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語文試卷1.下列詞語中,每對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繚繞/燎原 邊幅/名副其實B.棱角/凌云襁褓/強詞奪理C.盤旋/漩渦 消長/草長鶯飛D.怠慢/彌漫 拾取/拾級而上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追溯 天衣無縫 仿徨 消聲匿跡B.緘默 紛至踏來 斑瀾 震耳欲聾C.惟幕 暴風驟雨 霧靄 目炫神迷D.抉擇 分崩離析 縈繞 大煞風景3.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問題。志不求易,事不避難。①能否為未來培養更多新時代的建設者,關鍵是要激發青少年的奮斗精神。②青少年需要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和青春的風采。在周而復始的日子中,我們英姿勃發;在浩瀚的學海里,我們孜孜不倦;在海枯石爛的時代浪潮中,我們盡情遨游。即使經歷挫折,我們也會持之以恒,接踵而至。③只有保持一股中流擊水的勁頭,奮斗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多年后,我們歷歷在目地回憶往事時,會因努力過而能自信地道一句:“青春無悔。”④那些以夢為馬、激情奮斗的日子,終將成為我們人生的財富。(1)以上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周而復始B.海枯石爛C.接踵而至D.歷歷在目(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①B.②C.③D.④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中國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的測試成功,靠的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們共同努力取得的。B.隨著考古成果不斷融入現代生活,國家考古公園日益成為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陣地。C.梅花獎激勵著戲劇演員發展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其登頂新時代文藝高峰。D.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最終結果顯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總量已經超過3.76億以上。5.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家國情懷”是一種樸素的情感。九年級(3)班準備開展以“天下國家 家國情懷”為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活動我策劃]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個具體活動形式。活動一:愛國人物圖片展活動二: 活動三: (2)[活動我邀請]班級將于4月28日下午兩點在本班教室進行“天下國家 家國情懷”的主題活動,班長小江打電話邀請語文老師擔任評委,小江該怎么說?(3)[活動我展示]在愛國詩篇朗誦中,小渝朗誦了《黃河頌》后,小文接著將朗誦《我愛這土地》,假如你是活動的主持人,請為這兩個節目的銜接寫一段串詞。(串詞不少于50字)6.閱讀《桃花源記》文段,完成下列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桑竹之屬/具答之B.不足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C.處處志之/尋向所志D.遂迷,不復得路/后遂無問津者(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桃花源里,沒有剝削和紛擾,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歡樂,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形象體現。B.在聽了漁人對外界的介紹后,桃源人嘆惋不已,從上下文推知,他們感嘆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時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漁人不要把這里的情況告訴給外界,目的是希望遠離戰亂和苦難,永不受打擾,繼續享受這寧靜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繪了桃花源里一幅鮮活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又極力表現它的似有似無。尋覓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7.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文段一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選自蘇軾《留侯論》)文段二包明者,不知其鄉里,少為兵,事①湯岐公。紹興②末,岐公以御史論罷。久之,御史中丞汪公澈拜參知政事,一府③皆往。汪公,蓋前日劾岐公者也。于是明獨不肯往,曰:“是嘗論擊吾公者,持何面目事之。”雖妻子饑寒,不之顧④。未幾,以病死。(選自《陸游文集》,有刪改)【注】①事:服事,侍奉。②紹興:宋高宗趙構的年號。③一府:全府,這里指原來在岐公府上效勞的人。④顧:拜訪。(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①卒然臨之而不驚 ②是嘗論擊吾公者 (2)根據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標準,說說兩則材料分別印證了其中的哪些觀點?請結合文段內容簡要分析。8.閱讀下面這首古詩,根據要求回答問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劃線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9.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問題。“0蔗糖”等于“0糖”嗎【材料一】4月10日,國內飲料品牌元氣森林發布致歉聲明,稱在乳茶產品的產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明“0蔗糖”與“0糖”的區別,容易引發誤解。這份道歉說明很快將元氣森林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讓一些消費者突然意識到“0蔗糖”不等于“0糖”,原來自己一直被誤導了。事實上,由于能避免糖分過高帶來的發胖等問題,“0糖”飲料成為近些年火爆的概念,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傳統的飲料企業,都相繼推出了無糖飲料產品,試圖吸引對健康飲食有更高要求的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注意。元氣森林作為新興的國產品牌,之所以能夠快速突出重圍,正是憑借著無糖的差異化定位。一直以來,元氣森林的品牌宣傳,都在打造“0糖0脂0卡”的概念,并將它印到了產品的外包裝上。不少消費者購買元氣森林,圖的就是它更加健康的“0糖”成分,以為這就是一款健康的無糖飲料,盡管成分表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添加了結晶果糖的代糖成分。從元氣森林的角度看,“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是一個簡單的常識。但這樣的事實,在消費者那里,未必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知識。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不一定具備專業知識,去區分“蔗糖”“0糖”或“代糖”等各種概念,通常也不會去專門研究其成分表。(選自《中國青年報》)【材料二】“0糖”“0脂”“0卡”是互相獨立的概念,它們到底是健康密碼還是營銷噱頭呢?顧名思義,“0糖”就是指不含糖。但是在食品營養領域中,“糖”的概念可能和公眾的理解不完全一致,這就給了一些商家虛假宣傳的空間。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把“糖”理解為蔗糖(或者說白砂糖)。在食品營養領域中,“糖”是各種單糖和雙糖的統稱,除了蔗糖,常見的還包括果糖、麥芽糖、乳糖、葡萄糖等等。果葡糖漿、高果糖漿、冰糖、紅糖、蜂蜜、濃縮果汁等等,其實質內容也是“糖”。按照國家標準,“0糖”或者“無糖”的定義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過0.5克——這里的糖,是指各種單糖和雙糖,不管是天然存在的還是人為添加的。但是,很多商家把“無糖”概念偷換成了“沒有添加糖”,比如“無糖奶茶”的檢測經常發現含糖,往往就是來自于牛奶的乳糖或者植脂末中的糖漿。(選自《曲靖日報》)【材料三】全世界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甜味實驗。1998﹣2013年間,全球每日添加糖的攝取量,從48克攀升至70克,增長了46%。美國人最甚,平均每天攝取的糖量達到165克。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引起蛀牙,導致體重增加,加速皮膚老化,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糖也因此成為不健康的代名詞。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飲食建議,正常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也就是兩勺半的白砂糖。然而,如果喝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樂,你這一天的額度就超標了,因為它的含糖量是35克,更別提那些果汁、奶茶、咖啡和蛋糕里的糖。當你我開始越來越在意糖分的危害和帶來的額外能量時,許多代糖類食品如雨后春筍般扎堆出現!代糖,是指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者提供很少熱量的食品添加劑。起初它是為糖尿病人研制的,后來因為它可以減少糖類的攝入量,逐漸受到普通人群的歡迎。和糖一樣,代糖分子也可以與舌頭味蕾的甜味受體產生中和,所以嘗起來是甜的,但它無法被人體完全利用,因此不會帶來糖那么多的熱量,就像一把能插入鎖孔中的鑰匙,卻不能轉到底開鎖。代糖種類很多,根據是否提供熱量,可以分為有熱量的營養性代糖和無熱量的非營養性代糖。代糖情況一覽表種類 名稱 來源 甜度(與蔗糖比)非營養性代糖 阿斯巴甜 人工合成 200倍糖精鈉 人工合成 200﹣700倍甜蜜素 人工合成 30﹣80倍紐甜 人工合成 8000倍甜菊苷 天然 300倍營養性代糖 木糖醇 生物轉化 1倍赤蘚糖醇 微生物發酵 0.7﹣0.8倍(選自《三聯生活周刊》)【材料四】廣東省廣州市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語文模擬練習卷《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年來主要大城市0﹣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為7.3%。青少年兒童肥胖的發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響,其中遺傳因素在肥胖發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營養攝入、膳食結構、生活習慣等也是重要因素。當下,青少年兒童膳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導致熱量攝入超過消耗所需。從生活方式來看,現在不少青少年缺乏運動,看電視和玩手機取代了體育鍛煉,降低了身體代謝率。(選自《人民日報》)(1)下列關于“無糖飲料”的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新興國產品牌元氣森林為了能脫穎而出,打造“0糖”“低糖”概念以吸引消費者。B.按標準,“0糖”或“無糖”的定義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為0.5克。C.“乳茶有奶所以有糖”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元氣森林和消費者都認為這是眾所周知的。D.“無糖奶茶”常檢測出含糖,是因為眾多商家偷換“無糖”和“沒有添加糖”的概念。(2)下列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無糖飲料的迅速走紅,主要因為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健康飲食要求日漸提高。B.代糖受到普通人群歡迎是因它能提供甜味口感,且可以減少糖類的攝入量。C.與來源于人工合成的代糖相比,來自于天然成分的代糖其甜度普遍比較低。D.隨著添加糖攝取量大幅度上升,蛀牙、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發生的風險加大。(3)文中劃線句子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分析其作用。就像一把能插入鎖孔中的鑰匙,卻不能轉到底開鎖。(4)小海同學每天喝3罐可樂,請你結合文本內容,勸說他改掉這一不良習慣。10.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撕日歷的日子遲子建 ①又是年終的時候了,我寫字臺上的臺歷一側高高隆起,而另一側卻薄如蟬翼,再輕輕翻幾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謝幕了。 ②厚厚的那一側是已逝的時光,由于有些日子上記著一些人的地址和電話,以及偶來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來的厚度還厚,仿佛說明著已去的歲月的沉重。它猶如一塊沉甸甸的磚頭,壓在青春的心頭,使青春慌張而疼痛。 ③發明臺歷的人大約是個年輕人,歲月于他來講是漫長的,所以他讓日子在正方形的鐵托架上左右翻動,不吝惜時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對時光,當一年萬事大吉時,他會輕輕松松把那一摞用過的臺歷捆起,隨便扔到什么地方讓它蒙塵,因為日子還多得是呢。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看著那一摞摞用過的臺歷,也許會有一種人生如夢的滄桑感。 ④于是想到了撕日歷。 ⑤小的時候,我家總是掛著一個日歷牌,我媽媽叫它“陽歷牌”,我們稱它“月份牌”。那是個硬紙板裁成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圖畫,下面是掛日歷的地方。那時候我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撕日歷。早晨一睜開眼,我爬出被窩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腳踩著枕頭去撕釘在炕頭被架子一側的月份牌,凡是黑體字的日子就隨手丟在地上,因為這樣的日子要去上學,而到了紅色字體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著它回到被窩,親切地看著它,覺得上面的每一個字母都漂亮可愛,甚至覺得紙葉泛出一股不同尋常的香氣。于是就可以賴著被窩不起來,反正上課的鐘在這一天成了啞巴,可以無所顧忌地放縱自己。有時候父親就進來對炕上的人喊:“涼了涼了,起了!”“涼了”不是指他,是指他做的早飯。反正灶坑里有火,涼了再熱,于是仍然將頭縮進被窩,那張星期日的日歷也跟了進來。父親是狡猾的,他這時惡作劇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進睡房,狗沖著我的被窩就搖頭擺尾地撲來,兩只前爪搭在炕沿,溫情十足地嗚嗚叫著,我只好起來了。 ⑥有時候我起來后去撕日歷,發現它已經被人先撕過了,于是就很生氣,覺得這一天的日子都會沒滋味,仿佛我不撕它就不能擁有它似的。 ⑦撕去的日子有風雨雷電,也有陽光雨露和頻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歡欣愉悅,也有爭吵和悲傷。雖然那是清貧的時光,但因為有一個團圓的家,它無時不散發出溫馨氣息。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時飄到窗外,隨風飛舞,落到雞舍的就被雞一轟而啄破,落到豬圈的就被豬給拱到糞里也成為糞。命運好的落在菜園里,被清新的空氣滋潤著,而最后也免不了被雨打濕,漚爛后成為泥土。 ⑧有會過日子的人家不撕臺歷,用一根橡皮筋勒住月份牌,將逝去的日子一一塞進去,高高吊起來,年終時拿下來就能派上用場。有時女人們用它給小孩子擦屁股,有時候老爺爺用它們來卷黃煙。可我們家因為我那雙不安分的手,日子一個也沒留下來,統統飛走了。每當白雪把院子和園田裝點得一派銀光閃閃的時候,月份牌上的日子就薄了,一年就要過去了,心中想著明年會長高一些,辮子會更長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碼又會大上一碼,便有由衷的快樂。新日子被整整齊齊地裝訂上去后,嫦娥仍然在日復一日地奔月,那硬紙牌是輕易不舍得換的。 ⑨長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興趣去撕它了。我在哈爾濱生活的這幾年才算像模像樣過起了日子,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日歷,讓它由一側到另一側。當兩側厚薄幾乎相等時,哈爾濱會進入最熱的一段日子。年終時我將用過的臺歷用線繩串起,然后放到抽屜里保存起來。當我串起今年的臺歷、將明年散發著墨香氣的日子擺在鐵皮架上時,我會在上面簡要抒寫一些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慮。如果能把幼時已撕去的日歷一一拾回,也許已故的父親就會復活,他又會放進一條狗進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許我老家那個已經荒蕪的院落又會變得綠意盈門。但日子永遠都是:過去了的就成為回憶。 ⑩當我年事已高,將臺歷的日子看花了,翻臺歷的手哆嗦不已時,嫦娥肯定還在奔月。(1)關于“撕日歷”,作者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情況有不同態度,請簡要概括。(2)文章在展開對撕日歷的回憶之前,為什么要先寫眼前的臺歷?(3)本文的語言極具特色,請結合上下文,賞析下列句子。父親是狡猾的,他這時惡作劇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進睡房,狗沖著我的被窩就搖頭擺尾地撲來,兩只前爪搭在炕沿,溫情十足地嗚嗚叫著,我只好起來了。(4)作者在第三段寫年輕人“會輕輕松松把那一摞用過的臺歷捆起,隨便扔到什么地方讓它蒙塵,因為日子還多得是呢。”在是第九段寫“年終時我將用過的臺歷用線繩串起,然后放到抽屜里保存起來。”為什么“年輕人”和“我”對待舊臺歷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反差?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11.請以《竭盡全力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1.【答案】C2.【答案】D3.【答案】(1)A(2)D4.【答案】B5.(1)愛國人物故事會愛國詩歌朗誦會(2)語文老師,您好,我是九年級(3)班班長張寧。我們班將于4月28日下午兩點在本班教室進行“天下國家 家國情懷”詩歌朗誦比賽,真誠邀請您擔任評委,給予指導,可以嗎?(3)小渝同學的朗誦,讓我們感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華兒女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下面請小文同學為大家朗誦《我愛這土地》,讓我們在纏綿婉轉中,感受那愛國的依依深情。6.【答案】(1)B(2)①(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著妻子兒女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②(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3)B7.(1)①面對。②曾經。(2)文段一:體現了“威武不能屈”。文段二:體現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8.【答案】“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尺紅紗一丈綾”形成對比,揭露了宦官假借“宮市”之名強取豪奪民間財物,底層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又無力反抗的黑暗社會現實。表達了詩人對賣炭翁的同情及對宦官及其爪牙的憎惡。9.【答案】(1)A(2)A(3)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代糖只提供甜味,但是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也體現出說明文語言的生動。(4)示例:小海,你每天喝這么多可樂是不健康的,這樣會導致你熱量的攝入超過消耗所需,如果缺乏運動的話,你的身體代謝率也會下降,長此以往你可能會肥胖,甚至引起其他健康問題。所以不要再多喝可樂了,嘗試著用水替代可樂,這樣才健康。10.(1)①小時候喜歡;②被撕過之后生氣;③長大以后,不那么有興趣后來變成翻日歷。(2)“臺歷”是“日歷”的延展,引發作者相似的聯想;“臺歷”由于翻動保存的特點讓作者感受到了歲月的沉重與滄桑,自然想到了帶給自己己輕松愉快的“日歷”為文章主體內容做了有力的鋪墊。(3)①語言上生動形象有趣,對父親的描寫用詞獨特,“狡猾”屬于貶義詞褒用,展示了“我”和父親和諧的父女關系。②手法上采用細節描寫真實生動地再現了人與動物之間自然和諧的溫馨畫面,濃郁的生活氣息令人神往。(4)①“年輕人”是作者為了更好地表達感情而的虛設的并非實指某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種泛指。②作者將“年輕人”與“我”對待舊臺歷的不同態度進行對比,含蓄地表達了對有些年輕人不懂得珍惜時光的一種善意的批評。11.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