;秋水盈盈,不著hén jì____。鳥入林,燕歸(巢 穴),動物們忙把食物藏。有時到了八九月,天氣還非常(溫和 暖和)。秋天真是一個迷人又充滿變化的季節。2.看拼音寫詞語。3.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字詞。4.畫橫線的句子與下列哪句諺語相符?( )A.二八月,亂穿衣。B.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C.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5.望著秋月,我仿佛 。6.(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詞語中字讀音與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薄霧(báo) 均勻 精疲力竭B.窗框(kuàng) 距說 憤憤不平C.氣氛(fēn) 虛弱 山崩地裂D.蝙蝠(biān) 日益 橫七堅八7.(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響聲,海浪掀起數十米高。B.國慶盛典開始了,數百發禮炮齊鳴,頓時響徹云霄。C.看著驚險的雜技表演,觀眾們緊張得屏住呼吸,全場竊竊私語。D.運動會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鑼鼓喧天。8.(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關于神話故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學期,我們認識了勇于獻身的盤古、堅韌執著的精衛、勇敢不屈的普羅米修斯和甘于奉獻的女媧,他們都是了不起的神話人物。B.神話中很多人物個性鮮明,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C.我們閱讀神話故事的時候,要發揮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D.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神話,由于地域和民族背景不同,故事風格也不同。(2024四上·蒼南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9.仿照例句改寫句子。例句: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登高山秋林,訪山間清泉,賞秋日花海都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從下面任選一幅圖,并從中選擇一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來描述它。霎時 頓時 過了一會兒 一會兒工夫(2024四上·蒼南期中)情境交際。某小學視力檢查情況調查表近視情況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19.8% 23.2% 34% 36.6% 45.1% 49.3%玩手機 玩電腦 看電視 看書姿勢 書寫姿勢 遺傳 其他22% 18% 13% 21% 12% 7% 7%11.從上面的表中看出學生近視情況隨年級增長,呈(上升 下降) 趨勢。造成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 和 。12.根據表格信息,聯系生活經驗,請你至少提出兩條保護視力的建議。(2024四上·蒼南期中)填空。13.黃昏,紅紅和家人到樹林里散步,她看到落日的余暉映入深林,接著又照在青苔上,她不由吟誦起詩句:“ , 。”14.秋天的美需要我們細致持續的觀察,才有白居易“可憐九月初三夜, ”的發現;也要從多角度觀察,如《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告訴我們當局著迷的道理;還可以運用多感官觀察,盧鉞的“ ”雪卻輸梅一段香。“告訴我們萬物各有所長。”15.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正所謂:“ , ?”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時刻提出自己的疑問,因為“ ,不學不成, 。”(2024四上·蒼南期中)動物過年①在自然界,不止人類,一些動物也有類似過年的習俗。②信天翁和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一樣,終年在外漂泊,但不管走多遠,飛多高,每年到了特定的時節,都會返鄉過年。每天的秋冬季節,那些已經成家的信天翁就會返回自己的出生地,與自己的愛侶相見。雌鳥產下卵后,他們一起哺育后代,等到雄鳥長大,他們的春節就結束了。信天翁一生能過幾十次年,哪怕另一半死亡,他們還是年年回家。批注:信天翁為什么終年在外漂泊?③每年夏季,太平洋海域有5億多條大馬哈魚將要進行一次約3000英里的旅程,回到它們的出生地產卵。這種遷徙像極了中國人的春運,而且比春運更為壯觀。逆流而上的遷徙并不容易,這樣漫長的旅行沒有導航,大馬哈魚卻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令人不可思議,他們導航的秘密至今無人知曉。更讓人感嘆的是,大部分大馬哈魚會死在途中,只有少數能回到故鄉。但就算困難重重,也沒有一條大馬哈魚會被棄回鄉。④松鼠為了過節也會儲備年貨,它有自己的絕技一一晾曬蘑菇干。松鼠會把采來的蘑菇叼回家,小心翼翼地掛在樹上鋪開晾曬,等太陽下山再叼回去。為什么要曬成蘑菇干而不馬上吃掉?因為冬天覓食困難,把蘑菇曬干可以保存很久,就能美美地安度冬天啦。⑤動物們雖然沒有春節,但是也有團圓的日子,也有儲存食物的習慣。人類和自然界生物一脈相承,萬事相通。16.下列對第三自然段中加點詞“不可思議”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對大馬哈魚遷徙路途的遙遠感到驚訝。B.人們對大馬哈魚遷徙數量的龐大感到驚訝。C.人們對大馬哈魚準確認路的能力感到驚訝。D.人們對大馬哈魚勇往直前的決心感到驚訝。17.作者細致觀察了松鼠晾曬蘑菇的過程,請將下圖補充完整。采蘑菇→ → → →叼回去18.三種動物“過年”方式各不相同,請將以下三個獎項頒發給它們。(填序號)A.認路天才 B.儲物高手 C.顧家榜樣①信天翁 ②大馬哈魚 ③松鼠 19.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多”“約”能否去掉?為什么?20.閱讀時,有位同學提出了不懂的問題。①文中批注語里提出的問題屬于 。A.針對文章內容提問。B.針對文章寫法提問。C.聯系生活經驗提問。②讀了文章,我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024四上·蒼南期中)炎帝嘗百草①上古時期,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人們只好餓肚子,再加上生瘡害病,無藥可醫,過得十分辛苦。那時候有個叫神農的部落,他的首領就是后來的炎帝,所以炎帝也被稱為神農氏。炎帝決心要找出能治病的草藥。②他們來到一座山前,一群虎豹竄出來,把他們團團圍住。(A)炎帝馬上讓臣子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趕跑,那些虎豹蟒蛇被神鞭抽出一條條傷痕,后來就變成身上的斑紋。③炎帝又領頭進了掛著瀑布的峽谷,四面懸崖,還長著青苔,溜光水滑,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B)于是他叫臣子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夏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才搭到山頂。(C)炎帝帶著臣子爬上木架,上了山頂。他親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嘗,因為炎帝的身體是透明的,吃了植物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在他身體里發生了什么反應。④他就著火光把百草詳細記載下來,但因為他吃的植物太多了,所以經常中毒。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中毒竟達70次。有一次,炎帝把一棵草放進嘴里,立馬就天旋地轉,摔倒在地上。炎帝明白自己已經中毒,卻又說不出話,他指著不遠處一棵有著紅色紋路的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臣子們看得明白,那應該就是解毒的藥草,連忙把它喂給炎帝吃。臣子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下山。炎帝搖搖頭說:“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⑤說罷,炎帝又接著嘗百草,根據藥性,他派臣子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最后,他總結經驗,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因此,炎帝被稱為醫藥之神。⑥有一天,他嘗完百草,準備下山回去,發現登山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木桿落地生根,已長成一片林海,炎帝正在為難時,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幾位臣子接到天庭上去了。21.炎帝帶領大家嘗百草的過程充滿艱辛,請根據短文完成下列表格。難關 高山虎豹等野獸很多,充滿危險。 辦法 用藥草解毒22.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用“正確”“錯誤”表示。①炎帝擔憂百姓沒吃的,沒醫的,決心為他們找藥草,可見他十分關愛百姓。 ②炎帝親自嘗試各種草藥,中毒無數次,真是不懂愛惜自己的生命。 ③炎帝親自嘗百草,并總結經驗,寫下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難怪被稱為醫藥之神。 23.“炎帝站在山腳下觀察大山,突然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倒掛在崖壁的朽木向上攀爬。”這句話應放在(A B C) 處。24.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特別神奇?請找到一處。并寫一寫感受。25.神話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鮮明,除了炎帝,還有誰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問為他制作一張神話人物名片。神話人物名片 姓名: 故事: 評價: 26.(2024四上·蒼南期中)假如你搭上時光列車,來到神奇的神話世界中,開啟穿越時空之旅……你想遇到誰?一起去哪里?想做些什么?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展開想象,編寫一個故事,題目自擬,注意語言通順,內容具體。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知識點】漢字書寫【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所學漢字的書寫能力。認真抄寫題目中句子,將字寫工整、正確、舒展、美觀。注意“流、色、鋪、幅、絢爛、卷”的字形結構。故答案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點評】寫好漢字是終生學習與發展的一項必備技能,小學生養成書寫規范的習慣,對我們的成長以及未來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答案】2.愉悅、柔和、滋潤、隨遇而安、痕跡3.巢,暖和4.C5.看見月光如水,輕輕透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知識點】諺語;詞匯運用;看拼音寫漢字;擴句【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選字詞填空、諺語。完成選字詞填空時要注意辨析每組詞的不同,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選擇填空。選字詞填空題還考查我們的日常詞匯和語言積累,許多固定搭配或者約定俗成說法,憑借語感即可做出答案。2.“yú yuè”應寫作“愉悅”,“愉悅”指歡樂,喜悅,身心放松。“zī rùn”應寫作“滋潤”,有濕潤,不干燥,浸潤,使濕潤的意思。“suí yù ér ān”應寫作“隨遇而安”,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róu hé”應寫作“柔和”,指溫和而不強烈。“hén ji”應寫作“痕跡”,指物體留下的印兒,或殘存的跡象。故答案為:愉悅;柔和;滋潤;隨遇而安;痕跡3.“溫和”多形容性情、態度、言語等溫柔平和,也可形容氣候不冷不熱;“暖和”著重指天氣不冷,溫度比較適宜。這里形容天氣,用“暖和”更合適。“巢”指鳥的窩,“燕歸巢”是常見的表達,所以選“巢”。故答案為:巢;暖和4.畫橫線句子“有時到了八九月,天氣還非常暖和”。A:“二八月,亂穿衣”說的是農歷二月和八月,天氣變化大,人們穿衣有的厚有的薄,與句子語境不符。B:“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強調秋雨過后天氣逐漸寒冷,與句子語境不符。C:“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說的是八月、九月天氣還比較暖和,十月有時候也像春天一樣溫暖,與畫橫線句子語境相符。故答案為:C5.結合語境,展開聯想寫句子即可注意語句要通順。示例中“看見月光如水,輕輕灑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作水和銀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秋月的美好。可以根據對秋月的想象來補寫。故答案為:看見月光如水,輕輕透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6.【答案】C【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解析】【分析】A:“薄霧”的“薄”在這里讀音應為“bó”,所以A項錯誤。B:“距說”應為“據說”,存在書寫錯誤,所以B項錯誤。C:讀音和書寫均無錯誤。D:“橫七堅八”修改為“橫七豎八”。故答案為:C【點評】考查了漢字讀音的辨析。辨析漢字讀音要注意平翹舌的發音及聲調的不同,字音是和詞義聯系起來的,也可結合詞義來辨析。掌握漢語拼音,音節是中心,聲韻調是基礎,注意平時大量練習,熟能生巧。7.【答案】C【知識點】成語運用【解析】【分析】A:“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用來形容錢塘江大潮的響聲,恰當;B:“響徹云霄”表示聲音響亮,能穿過云層到達高空,形容禮炮聲合適;C:“全場竊竊私語”與“觀眾們緊張得屏住呼吸”矛盾,緊張得屏住呼吸時應該是安靜的,而不是竊竊私語,不恰當;D:“鑼鼓喧天”形容熱鬧的場面,用在運動會的熱鬧場景中合適;故答案為:C【點評】考查了成語的正確使用。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多為四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時要注意成語的積累,注意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分類記憶,并要學以致用。8.【答案】B【知識點】暢談想法【解析】【分析】A:盤古開天辟地,最后力竭而死,他勇于獻身;精衛日復一日地填海,堅韌執著;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勇敢不屈;女媧煉石補天,甘于奉獻,這些表述都是正確的。B:神話故事是人們虛構出來的,神話中的人物并非真實存在,所以該選項表述錯誤。C:神話故事充滿奇幻色彩,閱讀時發揮想象,能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神奇之處,這一說法是正確的。D: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神話,像中國神話、希臘神話等,因為地域和民族背景的差異,故事風格會有所不同,這一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B【點評】考查神話故事。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對于神話故事的文學常識的了解,根據平時的課內學習及課外閱讀積累完成。【答案】9.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白云:湛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它們像棉花糖一樣柔軟。忽然,一陣風吹來,白云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的像在奔跑的駿馬,有的像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功夫,它們又消失不見了。小狗:公園里,一只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地奔跑著,過了一會兒,它停下腳步,豎起耳朵,似乎聽到了什么動靜,頓時,它朝著一個方向跑去,沒了蹤影。【知識點】仿寫【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仿寫、看圖寫句子。句子仿寫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寫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仿寫句子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特點、語氣等,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致。9.原句“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是一個簡單列舉事物的句子。改寫后的句子“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通過重復使用“沒有”,增強了語氣,突出了當時生活條件的匱乏。“登高山秋林,訪山間清泉,賞秋日花海都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這句話,按照例句的改寫方式,就是要把每個能感受秋天美好的行為分別用“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表述出來,所以答案為“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這種改寫同樣起到了強調不同方式都能感受秋天美好的作用。故答案為: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白云圖描述分析:文段先描寫了湛藍天空中白云原本像桃花糖一樣柔軟的狀態即可。小狗圖描述分析:開頭描述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奔跑的情景即可。故答案為:白云:湛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它們像棉花糖一樣柔軟。忽然,一陣風吹來,白云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的像在奔跑的駿馬,有的像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功夫,它們又消失不見了。小狗:公園里,一只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地奔跑著,過了一會兒,它停下腳步,豎起耳朵,似乎聽到了什么動靜,頓時,它朝著一個方向跑去,沒了蹤影。【答案】11.上升;玩手機;看書姿勢12.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考查了圖表分析。圖表分析就是根據記錄下來的各種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后得出事情的結論。學習理解材料內容,了解材料的主旨,認真閱讀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回答問題。11.觀察表格中一年級到六年級近視情況對應的百分比,19.8%、23.2%、34%、36.6%、45.1%、49.3%,數值逐漸增大,所以學生近視情況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再看造成近視原因對應的百分比,玩手機占22%,在各項原因中占比較高,看書姿勢占21%,占比也較高,所以造成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玩手機和看書姿勢。故答案為;上升;玩手機;看書姿勢12.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從表格中可知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等電子產品的使用對視力有影響,控制使用時間,能減少眼睛因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屏幕受到的傷害。比如每天玩手機不超過30分鐘。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表格顯示看書姿勢也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如身體坐正,眼睛距離書本約一尺(33厘米),胸口離桌沿一拳等,能預防近視。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雖然表格未直接提及,但在生活常識中,均衡的飲食對眼睛健康很重要,維生素A對眼睛視網膜有好處,像胡蘿卜、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多吃這類食物有助于保護視力。故答案為: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答案】13.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14.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緣身在此山中;梅須遜雪三分白1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智能之士;不問不知【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警示的比較有名的言語。這些名言警句通常被人們認為具有指導作用、啟示意義和價值。它們不僅包括一些古老的智慧和諺語,也包括現代文化和教育領域的格言和言論。這些言論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如人生哲學、道德倫理、教育學習、領導力、成功等等。13.看到題目描述的落日余暉映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的情景,我們要聯想到王維的《鹿柴》。《鹿柴》這首詩中“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兩句詩正是描寫了這樣的畫面,所以第1空填“返景入深林”,第2空填“復照青苔上”。故答案為: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14.第一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根據題目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提示,這里應填“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二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句蘊含著當局者迷的道理,與題目中“告訴我們當局者迷的道理”相契合,所以這里填“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三空:盧鉞的《雪梅》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體現了萬物各有所長,依據題目中“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提示,這里應填“梅須遜雪三分白”。故答案為: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緣身在此山中;梅須遜雪三分白15.第一、二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 符合題目中“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的表述,所以第1空填“人非生而知之者”,第2空填“孰能無惑”。第三、四空:“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強調了學習和提問的重要性,與題目中“我們要不斷學習,時刻提出自己的疑問”相符,所以第3空填“智能之士”,第4空填“不問不知”。故答案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智能之士;不問不知【答案】16.C17.叼回家;掛樹上;鋪開晾曬18.C;A;B19.不能去掉,“多”“約”分別是對大馬哈魚數量和距離的預估,因其數量大、距離遠,無法準確計算。如果去掉,就與實際不符,體現作者用詞準確。20.A;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知識點】說明文閱讀【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16.在第三自然段中,前面提到“這樣漫長的旅行沒有導航,大馬哈魚卻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隨后說“令人不可思議”,所以“不可思議”指的是人們對大馬哈魚準確認路的能力感到驚訝。故答案為:C17.根據原文“松鼠會把采來的蘑菇叼回家,小心翼翼地掛在樹上,鋪開晾曬,等太陽下山再叼回去”可知,第1空是叼回家,第2 空是掛在樹上,第3空是鋪開晾曬。故答案為:叼回家;掛樹上;鋪開晾曬18.①信天翁: 從文中可知信天翁不管走多遠,每年特定時節都會返回出生地,和愛侶一起哺育后代,即便另一半死亡也年年回家,這種對家庭的重視和堅守,符合“顧家榜樣”的特點,所以信天翁對應C。②大馬哈魚: 每年夏季,它們要進行約3000英里沒有導航的漫長旅程,卻能準確找到回出生地產卵的路,這出色的認路能力令人驚嘆,因此大馬哈魚對應A。③松鼠:松鼠為過冬儲備年貨,把采來的蘑菇晾曬成干以便長久保存,展現出很強的儲存食物的能力,所以松鼠對應B。故答案為:①C;③A;③B19.“多”和“約”在文中分別用于描述大馬哈魚的數量(5億多條)和遷徙距離(約3000英里) 。因為實際情況中,大馬哈魚數量眾多難以精確統計,遷徙距離也無法做到精準測量,所以只能是預估。如果去掉“多”“約”,就變成了確切的數量和距離表述,這與實際的不確定情況不相符。這兩個詞體現了作者在寫作時用詞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故答案為:不能去掉,“多”“約”分別是對大馬哈魚數量和距離的預估,因其數量大、距離遠,無法準確計算。如果去掉,就與實際不符,體現作者用詞準確。20.第①小問:文中批注語里的問題是圍繞文章中大馬哈魚如何找到回家的路這一內容提出的,并非針對文章的寫作手法,也不是聯系生活經驗提出的,所以屬于針對文章內容提問,答案選A。第②小問:可以從文章內容相關角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示例中“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基于文中大馬哈魚神奇認路能力這一內容發出的疑問,能引發對文章內容更深入的思考 。也可以從其他角度,如文章寫法方面提問“題目中說動物‘過年’,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或者從拓展知識角度提問“除了文中提到的三種動物,還有哪些動物也會過年 ”。故答案為:①A;② 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答案】21.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用神鞭趕跑;用木桿、藤條做架子22.正確;錯誤;正確23.B24.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度,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真的太神奇了。25.女媧;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知識點】神話故事閱讀【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21.第1空:從原文“炎帝又領頭進了掛著瀑布的峽谷,四面懸崖,還長著青苔,溜光水滑,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可概括出“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第2空:從原文“但因為他吃的植物太多了,所以經常中毒。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中毒竟達70次”可概括出“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第3空:從原文“炎帝馬上讓臣子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趕跑”可概括出“用神鞭趕跑”。第4空:從原文“于是他叫臣子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夏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才搭到山頂”可概括出“用木桿、藤條做架子”。故答案為: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用神鞭趕跑;用木桿、藤條做架子22.①從神話故事背景可知,當時百姓面臨沒吃沒醫的困境,炎帝決心找藥草,這一行為體現出他心系百姓、關愛百姓,所以該說法正確。②炎帝親自嘗百草中毒無數次,并非是不懂愛惜自己生命,而是為了黎民百姓能有藥可醫,是一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表現,因此該說法錯誤。③ 在神話傳說里,炎帝確實親自嘗百草,總結經驗后寫下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也正因如此被稱為醫藥之神,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①正確;②錯誤;③正確23.句子“炎帝站在山腳下觀察大山,突然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側掛在崖壁的朽木向上攀爬”,A處前文是遇到虎豹,與該句內容不銜接;B處前文說峽谷難以攀登,此處看到金絲猴攀爬,為后文砍木桿、割藤條搭架子提供了靈感來源,邏輯連貫;C處已經在搭架子之后準備上山了,不適合插入此句。所以應放在B處。故答案為:B24.文中“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的,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這一情節特別神奇。感受從人體正常生理角度來看,人的身體并非透明,而這里設定炎帝身體透明且能觀察植物在體內變化,充滿奇幻色彩,極大地展現了神話想象的奇妙。故答案為: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度,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真的太神奇了。25.為深刻的印象的神話故事 制作一張神話人物名片即可。示例:姓名:女媧故事: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評價: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故答案為:女媧;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26.【答案】我看到了“龜兔賽跑” 這一天早上,我在一個深林中,在森林里面我看見了一塊石頭,我用腳踢了一下,可我沒想到的是這個石頭說話了,這個石頭可把我嚇了一大跳。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只狼在追一只小羊,一邊追小羊一邊說:“你不要跑了,我馬上就可以追上你了,跑也是沒有用的。”我心里想我是不是來到了童話故事中了,在這時一只小蜜蜂看見了我他就飛過來,他對我說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嗎,我心想有一個朋友也不過。我就點了點頭,就這樣,我和小蜜蜂成了朋友。我和他成了朋友后,他就帶我來到了一個地方,我看見上面有幾個大字“龜兔賽跑”,可是我又在上面看見了一列小字上面的字是這樣的“第一千零一次”,我的天呀,龜兔都第一千零一次賽跑了,我大叫著,可是沒有人聽見,因為他們都在看賽跑。在比賽中,兔子和烏龜你追我,我追你。我又和小蜜蜂來到了一座沒有建好的房子前,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只狼在和三只小豬一起建這個房子,我問小蜜蜂:“小蜜蜂,小豬他們就不怕被這一只狼吃了嗎 ”小蜜蜂說:“現在的狼是不會吃小豬的,可他只會吃……”我問了他好幾次,他一直也沒有回答我。就在這一個時候,我的眼睛是一片白,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我又一次睜開我的眼睛時,我看見的是我家的天花板。我坐了起來一看。我是在我家的床上.我大聲說:“我不是在童話世界的嗎 我為什么會在我的床上。”這時媽媽過來了,說:“什么童話世界呀 是不是做了一個童話世界的夢呀 ”原來,這一切都是我的一場夢。【知識點】想象作文【解析】【分析】這次習作為想象作文。寫想象作文要以現實生活為依據,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編亂造。寫想象作文應和寫記敘文一樣,在寫法上也要寫“實”,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即用現實生活記敘文的方法去寫未來的生活,讓人讀了有身臨其境之感。寫想象作文也要重視語言文字的表達,章法結構的組織,使人讀起來能感到文通字順,條理清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審題。本題為自命題童話作文,要求大膽展開想象,創編一則童話故事,注意故事要完整,情節要生動。二、立意。假如來到美麗神奇的童話世界,并開啟一段全新的經歷。想一想:你會在這里遇到誰 會做些什么 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可運用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合理地展開想象,把故事內容寫得生動、有趣、精彩,注意,不能天馬行空,胡編亂造,要符合生活實際。三、習作思路。開頭: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由此展開想象。中間:發揮想象,創設故事。按照一定寫作順序編寫故事。注意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運用人物描寫,塑造各個人物形象。注意想象要合理、有趣,語句要通順、連貫。結尾:總結全文,交代結果。【點評】這篇文章圍繞童話世界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從會說話的石頭,到龜兔的第一千零一次賽跑,還有狼和小豬一起建房子等情節,充滿童趣。1 / 1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1.(2024四上·蒼南期中)抄寫句子:要求寫得正確、規范、工整,字的中心要在橫線的中線上,字距要差不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答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知識點】漢字書寫【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所學漢字的書寫能力。認真抄寫題目中句子,將字寫工整、正確、舒展、美觀。注意“流、色、鋪、幅、絢爛、卷”的字形結構。故答案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金秋十月,像鋪開一幅絢爛的畫卷。【點評】寫好漢字是終生學習與發展的一項必備技能,小學生養成書寫規范的習慣,對我們的成長以及未來都有著重要的作用。(2024四上·蒼南期中)根據情境要求答題。秋風送爽,令人yú yuè____;秋月róu hé____,引入遐想;秋雨淅瀝,zī rùn____心田;秋葉漫天,suí yù ér ān____;秋水盈盈,不著hén jì____。鳥入林,燕歸(巢 穴),動物們忙把食物藏。有時到了八九月,天氣還非常(溫和 暖和)。秋天真是一個迷人又充滿變化的季節。2.看拼音寫詞語。3.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字詞。4.畫橫線的句子與下列哪句諺語相符?( )A.二八月,亂穿衣。B.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C.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5.望著秋月,我仿佛 。【答案】2.愉悅、柔和、滋潤、隨遇而安、痕跡3.巢,暖和4.C5.看見月光如水,輕輕透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知識點】諺語;詞匯運用;看拼音寫漢字;擴句【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選字詞填空、諺語。完成選字詞填空時要注意辨析每組詞的不同,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選擇填空。選字詞填空題還考查我們的日常詞匯和語言積累,許多固定搭配或者約定俗成說法,憑借語感即可做出答案。2.“yú yuè”應寫作“愉悅”,“愉悅”指歡樂,喜悅,身心放松。“zī rùn”應寫作“滋潤”,有濕潤,不干燥,浸潤,使濕潤的意思。“suí yù ér ān”應寫作“隨遇而安”,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róu hé”應寫作“柔和”,指溫和而不強烈。“hén ji”應寫作“痕跡”,指物體留下的印兒,或殘存的跡象。故答案為:愉悅;柔和;滋潤;隨遇而安;痕跡3.“溫和”多形容性情、態度、言語等溫柔平和,也可形容氣候不冷不熱;“暖和”著重指天氣不冷,溫度比較適宜。這里形容天氣,用“暖和”更合適。“巢”指鳥的窩,“燕歸巢”是常見的表達,所以選“巢”。故答案為:巢;暖和4.畫橫線句子“有時到了八九月,天氣還非常暖和”。A:“二八月,亂穿衣”說的是農歷二月和八月,天氣變化大,人們穿衣有的厚有的薄,與句子語境不符。B:“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強調秋雨過后天氣逐漸寒冷,與句子語境不符。C:“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說的是八月、九月天氣還比較暖和,十月有時候也像春天一樣溫暖,與畫橫線句子語境相符。故答案為:C5.結合語境,展開聯想寫句子即可注意語句要通順。示例中“看見月光如水,輕輕灑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作水和銀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秋月的美好。可以根據對秋月的想象來補寫。故答案為:看見月光如水,輕輕透在大地上,為萬物披上一層神秘的銀紗6.(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詞語中字讀音與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薄霧(báo) 均勻 精疲力竭B.窗框(kuàng) 距說 憤憤不平C.氣氛(fēn) 虛弱 山崩地裂D.蝙蝠(biān) 日益 橫七堅八【答案】C【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解析】【分析】A:“薄霧”的“薄”在這里讀音應為“bó”,所以A項錯誤。B:“距說”應為“據說”,存在書寫錯誤,所以B項錯誤。C:讀音和書寫均無錯誤。D:“橫七堅八”修改為“橫七豎八”。故答案為:C【點評】考查了漢字讀音的辨析。辨析漢字讀音要注意平翹舌的發音及聲調的不同,字音是和詞義聯系起來的,也可結合詞義來辨析。掌握漢語拼音,音節是中心,聲韻調是基礎,注意平時大量練習,熟能生巧。7.(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響聲,海浪掀起數十米高。B.國慶盛典開始了,數百發禮炮齊鳴,頓時響徹云霄。C.看著驚險的雜技表演,觀眾們緊張得屏住呼吸,全場竊竊私語。D.運動會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鑼鼓喧天。【答案】C【知識點】成語運用【解析】【分析】A:“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用來形容錢塘江大潮的響聲,恰當;B:“響徹云霄”表示聲音響亮,能穿過云層到達高空,形容禮炮聲合適;C:“全場竊竊私語”與“觀眾們緊張得屏住呼吸”矛盾,緊張得屏住呼吸時應該是安靜的,而不是竊竊私語,不恰當;D:“鑼鼓喧天”形容熱鬧的場面,用在運動會的熱鬧場景中合適;故答案為:C【點評】考查了成語的正確使用。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多為四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時要注意成語的積累,注意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分類記憶,并要學以致用。8.(2024四上·蒼南期中)下列關于神話故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學期,我們認識了勇于獻身的盤古、堅韌執著的精衛、勇敢不屈的普羅米修斯和甘于奉獻的女媧,他們都是了不起的神話人物。B.神話中很多人物個性鮮明,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C.我們閱讀神話故事的時候,要發揮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D.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神話,由于地域和民族背景不同,故事風格也不同。【答案】B【知識點】暢談想法【解析】【分析】A:盤古開天辟地,最后力竭而死,他勇于獻身;精衛日復一日地填海,堅韌執著;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勇敢不屈;女媧煉石補天,甘于奉獻,這些表述都是正確的。B:神話故事是人們虛構出來的,神話中的人物并非真實存在,所以該選項表述錯誤。C:神話故事充滿奇幻色彩,閱讀時發揮想象,能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神奇之處,這一說法是正確的。D: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神話,像中國神話、希臘神話等,因為地域和民族背景的差異,故事風格會有所不同,這一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B【點評】考查神話故事。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對于神話故事的文學常識的了解,根據平時的課內學習及課外閱讀積累完成。(2024四上·蒼南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9.仿照例句改寫句子。例句: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登高山秋林,訪山間清泉,賞秋日花海都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從下面任選一幅圖,并從中選擇一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來描述它。霎時 頓時 過了一會兒 一會兒工夫【答案】9.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白云:湛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它們像棉花糖一樣柔軟。忽然,一陣風吹來,白云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的像在奔跑的駿馬,有的像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功夫,它們又消失不見了。小狗:公園里,一只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地奔跑著,過了一會兒,它停下腳步,豎起耳朵,似乎聽到了什么動靜,頓時,它朝著一個方向跑去,沒了蹤影。【知識點】仿寫【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仿寫、看圖寫句子。句子仿寫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寫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仿寫句子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特點、語氣等,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致。9.原句“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是一個簡單列舉事物的句子。改寫后的句子“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通過重復使用“沒有”,增強了語氣,突出了當時生活條件的匱乏。“登高山秋林,訪山間清泉,賞秋日花海都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這句話,按照例句的改寫方式,就是要把每個能感受秋天美好的行為分別用“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表述出來,所以答案為“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這種改寫同樣起到了強調不同方式都能感受秋天美好的作用。故答案為:登高山秋林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訪山間清泉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賞秋日花海也可以感受秋天的美好。10.白云圖描述分析:文段先描寫了湛藍天空中白云原本像桃花糖一樣柔軟的狀態即可。小狗圖描述分析:開頭描述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奔跑的情景即可。故答案為:白云:湛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它們像棉花糖一樣柔軟。忽然,一陣風吹來,白云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的像在奔跑的駿馬,有的像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功夫,它們又消失不見了。小狗:公園里,一只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快地奔跑著,過了一會兒,它停下腳步,豎起耳朵,似乎聽到了什么動靜,頓時,它朝著一個方向跑去,沒了蹤影。(2024四上·蒼南期中)情境交際。某小學視力檢查情況調查表近視情況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19.8% 23.2% 34% 36.6% 45.1% 49.3%玩手機 玩電腦 看電視 看書姿勢 書寫姿勢 遺傳 其他22% 18% 13% 21% 12% 7% 7%11.從上面的表中看出學生近視情況隨年級增長,呈(上升 下降) 趨勢。造成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 和 。12.根據表格信息,聯系生活經驗,請你至少提出兩條保護視力的建議。【答案】11.上升;玩手機;看書姿勢12.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考查了圖表分析。圖表分析就是根據記錄下來的各種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后得出事情的結論。學習理解材料內容,了解材料的主旨,認真閱讀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回答問題。11.觀察表格中一年級到六年級近視情況對應的百分比,19.8%、23.2%、34%、36.6%、45.1%、49.3%,數值逐漸增大,所以學生近視情況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再看造成近視原因對應的百分比,玩手機占22%,在各項原因中占比較高,看書姿勢占21%,占比也較高,所以造成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玩手機和看書姿勢。故答案為;上升;玩手機;看書姿勢12.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從表格中可知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等電子產品的使用對視力有影響,控制使用時間,能減少眼睛因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屏幕受到的傷害。比如每天玩手機不超過30分鐘。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表格顯示看書姿勢也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如身體坐正,眼睛距離書本約一尺(33厘米),胸口離桌沿一拳等,能預防近視。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雖然表格未直接提及,但在生活常識中,均衡的飲食對眼睛健康很重要,維生素A對眼睛視網膜有好處,像胡蘿卜、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多吃這類食物有助于保護視力。故答案為: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2024四上·蒼南期中)填空。13.黃昏,紅紅和家人到樹林里散步,她看到落日的余暉映入深林,接著又照在青苔上,她不由吟誦起詩句:“ , 。”14.秋天的美需要我們細致持續的觀察,才有白居易“可憐九月初三夜, ”的發現;也要從多角度觀察,如《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告訴我們當局著迷的道理;還可以運用多感官觀察,盧鉞的“ ”雪卻輸梅一段香。“告訴我們萬物各有所長。”15.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正所謂:“ , ?”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時刻提出自己的疑問,因為“ ,不學不成, 。”【答案】13.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14.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緣身在此山中;梅須遜雪三分白1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智能之士;不問不知【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警示的比較有名的言語。這些名言警句通常被人們認為具有指導作用、啟示意義和價值。它們不僅包括一些古老的智慧和諺語,也包括現代文化和教育領域的格言和言論。這些言論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如人生哲學、道德倫理、教育學習、領導力、成功等等。13.看到題目描述的落日余暉映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的情景,我們要聯想到王維的《鹿柴》。《鹿柴》這首詩中“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兩句詩正是描寫了這樣的畫面,所以第1空填“返景入深林”,第2空填“復照青苔上”。故答案為: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14.第一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根據題目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提示,這里應填“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二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句蘊含著當局者迷的道理,與題目中“告訴我們當局者迷的道理”相契合,所以這里填“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三空:盧鉞的《雪梅》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體現了萬物各有所長,依據題目中“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提示,這里應填“梅須遜雪三分白”。故答案為: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緣身在此山中;梅須遜雪三分白15.第一、二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 符合題目中“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的表述,所以第1空填“人非生而知之者”,第2空填“孰能無惑”。第三、四空:“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強調了學習和提問的重要性,與題目中“我們要不斷學習,時刻提出自己的疑問”相符,所以第3空填“智能之士”,第4空填“不問不知”。故答案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智能之士;不問不知(2024四上·蒼南期中)動物過年①在自然界,不止人類,一些動物也有類似過年的習俗。②信天翁和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一樣,終年在外漂泊,但不管走多遠,飛多高,每年到了特定的時節,都會返鄉過年。每天的秋冬季節,那些已經成家的信天翁就會返回自己的出生地,與自己的愛侶相見。雌鳥產下卵后,他們一起哺育后代,等到雄鳥長大,他們的春節就結束了。信天翁一生能過幾十次年,哪怕另一半死亡,他們還是年年回家。批注:信天翁為什么終年在外漂泊?③每年夏季,太平洋海域有5億多條大馬哈魚將要進行一次約3000英里的旅程,回到它們的出生地產卵。這種遷徙像極了中國人的春運,而且比春運更為壯觀。逆流而上的遷徙并不容易,這樣漫長的旅行沒有導航,大馬哈魚卻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令人不可思議,他們導航的秘密至今無人知曉。更讓人感嘆的是,大部分大馬哈魚會死在途中,只有少數能回到故鄉。但就算困難重重,也沒有一條大馬哈魚會被棄回鄉。④松鼠為了過節也會儲備年貨,它有自己的絕技一一晾曬蘑菇干。松鼠會把采來的蘑菇叼回家,小心翼翼地掛在樹上鋪開晾曬,等太陽下山再叼回去。為什么要曬成蘑菇干而不馬上吃掉?因為冬天覓食困難,把蘑菇曬干可以保存很久,就能美美地安度冬天啦。⑤動物們雖然沒有春節,但是也有團圓的日子,也有儲存食物的習慣。人類和自然界生物一脈相承,萬事相通。16.下列對第三自然段中加點詞“不可思議”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對大馬哈魚遷徙路途的遙遠感到驚訝。B.人們對大馬哈魚遷徙數量的龐大感到驚訝。C.人們對大馬哈魚準確認路的能力感到驚訝。D.人們對大馬哈魚勇往直前的決心感到驚訝。17.作者細致觀察了松鼠晾曬蘑菇的過程,請將下圖補充完整。采蘑菇→ → → →叼回去18.三種動物“過年”方式各不相同,請將以下三個獎項頒發給它們。(填序號)A.認路天才 B.儲物高手 C.顧家榜樣①信天翁 ②大馬哈魚 ③松鼠 19.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多”“約”能否去掉?為什么?20.閱讀時,有位同學提出了不懂的問題。①文中批注語里提出的問題屬于 。A.針對文章內容提問。B.針對文章寫法提問。C.聯系生活經驗提問。②讀了文章,我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答案】16.C17.叼回家;掛樹上;鋪開晾曬18.C;A;B19.不能去掉,“多”“約”分別是對大馬哈魚數量和距離的預估,因其數量大、距離遠,無法準確計算。如果去掉,就與實際不符,體現作者用詞準確。20.A;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知識點】說明文閱讀【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16.在第三自然段中,前面提到“這樣漫長的旅行沒有導航,大馬哈魚卻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隨后說“令人不可思議”,所以“不可思議”指的是人們對大馬哈魚準確認路的能力感到驚訝。故答案為:C17.根據原文“松鼠會把采來的蘑菇叼回家,小心翼翼地掛在樹上,鋪開晾曬,等太陽下山再叼回去”可知,第1空是叼回家,第2 空是掛在樹上,第3空是鋪開晾曬。故答案為:叼回家;掛樹上;鋪開晾曬18.①信天翁: 從文中可知信天翁不管走多遠,每年特定時節都會返回出生地,和愛侶一起哺育后代,即便另一半死亡也年年回家,這種對家庭的重視和堅守,符合“顧家榜樣”的特點,所以信天翁對應C。②大馬哈魚: 每年夏季,它們要進行約3000英里沒有導航的漫長旅程,卻能準確找到回出生地產卵的路,這出色的認路能力令人驚嘆,因此大馬哈魚對應A。③松鼠:松鼠為過冬儲備年貨,把采來的蘑菇晾曬成干以便長久保存,展現出很強的儲存食物的能力,所以松鼠對應B。故答案為:①C;③A;③B19.“多”和“約”在文中分別用于描述大馬哈魚的數量(5億多條)和遷徙距離(約3000英里) 。因為實際情況中,大馬哈魚數量眾多難以精確統計,遷徙距離也無法做到精準測量,所以只能是預估。如果去掉“多”“約”,就變成了確切的數量和距離表述,這與實際的不確定情況不相符。這兩個詞體現了作者在寫作時用詞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故答案為:不能去掉,“多”“約”分別是對大馬哈魚數量和距離的預估,因其數量大、距離遠,無法準確計算。如果去掉,就與實際不符,體現作者用詞準確。20.第①小問:文中批注語里的問題是圍繞文章中大馬哈魚如何找到回家的路這一內容提出的,并非針對文章的寫作手法,也不是聯系生活經驗提出的,所以屬于針對文章內容提問,答案選A。第②小問:可以從文章內容相關角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示例中“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基于文中大馬哈魚神奇認路能力這一內容發出的疑問,能引發對文章內容更深入的思考 。也可以從其他角度,如文章寫法方面提問“題目中說動物‘過年’,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或者從拓展知識角度提問“除了文中提到的三種動物,還有哪些動物也會過年 ”。故答案為:①A;② 大馬哈魚到底是怎么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2024四上·蒼南期中)炎帝嘗百草①上古時期,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人們只好餓肚子,再加上生瘡害病,無藥可醫,過得十分辛苦。那時候有個叫神農的部落,他的首領就是后來的炎帝,所以炎帝也被稱為神農氏。炎帝決心要找出能治病的草藥。②他們來到一座山前,一群虎豹竄出來,把他們團團圍住。(A)炎帝馬上讓臣子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趕跑,那些虎豹蟒蛇被神鞭抽出一條條傷痕,后來就變成身上的斑紋。③炎帝又領頭進了掛著瀑布的峽谷,四面懸崖,還長著青苔,溜光水滑,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B)于是他叫臣子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夏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才搭到山頂。(C)炎帝帶著臣子爬上木架,上了山頂。他親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嘗,因為炎帝的身體是透明的,吃了植物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在他身體里發生了什么反應。④他就著火光把百草詳細記載下來,但因為他吃的植物太多了,所以經常中毒。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中毒竟達70次。有一次,炎帝把一棵草放進嘴里,立馬就天旋地轉,摔倒在地上。炎帝明白自己已經中毒,卻又說不出話,他指著不遠處一棵有著紅色紋路的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臣子們看得明白,那應該就是解毒的藥草,連忙把它喂給炎帝吃。臣子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下山。炎帝搖搖頭說:“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⑤說罷,炎帝又接著嘗百草,根據藥性,他派臣子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最后,他總結經驗,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因此,炎帝被稱為醫藥之神。⑥有一天,他嘗完百草,準備下山回去,發現登山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木桿落地生根,已長成一片林海,炎帝正在為難時,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幾位臣子接到天庭上去了。21.炎帝帶領大家嘗百草的過程充滿艱辛,請根據短文完成下列表格。難關 高山虎豹等野獸很多,充滿危險。 辦法 用藥草解毒22.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用“正確”“錯誤”表示。①炎帝擔憂百姓沒吃的,沒醫的,決心為他們找藥草,可見他十分關愛百姓。 ②炎帝親自嘗試各種草藥,中毒無數次,真是不懂愛惜自己的生命。 ③炎帝親自嘗百草,并總結經驗,寫下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難怪被稱為醫藥之神。 23.“炎帝站在山腳下觀察大山,突然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倒掛在崖壁的朽木向上攀爬。”這句話應放在(A B C) 處。24.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特別神奇?請找到一處。并寫一寫感受。25.神話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鮮明,除了炎帝,還有誰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問為他制作一張神話人物名片。神話人物名片 姓名: 故事: 評價: 【答案】21.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用神鞭趕跑;用木桿、藤條做架子22.正確;錯誤;正確23.B24.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度,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真的太神奇了。25.女媧;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知識點】神話故事閱讀【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題時,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認真對待,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21.第1空:從原文“炎帝又領頭進了掛著瀑布的峽谷,四面懸崖,還長著青苔,溜光水滑,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可概括出“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第2空:從原文“但因為他吃的植物太多了,所以經常中毒。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中毒竟達70次”可概括出“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第3空:從原文“炎帝馬上讓臣子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趕跑”可概括出“用神鞭趕跑”。第4空:從原文“于是他叫臣子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夏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才搭到山頂”可概括出“用木桿、藤條做架子”。故答案為:峽谷高險濕滑,難以攀登;吃太多植物,經常中毒;用神鞭趕跑;用木桿、藤條做架子22.①從神話故事背景可知,當時百姓面臨沒吃沒醫的困境,炎帝決心找藥草,這一行為體現出他心系百姓、關愛百姓,所以該說法正確。②炎帝親自嘗百草中毒無數次,并非是不懂愛惜自己生命,而是為了黎民百姓能有藥可醫,是一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表現,因此該說法錯誤。③ 在神話傳說里,炎帝確實親自嘗百草,總結經驗后寫下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也正因如此被稱為醫藥之神,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①正確;②錯誤;③正確23.句子“炎帝站在山腳下觀察大山,突然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側掛在崖壁的朽木向上攀爬”,A處前文是遇到虎豹,與該句內容不銜接;B處前文說峽谷難以攀登,此處看到金絲猴攀爬,為后文砍木桿、割藤條搭架子提供了靈感來源,邏輯連貫;C處已經在搭架子之后準備上山了,不適合插入此句。所以應放在B處。故答案為:B24.文中“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的,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這一情節特別神奇。感受從人體正常生理角度來看,人的身體并非透明,而這里設定炎帝身體透明且能觀察植物在體內變化,充滿奇幻色彩,極大地展現了神話想象的奇妙。故答案為:炎帝的身體竟然是透明度,還能看清植物在他身體里的變化,真的太神奇了。25.為深刻的印象的神話故事 制作一張神話人物名片即可。示例:姓名:女媧故事: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評價: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故答案為:女媧;遠古時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萬物生靈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斬下神鱉之足撐起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使世間生靈得以生活下去;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創世神和救世神。她心懷慈悲,勇敢無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萬物生靈,展現出無私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人們敬仰。26.(2024四上·蒼南期中)假如你搭上時光列車,來到神奇的神話世界中,開啟穿越時空之旅……你想遇到誰?一起去哪里?想做些什么?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展開想象,編寫一個故事,題目自擬,注意語言通順,內容具體。【答案】我看到了“龜兔賽跑” 這一天早上,我在一個深林中,在森林里面我看見了一塊石頭,我用腳踢了一下,可我沒想到的是這個石頭說話了,這個石頭可把我嚇了一大跳。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只狼在追一只小羊,一邊追小羊一邊說:“你不要跑了,我馬上就可以追上你了,跑也是沒有用的。”我心里想我是不是來到了童話故事中了,在這時一只小蜜蜂看見了我他就飛過來,他對我說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嗎,我心想有一個朋友也不過。我就點了點頭,就這樣,我和小蜜蜂成了朋友。我和他成了朋友后,他就帶我來到了一個地方,我看見上面有幾個大字“龜兔賽跑”,可是我又在上面看見了一列小字上面的字是這樣的“第一千零一次”,我的天呀,龜兔都第一千零一次賽跑了,我大叫著,可是沒有人聽見,因為他們都在看賽跑。在比賽中,兔子和烏龜你追我,我追你。我又和小蜜蜂來到了一座沒有建好的房子前,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只狼在和三只小豬一起建這個房子,我問小蜜蜂:“小蜜蜂,小豬他們就不怕被這一只狼吃了嗎 ”小蜜蜂說:“現在的狼是不會吃小豬的,可他只會吃……”我問了他好幾次,他一直也沒有回答我。就在這一個時候,我的眼睛是一片白,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我又一次睜開我的眼睛時,我看見的是我家的天花板。我坐了起來一看。我是在我家的床上.我大聲說:“我不是在童話世界的嗎 我為什么會在我的床上。”這時媽媽過來了,說:“什么童話世界呀 是不是做了一個童話世界的夢呀 ”原來,這一切都是我的一場夢。【知識點】想象作文【解析】【分析】這次習作為想象作文。寫想象作文要以現實生活為依據,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編亂造。寫想象作文應和寫記敘文一樣,在寫法上也要寫“實”,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即用現實生活記敘文的方法去寫未來的生活,讓人讀了有身臨其境之感。寫想象作文也要重視語言文字的表達,章法結構的組織,使人讀起來能感到文通字順,條理清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審題。本題為自命題童話作文,要求大膽展開想象,創編一則童話故事,注意故事要完整,情節要生動。二、立意。假如來到美麗神奇的童話世界,并開啟一段全新的經歷。想一想:你會在這里遇到誰 會做些什么 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可運用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合理地展開想象,把故事內容寫得生動、有趣、精彩,注意,不能天馬行空,胡編亂造,要符合生活實際。三、習作思路。開頭: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由此展開想象。中間:發揮想象,創設故事。按照一定寫作順序編寫故事。注意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運用人物描寫,塑造各個人物形象。注意想象要合理、有趣,語句要通順、連貫。結尾:總結全文,交代結果。【點評】這篇文章圍繞童話世界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從會說話的石頭,到龜兔的第一千零一次賽跑,還有狼和小豬一起建房子等情節,充滿童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