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必修一1.1-1.3集合測試卷(常考題)一、選擇題(共8題;共40分)1.下列與集合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B.C. D.2.已知,,若且,則( )A. B. C. D.3.下列各組對象不能構成集合的是( )A.所有直角三角形B.拋物線上的所有點C.某中學高一年級開設的所有課程D.充分接近的所有實數4.集合,用列舉法可以表示為( )A.B.C.D.5.已知集合,則集合的真子集個數為( )A.8 B.7 C.6 D.56.已知集合,集合,若,則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7.如圖所示, 是全集, 是它的子集,則陰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8.設集合,集合.若中恰含有一個整數,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二、多項選擇題(共3題;共18分)9.已知集合 , , ,若 ,則滿足條件的實數 可能為( )A.2 B.-2 C.-3 D.1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集沒有子集B.C.D.非空集合都有真子集11.對于集合,定義,且,下列命題正確的有( )A.若,則B.若,則C.若,,或,則D.若,,則,或三、填空題(共3題;共15分)12.①附中高一年級聰明的學生;②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③不小于3的正整數;④的近似值;考察以上能組成一個集合的是 13.已知集合,且,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 .14.七寶中學2020年的“藝術節”活動正如火如荼準備中,高一某班學生參加大舞臺和風情秀兩個節目情況如下:參加風情秀的人數占該班全體人數的八分之三;參加大舞臺的人數比參加風情秀的人數多3人;兩個節目都參加的人數比兩個節目都不參加的學生人數少7人,則此班的人數為 .四、解答題(共5題;共77分)1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0,2,4,6,8};(2){3,9,27,81,…};(3){ , , , ,…};(4)被5除余2的所有整數的全體構成的集合.16.設集合.(1)當時,求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2)若,求的取值范圍.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 A,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18.已知集合,集合.(1)若時,求,;(2)若,求實數的取值范圍.19.設集合 , .(1)若 ,求實數a的值;(2)若 ,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3)若 ,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 ,解得x=2023或x=1,所以 = ,C正確, 選項 A 不是集合, 選項 B表示點集, 選項D是兩條直線構成的集合.故答案為:C.【分析】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注意區分數集和點集,以及集合中的代表元素.2.【答案】A【解析】【解答】解:.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交集的定義即可得出答案.3.【答案】D【解析】【解答】解:A. 所有直角三角形 ,對象是確定的,可以構成集合,故A不符合題意;B. 拋物線上的所有點 ,對象是確定的,可以構成集合,故B不符合題意;C. 某中學高一年級開設的所有課程 ,對象是確定的,可以構成集合,故C不符合題意;D. 充分接近的所有實數 ,無法確定充分接近的標準,對象是不確定的,不可以構成集合,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集合的確定性進行判斷即可.4.【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為,可得;所以.故答案為:C【分析】利用已知條件,化簡求解可得答案.5.【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為,有3個元素,所以集合的真子集個數為個.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題意可得,進而可知元素的個數,于是求解即可.6.【答案】D【解析】【解答】,,,且,解得:,即的取值范圍為.故答案為:D.【分析】由集合包含關系可直接構造不等式組求得的取值范圍。7.【答案】B【解析】【解答】由圖中陰影部分可知:該部分表示的是集合 與集合 在全集 中的補集的交集再與集合 的交集運算,即用數學式子表示為: .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集合 與集合 在全集 中的補集的交集再與集合 的交集運算,用數學符號表示即可.8.【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簡集合A,B,然后分析集合B的左端點的大致位置,結合A∩B中恰含有一個整數得集合B的右端點的范圍,列出無理不等式組后進行求解.【解答】由x2+2x-3>0,得:x<-3或x>1.由x2-2ax-1≤0,得:a- ≤x≤a+.所以,A={x|x2+2x-3>0}={x|x<-3或x>1},B={x|x2-2ax-1≤0,a>0}={x|a-≤x≤a+}.因為a>0,所以a+1>,則a->-1且小于0.由A∩B中恰含有一個整數,所以2≤a+<3.解得所以,滿足A∩B中恰含有一個整數的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選B.9.【答案】A,C【解析】【解答】解:由題意得, 或 ,若 ,即 ,或 ,檢驗:當 時, ,與元素互異性矛盾,舍去;當 時, ,與元素互異性矛盾,舍去.若 ,即 ,或 ,經驗證 或 為滿足條件的實數 .故答案為:AC.【分析】根據集合元素的互異性 必有 或 ,解出后根據元素的互異性進行驗證即可.10.【答案】B,D【解析】【解答】解:A、空集的子集是它本身;B、解方程得到x=1或2,故 ;C、 應為 ;D、 非空集合都有真子;故答案為:BD.【分析】根據空集的子集是本身且沒有非空子集解答;根據集合包含關系分析.11.【答案】A,B,C【解析】【解答】解:A、若,則,選項正確;B、若,則,選項正確;C、若,,或,則,選項正確;D、若,,則,或,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BC.【分析】根據交集、補集的性質,逐項判斷即可.12.【答案】②③ 【解析】【解答】解:因為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是確定的,所以②能構成集合;不小于3的正整數是確定的,所以③能構成集合;附中高一年級聰明的學生,不是確定的,原因是沒法界定什么樣的學生為聰明的,所以①不能構成集合;的近似值沒說明精確到哪一位,所以是不確定的,故④不能構成集合.【分析】直接由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逐一核對四個命題中的自然語言,由元素是否確定加以判斷.13.【答案】【解析】【解答】因為,所以或,又,,所以只需,即實數的取值范圍為。故答案為:。【分析】利用已知條件結合并集和補集的運算法則,從而得出實數a的取值范圍。14.【答案】40人【解析】【解答】解:設 兩個節目都參加的人數 為,參加風情秀的人數為,如圖所示,,解得,此班人數為40人.故答案為:40人.【分析】利用給定的條件,利用集合容斥原理列式求解.15.【答案】(1)解:{x∈N|0≤x<10,且x是偶數}(2)解:{x|x=3n,n∈N+}(3)解:{x|x= ,n∈N+}(4)解:{x|x=5n+2,n∈Z}【解析】【分析】根據描述法的定義﹕常用于表示無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用文字﹐符號或式子等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為該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為這個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屬性),從而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找到代表元素x,再寫出x滿足的關系P(x)即可.16.【答案】(1)解:由題知,,當時,共8個元素,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為個;(2)解:由題知,顯然,因為,所以,解得,所以實數的取值范圍是.【解析】【分析】(1)由題意得,共8個元素,因此非空真子集的個數為個;(2)根據 得到,解出m即可.17.【答案】解:A={x|-2≤x≤5},B={x|m+1≤x≤2m-1},且B A.①若B= ,則m+1>2m-1,解得m<2,此時有B A;②若B≠ ,則m+1≤2m-1,即m≥2,由B A,得 ,解得2≤m≤3.由①②得m≤3.∴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m|m≤3}.【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條件結合集合間的包含關系,再結合分類討論的方法,從而求出實數m的取值范圍。18.【答案】(1)解:因為,當時,,又因為,所以.因為或,所以或;(2)解:時,當時,,解得,當時,或,解得或,綜上,實數的取值范圍是或.【解析】【分析】(1)若時,則,根據集合間的運算求解;(2)分和兩者情況討論,列式求解即可.19.【答案】(1)解:由 得 ,因為 ,所以 ,所以 ,整理得 ,解得 或 .當 時, ,滿足 ;當 時, ,滿足 ;A的值為 或 .(2)解:由題意,知 .由 ,得 .當集合 時,關于x的方程 沒有實數根,所以 ,即 ,解得 .當集合 時,若集合B中只有一個元素,則 ,整理得 ,解得 ,此時 ,符合題意;若集合B中有兩個元素,則 ,所以 ,無解.綜上,可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 .(3)解:由 ,所以 ,所以 .綜上,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 ,將 代入方程 求出a,再求出集合 ,根據集合的運算結果驗證a的值即可. (2)根據題意可得 ,討論 或 ,利用判斷式求出實數a的取值范圍即可.(3)根據題意可得 ,從而可得 ,解方程組即可求解.試題分析部分1、試卷總體分布分析總分:150分分值分布 客觀題(占比) 58.0(38.7%)主觀題(占比) 92.0(61.3%)題量分布 客觀題(占比) 11(57.9%)主觀題(占比) 8(42.1%)2、試卷題量分布分析大題題型 題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選擇題 8(42.1%) 40.0(26.7%)填空題 3(15.8%) 15.0(10.0%)解答題 5(26.3%) 77.0(51.3%)多項選擇題 3(15.8%) 18.0(12.0%)3、試卷難度結構分析序號 難易度 占比1 普通 (57.9%)2 容易 (26.3%)3 困難 (15.8%)4、試卷知識點分析序號 知識點(認知水平) 分值(占比) 對應題號1 補集及其運算 6.0(4.0%) 112 交、并、補集的混合運算 17.0(11.3%) 183 集合的表示方法 28.0(18.7%) 1,4,5,154 空集 23.0(15.3%) 10,185 集合關系中的參數取值問題 40.0(26.7%) 6,13,16,176 子集與真子集 20.0(13.3%) 5,167 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16.0(10.7%) 3,9,128 并集及其運算 6.0(4.0%) 119 子集與交集、并集運算的轉換 17.0(11.3%) 1910 交集及其運算 45.0(30.0%) 8,11,18,1911 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 10.0(6.7%) 7,1412 集合間關系的判斷 6.0(4.0%) 1013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5.0(3.3%) 2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