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邊邊邊”掌握基本知識1.下列條件中,可以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條邊對應相等 B.兩條邊對應相等C.三個角對應相等 D.三條邊對應相等2.下列圖形中,具有穩定性的是 ( )3.如圖是“作一個角,使其等于∠AOB”的尺規作圖的方法。上述方法通過判定△C'O'D'≌△COD 得到 ,其中判定△C'O'D'≌△COD的依據是 ( )A. SSS B. SASC. ASA D. AAS4.如圖,已知AC=BD,要根據“SSS”的判定方法,使得△ABC≌△DCB,需要再添加的一個條件是 。5.如圖,在△ABC 中,AD=ED,AB=EB,∠A=80°,則∠CED= °。6.如圖,已知∠AOB。(1)利用尺規作∠DPE=∠AOB(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作法)。(2)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作直線CM,使得CM∥OB。7.如圖,點 B,C,D,E在同一條直線上,AB=AE,AC=AD,BD=CE。問△ABC與△AED全等嗎 試說明理由。8.如圖,已知 C 是AB 的中點,AD=CE,CD=BE。求證:(1)△ACD≌△CBE。(2)∠A+∠ECA=180°。B提升關鍵能力9.三月西湖,許仙與白娘子篷船借傘,還傘定情,《白蛇傳》的故事流傳千年。我國紙傘的制作工藝十分巧妙,如圖,AB=AC,支撐桿 BD,CD 等長,當傘圈D 沿著傘柄AP 滑動時,紙傘隨之打開或收攏,而無論紙傘打開還是收攏,傘柄 AP 始終平分同一平面內兩條傘骨所成的∠BAC。這里推斷∠BAD=∠CAD 的理由是 ( )A.由 AB=AC,∠BAD=∠CAD,AD=AD,得△ABD≌△ACDB.由 AB=AC,AD=AD,BD=CD,得△ABD≌△ACDC.由 AB=AC,∠ABD=∠ACD,BD=CD,得△ABD≌△ACDD.由 AB=AC,∠BDA=∠CDA,BD=CD,得△ABD≌△ACD10.“經過已知角一邊上的一點,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規作圖過程如下:已知:如圖1,∠AOB 和OA 上一點 C。求作:一個等于∠AOB 的角,使它的頂點為C,一邊為 CA。作法:①如圖2,在 OC上取一點D,以點O為圓心,OD 長為半徑畫弧,交OB 于點 E;②以點 C 為圓心,OD 長為半徑畫弧l,交CA于點F,以點 F 為圓心,DE 長為半徑畫弧,交弧l于點 G;③作射線 CG,則∠GCA 就是所求作的角。此作圖過程的依據中不含有 ( )A.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C.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D.兩點確定一條直線11.(1)如圖1,點B,E,C,F在同一條直線上,AB= DE,AC= DF,BE=CF。求證:△ABC≌△DEF。(2)如圖 2,點 A,C,F,D 在同一條直線上,AF=DC,AB=DE,BC=EF。求證:△ABC≌△DEF。(3)如圖3,點 A,D 在線段 FC 上,FA=CD,AB=DE,BC=EF。求證:AB∥DE。發展核心素養12.[推理能力]如圖,已知 AD=BC,AC=BD。求證:∠DAO=∠CBO。第2 課時 “邊角邊”A掌握基本知識1.如圖,下列三角形中,全等的是 ( )A.①② C.③④B.②③ D.①④2.下列各組條件中,能判定△ABC≌△A'B'C'的是 ( )B.∠B=∠B',AB=B'C',BC=C'A'C.AB=BC=CA,A'B'=B'C'=C'A'3.如圖,AC與BD 相交于點O,若OA=OD,要用“SAS”證明△AOB≌△DOC,還需要的條件是 ( )A. OB=OC B. AB=DCC.∠A=∠D D.∠B=∠C4.如圖,AB=AC,D,E分別是AB,AC上的點,AD=AE,BE,CD相交于點M。若∠A=70°,∠C=30°,則∠MEC 的度數為 °。5.如圖,已知∠ACB=∠CAD,若以“SAS”判定△ABC≌△CDA,需添加的條件是 。6.如圖,AB是∠CAD 的平分線,AC=AD。求證:∠C=∠D。7.如圖,C是線段AB 的中點,AD=BE,∠A=∠B。求證:∠D=∠E。8.如圖,已知∠α和線段a,用尺規作一個三角形,使其一個內角等于∠α,夾這個角的兩邊長分別等于2a 和a(另作圖,不得在原圖上直接作圖,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提升關鍵能力9.如圖,在△ABC 中,AB=8,AC=5,AD 是△ABC的中線,則 AD 的取值范圍是 ()A.3C.2.510.如圖,在△ABC 和△AED 中,AB = AE,∠BAE=∠CAD,AC=AD。求證:△ABC≌△AED。11.如圖,已知 AB=CD,點 E,F在線段 BD 上,且AF=CE。請從①BF=DE;②∠BAF=∠DCE;③AF=CF 中,選擇一個合適的作為已知條件,使得△ABF≌△CDE。你選擇的條件是: (只填寫一個序號)。添加條件后,請證明:AE∥CF。12.如圖,在△ABC 和△AED 中,AB=AC,AE=AD,∠BAC=∠EAD,且點 E,A,B 在同一條直線上,點C,D在直線 EB 同側,連結BD,CE,兩者相交于點 M。(1)求證:△ABD≌△ACE。(2)若∠CAD=100°,求∠DME 的度數。發展核心素養13.[推理能力]在△ABC中,AB=AC,D 是線段BC 上的一動點(不與點 B,C重合),以線段AD為邊在其右側作△ADE,使 AE=AD,∠DAE=∠BAC,連結CE。(1) 如 圖 1, 當 ∠BAC = 90°時, ∠DCE= °。(2)如圖 2,設∠BAC=α,∠DCE=β,請你探究α與β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角邊角”與“角角邊”A 掌握基本知識1.在△ABC和△A'B'C'中,由∠A=∠A',∠B=∠B',BC=B'C', 得出△ABC≌△A'B'C'的根據是 ( )A. SAS B. SSS C. ASA D. AAS2.如圖,已知△ABC的六個元素,則甲、乙、丙三個三角形中,與△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C.只有乙 D.只有丙3.如圖,點 B,F,C,E在同一條直線上,AC=DF,∠1=∠2。如果根據“ASA”判定△ABC≌△DEF,那么需要補充的條件是 ( )A. AB=DE B.∠A=∠DC. BF=CE D.∠B=∠D4.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A.∠A=∠F,BA=EF,AC=FDB.∠B=∠E,BC=EF,∠A=∠DC.∠C=∠F=90°,∠A=60°,∠E=30°,AC=DFD.∠A=∠D,AB=DE,∠B=∠E5.如圖,圖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邊長。若要使兩個三角形全等,則∠1 的度數為 ( )A.40° B.50° C.60° D.70°6.如圖,已知AC與BF 相交于點E,AB∥CF,E為BF 的中點,若CF=7,AD=5,則 BD 的長為 。7. 如圖,若 AD 是△ABC 的高線,∠DBE =∠DAC,BD = AD, ∠AEB = 120°, 則 ∠C= °。8.如圖,∠1=∠2,∠3=∠4,BD=AC。若 AE=4,BC=11,則 ED= 。9.如圖,在△ABC 和△ADE 中,AB=AD,∠B=∠D,∠1=∠2。求證:BC=DE。10.如圖,∠C=∠D=90°,∠CBA=∠DAB。(1)求證:△ABC≌△BAD。(2)若∠DAB=70°,則∠CAB= °。提升關鍵能力11.如圖,在△ABC中,D 為邊 BC 上的一點,∠1=∠2=∠3,AC=AE。若 DE=8,BD=3,則 DC= 。12.如圖,AB=AC,∠B=∠C,則圖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13.如圖,已知∠α和線段a,用尺規作一個三角形,使其一個內角等于∠α,另一個內角等于2∠α,且這兩內角的夾邊等于 a(可在原圖上直接作圖,保留痕跡,不寫作法)。14.如圖,△ABC 的兩條高線AD,CE 相交于點F,AF=BC。(1)求證:△AEF≌△CEB。(2)若 BE=4,CF=5,求 AE 的長度。15.如圖,點 B,E,C,F在同一條直線上,AC與DE 相交于點O,AC∥DF,AB∥DE,AB=DE。若 BE=1,EC=3,求 BF 的長。發展核心素養16.[推理能力]在△ABC 中,D,F 分別為線段AC,AB 上的點,連結 BD,CF,兩者相交于點 E。(1)如圖 1,若 BD⊥AC,CF⊥AB。求證:∠BAC+∠BEC=180°。(2)如圖 2,若 BD 平分∠ABC,CF 平分∠ACB,∠BAC=60°。求證:EF=ED。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課時 “邊邊邊”1. D 2. A 3. A 4. AB=DC5.100 6.略7.△ABC≌△AED。理由略 8.略 9. B 10. C11.略 12.略第2課時 “邊角邊”1. A 2. D 3. A 4.100 5. BC=DA 6.略 7.略8.略 9. B 10.略 11.①(或②)。證明略12.(1)略 (2)40° 13.(1)90 (2)α+β=180°。證明略第3課時 “角邊角”與“角角邊”1. D 2. B 3. B 4. A 5. C 6.2 7.60 8.7 9.略10.(1)略 (2)20 11.5 12.△ABD≌△ACE,△BEF≌△CDF13.略 14.(1)略 (2)9 15.5 16.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