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時練習卷(1)9 古詩三首一年一度的“詩詞大會”又開始了,下面請跟著小語的鏡頭一起去看看吧!課文基礎進階一、【鏡頭一:現場播報】下面是小記者小文撰寫的比賽現場的稿件,請你幫她一起完善。詩詞大會上,參賽選手們一個個毫不 xùn sè( ),他們 yín sòng( )了文人騷(sāo shāo)客大量的優秀詩詞。這些詩詞中,有的描繪高聳入云的shān fēng( ),有的描寫蕭瑟(bì sè)凄涼的邊塞,有的贊美迷人的暮(mò mù)色,有的感慨知己相遇的 yuán fèn( )……雖然比賽結果有輸(sū shü)有贏,但大家的心靈得到了詩詞的洗滌與滋養。1.用“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根據拼音,在語段的括號里寫出詞語。3.其是語段中的“ ”字,像 落在草叢中,可以推測這個字表示的時間是 (①早上 ② 中午 ③ 傍晚)(填序號)。二、【鏡頭二:詩詞大賽】詩詞大會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請你也一起完成賽題吧!1.[重點詞義]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可憐九月初三夜(可愛) B.只緣身在此山中(順著,沿著)C.騷人閣筆費評章(詩人) D.梅須遜雪三分白(不及,比不上)2.[朗讀節奏]下列詩句的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一道/殘陽/鋪水中 B.遠近高低/各不同C.不識/廬山/真面目 D.騷人/閣筆費/評章3.[經典配圖]“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詩描繪的景象是 ( )4.[理解詩意]下列對古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暮江吟》描繪的是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的景象。B.《暮江吟》表達了詩人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C.《題西林壁》中詩人站在不同角度,描繪了廬山千姿百態的景象。D.《雪梅》這首詩借“梅”“雪”爭春,勸誡人們要和平共處。三.【鏡頭三:詩句朗誦】請根據所給情境,填寫正確的詩句,并有感情地朗讀。名詩流傳千古:詩中有畫,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用“ , ”描繪了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中有理,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用“ , ”告訴我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詩中有智,盧鉞在《雪梅》中用“ , ”告訴我們事物各有所長。閱讀素養攀升四、【鏡頭四:閱讀比拼】課內外對比閱讀。(15分)雪 梅(其一) 雪 梅(其二)[宋]盧鉞 [宋]盧鉞梅雪爭春未肯降, 有梅無雪不精神,騷人閣筆費評章。 有雪無詩俗了人。梅須遜雪三分白, 日暮①詩成天又雪,雪卻輸梅一段香。 與梅并作十分春②。[注釋]①日暮:指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傍晚。②十分春:全部的春天。1.根據詩歌內容,完成思維導圖。(3分)2.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2分)( )A.有梅無雪不精神 B.有雪無詩俗了人C.日暮詩成天又雪 D.雪卻輸梅一段香3.“梅雪爭春未肯降”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梅和雪為了“爭春”不肯認輸的樣子。(1分)4.《雪梅》(其二)中闡述了三種事物之間的關系,缺一不可,只有三種事物結合在一起,才能組成“ ”。(1分)5.關于《雪梅》(其二),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本詩描寫了梅花的顏色與形狀。B.本詩展現了一幅充滿詩意的“梅花白雪圖”,朝氣蓬勃。C.傍晚,詩人落筆寫完詩后,天空又下起了大雪,饒有意境。D.本詩是一首七言絕句。6.對比閱讀《雪梅》(其一)中的后兩句把梅和雪作比較,突出了梅 的特點和雪 的特點,告訴我們 的道理。《雪梅》(其二)中詩人追求的是 。(4分)7.兩首《雪梅》都出自詩人盧鉞之手,你更喜歡哪一首 請說明理由。(2分)綜合探究拓展五、【鏡頭五:拓展品詩】詩詞大會進行到最后,大家開始進行多角度品析和“月”相關的詩句,讓我們一探究竟。1.[書寫含月詩句]下面是參賽選手們吟誦的和“月”相關的詩句,請你補充完整。(1) 松風吹解帶, 。(2) 風鳴兩岸葉, 。(3) ,蒼山夾亂流。(4) ,孤光一點螢。2.[匹配正確月相]跨學科知識觀察下面的月相圖,讀讀古詩,為其匹配正確的月相。(填序號)(1)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 )(2)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9 古詩三首一、1. sāo sè mù shū 2. 遜色 吟誦山峰 緣分 3.暮太陽 ③二、1. B解析:B項,“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緣:因為。2. D解析:正確的朗讀停頓劃分應為:騷人閣筆/費評章。3. B解析:這兩句詩的意思:一道殘陽的余暉鋪灑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現深碧一半染得通紅。結合圖片,只有 B項的圖江面是一半青綠一半紅。4. D解析:《雪梅》這首詩不是勸誡人們要和平共處,而是告訴我們事物各有所長。三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示例: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四、1. 示例:(1) 梅 (2)雪 (3) 雪梅爭春(4`雪 (5)詩 (6) 雪梅詩映春(每空0.5分)2 .(2分) 解析:A、B、D三項中的“雪”是名詞,指空氣中降落的白色結晶,多為六角形;C項中的“雪”是動詞,指下雪。3. 擬人(1分)4. 十分春(1分)5. A(2分)解析:《雪梅》(其二)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系,三者組成美麗的春色,并沒有描寫梅花的顏色與形狀。6.香(1分)白(1分)事物各有所長(1分)梅、雪、詩和諧共存(1分)7.示例:《雪梅》(其一)梅和雪爭奇斗艷的過程更能凸顯它們各自的美(每空1分)五、1.(1)山月照彈琴 (2)月照一孤舟 (3)廣澤生明月 (4)月黑見漁燈2. (1) ③解析:“月上弦”說明是“上弦月”。(2)⑤解析:“月又滿”說明是“滿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