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直線與圓1.3直線的方程第2課時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課件(共58張PPT)+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直線與圓1.3直線的方程第2課時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課件(共58張PPT)+學案

資源簡介

第2課時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學習目標 1.根據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線方程的兩點式、截距式,培養數學抽象的核心素養.2.掌握直線方程的兩點式、截距式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3.能用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解決有關問題,提升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
任務一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問題1.我們知道已知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給定一個點P0(x0,y0)和斜率k,可得出直線方程.若給定直線上兩點P1(x1,y1),P2(x2,y2)(x1≠x2,y1≠y2),如圖,你能否得出直線的方程呢?
提示:由點斜式方程,得y-y1=(x-x1),即=(x1≠x2,y1≠y2).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名稱 兩點式方程
已知條件 A(x1,y1)和B(x2,y2),其中x1≠x2,y1≠y2
示意圖
方程形式
適用范圍 不表示垂直于坐標軸的直線
微提醒(1)當經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斜率不存在(x1=x2)或斜率為0(y1=y2)時,不能用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表示.(2)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與這兩個點的順序無關.(3)方程中等號兩邊表達式中分子之比等于分母之比,也就是同一條直線的斜率相等.
(鏈教材P12練習T2)(1)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1),B(2,2),C(4,1),求三角形三條邊所在直線的方程;
(2)已知直線經過點A(1,0),B(m,1),求這條直線的方程.
解:(1)A,B兩點橫坐標相同,直線AB與x軸垂直,故其方程為x=2.
由直線方程的兩點式,可得直線AC的方程為=,即x-y-3=0.
同理可得直線BC的方程為=,即x+2y-6=0.
所以三邊AB,AC,BC所在的直線方程分別為x=2,x-y-3=0,x+2y-6=0.
(2)由直線經過點A(1,0),B(m,1),因此該直線斜率不可能為零,但有可能不存在.
①當直線斜率不存在,即m=1時,直線方程為x=1;
②當直線斜率存在,即m≠1時,利用兩點式,可得直線方程為=,即x-(m-1)y-1=0.
綜上可得,當m=1時,直線方程為x=1;
當m≠1時,直線方程為x-(m-1)y-1=0.
利用兩點式求直線的方程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判斷是否滿足兩點式方程的適用條件:兩點的連線不垂直于坐標軸; 第二步:若不滿足,不能用兩點式求方程,可直接結合圖形寫方程;若滿足,可用兩點式寫出方程. 注意:若點的坐標中含有參數,需注意對參數的討論.
對點練1.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3,2),B(5,-4),C(0,-2).
(1)求BC邊所在的直線方程;
(2)求BC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解:(1)BC邊過兩點B(5,-4),C(0,-2),
由兩點式,得=,
即2x+5y+10=0,
故BC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2x+5y+10=0.
(2)設BC的中點為M(a,b),
則a==,b==-3,
所以M,
又BC邊的中線過點A(-3,2),
所以=,即10x+11y+8=0,
所以BC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的方程為10x+11y+8=0.
任務二 直線方程的截距式
問題2.若給定直線上兩點A(a,0),B(0,b)(a≠0,b≠0),你能否得出直線的方程呢?
提示:+=1.
直線方程的截距式
名稱 截距式方程
已知條件 在x軸上的截距為a,在y軸上的截距為b(a≠0,b≠0)
示意圖
方程形式 =1
適用范圍 不表示垂直于坐標軸的直線及過原點的直線
微提醒(1)如果已知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可以直接代入截距式求直線的方程.(2)將直線的方程化為截距式后,可以觀察出直線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這一點常被用來作圖.(3)與坐標軸平行和過原點的直線都不能用截距式表示.(4)過原點的直線的橫、縱截距都為零.
求過點(3,4),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的直線l的方程.
解:①當直線l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且不為0時,可設直線l的方程為+=1.又l過點(3,4),所以+=1,解得a=-1.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1,即x-y+1=0.
②當直線l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且為0時,即直線l過原點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因為l過點(3,4),所以4=k·3,解得k=,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y=x,即4x-3y=0.
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x-y+1=0或4x-3y=0.
[變式探究]
(變條件)若將本例中“截距互為相反數”改為“截距相等”,其他條件不變,求直線l的方程.
解:①當截距不為0時,
設直線l的方程為+=1,
又l過點(3,4),所以+=1,解得a=7,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x+y-7=0.
②當截距為0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
又l過點(3,4),所以4=k·3,解得k=,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y=x,即4x-3y=0.
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x+y-7=0或4x-3y=0.
應用截距式方程的注意事項 1.如果問題中涉及直線與坐標軸相交,則可考慮選用截距式方程,用待定系數法確定其系數即可. 2.選用截距式方程時,必須首先考慮直線能否過原點以及能否與兩坐標軸垂直. 3.要注意截距式方程的逆向應用.
對點練2.(1)在x軸、y軸上的截距分別是-3,4的直線方程是(  )
A.+=1 B.+=1
C.-=1 D.+=1
(2)過點A(3,-1)且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的絕對值相等的直線有(  )
A.2條 B.3條
C.4條 D.無數多條
答案:(1)A(2)B
解析:(1)由題意知a=-3,b=4代入+=1即可.故選A.
(2)當截距都為零時滿足題意要求,直線方程為y=-x,當截距不為零時,設直線方程為+=1,所以+=1或+=1,所以滿足條件的直線共有3條.故選B.
任務三 截距式方程的應用
直線過點P且與x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求分別滿足下列條件的直線方程.
(1)△AOB的周長為12;
(2)△AOB的面積為6.
解:(1)設直線方程為+=1(a>0,b>0),
由題意可知,a+b+ =12.①
又因為直線過點P,
所以+=1,②
由①②可得5a2-32a+48=0,
解得
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1或+=1,
即3x+4y-12=0或15x+8y-36=0.
(2)設直線方程為+=1(a>0,b>0),
由題意可知
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1或+=1,
即3x+4y-12=0或3x+y-6=0.
[變式探究]
(變條件)是否存在這樣的直線同時滿足下列條件:(1)△AOB的周長為12;(2)△AOB的面積為6.若存在,求出直線的方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由本例知,
滿足條件:△AOB的周長為12的方程為3x+4y-12=0或15x+8y-36=0.
滿足條件:△AOB的面積為6的方程為3x+4y-12=0或3x+y-6=0.
所以同時滿足(1)、(2)兩個條件的直線方程為3x+4y-12=0.
直線方程與三角形的面積、周長之間的關系 解決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或周長問題時,一般選擇直線方程的截距式,若設直線在x軸、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a,b,則直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三角形的 面積為S=|a||b|,周長c=|a|+|b|+ .
對點練3.已知直線l的斜率為6,且被兩坐標軸所截得的線段長為 ,求直線l的方程.
解:設所求直線為+=1,則與x軸、y軸的交點分別為(a,0),(0,b),
由勾股定理知a2+b2=37.
又k=-=6,
所以
因此所求直線l的方程是x-=1或-x+=1,
即6x-y-6=0或6x-y+6=0.
任務 再現 1.直線的兩點式方程.2.直線的截距式方程.3.截距式方程的應用
方法 提煉 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
易錯 警示 容易疏忽兩點式和截距式方程的使用條件;利用截距式求直線方程時易忽略過原點的情況
1.過點(1,2),(5,3)的直線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為所求直線過點(1,2),(5,3),所以所求直線方程是=.故選B.
2.過兩點A(0,3),B(-2,0)的截距式方程為(  )
A.+=1 B.+=1
C.+=1 D.+=1
答案:D
解析:由于直線過A(0,3),B(-2,0)兩點,所以直線在x軸、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2,3,由截距式可知,方程為+=1.故選D.
3.已知A(2,-1),B(6,1),則在y軸上的截距是-3,且經過線段AB中點的直線方程為      .
答案:3x-4y-12=0
解析:因為A(2,-1),B(6,1),則線段AB的中點為E(4,0),又因為所求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3,故所求直線方程為-=1,即3x-4y-12=0.
4.已知A(4,0),B(0,5),直線AB上一動點P(x,y),則xy的最大值是    .
答案:5
解析:直線AB的方程為+=1,顯然xy取得最大值時,x,y>0,又因為+≥2,即2≤1,解得xy≤5,當且僅當x=2,y=時取等號.
課時分層評價3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時間:60分鐘 滿分:110分)
(1—9,每小題5分,共45分)
1.直線2x-y+2=0在x軸上的截距是(  )
A.-1 B.1
C.-2 D.2
答案:A
解析:令y=0,則2x-0+2=0,解得x=-1,所以直線2x-y+2=0在x軸上的截距是-1.故選A.
2.已知△ABC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1,2),B(3,6),C(5,2),M為AB的中點,N為AC的中點,則中位線MN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
A.2x-y+8=0 B.2x+y-8=0
C.2x-y-12=0 D.2x+y-12=0
答案:B
解析:由中點坐標公式可得M(2,4),N(3,2),再由兩點式可得直線MN的方程為=,即2x+y-8=0.故選B.
3.若直線l過點(-1,-1)和(2,5),且點(91,b)在直線l上,則b的值為(  )
A.180 B.181
C.182 D.183
答案:D
解析:因為直線l過點(-1,-1)和(2,5),由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得直線l的方程為=,即y=2x+1.由于點(91,b)在直線l上,所以b=2×91+1,解得b=183.故選D.
4.兩直線-=1與-=1的圖象可能是圖中的哪一個(  )
答案:B
解析:直線-=1的斜率為k1=,直線-=1的斜率為k2=,所以直線-=1與直線-=1斜率的符號相同,故只有B選項符合題意.故選B.
5.若直線l:+=1(a>0,b>0)經過點(1,2),則直線l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之和取最小值時,=(  )
A. B.
C. D.2  
答案:B
解析:因為直線l:+=1(a>0,b>0)經過點(1,2),所以+=1,則a+b=(a+b)=3++≥3+2,當且僅當=,即b=a時,等號成立,所以直線l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為3+2,此時b=a,則==.故選B.
6.(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不能表示過點M(x1,y1)且斜率為k的直線方程
B.在x軸,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a,b的直線方程為+=1
C.直線y=kx+b與y軸的交點到原點的距離為b
D.過兩點A(x1,y1),B(x2,y2)的直線方程為(x-x2)(y1-y2)-(y-y2)(x1-x2)=0
答案:AD
解析:對于A,=k表示過點M(x1,y1)且斜率為k的直線去掉點(x1,y1),故A正確;對于B,在x軸,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a,b,只有ab≠0時,直線方程為+=1,故B錯誤;對于C,直線y=kx+b與y軸的交點坐標是(0,b),交點到原點的距離為,故C錯誤;對于D,過兩點A(x1,y1),B(x2,y2)的直線當x1≠x2時,直線方程為y-y2=(x-x2),變形為(x-x2)(y1-y2)-(y-y2)(x1-x2)=0,當x1=x2時,直線方程為x=x2,也適合方程(x-x2)(y1-y2)-(y-y2)(x1-x2)=0,故D正確.故選AD.
7.已知直線l的兩點式方程為=,則l的斜率為    .
答案:-
解析:易得直線=過(-5,0),(3,-3),故l的斜率為=-.
8.已知直線l過點(-3,4)且方向向量為(1,-2),則l在x軸上的截距為    .
答案:-1
解析:因為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1,-2),所以直線斜率k=-2,又直線l過點(-3,4),所以直線方程為y-4=-2(x+3),即2x+y+2=0,令y=0,得x=-1,所以l在x軸上的截距為-1.
9.(易錯題)過點P(1,2)且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的和為0的直線方程為      .
答案:2x-y=0或x-y+1=0
解析:當直線過原點即在坐標軸上的截距均為零時,得直線方程為2x-y=0;當在坐標軸上的截距不為零時,可設直線方程為-=1,將x=1,y=2代入方程可得a=-1,得直線方程為x-y+1=0.所以所求直線方程為2x-y=0或x-y+1=0.
10.(13分)直線l過點P,且與x軸的正半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
(1)當|OA|=|OB|時,求直線l的方程;
(2)若|OA|+|OB|=7,求直線l的方程.
解:(1)設直線l的方程為+=1(a>0,b>0),且A(a,0),B(0,b),
由|OA|=|OB|,得a=b,由直線l過點P( ,2),得+=1,解得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3x+3y-10=0.
(2)設直線l的方程為+=1(a>0,b>0),
由題意知,a+b=7 ①,
因為直線l過點P,所以+=1 ②,
聯立①②,解得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3x+4y-12=0或6x+3y-14=0.
(11—13,每小題5分,共15分)
11.(多選題)已知直線+=1經過第一、二、三象限且斜率小于1,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正確的是(  )
A.> B.>
C.(b-a)(b+a)>0 D.>
答案:AB
解析:因為直線+=1經過第一、二、三象限,可得a<0,b>0,由直線的斜率小于1,可得0<-<1,結合a<0,可得a<0<b<-a,由絕對值的性質,可得>,故A正確;由冪函數y=的單調性知, >,故B正確;由b-a>0,b+a<0,所以(b-a)(b+a)<0,故C錯誤;由<0,>0,得<,故D錯誤.故選AB.
12.若直線l與兩坐標軸圍成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的面積為18,則直線l的方程為        .
答案:x±y+6=0或x±y-6=0
解析:因為直線l與兩坐標軸圍成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直線l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的絕對值相等且不為0.設直線方程為+=1,則|a|=|b|.因為|a|·|b|=|a|2=18,即a2=36,所以a=±6,所以a=6時,b=±6,當a=-6時,b=±6,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x±y+6=0或x±y-6=0.
13.(雙空題)若直線l過點(4,1)且與x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則△AOB面積的最小值為    ,當△AOB的面積取最小值時直線l的方程是        .
答案:8 x+4y-8=0
解析:設直線l的方程為+=1(a>0,b>0),因為直線l過點(4,1),所以+=1.又+≥2,所以1≥2,即ab≥16,當且僅當=,即a=8,b=2時取等號,所以(S△AOB)min=×16=8,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1,即x+4y-8=0.
14.(15分)一河流同側有兩個村莊A,B,兩村莊計劃在河邊共建一水電站供兩村使用,已知A,B兩村到河邊的垂直距離分別為300 m和700 m,且兩村相距500 m,問:水電站建于何處送電到兩村的電線用料最省?
解:如圖所示,以河流所在直線為x軸,y軸通過點A,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則點A(0,300),B(x,700),設B點在y軸上的射影為H,則x=|BH|==300,
故點B(300,700),
設點A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A'(0,-300),
則直線A'B的斜率k=,直線A'B的方程為y=x-300.
令y=0,得x=90,則點P(90,0),
故水電站建在河邊P(90,0)處電線用料最省.
15.(5分)(新情境)數學家歐拉在1765年發表的《三角形的幾何學》一書中有這樣一個定理:三角形的外心、垂心和重心都在同一直線上.這條直線被后人稱為三角形的歐拉線.已知△ABC的頂點分別為A(0,2),B(-1,0),C(4,0),則△ABC的歐拉線方程為(  )
A.4x-3y-6=0 B.3x+4y+3=0
C.4x+3y-6=0 D.3x+4y-3=0
答案:C
解析:因為△ABC的頂點分別為A(0,2),B(-1,0),C(4,0),所以△ABC的重心為G,因為kAB=2,kAC=-,所以kAB·kAC=-1,所以AB⊥AC,所以△ABC的外心為BC的中點D(,0),因為三角形的外心、垂心和重心都在同一直線上,所以△ABC的歐拉線為直線GD,所以△ABC的歐拉線方程為=,即4x+3y-6=0.故選C.
16.(17分)如圖,為了綠化城市,擬在矩形區域ABCD內建一個矩形草坪,另外△AEF內部有一文物保護區域不能占用,經過測量,AB=100 m,BC=80 m,AE=30 m,AF=20 m,應該如何設計才能使草坪面積最大?
解:以A為原點,AB,AD所在直線為x,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在線段EF上取一點P(m,n),作PQ⊥BC于Q,PR⊥CD于R,則矩形PQCR即為要建的矩形草坪,設矩形PQCR的面積是S,則S=|PQ|·|PR|=(100-m)(80-n).
又因為P(m,n)在直線EF:+=1上,
所以+=1(0≤m≤30),
所以n=20,
故S=(100-m)=-(m-5)2+(0≤m≤30),
當m=5時,S有最大值,此時==5,
即當點P為線段EF上靠近F點的六等分點時,可使草坪面積最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8張PPT)
第2課時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第一章 §1 直線與直線的方程
1.3 直線的方程
學習目標
1.根據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線方程的兩點式、截距式,培養數學抽象的核心素養.
2.掌握直線方程的兩點式、截距式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3.能用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解決有關問題,提升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
任務一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問題導思
新知構建
直線方程的兩點式
名稱 兩點式方程
已知條件 A(x1,y1)和B(x2,y2),其中x1≠x2,y1≠y2
示意圖

方程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適用范圍 不表示 坐標軸的直線
垂直于

微提醒
(1)當經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斜率不存在(x1=x2)或斜率為0(y1=y2)時,不能用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表示.(2)直線方程的兩點式與這兩個點的順序無關.(3)方程中等號兩邊表達式中分子之比等于分母之比,也就是同一條直線的斜率相等.
(鏈教材P12練習T2)(1)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1),B(2,2),C(4,1),求三角形三條邊所在直線的方程;
解:A,B兩點橫坐標相同,直線AB與x軸垂直,故其方程為x=2.
所以三邊AB,AC,BC所在的直線方程分別為x=2,x-y-3=0,x+2y-6=0.
典例
1
解:由直線經過點A(1,0),B(m,1),因此該直線斜率不可能為零,但有可能不存在.
(2)已知直線經過點A(1,0),B(m,1),求這條直線的方程.
①當直線斜率不存在,即m=1時,直線方程為x=1;
綜上可得,當m=1時,直線方程為x=1;
當m≠1時,直線方程為x-(m-1)y-1=0.
規律方法
利用兩點式求直線的方程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判斷是否滿足兩點式方程的適用條件:兩點的連線不垂直于坐標軸;
第二步:若不滿足,不能用兩點式求方程,可直接結合圖形寫方程;若滿足,可用兩點式寫出方程.
注意:若點的坐標中含有參數,需注意對參數的討論.
對點練1.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3,2),B(5,-4),C(0,-2).
(1)求BC邊所在的直線方程;
解: BC邊過兩點B(5,-4),C(0,-2),
即2x+5y+10=0,
故BC邊所在的直線方程為2x+5y+10=0.
返回
(2)求BC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解:設BC的中點為M(a,b),
又BC邊的中線過點A(-3,2),
所以BC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的方程為10x+11y+8=0.
所以BC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的方程為10x+11y+8=0.
任務二 直線方程的截距式
問題導思
新知構建
直線方程的截距式
名稱 截距式方程
已知條件 在x軸上的截距為a,在y軸上的截距為b(a≠0,b≠0)
示意圖
方程形式 ________________
適用范圍 不表示 坐標軸的直線及過 的直線
垂直于
原點
微提醒
(1)如果已知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可以直接代入截距式求直線的方程.(2)將直線的方程化為截距式后,可以觀察出直線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這一點常被用來作圖.(3)與坐標軸平行和過原點的直線都不能用截距式表示.(4)過原點的直線的橫、縱截距都為零.
求過點(3,4),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的直線l的方程.
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x-y+1=0或4x-3y=0.
典例
2
變式探究
(變條件)若將本例中“截距互為相反數”改為“截距相等”,其他條件不變,求直線l的方程.
解:①當截距不為0時,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x+y-7=0.
②當截距為0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
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x+y-7=0或4x-3y=0.
規律方法
應用截距式方程的注意事項
1.如果問題中涉及直線與坐標軸相交,則可考慮選用截距式方程,用待定系數法確定其系數即可.
2.選用截距式方程時,必須首先考慮直線能否過原點以及能否與兩坐標軸垂直.
3.要注意截距式方程的逆向應用.

(2)過點A(3,-1)且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的絕對值相等的直線有
A.2條 B.3條
C.4條 D.無數多條

返回
任務三 截距式方程的應用
由①②可得5a2-32a+48=0,
典例
3
即3x+4y-12=0或15x+8y-36=0.
(2)△AOB的面積為6.
即3x+4y-12=0或3x+y-6=0.
變式探究
(變條件)是否存在這樣的直線同時滿足下列條件:(1)△AOB的周長為12;(2)△AOB的面積為6.若存在,求出直線的方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由本例知,
滿足條件:△AOB的周長為12的方程為3x+4y-12=0或15x+8y-36=0.
滿足條件:△AOB的面積為6的方程為3x+4y-12=0或3x+y-6=0.
所以同時滿足(1)、(2)兩個條件的直線方程為3x+4y-12=0.
規律方法
由勾股定理知a2+b2=37.
即6x-y-6=0或6x-y+6=0.
返回
課堂小結
任務再現 1.直線的兩點式方程.2.直線的截距式方程.3.截距式方程的應用
方法提煉 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
易錯警示 容易疏忽兩點式和截距式方程的使用條件;利用截距式求直線方程時易忽略過原點的情況
隨堂評價


3.已知A(2,-1),B(6,1),則在y軸上的截距是-3,且經過線段AB中點的直線方程為       .
3x-4y-12=0
返回
4.已知A(4,0),B(0,5),直線AB上一動點P(x,y),則xy的最大值是 .
5
課時分層評價
令y=0,則2x-0+2=0,解得x=-1,所以直線2x-y+2=0在x軸上的截距是-1.故選A.

1.直線2x-y+2=0在x軸上的截距是
A.-1 B.1
C.-2 D.2

2.已知△ABC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1,2),B(3,6),C(5,2),M為AB的中點,N為AC的中點,則中位線MN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A.2x-y+8=0 B.2x+y-8=0
C.2x-y-12=0 D.2x+y-12=0

3.若直線l過點(-1,-1)和(2,5),且點(91,b)在直線l上,則b的值為
A.180 B.181
C.182 D.183





8.已知直線l過點(-3,4)且方向向量為(1,-2),則l在x軸上的截距為  .
因為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1,-2),所以直線斜率k=-2,又直線l過點(-3,4),所以直線方程為y-4=-2(x+3),即2x+y+2=0,令y=0,得x=-1,所以l在x軸上的截距為-1.
-1
9.(易錯題)過點P(1,2)且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的和為0的直線方程為       .
2x-y=0或x-y+1=0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3x+3y-10=0.
(2)若|OA|+|OB|=7,求直線l的方程.
由題意知,a+b=7 ①,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3x+4y-12=0或6x+3y-14=0.



12.若直線l與兩坐標軸圍成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的面積為18,則直線l的方程為         .
x±y+6=0或x±y-6=0

13.(雙空題)若直線l過點(4,1)且與x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則△AOB面積的最小值 ,當△AOB的面積取最小值時直線l的方程是       .
8
x+4y-8=0

14.(15分)一河流同側有兩個村莊A,B,兩村莊計劃在河邊共建一水電站供兩村使用,已知A,B兩村到河邊的垂直距離分別為300 m和700 m,且兩村相距500 m,問:水電站建于何處送電到兩村的電線用料最省?
解:如圖所示,以河流所在直線為x軸,y軸通過點A,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故點B(300,700),
設點A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A'(0,-300),
令y=0,得x=90,則點P(90,0),
故水電站建在河邊P(90,0)處電線用料最省.
15.(5分)(新情境)數學家歐拉在1765年發表的《三角形的幾何學》一書中有這樣一個定理:三角形的外心、垂心和重心都在同一直線上.這條直線被后人稱為三角形的歐拉線.已知△ABC的頂點分別為A(0,2),B(-1,0),C(4,0),則△ABC的歐拉線方程為
A.4x-3y-6=0
B.3x+4y+3=0
C.4x+3y-6=0
D.3x+4y-3=0


16.(17分)如圖,為了綠化城市,擬在矩形區域ABCD內建一個矩形草坪,另外△AEF內部有一文物保護區域不能占用,經過測量,AB=100 m,BC=80 m,AE=30 m,AF=20 m,應該如何設計才能使草坪面積最大?
解:以A為原點,AB,AD所在直線為x,y軸建立平面
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在線段EF上取一點P(m,n),
作PQ⊥BC于Q,PR⊥CD于R,則矩形PQCR即為要建
的矩形草坪,設矩形PQCR的面積是S,則S=
|PQ|·|PR|=(100-m)(80-n).
返回
即當點P為線段EF上靠近F點的六等分點時,可使草坪面積最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信丰县| 沙雅县| 林芝县| 陇南市| 连平县| 靖江市| 正阳县| 辉县市| 安阳县| 东至县| 利津县| 玛曲县| 三穗县| 项城市| 灵寿县| 晋宁县| 阜阳市| 灵台县| 宿松县| 柘城县| 阜康市| 英山县| 綦江县| 吴忠市| 康保县| 靖西县| 商南县| 扶绥县| 柳州市| 昌邑市| 广饶县| 化德县| 新闻| 英德市| 中西区| 铜川市| 鸡西市| 名山县| 疏勒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