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過河》《過河》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混合運算》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加減乘除基本運算法則的基礎上,對整數混合運算知識進行深化與拓展。其核心是讓學生在“過河”的情境中認識“小括號”,理解“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掌握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并解決實際問題。教材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引入“小括號”的必要性,將知識學習與解決問題相結合,既便于學生理解,又能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為后續復雜算式的學習以及綜合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1.結合“過河”的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能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2.通過解決問題,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培養運算能力。3.在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應用意識。重點:理解“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掌握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規則。難點:結合具體的情景,正確地列出算式并解決問題。情境導入出示“過河”情境圖。師:同學們,你們穿過河流的時候通常會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自由地說一說。師:怎樣選船能夠順利過河呢?我們來一起研究吧!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拉近師生的距離,借助情景導入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過河”實際生活場景,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效果評價:生生之間互相評價,并給出自己的想法。探究新知活動一:認識“小括號”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師:你從圖中能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回答。生1:男生29人,女生25人。生2:一條大船坐學生9人,每條小船比大船少坐學生3人。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來看這個問題:“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才能渡過這條河流?”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到三條已知信息:一條大船坐學生9人,每條小船比大船少坐學生3人,男生29人、女生25人,誰來說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生:應該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29+25=54人,再算需要幾條大船,54÷9=6(條)。師:那能把這兩個算式寫成一個綜合算式嗎?生:29+25÷9。師:大家覺得這個算式對嗎?生:不對,根據除加混合運算規則,這個算式應該先算除法,但是我們需要先算加法。師:那怎樣才能先算加法呢?這時候我們就要請一個新朋友來幫忙了,它就是“小括號”。把29+25用“小括號”括起來,寫成(29+25)÷9,這樣就可以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加法了。大家試試算一算。生 :29加25等于54,54除以9等于6,所以需要6條大船。師:“小括號”有什么魔力?生:它讓加法先算了!師總結:沒錯,“小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嘗試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原有運算順序的不足,從而引出“小括號”,使學生深刻理解“小括號”出現的必要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效果評價: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及時給予點評和指導。師:相同情景下,54÷(9-3)能解決什么問題呢?試著說一說,算一算。生:因為有“小括號”,所以先算9-3,可以求出1條小船能坐幾人。從而算出54÷6=9表示54名同學都坐小船,需要9條小船。所以54÷(9-3)這個式子解決的問題是54名同學都坐小船,需要幾條船。小組討論:在計算有括號的算式時需要注意什么?生: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師總結:混合運算時,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設計意圖:通過探究相同情境下不同綜合算式所表示的含義,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小括號”用法的理解,體會“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效果評價: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表揚。活動二:應用“小括號”課件展示。師:“限乘46位乘客”是什么意思呢?學生討論交流,然后說一說。生:“限乘46位乘客”是指一輛大車最多可以坐46人。師:一共70人,先坐滿大車,剩下的坐小車,至少需要多少輛小車?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師:你來分析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出大車坐滿后還剩下多少人,再算需要多少輛小車。先用70-46=24(人),再用24÷8=3(輛),所以至少需要3輛小車。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師:怎么列綜合算式呢?生:(70-46)÷8師:大家同意嗎?這里的“小括號”能去掉嗎?生:不能,去掉就要先算除法了。教師出示課件。師:觀察信息,用(70-46)÷8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生:有一本書共70頁,已經看了46頁,余下的想要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出示課件。師:觀察信息,用(70-46)÷8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生:有70元錢,買了一個書包,余下的錢可以買多少本筆記本。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反復練習使用“小括號”解決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效果評價: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是否掌握本環節內容,并給予及時的鼓勵與指導。鞏固練習師: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學習效果吧!【教材習題】發送動畫《混合算式中的運算順序考查》,學生自主操作動畫。1.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參加隊列和團體操表演。隊列表演時,同學們站成4行。團體操表演時,3個男生和3個女生組成一個圖案。隊列表演時,平均每行站幾個人?團體操表演時,36人能組成多少個圖案?2.看一看,說一說,用(4+2)×5能解決什么問題 3.(1)李叔叔帶了100元,買1袋大米,剩下的錢可以買幾袋面條 (2)淘氣買了4盒牛奶和1瓶礦泉水,共花了34元。礦泉水每瓶多少元 (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4.同學們在勞動課上制作了39塊月餅,選擇一種包裝盒裝滿幾盒后還剩了3塊。他們可能選擇的是哪一種包裝盒 裝滿了多少盒 【拓展演練】1.加上“小括號”,使下面的算式成立。15-6÷3=3 2×5+3=16 15÷6-3=5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呢?什么能改變運算順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師:今天你的表現怎樣呢?你的好朋友表現怎樣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再完成評價表。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自主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合作交流、自我評價、評價他人的過程中,能夠客觀準確的看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效果評價: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并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提供方法指導。課后實踐用帶“小括號”的算式計算你購買零食的總價。設計意圖:將課堂所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小括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的能力。效果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實踐活動,并給予表揚和肯定。(共32張PPT)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過 河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新教材結合“過河”的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能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通過解決問題,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計算,培養運算能力。在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學習目標情境導入怎樣選船能夠順利過河呢?我們來一起研究吧!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活動一:認識“小括號”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條大船能坐9人,一條小船能坐……活動一:認識“小括號”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活動一:認識“小括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先算一共有多少人,再算需要幾條大船。已知一條大船坐學生9人每條小船比大船少坐學生3人男生29人女生25人活動一:認識“小括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活動一:認識“小括號”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已知一條大船坐學生9人每條小船比大船少坐學生3人男生29人女生25人29+25=54 (人)54÷9=6 (條)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列綜合算式)29+25÷9這樣列算式對嗎?不對!不對!這樣列式子是先算除法,我們需要先算加法。活動一:認識“小括號”已知一條大船坐學生9人每條小船比大船少坐學生3人男生29人女生25人29 + 25 ÷ 9( )請“( )”來幫忙。=54÷9答:需要6條大船。想先算29+25,該怎么辦?=6(條)“小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小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活動一:認識“小括號”算式54÷(9-3)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說一說,算一算。活動一:認識“小括號”54名同學都坐小船,需要9條小船。先算9-3,可以求出1條小船能坐幾人。54÷(9-3)=54÷6=9(條)解決的問題:54名同學都坐小船,需要幾條船?活動一:認識“小括號”算式54÷(9-3)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說一說,算一算。混合運算時,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小組討論:在計算有括號的算式時需要注意什么?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活動一:認識“小括號”“限乘46位乘客”是指一輛大車最多可以坐46人。限乘46位乘客限乘8位乘客限乘46位乘客指什么意思?活動二:應用“小括號”限乘46位乘客限乘8位乘客分析:先算出大車坐滿后還剩下多少人,再算需要多少輛小車。70-46=24(人)24÷8=3(輛)答:至少需要3輛小車。答案活動二:應用“小括號”一共70人,先坐滿大車,剩下的坐小車,至少需要多少輛小車?限乘46位乘客限乘8位乘客分析:先算出大車坐滿后還剩下多少人,再算需要多少輛小車。(70-46)÷8=24÷8=3(輛)答:至少需要3輛小車。答案活動二:應用“小括號”一共70人,先坐滿大車,剩下的坐小車,至少需要多少輛小車?看一看,說一說,用(70-46)÷8可以解決什么問題?70頁有一本書共70頁,已經看了46頁,余下的想要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活動二:應用“小括號”每個46元每本8元有70元錢,買了一個書包,余下的錢可以買多少本筆記本?活動二:應用“小括號”看一看,說一說,用(70-46)÷8可以解決什么問題?1.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參加隊列和團體操表演。(1)隊列表演時,平均每行站幾人?隊列表演時,同學們站成4行。團體操表演時,3個男生和3個女生組成一個圖案。分析:先算出全班一共多少人,再算平均每行站的人數。(18+18)÷4=36÷4=9(人)答:平均每行站9人。答案鞏固練習1.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參加隊列和團體操表演。(2)團體操表演時,36人能組成多少個圖案?隊列表演時,同學們站成4行。團體操表演時,3個男生和3個女生組成一個圖案。分析:先算出一個圖案需要多少人,再算能組成多少個圖案。36÷(3+3)=36÷6=6(個)答:36人能組成6個圖案。答案鞏固練習2.看一看,說一說,用(4+2)×5能解決什么問題 擺一個圖案需要2個白棋子和4個黑棋子,擺5個圖案需要多少個棋子?一套餐具包含一個小碗和一把勺子,買5套餐具一共花多少元?鞏固練習3.(1)李叔叔帶了100元,買1袋大米,剩下的錢可以買幾袋面條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買完大米剩的錢數,再算剩下的錢能買幾袋面條。100-64=36(元)36÷6=6(袋)答:剩下的錢可以買6袋面條。答案鞏固練習3.(1)李叔叔帶了100元,買1袋大米,剩下的錢可以買幾袋面條 (100-64)÷6=36÷6=6(袋)答:剩下的錢可以買6袋面條。列一個算式解決這個問題,試一試吧。鞏固練習34-4×8=34-32=2(元)答:礦泉水每瓶2元。3.(2)淘氣買了4盒牛奶和1瓶礦泉水,共花了34元。礦泉水每瓶多少元 4×8=32(元)34-32=2(元)答:礦泉水每瓶2元。答案或鞏固練習買3盒牛奶和1袋面條,一共需要多少元?3×8+6=24+6=30(元)答:一共需要30元。3.(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鞏固練習(39-3)÷4=36÷4=9(盒)(39-3)÷6=36÷6=6(盒)答:選擇4塊裝的禮品盒,可以裝9盒。選擇6塊裝的禮品盒,可以裝6盒。4.同學們在勞動課上制作了39塊月餅,選擇一種包裝盒裝滿幾盒后還剩了3塊。他們可能選擇的是哪一種包裝盒 裝滿了多少盒 提示:總塊數減去剩余的3塊,就是需要包裝的月餅數量。鞏固練習15-6÷3=3 2×5+3=16 15÷6-3=5(15-6)÷3=3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議一議吧!加上“小括號”,使下面的算式成立。2×(5+3)=1615÷(6-3)=5拓展演練什么能改變運算順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計算時要注意什么?課堂小結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解決問題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先分析問題,再解答。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課堂小結過河 評價表 自評 伙伴評 教師評能正確進行混合運算。會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能積極與同學合作交流。評價規則根據本節課的表現進行評價課堂評價課后實踐用帶“小括號”的算式計算你購買零食的總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過河》教案.docx 第一單元《過河》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