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目標 1.通過圓錐曲線方程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在最值(范圍)問題中的應用. 2.能根據圓錐曲線的有關性質解決有關最值(范圍)的綜合問題. 3.借助于圓錐曲線的最值(范圍)問題,進一步提升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題型一 范圍問題如圖,以原點O為圓心,分別以2和1為半徑作兩個同心圓,設A為大圓上任意一點,連接OA交小圓于點B,設∠AOx=θ,過點A,B分別作x軸,y軸的垂線,兩垂線交于點M.(1)求動點M的軌跡C的方程;(2)點E,F分別是軌跡C上兩點,且·=0,求△EOF面積的取值范圍.解:(1)因為∠AOx=θ(0≤θ<2π),所以A(2cos θ,2sin θ),B(cos θ,sin θ).設M(x,y),則(θ是參數),消去θ得+y2=1,即動點M的軌跡C的方程為+y2=1.(2)如圖所示,因為·=0,所以OE⊥OF,當直線OE或OF的斜率不存在時,易得=×2×1=1;當直線OE和OF的斜率都存在時,設lOE:y=kx(k≠0),E(x1,y1),則lOF:y=-,由所以|OE|==,同理可得|OF|==,所以=|OE|·|OF|=2.令t=k2+1>1,則S△EOF=2=2=2∈.綜上,△EOF面積的取值范圍為.圓錐曲線中求取值范圍問題的五種常用方法1.利用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或判別式構造不等關系,從而確定參數的取值范圍.2.利用已知參數的范圍,求新參數的范圍,解這類問題的核心是建立兩個參數之間的等量關系.3.利用隱含的不等關系建立不等式,從而求出參數的取值范圍.4.利用已知的不等關系構造不等式,從而求出參數的取值范圍.5.利用求函數的值域的方法將待求量表示為其他變量的函數,求其值域,從而確定參數的取值范圍.對點練1.已知橢圓C:+=1(a>b>0)的右焦點坐標為(,0),且點(0,-1)在C上.(1)求橢圓的方程;(2)過點(1,0)的直線l與橢圓C交于M,N兩點,P為線段MN的中點,A為C的左頂點,求直線PA的斜率k的取值范圍.解:(1)由題意,得所以橢圓C的方程為+y2=1.(2)當直線l的斜率為0時,AP的斜率k=0.當直線l的斜率不為0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x=my+1,聯立方程組得(m2+4)y2+2my-3=0.Δ>0顯然成立.設M(x1,y1),N(x2,y2),P(x0,y0),則y1+y2=-,所以y0=-,則x0=my0+1=-+1=,而點A的坐標為(-2,0),所以直線AP的斜率k==.①當m=0時,k=0.②當m≠0時,|k|==.因為=|2m|+≥4,當且僅當|2m|=時,等號成立.所以0<≤,從而-≤k≤且k≠0.綜上所述,斜率k的取值范圍為.題型二 最值問題已知O為坐標原點,橢圓C:+=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e=,橢圓C上的點到焦點F2的最短距離為-2.(1)求橢圓C的標準方程;(2)設T為直線x=-3上任意一點,過F1的直線交橢圓C于點P,Q,且·=0,求的最小值.解:(1)由題意知,=,而a-c=-2,又a2=b2+c2,得a=,b=,故橢圓C的標準方程為+=1.(2)由(1)知F1(-2,0),因為·=0,故⊥,設T(-3,m),所以|TF1|=,直線TF1的斜率為-m,當m≠0時,直線PQ的斜率為,直線PQ的方程為x=my-2.當m=0時,直線PQ的方程為x=-2,也符合方程x=my-2.設P(x1,y1),Q(x2,y2),將直線PQ的方程與橢圓C的方程聯立,得消去x,得(m2+3)y2-4my-2=0,Δ>0,y1+y2=,y1y2=,|PQ|===,===≥=,當且僅當=,即m=±1時,等號成立.所以.圓錐曲線最值問題的求解方法圓錐曲線中的最值問題類型較多,解法靈活多變,但總體上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幾何法,即通過利用曲線的定義、幾何性質以及平面幾何中的定理、性質等進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數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幾何量或代數表達式表示為某個(些)參數的函數(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數方法、不等式方法等進行求解.對點練2.已知橢圓C:+=1(a>b>0)的右焦點為F(2,0),離心率為,O為坐標原點.(1)求橢圓C的標準方程;(2)設點P(3,m)(m>0),過F作PF的垂線交橢圓于A,B兩點.求△OAB面積的最大值.解:(1)由橢圓C的右焦點為F(2,0),可得c=2,又離心率為,所以a=,b2=a2-c2=6-4=2,所以橢圓C的標準方程為+=1.(2)由題意知,kPF==m,所以kAB=-,故直線AB的方程為y=-(x-2),即x=-my+2,由可得(3+m2)y2-4my-2=0,Δ>0,設A(x1,y1),B(x2,y2),則y1+y2=,y1y2=,所以|y1-y2|===,所以△OAB的面積S=×|OF|×|y1-y2|=,令t=>1,所以S==≤=,當且僅當=t,即t=,m=1時取等號,所以△OAB面積的最大值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重點突破(四) 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范圍)問題 第二章 §4 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學習目標1.通過圓錐曲線方程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在最 值(范圍)問題中的應用.2.能根據圓錐曲線的有關性質解決有關最值(范圍)的綜合問題.3.借助于圓錐曲線的最值(范圍)問題,進一步提升直觀想象、 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題型一 范圍問題典例1規律方法圓錐曲線中求取值范圍問題的五種常用方法1.利用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或判別式構造不等關系,從而確定參數的取值范圍.2.利用已知參數的范圍,求新參數的范圍,解這類問題的核心是建立兩個參數之間的等量關系.3.利用隱含的不等關系建立不等式,從而求出參數的取值范圍.4.利用已知的不等關系構造不等式,從而求出參數的取值范圍.5.利用求函數的值域的方法將待求量表示為其他變量的函數,求其值域,從而確定參數的取值范圍.返回題型二 最值問題典例2規律方法圓錐曲線最值問題的求解方法圓錐曲線中的最值問題類型較多,解法靈活多變,但總體上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幾何法,即通過利用曲線的定義、幾何性質以及平面幾何中的定理、性質等進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數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幾何量或代數表達式表示為某個(些)參數的函數(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數方法、不等式方法等進行求解.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第二章圓錐曲線重點突破(四)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范圍)問題學案.docx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第二章圓錐曲線重點突破(四)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范圍)問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