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梯形的面積【教學目標】1.在操作、觀察中經歷自主探索梯形 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2. 在比較、分析、推理中建立梯形的 面積計算公式模型,培養空間觀念,解決 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 溝通梯形與其他多邊形的面積計 算公式的聯系,感受數學的結構美。【活動準備】課件、學習單、水彩筆【教學重點】經歷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 公式的過程。【教學難點】溝通和理解梯形與其他多 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系。【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及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請問這兩種圖形的面積公式是用什么方法推導出來的呢?生1: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是:利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來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二、自主探究,推導公式(一)復習梯形的特征,猜測梯形面積計算的因素利用課件幫助學生回憶梯形各部分的名稱,并提出猜想:梯形的面積計算會與什么有關?(預設:梯形的面積與它的上底、下底、高、腰有關。)驗證探究,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1.課件出示:活動要求2.學生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并收集學生的作品。3.運用遷移,尋找方法。(1)拼擺法師:老師收集了幾個小組的方法,請同學給大家分享他的轉化方法和推導過程。展示學生的作品:(2)分割法展示學生的作品:割補法展示學生的作品: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上底+下底) × (高÷2)師:這里還有一個小組的方法與眾不同,梯形是怎樣變成平行四邊形的?4.轉化對比,體會方法。師: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拼擺法”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求面積要除以 2,“分割法”和“割補法”都只用了一個梯形,為什么也要除以2 呢?生:在“分割法”中除以 2 是因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要除以2,在“割補法” 中除以2是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用高來除以2。師:看來方法不同,“除以2”的意義也不同。因此,我們在學習時要抓住數學的本質,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師: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呢?生:都是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進行計算,都用到了轉化。5.符號抽象,構建模型。師:為了更簡潔地表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們還可以用字母表示,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生:用S 表示面積,用a、b、h 分別表示 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積 計算公式是S=(a+b)×h÷2。三、練習應用,拓展提高1.師:我國三峽水電站大壩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學生計算并匯報。師:這是我國建設的三峽水電站大壩,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之一,非常壯觀,如此宏偉的工程師我們國家人民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驕傲!四、課堂小結,盤點收獲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 1:我學會了用多種方法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生2:推導過程都是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進行研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