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回歸專題(二)等腰三角形的多解問題【教材母題】已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的度數為 54°,求其余各個內角的度數。【思想方法】分類討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近年來各地中考命題的熱點。在解題過程中,正確合理的分類討論可以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化繁為簡。【變式1】(條件不變,問題改變)1.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若∠A=40°,求△ABC 的頂角度數。【變式2】(改變條件,變角度問題為邊長問題)2.若 求以 a,b為邊長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長。【變式3】(改變條件,通過畫圖與計算結合出現多解情況,改變問題)3. 如圖,在△ABC 中,∠ABC=40°,∠BAC=80°,以點 A 為圓心,AC長為半徑作弧,交射線BA 于點 D,連結 CD。畫出圖形,求出∠BCD的度數。【變式4】(改變條件,變為畫圖問題)4.如圖,已知在△ABC 中,∠A=120°,∠B=20°,請用一直線將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要求用兩種不同的分法,并寫出每個等腰三角形的內角度數)。拓展性任務1.數學課上,張老師舉了下面的例題:例1: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110°,求∠B 的度數(答案:答案35°)。例2: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40°,求∠B的度數(答案:40°或 70°或 100°)。張老師啟發同學們進行變式,小敏編了如下一題:變式: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數。(1)請你解答以上的變式題。(2)小敏發現,∠A 的度數不同,得到∠B 的度數的個數也可能不同,若在等腰三角形 ABC中,設∠A=x°,則∠B 有三個不同的度數時,請你探索x的取值范圍。2.定義:如果兩條線段將一個三角形分成3 個等腰三角形,我們把這兩條線段叫作這個三角形的三分線。請你在圖中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畫出頂角為 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線,并標注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若兩種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 3對全等三角形,則視為同一種方法)。3.如圖,在△ABC中,AB=AC=2,∠B=40°,點D在線段BC 上運動(不與點 B,C重合),連結AD,作∠ADE=40°,其中點 E在AC 上。(1)當∠BDA=115°時,∠EDC= °,∠DEC= °;當點 D 從點 B 向點 C 運動時,∠BAD 逐漸變 (填“大”或“小”),∠BAD ∠CDE(填“>”“<”或“=”)。(2)在點 D 運動的過程中,△ADE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嗎 若可以,請求出∠BDA 的度數;若不可以,請說明理由。一個三角形可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原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為 36°,求原三角形最大內角的所有可能值教材回歸專題(二)等腰三角形的多解問題【教材母題】 63°,63°或54°,72°1.40°或100° 2.11 或13 3.10°或100° 4.略拓展性任務1.(1)50°或20°或 80° (2)02.略3.(1)25 115 大 = (2)可以。110°或 80°4.72°,90°,108°,126°,13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