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6 屆高三開學考 模擬試題語 文滿分:150 分 考試時間:150 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 分)(一)現代文閱讀 Ⅰ(本題共 5 小題,1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題。材料一目前,成都局集團公司日均開行旅客列車 900 對,覆蓋全國 31 個省(區、市),基本形成成都至重慶 1 小時、至貴陽 3 小時交通圈,成渝至周邊主要地級市半小時至 2 小時交通圈,至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門城市 8 小時交通圈。高峰時段,成都東站每分鐘接發 27 趟列車,數千名旅客同時上下車;日均旅客發送量超 20.8 萬人次。去年 12 月,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成都局集團公司”)2024 年旅客發送量突破 4 億人次,超過去年全年送客量,創歷史新高,居全路 18 個鐵路局集團公司前三。其中,從四川境內出發旅客超過 2 億人次,占比超一半。鐵路客運量的增加,往往與經濟活動的頻繁程度呈正相關。洶涌增長的大客流,折射出哪些新活力?高鐵“公交化” 成渝交流更緊密第 4 億人次旅客,是乘 G8613 次列車從成都東站前往沙坪壩站的何平。何平是四川人,家在成都,在重慶工作,從 2021 年起就長期乘坐成渝高鐵在川渝間往返,今年已乘坐 70 多趟。他說,2023 年以來,成渝高鐵的客流急劇回升,周末回成都一票難求,往往周二就要買好返程票,“成渝中線高鐵正在修建,希望早日建成開通!”時速 350 公里的成渝高鐵,是直連成都、重慶“雙核”的大通道。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推進,這條大通道脈動愈發強勁。“商務客流特別多。”G8613 次列車長王丹說,成渝高鐵商務座經常滿員,周末和節假日的每趟車基本滿載。這條線路上還有不少旅游“特種兵”,游客上午在成都寬窄巷子游玩,下午就到重慶逛洪崖洞、吃火鍋。“高峰期,成都東站每隔幾分鐘就有一趟開往重慶的車發出,實現公交化運營。”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車站黨總支副書記徐魯川說,成渝高鐵開通初期,每天通過動車 23對左右,至今不到 9 年,增長到 103 對左右,日均發送旅客 13.5 萬人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打造 “全國交通極核”之一。洶涌的客流背后,是通達的交通網。目前,成都局集團公司日均開行旅客列車 900 對,覆蓋全國 31 個省 (區、市),基本形成成都至重慶 1 小時、至貴陽 3 小時交通圈,成渝至周邊主要地級市半小時至 2小時交通圈,至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門城市 8 小時交通圈。新開鐵路線成網 大客流支撐旅游業當天一大早,杭州旅客陳夢非在成都東站坐上到黃龍九寨站的 C5782 次動車。“坐動車只要 1 個多小時。”她說,到鐵路車站后再轉乘大巴,2 小時就能到九寨溝景區。以前她來四川玩,坐大巴去九寨溝,坐了足足一天車。第 1 頁 共 8 頁C5782 次動車通行的川青鐵路,從 2023 年以來陸續開通兩段,將成都和大九寨旅游區的距離拉近到 2 小時,讓美景觸手可及,“坐動車游九寨”走俏,自駕、自助游、周末游等旅游新趨勢涌現。鐵路成網,川青鐵路與成貴、成昆等線路銜接,黃龍九寨到峨眉、攀枝花等動車開行。2024 年 11 月 28 日,川青鐵路四川段開通運營一周年,累計發送旅客超 1100 萬人次。去年以來,四川相繼開通巴南高鐵、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渝昆高鐵川渝段等 3 條鐵路(路段),四川境內運營里程共計 324 公里。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陳光看來,不斷延伸的鐵路網線使更多旅客出行,也為大運量的鐵路帶來更多客流。目前,四川境內還有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西渝高鐵等 9 個鐵路項目在建,里程近 2000 公里。可以預見,未來 3 至 5 年,四川鐵路客流還將延續增長態勢。客流成為旅游業的強勁支撐。以前,每年 10 月中旬以后,九寨旅行團導游李菁就進入休假狀態,如今她還在忙著帶團。她說,現在旅行團客流量顯著增加,節假日期間屢創新高,中老年旅行團的比例也大幅提升,“現在九寨溝旅游‘淡季不淡’了”。針對鐵路沿線豐富的旅游資源,成都局集團公司探索開行常態化動車組旅游專列。在川青鐵路上,今年已開行超 230 對,帶動旅游消費 2.5 億元。樞紐站客流洶涌 “空鐵聯運” 互為支撐當天送出第 4 億名旅客的成都東站,是西南地區最繁忙的鐵路樞紐站,僅次于廣州南站、上海虹橋站、杭州東站,居全國第四。徐魯川擺出一組數據:高峰時段,成都東站每分鐘接發 27 趟列車,數千名旅客同時上下車;日均旅客發送量超 20.8 萬人次,2024 年春運期間連續 10 天出發人數全國最多。在這個樞紐站內,綜合了地鐵、公交、長途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成都東站地鐵站日均客運量 18.5 萬人次,成都東站公交站日均到發客流 1.5 萬人次,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日均到發客流量 1.1 萬人次……洶涌的客流在樞紐站集散。從成都東站出發,動車不到 30 分鐘就到達天府機場站。這個銜接成都國際航空樞紐主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鐵路車站,開通不到一年,日均客流量已超過 4000 人次,今年 10 月 1 日單日客流量破萬。“大約 95%的旅客在這里中轉。”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車站相關負責人說,空轉鐵、鐵轉公旅客是鐵路天府機場站主要客流。近年來,四川打造 “空鐵聯運一體化” 樣板服務,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兩個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成都軌道交通 10 號線、18 號線、19 號線以及成貴鐵路、成宜高鐵等已實現無縫銜接,多家航空公司購票平臺與鐵路 12306 平臺系統互聯互通,省內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宜賓、眉山、資陽等城市均可“一票直達”。巧合的是,就在去年 12 月,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8000 萬人次,居全國第三。“一個區域內,民航和鐵路客流往往此消彼長。”陳光表示,民航客流也被視作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在四川出現的民航、鐵路客流“齊齊”上漲現象,反映出四川經濟持續復蘇、持續向好的態勢,他說,人流勢必帶來商務、消費、資金的流動,涌動的客流,也是四川經濟活躍的折射。(——選自《四川日報》)材料二成都地鐵資陽線線路圖第 2 頁 共 8 頁(圖片來源:成都軌道)材料三成都地鐵資陽線,又稱成都市域鐵路 S3 線,是連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東部新區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和資陽市臨空經濟區與資陽市雁江區的軌道交通快線,線路全長約38.7 公里,主線采用“地下+高架”的形式敷設,其中高架段長約 23.47 公里,地下段長約9.77 公里。該線路采用 4 節編組市域 A 型列車,最高運行時速 160 公里。這條線路與成都地鐵票制票價相同,起步價 2 元,全線最高票價為 8 元;若換乘成都地鐵其他線路,則實行連續計價。在初期運營階段,福田站、資陽北站首班車時間為 6∶30,末班車時間為 22∶00,單邊運行時間約 26 分鐘。2024 年 9 月 29 日,正式開通運營。全線共設車站7 座,其中高架站 3 座,分別為福田站、蘆葭站(預留站)、資陽臨空站;地下站 4 座,為幸福大道站、萇弘廣場站、寶臺站、資陽北站。這條線路是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促進成資同城化發展的標志性工程,拉近了成資同城的物理距離和時間,推動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建設,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級,極大提升了成都、資陽兩地通勤效率,為兩地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舒適的出行方式,使兩地居民的往來更加頻繁,促進了人員的流動和交流。此外,成都地鐵資陽線作為串聯資陽中心城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片區的重要經濟走廊,是成資兩地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橋梁,有利于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協同發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這條線路,不僅是實現空鐵聯運,擴大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輻射范圍,提升機場配套服務的重要工程,也完善了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了運輸結構。(——摘編自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1.下列關于材料一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 分)A.成渝高鐵自開通以來,不到 9 年的時間,每日通行動車增加了 100 余輛。通達的交通網,推動了客流的增長。B.隨著交通網的日益完善,客流量在旅游業的支撐下顯著增加。無論是在淡季還是旺季,游客人數都有大幅提升。C.成都東站集地鐵、公交、長途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是成都最主要的交通樞紐,絕大多數的旅客在這里中轉。D.四川經濟持續復蘇,具體體現于民航、鐵路客流的同時上漲。這與民航和鐵路客流變化關系的普遍規律截然不同。2.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第 3 頁 共 8 頁A.成都的兩個國際機場已經實現了與多條地鐵線路和鐵路的無縫銜接,部分航空公司平臺也與相關鐵路平臺實現聯通。B.成都市域鐵路 S3 線與成都地鐵票制票價不同的是,其實行連續計價。該線路中,起步價為 2 元,全線最高票價為 8 元。C.成都地鐵資陽線,運行速度快,票價低,為兩地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促進了成都資陽兩地居民的頻繁往來。D.鐵路客運量的增加,往往與經濟活動的頻繁程度呈正相關。成渝中線高鐵的修建,有助于四川鐵路客流的進一步增長。3.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迄今為止,成都的旅客列車已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基本建成了與周邊主要地級市和熱門城市的交通圈。B.據圖分析,成都地鐵資陽線可能從福田站到資陽臨空站均為高架段,從資陽臨空站到資陽北站均為地下段。C.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日均客流量超過 4000 人次,飛機轉地鐵、地鐵轉公交車的旅客是鐵路天府機場站主要客流。D.成都地鐵資陽線在推動區域發展,提升交通便利性,促進經濟文化融合完善交通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4.請結合材料內容,分析成都旅游業發展的“推動劑”。(4 分)5.一篇好的新聞應該有真實的內容,準確的表述和簡潔的語言。材料一是如何體現這些標準的 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6 分)(二)現代文閱讀 Ⅱ(本題共 4 小題,16 分)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 6~9 題。峽谷阿城山被直著劈開,于是當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黏汗。峽口處,倒一棵大樹,連根拔起,似谷里出的,向江里去了,卻被另一棵樹橫住,半懸著,轟響著,卻打不動另一棵樹。峽內一片烏青,密得不透風。早先有些人家,后都走了。因為那溪里有瘴,土是黃黏土,雨后冒漿,腿肚子粗的蟒蛇,三天兩頭過。谷底極深,谷底的溪,黑得像墨,石塊棱角上掛著細沙,沾手不落。有小魚,十多指長,通體透明,不動時與水同色,動起來像一道光。溪上有一橋,木頭的,歪歪扭扭,舊得看不出顏色。橋上住了個漢子。漢子不高,肩寬,臉紅黑,短發硬如鋼針。煙袋鍋在衣襟上磕得當當響,眼睛卻盯著壩子。壩子上有麥子,黃黃的一片。河谷里霧起了,從下游漫上來,漫過壩子,遮了麥子。漢子的眼晴瞇起來,深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這時,峽外走來一個人,身形高瘦,扛著一架照相機,走到橋邊,放下,慢慢支起。漢子瞥一眼,繼續看壩子。那人支好相機,轉過身,見漢子,就笑了:“老鄉,我來拍張照。” 漢子沒回頭,說:“拍嘛。”那人拍照,嘴里念叨著:“這峽谷,真絕!” 漢子說:“聽說上邊要修公路了。” 那人說:“修起來好啊,方便。” 漢子哼一聲,不言語了。第 4 頁 共 8 頁那人拍完照,過來看橋,手指敲敲木頭,說:“這橋夠老的。” 漢子說:“走的人少,朽得慢。” 那人說:“我看你在這兒很久了?” 漢子說:“嗯,十幾年了。”“就你一個人?”“嗯。”“苦嗎?”漢子咧一下嘴,似乎笑了:“還行。”那人拿出水壺,遞給漢子,漢子接過來,喝了一口,遞回去。那人問:“downstream(下游)有寨子?” 漢子說:“過了溪,翻過山,有。” 那人說:“我想去看看,路好走嗎?” 漢子說:“不好走。”那人點點頭,收拾好相機,說:“我先走了。” 漢子說:“不歇會兒?” 那人說:“不了,還要趕路程。” 漢子送他到峽口,那人回頭,說:“老鄉,再見。” 漢子擺擺手,沒說話。那人走遠了,壩子上的霧散了些,麥子顯出金黃。漢子又點起煙,煙袋鍋泛著紅光,隨著呼吸明滅。一只鷹在天上盤旋,翅膀一動不動,像貼在藍天上。峽谷里沒風,空氣黏稠,太陽烤著石頭,熱氣蒸騰。漢子坐在橋邊的石頭上,瞇著眼,仿佛在打盹,又仿佛在想什么。溪水里的魚又游過來,透明的身子在石頭間穿梭,忽然一擺尾,不見了。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峽谷環境險惡,曾有人家卻最終遷走,反襯出漢子獨自堅守的不易。B. 漢子對 “修公路” 的哼聲,暗含對外部世界侵入峽谷的復雜態度。C. 漢子與陌生人的對話簡短平淡,體現他不善言辭、性情孤僻的特點。D. 結尾鷹的盤旋與魚的穿梭,暗示峽谷的生機與漢子生活的單調重復。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開篇對峽谷 “直著劈開”“中央高出” 的描寫,賦予自然景物雄奇的氣勢。B. 對溪魚 “通體透明”“動起來像一道光” 的刻畫,襯托出峽谷的幽深寂靜。C. 小說多用短句,如 “嗯”“還行”,簡潔有力,符合漢子沉默寡言的性格。D. 陌生人的出現打破了峽谷的寧靜,推動情節發展,是故事的核心人物。8.小說中漢子的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4 分)9.小說以 “峽谷” 為題,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 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5 小題,20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題。材料一:鄭伯如晉,子大叔相,見范獻子[注]。獻子曰:“若王室何?”對曰:“老夫其國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今王室實蠢蠢焉,吾小國懼矣,然大國之憂也,吾儕何知焉?吾子其早圖之。”(節選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材料二:漆室女者,魯漆室邑之女也。當穆公時,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嘯,旁人聞之,莫不為之慘者。其鄰人婦從之游,謂曰:“何嘯之悲也?”漆室女曰:“吾憂魯君老,太子幼。”鄰婦笑曰:“此乃魯大夫之憂,婦人何與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第 5 頁 共 8 頁晉客舍吾家,系馬園中。馬佚馳走,踐吾葵,使我終歲不食葵。鄰人女奔,隨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終身無兄。今魯君老悖,太子少愚,愚偽日起。夫魯國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禍及眾庶婦人獨安所避乎!吾甚憂之。”(節選自劉向《列女傳》卷三)材料三:魯監門之女嬰相從績,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謂而泣也?”嬰曰:“吾聞衛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衛世子不肖,諸侯之憂也,子曷為泣也?”嬰曰:“吾聞之異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馬得罪于宋君,出于魯,其馬佚而驏吾園,而食吾園之葵。是歲,吾聞園人亡利之半。越王勾踐起兵而攻吳,諸侯畏其威,魯往獻女,吾姊與焉,兄往視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吳也;兄死者,我也。今衛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無憂乎?”(節選自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材料四:戰國之時,說客辨士尤好借物以喻其意,非以為實有此事也,乃漢晉著述者往往誤以為實事而采之入書。《春秋傳》子大叔云“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此不過設言耳。其后衍之,遂謂漆室之女不績其麻而憂魯國;其后又衍之,遂謂魯監門之女嬰憂衛世子之不肖。而有“終歲不食葵”“終身無兄”之言,若真有其人其事者矣。由是韓嬰竟采之以入《詩外傳》,劉向采之以入《列女傳》。傳之益久,信者愈多,遂至虛言竟成實事。乃世之士但見漢人之書有之,遂信之而不疑,抑亦過矣。(節選自崔述《考信錄》)[注] 春秋末期,宗周王室動蕩,晉強鄭弱。子大叔為鄭國正卿,范獻子為晉國大臣。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 分)夫魯國 A 有患者 B 君臣父子 C 皆被其辱 D 禍 E 及眾庶 F 婦人 G 獨安 H 所避乎!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如,往、去,與《屈原列傳》“使使如秦受地”“臣請往如楚”的“如”意義相同。B.與,音 yù,參與,與《離騷》“恐年歲之不吾與”的“與”讀音、意義均不相同。C.曷為,“曷”作“為”的前置賓語,與《短歌行》“何以解憂”的“何以”結構相同。D.若,連詞,如果,與《燭之武退秦師》“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若”意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范獻子向子大叔咨詢如何對待王室之事,子大叔認為王室動蕩,將殃及鄭國,鄭國很恐懼,但他現在無能為力,希望范獻子早作打算。B.漆室之女倚柱而嘯,鄰婦問她為何嘯聲如此悲慘,漆室女告知原因:晉客的馬踐踏菜園,我一年吃不上葵菜;兄長溺水而亡,我終身沒有了兄長。C.監門之女說:桓司馬得罪宋君,出逃到魯國,導致菜園收成損失一半;越國進攻吳國,而我失去了兄長。同理,如今衛世子不肖,也可能危及我。D.根據材料四,《春秋傳》中的“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是假設之辭,而漆室女、監門女之事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故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魯君老悖,太子少愚,愚偽日起。(4 分)(2)魯監門之女嬰相從績,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謂而泣也?”(4 分)14.崔述運用三則材料說明了什么觀點?請概括他的觀點并談談你的認識。(3 分)第 6 頁 共 8 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 小題,共 9 分)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詠省壁①畫鶴宋之問粉壁圖仙鶴,昂藏真氣多。鶱飛②竟不去,當是戀恩波③。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陳子昂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獨舞紛如雪,孤飛暖似云。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注】①省壁:中央官署的墻壁。②鶱飛:飛騰。③恩波:帝王的恩澤。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宋、陳這兩首詩的題材相同,都是以墻壁上的畫鶴作為吟詠對象。B.在兩首詩歌的后半部分,兩位詩人都發揮主觀想象,以表達情感。C.宋之問詩的第二句從外在形態與內在氣質兩方面展現仙鶴的形象。D.陳子昂詩用“古壁”一詞強調墻壁的古舊,以襯托畫鶴色彩鮮艷。16.兩首詩各自展現出了什么樣的思想境界?請簡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 1 小題,6 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荀子·勸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以木材經墨線校正后變直為例,說明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本性。(2)李白《蜀道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描寫急流和瀑布在山谷間發出的巨大聲響,渲染蜀道的艱險。(3)與下圖內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題。第 7 頁 共 8 頁學生習作:我們很多人,對灰塵之類的小東西,常常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沒有什么了不起,其實不然。語言學家講評:“不以為然”里的“然”是“對”的意思。“不以為然”就是“不認為是對的”,等于說“不贊成”“不同意”。近幾年來,有些人把“不以為然”誤認為是“不在乎”的意思。這一句里的“不以為然”就是這樣用的。這種用法是錯誤的,不能提倡。有人說,( )。今天認為是不合法的用法,等到用的人多了,慢慢就變成合法的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去反對它。這種理論是似是而非的。 ① 采取這種態度,我們事必對于語言里所有新出現的不合習慣的說法都一概承認是合法的,那么我們的語言還有什么規范和標準可言呢?② 當一種說法得到社會普遍承認之后,我們 ③ 能承認它的合法性。這就是語言學家的態度。從這一點看來,語言學家是非常“勢利眼”的。不過我們別無他法,只能采取這種態度。有人說,我不是語言學家,我不管你們贊成還是反對,只要有人這樣說,我就可以跟著這樣說。這當然不錯。一個人采用什么方式說話有他的自由,別人沒有權利干涉。不過語言除了作為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同時又是對運用語言的人進行社會評價的一種依據。在這一點上,語言跟衣服有共同之處。衣服的作用當然是庇體和御寒,可是除此之外,它又是對于穿衣服的人進行社會評價的依據。一個人的衣服的樣示不符合社會習慣,別人就會對他有看法。一個人寫文章時用語不符合一般人的習慣,別人對作者和他的文章也會有看法。文章是寫了給人看的,我們不能不考慮它的社會效果。18.將下列語句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的一項是( )(3 分)A.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B.語言是交流的工具C.語言是傳情達意的 D.語言是不斷演變的19.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感彩都發生了變化,其中與文中“勢利眼”的變化不同的一項是( )(3 分)A.要把這個雄心壯志牢固地樹立起來,扭著不放,“頑固”一點,毫不動搖。B.魯迅毫不憚于他的戰斗文字為當時的“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C.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們“異想天開”,大膽創新。D.我們在工作中就是要“斤斤計較”,千方百計地保障群眾的利益。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關聯詞語。(6 分)21.文中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含錯別字的詞語并改正。(4 分)22.有些成語在使用過程中,意義會發生變化。比如“空穴來風”,原本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現在多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請根據文中語言學家的觀點對這種現象加以解釋,并再舉出一個類似的成語,說明其意義的變化。(4 分)四、寫作(60 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有人說,傳統是束縛創新的枷鎖,唯有打破才能前行;也有人說,傳統是滋養創新的土壤,唯有扎根才能生長。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第 8 頁 共 8 頁2026 屆高三開學考 模擬試題語 文參考答案及詳解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 Ⅰ1. D解析:A 項錯誤:原文提到成渝高鐵開通初期每天動車 23 對左右,目前增長到 103 對左右,增長量為 80 對左右(103-23=80),而非 “100 余輛”,屬于曲解文意。B 項錯誤:原文明確 “客流成為旅游業的強勁支撐”,即客流推動旅游業發展,而非 “客流量在旅游業的支撐下增加”,邏輯顛倒。C 項錯誤:原文僅說明成都東站是 “西南地區最繁忙的鐵路樞紐站”“全國第四”,未提及 “是成都最主要的交通樞紐”,且 “絕大多數旅客在此中轉” 描述的是鐵路天府機場站,并非成都東站,偷換概念。D 項正確:原文提到 “一個區域內,民航和鐵路客流往往此消彼長”,而四川出現 “民航、鐵路客流‘齊齊’上漲”,體現其經濟復蘇態勢與普遍規律不同,表述準確。2. B解析:B 項錯誤:原文明確 “這條線路與成都地鐵票制票價相同,起步價 2 元,全線最高票價為 8 元;若換乘成都地鐵其他線路,則實行連續計價”,說明 “連續計價” 是換乘時的規則,并非 S3 線與地鐵票制票價的不同之處,表述錯誤。A 項正確:原文提到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兩個機場與多條地鐵、鐵路 “無縫銜接”,且航空公司與鐵路平臺 “系統互聯互通”,符合文意。C 項正確:成都地鐵資陽線 “最高運行時速 160 公里”“起步價 2 元”,確實為兩地居民提供了便捷低價的出行方式,促進往來,表述準確。D 項正確:原文指出 “鐵路客運量的增加與經濟活動頻繁程度正相關”,且成渝中線高鐵修建 “有助于四川鐵路客流進一步增長”,邏輯合理。3. C解析:C 項錯誤:原文提到 “鐵路天府機場站開通不到一年,日均客流量已超過 4000 人次”,而非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日均客流量”,且主要客流是 “空轉鐵、鐵轉公旅客”,并非 “飛機轉地鐵、地鐵轉公交車”,偷換主體和概念。A 項正確:原文說明成都局集團公司列車 “覆蓋全國 31 個省(區、市)”,并形成多個交通圈,符合 “覆蓋大部分省市” 的表述。B 項正確:材料三提到資陽線 “高架段長約 23.47 公里,地下段長約 9.77 公里”,結合線路圖中 “福田站、蘆葭站、資陽臨空站為高架站,其余為地下站”,可推測從福田站到資陽臨空站為高架段,之后為地下段,分析合理。D 項正確:材料三明確資陽線在 “推動區域發展、提升交通便利性、促進經濟文化融合、完善交通體系” 等方面的作用,表述準確。4. ①高鐵網絡的完善:成渝高鐵實現公交化運營,川青鐵路等新線路開通,縮短旅游目的地時空距離(如成都至九寨溝 2 小時可達),帶動 “上午成都、下午重慶” 的跨第 1 頁 共 4 頁城旅游,吸引大量游客。②旅游專列的開行:成都局集團公司在川青鐵路等線路開行超 230 對旅游專列,直接帶動旅游消費 2.5 億元,激活旅游市場。③空鐵聯運的支撐: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與鐵路、地鐵無縫銜接,“一票直達” 等服務提升中轉效率,擴大旅游輻射范圍,吸引省外及國際游客。④交通圈的形成:成都至周邊地級市半小時至 2 小時、至熱門城市 8 小時交通圈的形成,便于游客高效串聯多地景點,促進旅游消費。5.①真實的內容:采用具體案例(如第 4 億人次旅客何平的經歷、列車長王丹的觀察)增強真實性;引用權威數據(如日均開行列車 900 對、年發送量 4 億人次、旅游專列帶動消費 2.5 億元),數據來源明確(成都局集團公司、教授陳光等),確保內容可追溯。②準確的表述:精準使用專業術語(如 “公交化運營”“空鐵聯運一體化”),避免歧義;限定范圍清晰(如 “居全路 18 個鐵路局前三”“高峰時段每分鐘接發 27 趟列車”),數據表述嚴謹(如 “增長到 103 對左右” 避免絕對化)。③簡潔的語言:多用短句和數據羅列(如交通圈時間、列車對數增長),信息密度高;避免冗余修飾,如 “洶涌增長的大客流,折射出哪些新活力?” 直接引出主題,語言凝練。(二)現代文閱讀 Ⅱ6. C(解析:“性情孤僻” 錯誤,漢子的簡短對話體現的是沉默堅韌,而非孤僻。)7. D(解析:“陌生人是核心人物” 錯誤,核心人物是漢子,陌生人僅為線索,反襯漢子的堅守。)8. ① 沉默寡言:與陌生人對話簡短,多以 “嗯”“還行” 回應;② 堅韌執著:獨自在險惡峽谷堅守十幾年;③ 淳樸友善:遞水給陌生人,邀請歇腳;④ 適應環境:熟悉峽谷環境,靠打獵生存。(每點 1 分,共 4 分)9. ① 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峽谷的險峻、幽深烘托漢子的孤獨與堅守;② 峽谷象征封閉、原始的自然空間,與 “修公路” 的外部世界形成對比;③ 標題 “峽谷” 凸顯人與自然的關系,暗示漢子與峽谷的共生,深化主題。(每點 2 分,共 6 分)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10.BDF11.D12.B13.(1)如今魯國君主年老糊涂,太子年少無知,愚昧欺詐的事情天天發生。(2)魯國監門人的女兒嬰隨人一起績麻,半夜哭泣起來,她同伴問她:“為什么哭泣?”14.觀點:對“借物喻意”的故事,劉向、韓嬰不應該直接采信,后人不應該信而不疑。認識:①對古書中的記載不宜盲目相信,而需加以辨析;②對于“借物喻意”的故事,重在理解故事所闡述的道理,不必強求其真實性。參考譯文:材料一:鄭伯到晉國去,子大叔輔佐,見到范獻子。范獻子說:“王室怎么樣?”回答說:“我自己的國家都不能顧及,怎么還能顧及王室呢?而且人們有句話說:‘寡婦不操心紡織,卻擔心宗周的削弱,因為害怕災禍會降臨到她自己身上。’現在王室確實動亂不安,我們這些小國非常害怕。(但如何解決王室之亂)這該是大國要操心的事,我輩又哪里知道呢?您作為大國之卿,還是早作打算吧!第 2 頁 共 4 頁材料二:魯漆室女,是魯國漆室氏之邑的女兒。當時正是魯國穆公執政時代,穆公年紀老了,太子又還小。魯漆室女為此靠著柱子長嘯,在旁的人聽到這悲憤的嘯聲,沒有一個不為之感傷的。她鄰居家有個婦女平常跟她玩在一起,對她說:“你的嘯聲聽起來為什么這樣悲慘!”漆室女說:“我擔憂著魯君老、太子幼的事啊!”鄰居婦人笑著說:“這是魯國大夫該操心的國家大事,和我們婦女有什么關系呢?”漆室女說:“不是這樣。這不是你能知道的。以前晉國有客人住在我家,把馬拴在菜園里,不料馬脫逃奔跑,將菜園里的葵菜全都踐踏死了,使我家一年到頭吃不到葵菜。又有一次,鄰居家的女兒私奔,跟著別人逃走了,她家里的人請我哥哥前往追趕,途中正碰上因久雨漲水,落入水流中淹死,使我終身失去了哥哥。現在魯君年老惑亂,太子年幼無知,在無知和惑亂之間,奸惡欺詐的事就會不停發生。魯國一旦有了什么災禍,君臣也好,父子也好,都會遭到恥辱,還會禍及百姓,我們婦女能獨自平安地逃過嗎?我正擔憂此事。”材料三:魯國守城門官的女兒名叫嬰,和其他女子一塊兒緝麻線,到了半夜,她哭了起來。她的同伴問道:“你為什么流淚呢?”嬰說:“我聽說衛國的世子不好,所以哭泣。”她的同伴說:“衛國的世子不好,這是諸侯擔憂的事,你為什么哭泣呢?”嬰說:“我聽說的同你問的不同。從前,宋國的司馬桓魋得罪了宋國國君,逃亡到魯國來,他的馬逃奔了,在我的菜園里打滾,吃掉了我的菜園里的葵菜。那一年,我聽說種菜的人損失了一半的利益。越王勾踐出兵攻打吳國,諸侯畏懼他的威勢,魯國把女子奉獻給越王,我的姊姊也在被奉獻之列,我的哥哥到越國去探望姊姊,路上遇到危險,死了。越國軍隊威脅的是吳國,可是死掉哥哥的是我。現在衛國的世子非常不好,喜好戰爭,我有三個弟弟,能夠不替他們擔憂嗎?”《詩經》上說:“大夫不問水的深淺,魯莽渡河,我的內心就憂愁起來。”這難道不是同類的事情嗎!材料四:戰國時期,說客、辯士尤其喜歡借事物比喻他們自己的意圖,并非真有這樣的事情,但是漢晉時期的著書者往往誤以為是實事而采錄到書中。《春秋傳》中子大叔說“寡婦不憂慮緯紗不足,卻擔憂宗周覆滅,因為災禍將波及自身”,這不過是設喻罷了。后來(這個故事)衍生開來,就說成是漆室的女子不紡自己的麻卻憂慮魯國;再后來又衍生開來,就說成是魯國守門人的女兒嬰憂慮衛國世子的品行不端。并且有了“整年吃不上葵菜”“終身失去兄長”這樣的話,好像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一樣。于是韓嬰竟然采錄它寫進《韓詩外傳》,劉向也采錄它寫進《列女傳》。流傳得越久,相信的人越多,最終虛妄的言辭竟然成了真實的事情。但是世上的讀書人只看到漢代人的書里有這些記載,就相信它而不懷疑,這也太過分了。(二)古代詩歌閱讀15.D16.①宋之問詩:詩人借畫鶴表達了自己對皇帝的感恩和忠誠,同時也流露出希望得到皇帝更多恩寵的心理。側重政治隱喻,思想境界以忠君頌恩為主,帶有封建官僚的價值取向。②陳子昂詩:詩中處處以鶴自比,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對鶴的描寫中,反映出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氣節。詩歌側重人性批判與精神追求,思想境界更具哲理性與超脫世俗的色彩。(三)名篇名句默寫17. (1)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2)飛湍瀑流爭喧豗 砯崖轉石萬壑雷第 3 頁 共 4 頁(3)【示例一】千里澄江似練 翠峰如簇【示例二】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每空 1 分,錯字、漏字均不得分)三、語言文字運用18.D19.B20.①如果;②只有;③才 (每空 2 分)21.“事必”改為“勢必”;“權利”改為“權力”(“庇體”改為“蔽體”;“樣示”改為“樣式”)(4分)22.第一問:①某些成語,如“空穴來風”原本只有第一種意義(1 分);②用的人多了,新意義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就被承認是合法的了(1 分)。第二問:示例:①“鬼斧神工”原本用來形容自然景觀的神奇(1 分);②后來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類藝術創作精妙絕倫(1 分)。(言之有理即可給分)四、寫作(60 分)(立意示例)《守正創新,方得始終》解析:可從 “傳統為創新提供根基,創新為傳統注入活力” 展開,結合故宮文創、“國潮” 品牌等案例,論證二者辯證關系,避免片面強調一方。結構上采用 “引論 — 本論— 結論”,本論部分可分 “傳統是創新的源頭”“創新是傳統的延續”“守正與創新的統一”三層,結尾升華至文化自信。第 4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語文 2026屆高三開學考 模擬試題.docx 語文 2026屆高三開學考 模擬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