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2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74年的歷史就如同一幅畫卷:A.1949年的長江前線英勇善戰的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ruì bù kě dāng;B.1982年的新德里亞運賽場上,中國姑娘呂偉鶴立雞群,凌空一跳博得觀眾發自內心由衷的贊賞;為了那驚天一著,中國科研人員dān jīng jié lù,多少人黑發變白發……他們的歷史功績必將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入木三分。同時,我們也要銘記國恥,那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不會忘記。C.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jié zé清算,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讓人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當然,D.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要展望未來,也要回顧歷史,讓我們繼續為中華崛起而奮斗!
1.根據拼音寫詞語。
(1)ruì bù kě dāng    (2)dān jīng jié lǜ    (3)jié zé   
2.文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摧枯拉朽 B.鶴立雞群 C.入木三分 D.慘絕人寰
3.小菁發現筆記中的這段文字不太通順,其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A句 B.B句 C.C句 D.D句
【答案】1.銳不可當;殫精竭慮;詰責
2.C
3.A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詞語的使用(搭配);語序不當;表意不明;重復啰嗦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2)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3)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方法,找出病因。
1.本題考查字形。(1)“ruì bù kě dāng” 對應的詞語是 “銳不可當”,形容人民解放軍在長江前線的攻勢兇猛、不可阻擋,符合語境中對解放軍英勇善戰的描述。(2)“dān jīng jié lǜ” 寫作 “殫精竭慮”,體現中國科研人員為實現目標傾注全部精力、費盡心思的狀態,與 “多少人黑發變白發” 的語境相符。(3)“jié zé” 為 “詰責”,指責問,在這里用于表達紀念歷史并非為了責難清算,符合文意。
故答案為:銳不可當;殫精竭慮;詰責
2.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摧枯拉朽” 比喻輕易摧毀腐朽勢力,用于形容人民解放軍摧毀敵軍的氣勢,使用恰當。
B.“鶴立雞群” 比喻一個人的才能在群體中很突出,形容呂偉在亞運賽場上的出色表現,符合語境。
C.“入木三分” 原形容書法筆力剛勁,后比喻見解深刻,此處用于形容 “歷史功績鐫刻在史冊上”,對象誤用,使用不恰當。
D. “慘絕人寰” 形容悲慘到極點,用于描述南京大屠殺的慘烈,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C
3.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正確。
B.“發自內心由衷的贊賞” 中,“發自內心” 與 “由衷” 語義重復,存在語病。
C. “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 中,“避免” 與 “不再” 雙重否定表肯定,導致語義錯誤,否定不當。
D.“不僅要展望未來,也要回顧歷史” 語序不當,應先 “回顧歷史” 再 “展望未來”,邏輯順序不合理。
故答案為:A
二、【綜合性學習】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新聞,完成下面小題。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謝希瑤、邊思琪)記者17日從商務部獲悉,以“誠信興商,你我共筑”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16日在廈門啟動,正式拉開全國宣傳月活動帷幕,旨在弘揚誠信興商文化,推動各行業誠信經營,提高全社會的誠信經營水平。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周強在視頻致辭中介紹,宣傳月期間各地各部門將在全國組織開展“誠信興業,誠信衛民”“誠信興商,央企先行”等19項主題活動,集中展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加強商務信用治理、創新信用特色應用、構建信用經濟生態等方面的成效舉措,普及誠信經營政策法規,倡導誠信經營文化、誠信興商理念、誠信守規意識。同時,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推出更多信用便利信用惠企、信用經商的政策措施;完善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加大執法力度,讓失信違法者受到懲治。
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由商務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共同舉辦,今年是活動連續開展的第20年。
4.請根據上面新聞內容擬寫一個合適的標題
5.小明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的誠信經商的宣傳活動上看到一副對聯,上下聯各缺了一部分,請你幫他把對聯補充完整。
上聯:以誠共事,   。
下聯:   ,商商有望興隆。
【答案】4.示例: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5.示例:事事都能遂愿;憑信經商
【知識點】新聞標題;對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新聞標題的擬寫。新聞標題擬寫的要求:1、標題所提示的事實,要與新聞內容一致。2、標題中的論斷在新聞中要有充分依據。
(2)本題考查對聯。對聯是用對偶修辭寫出的句子,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的意思的藝術形式。解題時,要根據題干要求,依據對聯的特點分析作答。
4.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新聞導語明確指出,活動名稱為 “2024 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核心事件是 “16 日在廈門啟動”。擬寫標題時,需簡潔概括這兩個關鍵信息,突出活動啟動這一核心內容。因此,合適的標題可擬為 “2024 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故答案為:示例: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5.本題考查對聯相關知識。上聯 “以誠共事” 圍繞 “誠” 展開,結構為 “介詞 + 名詞 + 動詞”,補寫部分需與 “事事”(疊詞,對應 “商商”)搭配,且體現誠信帶來的積極結果,如 “事事都能遂愿”(“事事” 對 “商商”,“都能遂愿” 對 “有望興隆”,語義契合)。下聯需與上聯 “以誠共事” 對應,圍繞 “信” 展開,結構保持一致,“憑信經商”(“憑信” 對 “以誠”,“經商” 對 “共事”)符合要求,且與 “商商有望興隆” 銜接自然,突出誠信經商的主題。
故答案為:示例:事事都能遂愿;憑信經商
6.(2024八上·道縣期中)古詩文名句默寫。
“望”字,在甲骨文中,它很像一幅表意的畫,即一個人踩在高處睜大眼睛看向遠方。
我們的古詩文中有著千姿百態的“望”:余暉中望去,“樹樹皆秋色,①   ”(王績《野望》)令詩人在滿目秋色中更感蕭瑟;登樓而望,江面暮靄沉沉,煙霧籠罩,崔顥發出“②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的思鄉之嘆;面對“③   ,   ”(王維《使至塞上》)的景象,王維即景自嘆,抒發遠離的苦悶;吳均致信友人,“④   ,望峰息心”(吳均《與朱元思書》)表達了望奇絕秀美山峰而生淡泊名利之心的歸隱之感。
【答案】山山唯落暉;日暮鄉關何處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鳶飛戾天者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①②④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唯,暉,戾。③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是詩人途中所見所望,自己像飄飛的蓬草出臨漢塞,像北歸的大雁進入胡天,“望” 中蘊含著遠離故土的苦悶,這兩句精準傳達出這種心境。
故答案為: ① 山山唯落暉 ② 日暮鄉關何處是 ③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④ 鳶飛戾天者
【點評】①②③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三、現代文閱讀Ⅰ(10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各小題。
飲水與健康
①一個健康的人,有足夠的水喝,即使一段時間內不進食,也能維持生命。如果沒有水,三天就會導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堅持不到兩個小時,死神就會降臨。所以《本草綱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國的先人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的說法。為什么水對人如此重要?
②人體內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傳送養分至人體各個組織、排泄人體廢物、體液(如血液)循環的載體,是消化食物、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以及調節體溫所必須的物質;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鈣、鎂一樣,對維持身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預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數由病毒引起,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足夠地飲水,可避免皮膚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足夠的水可促使人體排除廢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夠的水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長期處于心理緊張狀態,身體就無法抵御細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們在心情煩躁時,應多飲水。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有利于人體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夠的水,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人體脫水的過程。例如老年人皺紋增多,就是皮膚干燥、脫水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倒會逐漸下降。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養成喝水的習慣。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攝入和排出量相差無幾,變化幅度為1%-2%。美國科學家測定,一個體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過尿液、皮膚蒸發等多種途徑,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為2569毫升。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們所需的水,不完全來自飲水;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從飲水中獲取的水,約需1200毫升。常用飲水杯容量為200毫升,即每天約需飲6-8杯,才能說飲了足夠的水。當然,這是指正常狀態,在高溫天氣和運動、勞動強度大的情況下,還要補充約三分之一的飲水量。
⑦還要注意,喝可樂等飲料不能代替喝水。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
鏈接:有些古老的小辦法,對現在仍然適用,居民可以嘗試。自來水燒開后,里面的氯化物會被蒸發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會被殺死。可以在日常燒水時,水開始沸騰后將壺蓋打開,讓開水滾沸2-3分鐘,這樣可以蒸發一些水中的氯元素以及殘留的有害物質。注意不要沸騰太久,不然會變成不利健康的千滾水。
7.下列有關“飲水與健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
B.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防線是身上的皮膚和黏膜,足夠地飲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C.自來水燒開后,里面的氯化物會被蒸發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會被殺死。可以在日常燒水時讓沸騰的時間長一些。
D.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對維持身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8.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
B.第⑤段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例會逐漸下降”這一特點。
C.第⑥段中加點的“不完全”不能去掉,它在這里說明飲水不是人體需水的唯一來源,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老年人睡前可以多喝一點水,因為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可以幫助老年人很快入睡。
9.在我們周圍,尤其是夏季,不少人愛以喝飲料代替喝水。請你結合本文有關知識,給他們寫幾點建議。
【答案】7.C
8.D
9.示例:(1)我建議大家不要以喝飲料代替喝水,因為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2)每天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還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等。
【知識點】平實性說明文;定位篩選、分析整合文中信息;啟示感悟、反思建議等開放類
【解析】【點評】(1)(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對選項涉及的內容,在文中找到對應的語句將信息進行比較,判斷正誤。
(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觀點明確即可。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闡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7.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辨析。
ABD.正確;
C 項,鏈接材料明確提到 “注意不要沸騰太久,不然會變成不利健康的千滾水”,而選項中 “讓沸騰的時間長一些” 與原文相悖,該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C
8.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辨析。
ABC.正確;
D.第④段明確 “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而選項中 “多喝一點水” 與原文 “少量的水” 不符,該分析不正確。
故答案為:D
9.本題考查意見建議。結合第⑦段可知,飲料多為酸性,長期飲用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易疲勞且降低免疫功能,因此建議不要以飲料代替喝水。
再結合第②-⑤段,水是人體必需的物質,能傳送養分、排泄廢物、調節體溫等,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營造好心情、延緩衰老等,故建議每天保證充足飲水量。
故答案為: 示例:(1)我建議大家不要以喝飲料代替喝水,因為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2)每天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還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等。
四、現代文閱讀Ⅱ(14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祁茂順
汪曾祺
①祁茂順在午門歷史博物館蹬三輪車。
②他原先不是蹬車的,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
③單件的燒活:接三轎馬,一個人鼓搗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燒活的時愧總有一堆孩子圍著看。糊得了,就在門外放著:一匹高頭大白馬——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韁;拉著一輛花轱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著金紙的團壽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贊嘆:“地道!祁茂順心細手巧!”
④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進大廳、亭臺樓閣、花園假山……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得約兩三個同行一塊干。訂燒活的規矩,事前不付定錢,由承涪的先湊出一份錢墊著,交活的時候再收錢。早先訂燒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來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車、摩托車……人家要什么,他們都能糊出來。后來訂燒活的越來越少了,都興火葬了。誰家還會弄一堂“車船轎馬”到八寶山去?
⑤祁茂順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頂棚了。后來糊頂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講究“灰頂花磚地”,紙糊的頂棚很少見了——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
⑥祁茂順只好改行。
⑦午門歷史博物館原來編制很小,沒有幾個職員,不知道為什么,卻給館長配備了一輛三輪車,用以代步。經人介紹,祁茂順到歷史博物館來蹬三輪車。館長姓韓。韓館長是個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開會,平常不為私人的事用車,因此祁茂順的工作很輕松。
⑧祁茂順很愛護這輛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干干凈凈的。晚上把車蹬回家,鎖上,不許院里的孩子蹬著玩。
⑨不過街坊鄰居有事求他,他總是有求必應的。隔壁陳大媽來找祁茂順。“茂順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燒不退,想麻煩您送他上一趟醫院,不知您的車這會兒得空不得空?”
⑩“沒事,交給我了!”祁茂順把病人送到醫院。掛號、陪病人打針、領藥,他全都包了。
祁茂順人緣很好。
離祁茂順家不遠,住著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親,是“世襲罔替”的貝勒,行四。街坊則稱之為“金四爺”。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糧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學過中醫,協和醫學院特約他校點中醫典籍,他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來大部分都賣給同仁堂樂家當了堆放藥材的樓房,只保留了三間北房。金四爺還保留一些貝勒的習慣。他不愛“灰頂花磚地”,愛腳踩方磚,頭上是紙頂棚,四白落地。上個月下雨,頂棚漏濕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爺找到了祁茂順,說:“茂順,你給我把頂棚裱糊一下。”
祁茂順說:“行!星期天。”
祁茂順星期天一早就來了,帶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襁子,一大沓大白紙。這大白紙是紙鋪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張都一樣大小,不是要用時現裁。
金四爺看著祁茂順做活。
只見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紙上噌噌兩刷子,輕輕拈起來,用棕笤帚托著,腕子一使勁,大白紙就“吊”上了頂棚。棕笤帚抹兩下,大白紙就在頂棚上呆住了。一張一張大白紙壓著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拐彎抹角用的紙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寬不窄,正合適,棕笤帚一抹,連一點褶子都沒有。而且,用的大白紙正好夠數,不多一張,不少一張。連襁子都正好使完,沒有一點糟踐。金四爺看著祁茂順的“表演”,看得傻了,說:“茂順,你這兩下子真不簡單,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準?”
“也就是個熟。”
“沒有個三年五載,到不了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爺給祁茂順倒了一杯沏了兩開的熱茶,祁茂順嘗了一口:“好茶還是葉和元的雙窨香片?”
“喝慣了。”
祁茂順告辭。
“茂順,別走,咱們到大酒缸喝兩個去。”
“大酒缸?現在上哪兒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嗎?他們的酥魚做得好。”
“金四爺,您這可真是老黃歷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沒了。現在那兒改了門臉兒,賣手表照相機。酥魚?可著北京,現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魚!”
“大酒缸沒有了?”
“沒有嘍。”
金四爺喝著茶,連說了幾句:“大酒缸沒有了。大酒缸沒有了。”
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
(有刪改)
10.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篇小說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手藝人祁茂順在時代變遷中的生活境遇,故事雖然簡單,但耐人尋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順糊燒活、裱糊頂棚曾經贏得了人們的贊嘆,后來被迫改行,這說明他的手藝已經落伍,時代的發展讓老手藝沒有了用武之地。
C.作者以欣賞的筆觸描寫祁茂順的高超技藝,表達對舊民俗的留戀;敘述火葬、鋼筋水泥樓房,也表達出對新觀念、新事物的認同。
D.小說的結尾含蓄雋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讓讀者難以琢磨,也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
11.文章第③段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祁茂順的手藝,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12.小說中祁茂順幫助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13.小說主人公祁茂順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10.D
11.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寫祁茂順糊燒活的手藝,并以小孩和路人的表現從側面突出了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
12.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
13.手藝精湛,心細手巧:糊燒活地道,裱糊頂棚講究;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鄰居有事相求,總是有求必應;勤快能干,認真謹慎: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很干凈,收車落鎖,不許人亂碰。
【知識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小說;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題考查文章的寫作手法。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常見的寫作方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描寫手法、表現手法四個方面。然后根據文章的特點抓住一點或幾點完成做答即可。
(3)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
(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與相關事件,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
1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分析。
ABC.正確;
D.有誤,“讓讀者難以琢磨” 表述不當。金四爺作為保留舊習慣的旗人,面對 “大酒缸” 等舊事物的消失,連聲重復 “大酒缸沒有了”,其話語中蘊含著對舊時光、舊民俗消逝的失落與悵惘,并非難以琢磨,而是引發讀者對時代變遷中傳統事物消逝的思考。
故答案為:D
11.本題考查描寫方法。第③段采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正面描寫直接展現祁茂順糊燒活的過程與成果,如 “一匹高頭大白馬 —— 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韁;拉著一輛花轱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著金紙的團壽字”,細致刻畫其手藝的精致;側面描寫則通過 “一堆孩子圍著看”“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贊嘆”,以他人的反應烘托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使人物形象更立體。
故答案為: 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寫祁茂順糊燒活的手藝,并以小孩和路人的表現從側面突出了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
12.本題考查情節的作用。內容上,祁茂順為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通過 “大白紙壓著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不多一張,不少一張” 等細節,展現了他高超的手藝,進一步豐滿了主人公技藝精湛的形象;同時,結合后文金四爺對 “大酒缸” 消失的感慨,暗含對傳統手藝與民俗文化衰落的嘆惋,深化了主題。結構上,該情節與開頭 “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 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前后連貫。
故答案為: 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
13.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手藝精湛,心細手巧:從糊燒活時 “跟真馬一樣大” 的高頭大馬、花轱轆轎子車,到裱糊頂棚時 “平平展展、方方正正”“不多一張,不少一張”,均體現其技藝高超、細致嚴謹。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陳大媽求他送病人去醫院,他 “有求必應”,并包攬掛號、陪診等事,可見其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勤快能干,認真謹慎:愛護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干干凈凈”“鎖上,不許院里的孩子蹬著玩”,體現其做事認真、愛惜物品的態度。
故答案為: 手藝精湛,心細手巧:糊燒活地道,裱糊頂棚講究;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鄰居有事相求,總是有求必應;勤快能干,認真謹慎: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很干凈,收車落鎖,不許人亂碰。
五、古詩文閱讀(18分)
14.(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楚江①懷古(其一)
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②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③生明月,蒼山夾亂流④。云中君⑤不見,竟夕⑥自悲秋。
【注釋】①楚江:應指沅江。②微陽:夕陽。③廣澤:指洞庭湖。④亂流:形容涌蕩的江波。⑤云中君:神話傳說中的云神。也兼指屈原《九歌·云中君》,借寫屈原之事。⑥竟夕:通宵。
結合全詩,分析本詩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和作者抒發的情感。
【答案】全詩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在深秋薄暮時分,詩人泛舟于洞庭,見到殘陽西下,水闊山青,聽到樹上猿啼,江流聲聲,不禁引起了對屈原的緬懷,因“云中君不見”而“竟夕自悲秋”。憑吊屈原,追慕先賢,實則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借以表達自己的愁苦憂傷的心情。
【知識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生活雜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表現手法及情感理解。詩歌前六句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通過 “露氣”“寒光”“微陽”“猿啼”“明月”“亂流” 等意象,描繪了深秋薄暮時分楚江的蒼涼景色:露水凝結、夕陽西下,猿猴在洞庭湖畔的樹上啼叫,詩人乘木蘭舟漂泊,洞庭湖上升起明月,蒼山夾著洶涌江流。這些景物描寫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圍,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結合注釋⑤“云中君:神話傳說中的云神。也兼指屈原《九歌 云中君》,借寫屈原之事” 及尾聯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可知,詩人由眼前秋景聯想到屈原,因追尋先賢而不得,整夜沉浸在悲秋之中。這不僅是對屈原的緬懷與追慕,更借此抒發了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內心深處的愁苦與憂傷。
故答案為:全詩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在深秋薄暮時分,詩人泛舟于洞庭,見到殘陽西下,水闊山青,聽到樹上猿啼,江流聲聲,不禁引起了對屈原的緬懷,因“云中君不見”而“竟夕自悲秋”。憑吊屈原,追慕先賢,實則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借以表達自己的愁苦憂傷的心情。
【點評】本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結合詩歌分析詩中是如何體現此手法的;③表達效果:結合語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這種手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三篇蘇軾的作品,感受其詩意人生,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書臨皋亭
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云左繚,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①。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②,慚愧!慚愧!
【乙】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③?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丙】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背景】三篇文章都是蘇軾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所寫,分別寫于元豐四年、元豐五年、元豐六年。初到黃州,蘇軾居于城南江邊臨皋。
【注釋】①林巒坌入:樹木山巒(由門窗)映入眼簾。②備:具有、擁有。③營營:周旋、忙碌,形容奔走鉆營、追逐名利。
15.下列加點字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是時(這,這個) B.夜闌風靜(盡,將盡;晚)
C.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D.蓋竹柏影也(大概)
16.解釋劃線句子意思。
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
17.【甲】文“①   ,   ”一句俯仰結合,描繪了臨皋秀美的景色;【乙】中運用②   的手法,以家童鼾聲、江聲突出夜歸時分的寧靜無人;【丙】文“庭下如積水空明”一句運用比喻修辭,寫出承天寺月色③   的特點。
18.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寫道:“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請你結合三篇詩文,說說蘇軾得到了哪些人生體味?
【答案】15.D
16.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
17.白云左繚;清江右洄;以聲襯靜(襯托);皎潔/空靈/澄澈
18.①沉醉自然之美、物我相融的恬淡、從容、陶醉;②向往自由、不受世俗羈絆的超然心境;③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考題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3)(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參考譯文】
  【甲】東坡居士酒足飯飽,倚靠在幾案上,白云在左邊繚繞,清澈的江水在右邊回流,門窗敞開,樹木與山巒由門窗映入眼簾。就在這時,我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慚愧呀!慚愧呀!
  【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15.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
ABC.正確;
D.“蓋竹柏影也” 的 “蓋” 在句中表推測,意為 “原來是”,用于揭示 “水中藻、荇交橫” 實為竹柏影子的真相,而非 “大概”。
故答案為:D
1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重點詞:“若” 是 “好像”,“有思而無所思” 指看似在思考實則無具體思緒,“受萬物之備” 意為享受萬物的饋贈。
故答案為: 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
17.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甲】文中,“白云左繚,清江右洄” 一句,“白云左繚” 寫仰視所見的云景,“清江右洄” 寫俯視所見的江景,俯仰結合展現臨皋美景。【乙】文中,“家童鼻息已雷鳴”“倚杖聽江聲” 以家童的鼾聲和江聲反襯夜的寧靜,運用了 “以聲襯靜” 的手法。【丙】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 將月光比作積水,“空明” 突出月色澄澈透明的特點。
故答案為:白云左繚;清江右洄;以聲襯靜(襯托);皎潔/空靈/澄澈
18.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從【甲】文 “白云左繚…… 以受萬物之備” 可見,蘇軾沉醉于自然之美,體會到物我相融的恬淡與從容;【乙】詞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流露對自由的向往,渴望擺脫世俗羈絆,追求超然心境;【丙】文 “何夜無月……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則展現了他在困境中以豁達心態欣賞月色,體現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故答案為: ①沉醉自然之美、物我相融的恬淡、從容、陶醉;②向往自由、不受世俗羈絆的超然心境;③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六、名著閱讀(8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小語閱讀了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并在公眾號分享了一篇讀書心得,請幫助他完善。
歷史那么遠, 卻又那么近——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小語 四季旅人 2024-08-15 13: 00 紀實的魅力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斯諾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新聞記者! ①他通過采訪紅軍將領、深入紅軍生活、對話農民、拍攝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關長征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 ②書中,斯諾深入分析和探究“紅色中國”產生、發展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做出宣揚和評價,融入強烈的主觀情感,從而瓦解種種歪曲、丑化共產黨的謠言。 ③他以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并將照耀全中國。事實證明,這一預言是非常有遠見的。 閃耀的精神 紀實作品記錄的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讓人了解那些遠去的歲月,洞察歷史真相。這些歷史離我那么遠,又那么近——紅色革命雖然離我們的時代很遠,卻給予我們精神上的鼓舞,書中無數先輩的優秀品質時時激勵著我們前行。 例如________
19.小語在“紀實的魅力”中對《紅星照耀中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20.根據閱讀體會,列舉一位書中先輩的事跡,分析其精神品質以及對自己的影響,完成“閃耀的精神”續寫。
【答案】19.②
20.示例:周恩來。周恩來平易近人、溫和文雅、頭腦冷靜、細心熱情、善于計劃。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周恩來畫了一張紅區的草圖,并親自為斯諾起草了為期92天的采訪旅程和項目。他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和上海的工人領袖一起組織了五萬名工人糾察隊,從軍閥那里得到經驗,訓練了武裝力量,進行了上海工人總罷工,占領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內容;《紅星照耀中國》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學名著情節的積累。要求學生對教材中及課后推薦的名著要點加以了解和識記,尤其是教材中文學文體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識點要記牢。
(2)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結合語言描寫和故事的敘述,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19.本題考查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紅星照耀中國》作為紀實文學,核心在于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斯諾通過實地采訪,真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情況,對革命的分析與評價秉持客觀立場,而非 “融入強烈的主觀情感”。因此,第②句對作品的分析不正確。
故答案為: ②
20.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書中先輩的精神品質可從多個人物身上體現,例如彭德懷:他生活簡樸,與士兵同甘共苦,穿著繳獲的降落傘制成的背心;他勇敢無畏,在長征中身先士卒,帶領部隊突破重重封鎖。這種艱苦樸素、英勇擔當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畏困難,主動承擔責任,以堅韌態度面對挑戰。再如毛澤東:他博學深思,即使在艱苦環境中仍堅持讀書學習,深入分析中國革命形勢;他心系群眾,與農民、士兵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這種勤奮好學、心系大眾的品質,提醒我們要注重知識積累,同時培養對他人的關懷與責任感。
故答案為: 示例:周恩來。周恩來平易近人、溫和文雅、頭腦冷靜、細心熱情、善于計劃。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周恩來畫了一張紅區的草圖,并親自為斯諾起草了為期92天的采訪旅程和項目。他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和上海的工人領袖一起組織了五萬名工人糾察隊,從軍閥那里得到經驗,訓練了武裝力量,進行了上海工人總罷工,占領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
七、寫作(50分)
21.(2024八上·道縣期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看”,外看人間萬物,內照心靈深處。看窗外風景,得到美的享受;欣賞他人風采,了解別樣的人生;審視自己內心,獲得新的認識。對此,你有何聯想和思考?
請以“我看”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襲套寫。②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我看春天
這是一個溫暖的季節,每到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屬于春天的窗戶時,我便會感受到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我的面龐,好像許多無形的小手在梳理我的頭發,那是一種十分愜意的感覺。
緊接著,下起了春雨。我從雨中聞到了泥土的味道,還有那各種花的芳香。春雨細細地、密密地,我伸出手接住它,我感覺冰冰地、涼涼的。雨悄無聲息地下著,柳樹慢慢傾吐出春天的枝椏。春雨過后,我走在田間的小路上。小路雖是泥濘的,坎坷不平的。但它的周圍是另一番的景象。柳樹抽出了新的枝芽,小草更加繁密、更加碧綠。有的植物探頭探腦,充滿著對新世界的好奇;有的植物嘩啦啦地抖著葉子,表示著對春姑娘的歡迎與贊美,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綠意都奉獻給美麗的春天。
各種花朵競相開放,一朵、兩朵、三朵……都展開了那迷人的笑靨。蝴蝶在身旁翩翩起舞,燕子在枝頭上時時呢喃,春天終于熱鬧起來。這樣的環境,好像走入了詩詞歌賦的深處,流連忘返……春總是一樣的,年復一年,可每次與它相見,心中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我知道,春總是在重復著同樣的生長中的故事,幾乎有著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模式。可這一年又一年的故事中,總會充滿一絲新意。
今年的葉子和去年的葉子終歸不同,今年的花瓣也和去年的花瓣做著不一樣的夢。就好像人一般,今年與去年都有著同樣的靈魂,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我想,如果喜歡春天僅僅是貪戀它的美,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我之所以期待與春的相見,是因為在春天里,我更想在那兒播種下一顆種子,一顆希望的種子,然后用心呵護,等待秋天的收獲。沒有播種的春天,毫無意義。如果你喜歡春天,就請在這個季節播下你夢想的種子吧!
現在,我再一次地看到春天!走在這桃紅柳綠的世界中,我播下一粒粒種子,等待它們的生根、發芽。期待再見它們時,我看到的是一道風景,屬于我的風景。當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越來越多與我一般播種的人。
【知識點】話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圍繞 “看” 這一中心話題展開,闡述了 “看” 的不同維度:外看人間萬物可獲得美的享受、了解別樣人生,內照心靈深處能獲得新的認識。材料形式為對 “看” 的內涵及意義的闡釋,引導從 “看” 的不同角度進行聯想與思考。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 “外看人間萬物” 指觀察外界的風景、他人等,“內照心靈深處” 指審視自身內心。“看窗外風景得美”“欣賞他人知別樣人生”“審視自己獲新認識”,分別說明了不同 “看” 法帶來的不同收獲,強調 “看” 不僅是視覺行為,更關乎感知與認知。②寫作思路可從 “外看” 或 “內照” 任選一角度,或兩者結合。若寫 “外看”,可選取具體的觀察對象,如自然風景、他人事跡,描述觀察過程及從中獲得的感悟;若寫 “內照”,可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審視內心后對自我的新認識。要避免泛泛而談,需有具體事例支撐。開頭可從一次具體的 “看” 的經歷引入,如 “清晨推開窗,我看那株老槐樹抽出新芽,忽然懂得了生命的韌性”;事例素材可選自然觀察、人物故事或自我反思的經歷;結尾可總結 “看” 的意義,如 “在看與思中,我們讀懂世界,也讀懂自己”。
【立意提取】
1. 我看那片星空
2. 向內看,遇見真實的自己【點評】這篇例文以 “我看春天” 為切入點,緊扣 “外看人間萬物” 的角度。作者細致描繪了春風、春雨、花草等春日景象,將對春天的觀察與感悟相結合,由春景的美延伸到在春天播種希望的思考,賦予 “看” 更深層的意義。語言生動形象,情感真摯,符合 “寫出真情實感” 的要求,結尾的期待也讓主題得到升華。
1 / 1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2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74年的歷史就如同一幅畫卷:A.1949年的長江前線英勇善戰的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ruì bù kě dāng;B.1982年的新德里亞運賽場上,中國姑娘呂偉鶴立雞群,凌空一跳博得觀眾發自內心由衷的贊賞;為了那驚天一著,中國科研人員dān jīng jié lù,多少人黑發變白發……他們的歷史功績必將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入木三分。同時,我們也要銘記國恥,那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不會忘記。C.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jié zé清算,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讓人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當然,D.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要展望未來,也要回顧歷史,讓我們繼續為中華崛起而奮斗!
1.根據拼音寫詞語。
(1)ruì bù kě dāng    (2)dān jīng jié lǜ    (3)jié zé   
2.文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摧枯拉朽 B.鶴立雞群 C.入木三分 D.慘絕人寰
3.小菁發現筆記中的這段文字不太通順,其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A句 B.B句 C.C句 D.D句
二、【綜合性學習】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新聞,完成下面小題。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謝希瑤、邊思琪)記者17日從商務部獲悉,以“誠信興商,你我共筑”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16日在廈門啟動,正式拉開全國宣傳月活動帷幕,旨在弘揚誠信興商文化,推動各行業誠信經營,提高全社會的誠信經營水平。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周強在視頻致辭中介紹,宣傳月期間各地各部門將在全國組織開展“誠信興業,誠信衛民”“誠信興商,央企先行”等19項主題活動,集中展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加強商務信用治理、創新信用特色應用、構建信用經濟生態等方面的成效舉措,普及誠信經營政策法規,倡導誠信經營文化、誠信興商理念、誠信守規意識。同時,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推出更多信用便利信用惠企、信用經商的政策措施;完善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加大執法力度,讓失信違法者受到懲治。
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由商務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共同舉辦,今年是活動連續開展的第20年。
4.請根據上面新聞內容擬寫一個合適的標題
5.小明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的誠信經商的宣傳活動上看到一副對聯,上下聯各缺了一部分,請你幫他把對聯補充完整。
上聯:以誠共事,   。
下聯:   ,商商有望興隆。
6.(2024八上·道縣期中)古詩文名句默寫。
“望”字,在甲骨文中,它很像一幅表意的畫,即一個人踩在高處睜大眼睛看向遠方。
我們的古詩文中有著千姿百態的“望”:余暉中望去,“樹樹皆秋色,①   ”(王績《野望》)令詩人在滿目秋色中更感蕭瑟;登樓而望,江面暮靄沉沉,煙霧籠罩,崔顥發出“②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的思鄉之嘆;面對“③   ,   ”(王維《使至塞上》)的景象,王維即景自嘆,抒發遠離的苦悶;吳均致信友人,“④   ,望峰息心”(吳均《與朱元思書》)表達了望奇絕秀美山峰而生淡泊名利之心的歸隱之感。
三、現代文閱讀Ⅰ(10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各小題。
飲水與健康
①一個健康的人,有足夠的水喝,即使一段時間內不進食,也能維持生命。如果沒有水,三天就會導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堅持不到兩個小時,死神就會降臨。所以《本草綱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國的先人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的說法。為什么水對人如此重要?
②人體內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傳送養分至人體各個組織、排泄人體廢物、體液(如血液)循環的載體,是消化食物、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以及調節體溫所必須的物質;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鈣、鎂一樣,對維持身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預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數由病毒引起,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足夠地飲水,可避免皮膚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足夠的水可促使人體排除廢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夠的水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長期處于心理緊張狀態,身體就無法抵御細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們在心情煩躁時,應多飲水。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有利于人體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夠的水,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人體脫水的過程。例如老年人皺紋增多,就是皮膚干燥、脫水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倒會逐漸下降。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養成喝水的習慣。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攝入和排出量相差無幾,變化幅度為1%-2%。美國科學家測定,一個體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過尿液、皮膚蒸發等多種途徑,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為2569毫升。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們所需的水,不完全來自飲水;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從飲水中獲取的水,約需1200毫升。常用飲水杯容量為200毫升,即每天約需飲6-8杯,才能說飲了足夠的水。當然,這是指正常狀態,在高溫天氣和運動、勞動強度大的情況下,還要補充約三分之一的飲水量。
⑦還要注意,喝可樂等飲料不能代替喝水。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
鏈接:有些古老的小辦法,對現在仍然適用,居民可以嘗試。自來水燒開后,里面的氯化物會被蒸發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會被殺死。可以在日常燒水時,水開始沸騰后將壺蓋打開,讓開水滾沸2-3分鐘,這樣可以蒸發一些水中的氯元素以及殘留的有害物質。注意不要沸騰太久,不然會變成不利健康的千滾水。
7.下列有關“飲水與健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
B.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防線是身上的皮膚和黏膜,足夠地飲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C.自來水燒開后,里面的氯化物會被蒸發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會被殺死。可以在日常燒水時讓沸騰的時間長一些。
D.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對維持身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8.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
B.第⑤段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例會逐漸下降”這一特點。
C.第⑥段中加點的“不完全”不能去掉,它在這里說明飲水不是人體需水的唯一來源,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老年人睡前可以多喝一點水,因為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可以幫助老年人很快入睡。
9.在我們周圍,尤其是夏季,不少人愛以喝飲料代替喝水。請你結合本文有關知識,給他們寫幾點建議。
四、現代文閱讀Ⅱ(14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祁茂順
汪曾祺
①祁茂順在午門歷史博物館蹬三輪車。
②他原先不是蹬車的,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
③單件的燒活:接三轎馬,一個人鼓搗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燒活的時愧總有一堆孩子圍著看。糊得了,就在門外放著:一匹高頭大白馬——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韁;拉著一輛花轱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著金紙的團壽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贊嘆:“地道!祁茂順心細手巧!”
④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進大廳、亭臺樓閣、花園假山……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得約兩三個同行一塊干。訂燒活的規矩,事前不付定錢,由承涪的先湊出一份錢墊著,交活的時候再收錢。早先訂燒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來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車、摩托車……人家要什么,他們都能糊出來。后來訂燒活的越來越少了,都興火葬了。誰家還會弄一堂“車船轎馬”到八寶山去?
⑤祁茂順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頂棚了。后來糊頂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講究“灰頂花磚地”,紙糊的頂棚很少見了——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
⑥祁茂順只好改行。
⑦午門歷史博物館原來編制很小,沒有幾個職員,不知道為什么,卻給館長配備了一輛三輪車,用以代步。經人介紹,祁茂順到歷史博物館來蹬三輪車。館長姓韓。韓館長是個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開會,平常不為私人的事用車,因此祁茂順的工作很輕松。
⑧祁茂順很愛護這輛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干干凈凈的。晚上把車蹬回家,鎖上,不許院里的孩子蹬著玩。
⑨不過街坊鄰居有事求他,他總是有求必應的。隔壁陳大媽來找祁茂順。“茂順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燒不退,想麻煩您送他上一趟醫院,不知您的車這會兒得空不得空?”
⑩“沒事,交給我了!”祁茂順把病人送到醫院。掛號、陪病人打針、領藥,他全都包了。
祁茂順人緣很好。
離祁茂順家不遠,住著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親,是“世襲罔替”的貝勒,行四。街坊則稱之為“金四爺”。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糧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學過中醫,協和醫學院特約他校點中醫典籍,他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來大部分都賣給同仁堂樂家當了堆放藥材的樓房,只保留了三間北房。金四爺還保留一些貝勒的習慣。他不愛“灰頂花磚地”,愛腳踩方磚,頭上是紙頂棚,四白落地。上個月下雨,頂棚漏濕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爺找到了祁茂順,說:“茂順,你給我把頂棚裱糊一下。”
祁茂順說:“行!星期天。”
祁茂順星期天一早就來了,帶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襁子,一大沓大白紙。這大白紙是紙鋪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張都一樣大小,不是要用時現裁。
金四爺看著祁茂順做活。
只見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紙上噌噌兩刷子,輕輕拈起來,用棕笤帚托著,腕子一使勁,大白紙就“吊”上了頂棚。棕笤帚抹兩下,大白紙就在頂棚上呆住了。一張一張大白紙壓著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拐彎抹角用的紙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寬不窄,正合適,棕笤帚一抹,連一點褶子都沒有。而且,用的大白紙正好夠數,不多一張,不少一張。連襁子都正好使完,沒有一點糟踐。金四爺看著祁茂順的“表演”,看得傻了,說:“茂順,你這兩下子真不簡單,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準?”
“也就是個熟。”
“沒有個三年五載,到不了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爺給祁茂順倒了一杯沏了兩開的熱茶,祁茂順嘗了一口:“好茶還是葉和元的雙窨香片?”
“喝慣了。”
祁茂順告辭。
“茂順,別走,咱們到大酒缸喝兩個去。”
“大酒缸?現在上哪兒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嗎?他們的酥魚做得好。”
“金四爺,您這可真是老黃歷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沒了。現在那兒改了門臉兒,賣手表照相機。酥魚?可著北京,現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魚!”
“大酒缸沒有了?”
“沒有嘍。”
金四爺喝著茶,連說了幾句:“大酒缸沒有了。大酒缸沒有了。”
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
(有刪改)
10.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篇小說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手藝人祁茂順在時代變遷中的生活境遇,故事雖然簡單,但耐人尋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順糊燒活、裱糊頂棚曾經贏得了人們的贊嘆,后來被迫改行,這說明他的手藝已經落伍,時代的發展讓老手藝沒有了用武之地。
C.作者以欣賞的筆觸描寫祁茂順的高超技藝,表達對舊民俗的留戀;敘述火葬、鋼筋水泥樓房,也表達出對新觀念、新事物的認同。
D.小說的結尾含蓄雋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讓讀者難以琢磨,也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
11.文章第③段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祁茂順的手藝,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12.小說中祁茂順幫助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13.小說主人公祁茂順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五、古詩文閱讀(18分)
14.(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楚江①懷古(其一)
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②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③生明月,蒼山夾亂流④。云中君⑤不見,竟夕⑥自悲秋。
【注釋】①楚江:應指沅江。②微陽:夕陽。③廣澤:指洞庭湖。④亂流:形容涌蕩的江波。⑤云中君:神話傳說中的云神。也兼指屈原《九歌·云中君》,借寫屈原之事。⑥竟夕:通宵。
結合全詩,分析本詩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和作者抒發的情感。
(2024八上·道縣期中)閱讀下面三篇蘇軾的作品,感受其詩意人生,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書臨皋亭
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云左繚,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①。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②,慚愧!慚愧!
【乙】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③?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丙】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背景】三篇文章都是蘇軾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所寫,分別寫于元豐四年、元豐五年、元豐六年。初到黃州,蘇軾居于城南江邊臨皋。
【注釋】①林巒坌入:樹木山巒(由門窗)映入眼簾。②備:具有、擁有。③營營:周旋、忙碌,形容奔走鉆營、追逐名利。
15.下列加點字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是時(這,這個) B.夜闌風靜(盡,將盡;晚)
C.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D.蓋竹柏影也(大概)
16.解釋劃線句子意思。
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
17.【甲】文“①   ,   ”一句俯仰結合,描繪了臨皋秀美的景色;【乙】中運用②   的手法,以家童鼾聲、江聲突出夜歸時分的寧靜無人;【丙】文“庭下如積水空明”一句運用比喻修辭,寫出承天寺月色③   的特點。
18.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寫道:“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請你結合三篇詩文,說說蘇軾得到了哪些人生體味?
六、名著閱讀(8分)
(2024八上·道縣期中)小語閱讀了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并在公眾號分享了一篇讀書心得,請幫助他完善。
歷史那么遠, 卻又那么近——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小語 四季旅人 2024-08-15 13: 00 紀實的魅力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斯諾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新聞記者! ①他通過采訪紅軍將領、深入紅軍生活、對話農民、拍攝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關長征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 ②書中,斯諾深入分析和探究“紅色中國”產生、發展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做出宣揚和評價,融入強烈的主觀情感,從而瓦解種種歪曲、丑化共產黨的謠言。 ③他以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并將照耀全中國。事實證明,這一預言是非常有遠見的。 閃耀的精神 紀實作品記錄的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讓人了解那些遠去的歲月,洞察歷史真相。這些歷史離我那么遠,又那么近——紅色革命雖然離我們的時代很遠,卻給予我們精神上的鼓舞,書中無數先輩的優秀品質時時激勵著我們前行。 例如________
19.小語在“紀實的魅力”中對《紅星照耀中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20.根據閱讀體會,列舉一位書中先輩的事跡,分析其精神品質以及對自己的影響,完成“閃耀的精神”續寫。
七、寫作(50分)
21.(2024八上·道縣期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看”,外看人間萬物,內照心靈深處。看窗外風景,得到美的享受;欣賞他人風采,了解別樣的人生;審視自己內心,獲得新的認識。對此,你有何聯想和思考?
請以“我看”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襲套寫。②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銳不可當;殫精竭慮;詰責
2.C
3.A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詞語的使用(搭配);語序不當;表意不明;重復啰嗦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2)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3)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方法,找出病因。
1.本題考查字形。(1)“ruì bù kě dāng” 對應的詞語是 “銳不可當”,形容人民解放軍在長江前線的攻勢兇猛、不可阻擋,符合語境中對解放軍英勇善戰的描述。(2)“dān jīng jié lǜ” 寫作 “殫精竭慮”,體現中國科研人員為實現目標傾注全部精力、費盡心思的狀態,與 “多少人黑發變白發” 的語境相符。(3)“jié zé” 為 “詰責”,指責問,在這里用于表達紀念歷史并非為了責難清算,符合文意。
故答案為:銳不可當;殫精竭慮;詰責
2.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摧枯拉朽” 比喻輕易摧毀腐朽勢力,用于形容人民解放軍摧毀敵軍的氣勢,使用恰當。
B.“鶴立雞群” 比喻一個人的才能在群體中很突出,形容呂偉在亞運賽場上的出色表現,符合語境。
C.“入木三分” 原形容書法筆力剛勁,后比喻見解深刻,此處用于形容 “歷史功績鐫刻在史冊上”,對象誤用,使用不恰當。
D. “慘絕人寰” 形容悲慘到極點,用于描述南京大屠殺的慘烈,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C
3.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正確。
B.“發自內心由衷的贊賞” 中,“發自內心” 與 “由衷” 語義重復,存在語病。
C. “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 中,“避免” 與 “不再” 雙重否定表肯定,導致語義錯誤,否定不當。
D.“不僅要展望未來,也要回顧歷史” 語序不當,應先 “回顧歷史” 再 “展望未來”,邏輯順序不合理。
故答案為:A
【答案】4.示例: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5.示例:事事都能遂愿;憑信經商
【知識點】新聞標題;對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新聞標題的擬寫。新聞標題擬寫的要求:1、標題所提示的事實,要與新聞內容一致。2、標題中的論斷在新聞中要有充分依據。
(2)本題考查對聯。對聯是用對偶修辭寫出的句子,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的意思的藝術形式。解題時,要根據題干要求,依據對聯的特點分析作答。
4.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新聞導語明確指出,活動名稱為 “2024 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核心事件是 “16 日在廈門啟動”。擬寫標題時,需簡潔概括這兩個關鍵信息,突出活動啟動這一核心內容。因此,合適的標題可擬為 “2024 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故答案為:示例:2024年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啟幕(啟動)
5.本題考查對聯相關知識。上聯 “以誠共事” 圍繞 “誠” 展開,結構為 “介詞 + 名詞 + 動詞”,補寫部分需與 “事事”(疊詞,對應 “商商”)搭配,且體現誠信帶來的積極結果,如 “事事都能遂愿”(“事事” 對 “商商”,“都能遂愿” 對 “有望興隆”,語義契合)。下聯需與上聯 “以誠共事” 對應,圍繞 “信” 展開,結構保持一致,“憑信經商”(“憑信” 對 “以誠”,“經商” 對 “共事”)符合要求,且與 “商商有望興隆” 銜接自然,突出誠信經商的主題。
故答案為:示例:事事都能遂愿;憑信經商
6.【答案】山山唯落暉;日暮鄉關何處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鳶飛戾天者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①②④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唯,暉,戾。③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是詩人途中所見所望,自己像飄飛的蓬草出臨漢塞,像北歸的大雁進入胡天,“望” 中蘊含著遠離故土的苦悶,這兩句精準傳達出這種心境。
故答案為: ① 山山唯落暉 ② 日暮鄉關何處是 ③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④ 鳶飛戾天者
【點評】①②③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答案】7.C
8.D
9.示例:(1)我建議大家不要以喝飲料代替喝水,因為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2)每天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還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等。
【知識點】平實性說明文;定位篩選、分析整合文中信息;啟示感悟、反思建議等開放類
【解析】【點評】(1)(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對選項涉及的內容,在文中找到對應的語句將信息進行比較,判斷正誤。
(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觀點明確即可。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闡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7.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辨析。
ABD.正確;
C 項,鏈接材料明確提到 “注意不要沸騰太久,不然會變成不利健康的千滾水”,而選項中 “讓沸騰的時間長一些” 與原文相悖,該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C
8.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辨析。
ABC.正確;
D.第④段明確 “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而選項中 “多喝一點水” 與原文 “少量的水” 不符,該分析不正確。
故答案為:D
9.本題考查意見建議。結合第⑦段可知,飲料多為酸性,長期飲用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易疲勞且降低免疫功能,因此建議不要以飲料代替喝水。
再結合第②-⑤段,水是人體必需的物質,能傳送養分、排泄廢物、調節體溫等,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營造好心情、延緩衰老等,故建議每天保證充足飲水量。
故答案為: 示例:(1)我建議大家不要以喝飲料代替喝水,因為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2)每天喝足夠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還有利于營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長壽等。
【答案】10.D
11.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寫祁茂順糊燒活的手藝,并以小孩和路人的表現從側面突出了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
12.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
13.手藝精湛,心細手巧:糊燒活地道,裱糊頂棚講究;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鄰居有事相求,總是有求必應;勤快能干,認真謹慎: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很干凈,收車落鎖,不許人亂碰。
【知識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小說;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題考查文章的寫作手法。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常見的寫作方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描寫手法、表現手法四個方面。然后根據文章的特點抓住一點或幾點完成做答即可。
(3)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
(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與相關事件,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
1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分析。
ABC.正確;
D.有誤,“讓讀者難以琢磨” 表述不當。金四爺作為保留舊習慣的旗人,面對 “大酒缸” 等舊事物的消失,連聲重復 “大酒缸沒有了”,其話語中蘊含著對舊時光、舊民俗消逝的失落與悵惘,并非難以琢磨,而是引發讀者對時代變遷中傳統事物消逝的思考。
故答案為:D
11.本題考查描寫方法。第③段采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正面描寫直接展現祁茂順糊燒活的過程與成果,如 “一匹高頭大白馬 —— 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韁;拉著一輛花轱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著金紙的團壽字”,細致刻畫其手藝的精致;側面描寫則通過 “一堆孩子圍著看”“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贊嘆”,以他人的反應烘托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使人物形象更立體。
故答案為: 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寫祁茂順糊燒活的手藝,并以小孩和路人的表現從側面突出了祁茂順手藝的精湛高超。
12.本題考查情節的作用。內容上,祁茂順為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通過 “大白紙壓著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不多一張,不少一張” 等細節,展現了他高超的手藝,進一步豐滿了主人公技藝精湛的形象;同時,結合后文金四爺對 “大酒缸” 消失的感慨,暗含對傳統手藝與民俗文化衰落的嘆惋,深化了主題。結構上,該情節與開頭 “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 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前后連貫。
故答案為: 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
13.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手藝精湛,心細手巧:從糊燒活時 “跟真馬一樣大” 的高頭大馬、花轱轆轎子車,到裱糊頂棚時 “平平展展、方方正正”“不多一張,不少一張”,均體現其技藝高超、細致嚴謹。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陳大媽求他送病人去醫院,他 “有求必應”,并包攬掛號、陪診等事,可見其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勤快能干,認真謹慎:愛護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干干凈凈”“鎖上,不許院里的孩子蹬著玩”,體現其做事認真、愛惜物品的態度。
故答案為: 手藝精湛,心細手巧:糊燒活地道,裱糊頂棚講究;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鄰居有事相求,總是有求必應;勤快能干,認真謹慎: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很干凈,收車落鎖,不許人亂碰。
14.【答案】全詩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在深秋薄暮時分,詩人泛舟于洞庭,見到殘陽西下,水闊山青,聽到樹上猿啼,江流聲聲,不禁引起了對屈原的緬懷,因“云中君不見”而“竟夕自悲秋”。憑吊屈原,追慕先賢,實則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借以表達自己的愁苦憂傷的心情。
【知識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生活雜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表現手法及情感理解。詩歌前六句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通過 “露氣”“寒光”“微陽”“猿啼”“明月”“亂流” 等意象,描繪了深秋薄暮時分楚江的蒼涼景色:露水凝結、夕陽西下,猿猴在洞庭湖畔的樹上啼叫,詩人乘木蘭舟漂泊,洞庭湖上升起明月,蒼山夾著洶涌江流。這些景物描寫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圍,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結合注釋⑤“云中君:神話傳說中的云神。也兼指屈原《九歌 云中君》,借寫屈原之事” 及尾聯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可知,詩人由眼前秋景聯想到屈原,因追尋先賢而不得,整夜沉浸在悲秋之中。這不僅是對屈原的緬懷與追慕,更借此抒發了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內心深處的愁苦與憂傷。
故答案為:全詩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在深秋薄暮時分,詩人泛舟于洞庭,見到殘陽西下,水闊山青,聽到樹上猿啼,江流聲聲,不禁引起了對屈原的緬懷,因“云中君不見”而“竟夕自悲秋”。憑吊屈原,追慕先賢,實則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借以表達自己的愁苦憂傷的心情。
【點評】本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結合詩歌分析詩中是如何體現此手法的;③表達效果:結合語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這種手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答案】15.D
16.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
17.白云左繚;清江右洄;以聲襯靜(襯托);皎潔/空靈/澄澈
18.①沉醉自然之美、物我相融的恬淡、從容、陶醉;②向往自由、不受世俗羈絆的超然心境;③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考題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3)(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參考譯文】
  【甲】東坡居士酒足飯飽,倚靠在幾案上,白云在左邊繚繞,清澈的江水在右邊回流,門窗敞開,樹木與山巒由門窗映入眼簾。就在這時,我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慚愧呀!慚愧呀!
  【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15.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
ABC.正確;
D.“蓋竹柏影也” 的 “蓋” 在句中表推測,意為 “原來是”,用于揭示 “水中藻、荇交橫” 實為竹柏影子的真相,而非 “大概”。
故答案為:D
1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重點詞:“若” 是 “好像”,“有思而無所思” 指看似在思考實則無具體思緒,“受萬物之備” 意為享受萬物的饋贈。
故答案為: 好像有所思考但實際上又沒有思考什么,愜意地享受著萬物所有的惠賜。
17.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甲】文中,“白云左繚,清江右洄” 一句,“白云左繚” 寫仰視所見的云景,“清江右洄” 寫俯視所見的江景,俯仰結合展現臨皋美景。【乙】文中,“家童鼻息已雷鳴”“倚杖聽江聲” 以家童的鼾聲和江聲反襯夜的寧靜,運用了 “以聲襯靜” 的手法。【丙】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 將月光比作積水,“空明” 突出月色澄澈透明的特點。
故答案為:白云左繚;清江右洄;以聲襯靜(襯托);皎潔/空靈/澄澈
18.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從【甲】文 “白云左繚…… 以受萬物之備” 可見,蘇軾沉醉于自然之美,體會到物我相融的恬淡與從容;【乙】詞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流露對自由的向往,渴望擺脫世俗羈絆,追求超然心境;【丙】文 “何夜無月……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則展現了他在困境中以豁達心態欣賞月色,體現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故答案為: ①沉醉自然之美、物我相融的恬淡、從容、陶醉;②向往自由、不受世俗羈絆的超然心境;③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答案】19.②
20.示例:周恩來。周恩來平易近人、溫和文雅、頭腦冷靜、細心熱情、善于計劃。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周恩來畫了一張紅區的草圖,并親自為斯諾起草了為期92天的采訪旅程和項目。他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和上海的工人領袖一起組織了五萬名工人糾察隊,從軍閥那里得到經驗,訓練了武裝力量,進行了上海工人總罷工,占領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內容;《紅星照耀中國》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學名著情節的積累。要求學生對教材中及課后推薦的名著要點加以了解和識記,尤其是教材中文學文體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識點要記牢。
(2)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結合語言描寫和故事的敘述,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19.本題考查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紅星照耀中國》作為紀實文學,核心在于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斯諾通過實地采訪,真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情況,對革命的分析與評價秉持客觀立場,而非 “融入強烈的主觀情感”。因此,第②句對作品的分析不正確。
故答案為: ②
20.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書中先輩的精神品質可從多個人物身上體現,例如彭德懷:他生活簡樸,與士兵同甘共苦,穿著繳獲的降落傘制成的背心;他勇敢無畏,在長征中身先士卒,帶領部隊突破重重封鎖。這種艱苦樸素、英勇擔當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畏困難,主動承擔責任,以堅韌態度面對挑戰。再如毛澤東:他博學深思,即使在艱苦環境中仍堅持讀書學習,深入分析中國革命形勢;他心系群眾,與農民、士兵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這種勤奮好學、心系大眾的品質,提醒我們要注重知識積累,同時培養對他人的關懷與責任感。
故答案為: 示例:周恩來。周恩來平易近人、溫和文雅、頭腦冷靜、細心熱情、善于計劃。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周恩來畫了一張紅區的草圖,并親自為斯諾起草了為期92天的采訪旅程和項目。他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和上海的工人領袖一起組織了五萬名工人糾察隊,從軍閥那里得到經驗,訓練了武裝力量,進行了上海工人總罷工,占領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
21.【答案】例文:
我看春天
這是一個溫暖的季節,每到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屬于春天的窗戶時,我便會感受到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我的面龐,好像許多無形的小手在梳理我的頭發,那是一種十分愜意的感覺。
緊接著,下起了春雨。我從雨中聞到了泥土的味道,還有那各種花的芳香。春雨細細地、密密地,我伸出手接住它,我感覺冰冰地、涼涼的。雨悄無聲息地下著,柳樹慢慢傾吐出春天的枝椏。春雨過后,我走在田間的小路上。小路雖是泥濘的,坎坷不平的。但它的周圍是另一番的景象。柳樹抽出了新的枝芽,小草更加繁密、更加碧綠。有的植物探頭探腦,充滿著對新世界的好奇;有的植物嘩啦啦地抖著葉子,表示著對春姑娘的歡迎與贊美,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綠意都奉獻給美麗的春天。
各種花朵競相開放,一朵、兩朵、三朵……都展開了那迷人的笑靨。蝴蝶在身旁翩翩起舞,燕子在枝頭上時時呢喃,春天終于熱鬧起來。這樣的環境,好像走入了詩詞歌賦的深處,流連忘返……春總是一樣的,年復一年,可每次與它相見,心中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我知道,春總是在重復著同樣的生長中的故事,幾乎有著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模式。可這一年又一年的故事中,總會充滿一絲新意。
今年的葉子和去年的葉子終歸不同,今年的花瓣也和去年的花瓣做著不一樣的夢。就好像人一般,今年與去年都有著同樣的靈魂,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我想,如果喜歡春天僅僅是貪戀它的美,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我之所以期待與春的相見,是因為在春天里,我更想在那兒播種下一顆種子,一顆希望的種子,然后用心呵護,等待秋天的收獲。沒有播種的春天,毫無意義。如果你喜歡春天,就請在這個季節播下你夢想的種子吧!
現在,我再一次地看到春天!走在這桃紅柳綠的世界中,我播下一粒粒種子,等待它們的生根、發芽。期待再見它們時,我看到的是一道風景,屬于我的風景。當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越來越多與我一般播種的人。
【知識點】話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圍繞 “看” 這一中心話題展開,闡述了 “看” 的不同維度:外看人間萬物可獲得美的享受、了解別樣人生,內照心靈深處能獲得新的認識。材料形式為對 “看” 的內涵及意義的闡釋,引導從 “看” 的不同角度進行聯想與思考。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 “外看人間萬物” 指觀察外界的風景、他人等,“內照心靈深處” 指審視自身內心。“看窗外風景得美”“欣賞他人知別樣人生”“審視自己獲新認識”,分別說明了不同 “看” 法帶來的不同收獲,強調 “看” 不僅是視覺行為,更關乎感知與認知。②寫作思路可從 “外看” 或 “內照” 任選一角度,或兩者結合。若寫 “外看”,可選取具體的觀察對象,如自然風景、他人事跡,描述觀察過程及從中獲得的感悟;若寫 “內照”,可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審視內心后對自我的新認識。要避免泛泛而談,需有具體事例支撐。開頭可從一次具體的 “看” 的經歷引入,如 “清晨推開窗,我看那株老槐樹抽出新芽,忽然懂得了生命的韌性”;事例素材可選自然觀察、人物故事或自我反思的經歷;結尾可總結 “看” 的意義,如 “在看與思中,我們讀懂世界,也讀懂自己”。
【立意提取】
1. 我看那片星空
2. 向內看,遇見真實的自己【點評】這篇例文以 “我看春天” 為切入點,緊扣 “外看人間萬物” 的角度。作者細致描繪了春風、春雨、花草等春日景象,將對春天的觀察與感悟相結合,由春景的美延伸到在春天播種希望的思考,賦予 “看” 更深層的意義。語言生動形象,情感真摯,符合 “寫出真情實感” 的要求,結尾的期待也讓主題得到升華。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重庆市| 乐清市| 鞍山市| 时尚| 织金县| 盐城市| 锦屏县| 临泽县| 麻阳| 英超| 韩城市| 若尔盖县| 扶风县| 象州县| 肇源县| 永靖县| 宜良县| 慈溪市| 元谋县| 固阳县| 嘉鱼县| 治多县| 南和县| 哈尔滨市| 远安县| 韶山市| 雷波县| 凤冈县| 扎囊县| 定结县| 富宁县| 丰都县| 偃师市| 绥化市| 吐鲁番市| 丰原市| 吉安市| 富源县| 吉木萨尔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