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拋物線3.1 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學習目標 1.了解拋物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培養數學抽象、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 2.掌握拋物線定義的應用,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和提升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 3.會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并能應用它解決有關問題,提升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任務一 拋物線的定義問題1.如圖所示,先將一把直尺固定在畫板上,再把一個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緊靠在直尺的邊緣(記作直線l),然后取一根細繩,它的長度與另一條直角邊AB相等,細繩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頂點A處,另一端固定在畫板上的點F處.用鉛筆尖(記作點P)扣緊繩子,并靠住三角板,然后將三角板沿著直尺上下滑動,可以發現鉛筆尖就在畫板上描出了一段曲線,即點P的軌跡.你能發現點P滿足的幾何條件嗎?它的軌跡是什么形狀?提示:點P運動的過程中,始終有|PF|=|PB|,即點P與定點F的距離等于它到定直線l的距離,點P的軌跡形狀與二次函數的圖象相似.拋物線的定義定義 平面內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l不經過點F)的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或軌跡)叫作拋物線焦點 定點F叫作拋物線的焦點準線 定直線l叫作拋物線的準線集合表示 P={M||MF|=d},d為點M到直線l的距離[微提醒] (1)“一動三定”:一動點M;一定點F(即焦點);一定直線l(即準線);一定值1(即動點M到定點F的距離與到定直線l的距離之比為1).(2)若點F在直線l上,點的軌跡是過點F且垂直于直線l的直線.(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到點A(1,1)和直線y=1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 )A.直線 B.拋物線C.橢圓 D.雙曲線(2)已知動點M(x,y)的坐標滿足方程5=,則動點M的軌跡是( )A.橢圓 B.雙曲線C.拋物線 D.以上都不對答案:(1)A (2)C解析:(1)設到點A(1,1)和直線y=1的距離相等的點為P(x,y),由題意得=,兩邊平方化簡得(x-1)2=0,即x=1,即到點A(1,1)和直線y=1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為x=1,為一條直線.故選A.(2)等式5==,因此該等式表示動點M(x,y)到原點O(0,0)的距離等于到定直線3x+4y-12=0的距離,而直線3x+4y-12=0不過原點O(0,0),所以動點M的軌跡是拋物線.故選C.利用拋物線的定義處理與之相關的軌跡或軌跡方程問題,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定點是否在定直線上.對點練1.設圓C與圓x2+(y-3)2=1外切,與直線y=-2相切,則圓C的圓心的軌跡為( )A.拋物線 B.雙曲線C.橢圓 D.圓答案:A解析:設C的坐標為(x,y),圓C的半徑為r,圓x2+(y-3)2=1的圓心為A.因為圓C與圓x2+(y-3)2=1外切,與直線y=-2相切,所以|CA|=r+1,C到直線y=-2的距離d=r,所以|CA|=d+1,即動點C到定點A的距離等于到定直線y=-3的距離,由拋物線的定義知:C的軌跡為拋物線.故選A.任務二 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問題2.類比橢圓、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建立過程,你認為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使所建立的拋物線的方程簡單?提示:我們取經過焦點F且垂直于準線l的直線為x軸,x軸與準線l相交于點K,以線段KF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設拋物線的焦點到準線的距離為p(p>0),則|KF|=p(p>0),焦點F,準線l的方程為x=-.設點M(x,y)是拋物線上任意一點,點M到準線l的距離為d.由拋物線的定義可知,拋物線上的點M滿足|MF|=d.因為|MF|=,d=,所以=,將上式兩邊平方并化簡,得y2=2px(p>0).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圖形標準方程 y2=2px(p>0) y2=-2px(p>0) x2=2py(p>0) x2=-2py(p>0)焦點坐標準線方程 x=- x= y=- y=[微提醒] (1)p的幾何意義是焦點到準線的距離.(2)拋物線的開口方向: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取決于一次項變量(x或y)及其系數的符號.(3)解題時首先把方程化為標準方程.角度1 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鏈教材P70例1)根據下列條件,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1)準線方程為2y+4=0;(2)過點(3,-4);(3)焦點在直線x+3y+15=0上.解:(1)準線方程為2y+4=0,即y=-2,所以拋物線焦點在y軸的正半軸上,設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x2=2py(p>0).又=2,所以2p=8,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x2=8y.(2)因為點(3,-4)在第四象限,所以拋物線開口向右或向下,設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y2=2px(p>0)或x2=-2p1y(p1>0).把點(3,-4)的坐標分別代入y2=2px和x2=-2p1y中,得(-4)2=2p·3,32=-2p1·(-4),即2p=,2p1=.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y2=x或x2=-y.(3)令x=0得y=-5;令y=0得x=-15.所以拋物線的焦點為(0,-5)或(-15,0).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x2=-20y或y2=-60x.1.拋物線標準方程的求法(1)定義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利用拋物線的定義列出動點滿足的條件,列出方程,進行化簡,根據定義求出p,最后寫出標準方程.(2)待定系數法:由于標準方程有四種形式,因而在求方程時應首先確定焦點在哪一個半軸上,進而確定方程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已知條件確定p的值.2.求拋物線標準方程時應注意的問題(1)把握開口方向與方程一次項系數的對應關系.(2)當拋物線的位置沒有確定時,可設方程為y2=mx(m≠0)或x2=ny(n≠0),這樣可以減少討論不同情況的次數.(3)注意p與的幾何意義.對點練2.根據下列條件,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1)焦點為F(0,-4);(2)焦點到準線的距離為.解:(1)因為焦點在y軸的負半軸上,并且-=-4,即p=8.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x2=-16y.(2)由焦點到準線的距離為,所以p=,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y2=2x或y2=-2x或x2=2y或x2=-2y.角度2 根據拋物線的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鏈教材P71例2)求下列拋物線的焦點坐標、準線方程:(1)y2=x;(2)x2=-y;(3)x2+12y=0;(4)y2=ax(a≠0).解:(1)對于y2=x,焦點在x軸正半軸上,焦點坐標為,準線方程為x=-.(2)對于x2=-y,焦點在y軸負半軸上,焦點坐標為,準線方程為y=.(3)對于x2+12y=0,即x2=-12y,焦點在y軸負半軸上,焦點坐標為(0,-3),準線方程為y=3.(4)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右,焦點在x軸的正半軸上,2p=a,所以p=,=,因此焦點坐標為(,0),準線方程為x=-.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左,焦點在x軸的負半軸上,2p=-a,所以p=-,=-,因此焦點坐標為(,0),準線方程為x=-.綜上可得,當a≠0時,拋物線的焦點坐標為(,0),準線方程為x=-.由拋物線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的基本方法已知拋物線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時,一般先將所給方程化為標準形式,由標準方程得到參數p,從而得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要注意p>0,焦點所在坐標軸由標準方程的一次項確定,系數為正,焦點在正半軸,系數為負,焦點在負半軸.對點練3.(雙空題)若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坐標為(1,0),則p= ,準線方程為 .答案:2 x=-1解析:因為拋物線的焦點坐標為(1,0),所以=1,p=2,準線方程為x=-=-1.任務三 拋物線定義的應用已知點P是拋物線y2=2x上的一個動點,求點P到點(0,2)的距離與P到該拋物線準線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解:由拋物線的定義可知,拋物線上的點到準線的距離等于它到焦點的距離.由圖可知,點P,點(0,2)和拋物線的焦點F三點共線時距離之和最小,所以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為=.[變式探究]1.(變條件,變設問)若將本例中的“點(0,2)”改為“點A(3,2)”,求|PA|+|PF|的最小值.解:將x=3代入y2=2x,得y=±.所以點A在拋物線y2=2x的內部.設點P為其上一點,點P到準線(設為l)x=-的距離為d,則|PA|+|PF|=|PA|+d.由圖可知,當PA⊥l時,|PA|+d最小,最小值是.即|PA|+|PF|的最小值是.2.(變條件,變設問)若將本例中的“點(0,2)”換成“直線l1:3x-4y+=0”,求點P到直線3x-4y+=0的距離與P到該拋物線的準線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解:如圖所示,作PA1垂直于直線l1于點A1,作PQ垂直于準線l于點Q,|PA1|+|PQ|=|PA1|+|PF|≥|A1F|.|A1F|的最小值為點F到直線3x-4y+=0的距離d==1.即所求最小值為1.1.拋物線定義的兩種應用實現距離轉化 根據拋物線的定義,拋物線上任意一點到焦點的距離等于它到準線的距離,因此,由拋物線定義可以實現點點距與點線距的相互轉化,從而簡化某些問題續表解決最值問題 在拋物線中求解與焦點有關的兩點間距離和的最小值時,往往用拋物線的定義進行轉化,即化折線為直線解決最值問題2.標準方程下的焦半徑公式拋物線 y2=2px(p>0) y2=-2px(p>0) x2=2py(p>0) x2=-2py(p>0)焦半徑公式 x0+ -x0 y0+ -y0由拋物線的焦半徑公式可知,拋物線上的點到其焦點的距離的最小值為,此時該點為坐標原點.對點練4.已知拋物線的方程為y2=-4x,直線l的方程為2x+y-4=0,在拋物線上有一動點A,點A到y軸的距離為m,點A到直線l的距離為n,則m+n的最小值為 .答案:-1解析:由拋物線的方程為y2=-4x,得其焦點F(-1,0),準線方程為x=1.如圖所示,過點A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H,則|AH|=n.過點A作準線的垂線,垂足為C,交y軸于點B,則|AB|=m,|AC|=m+1.根據拋物線的定義可知,|AF|=|AC|=m+1,所以m+n=|AF|+|AH|-1.過點F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H1,則|FH1|==.當點A為垂線段FH1與拋物線的交點時,|AF|+|AH|最小,最小值為|FH1|=,此時m+n取得最小值-1.任務再現 1.拋物線的定義.2.拋物線的標準方程.3.拋物線定義的應用方法提煉 待定系數法、定義法、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易錯警示 混淆拋物線的焦點位置和方程形式;錯誤理解p的含義1.拋物線y=-x2的準線方程是( )A.x= B.x=C.y=2 D.y=4答案:C解析:將y=-x2化為標準方程x2=-8y,由此可知準線方程為y=2.故選C.2.已知拋物線的焦點坐標是(0,-3),則拋物線的標準方程是( )A.x2=-12y B.x2=12yC.y2=-12x D.y2=12x答案:A解析:因為=3,所以p=6,所以x2=-12y.故選A.3.若拋物線y2=-2px(p>0)上有一點M,其橫坐標為-9,它到焦點的距離為10,則點M的坐標為 .答案:(-9,6)或(-9,-6)解析:設點M到準線的距離為d,則d=|MF|=10,即-(-9)=10,得p=2,故拋物線方程為y2=-4x.由點M(-9,y)在拋物線上,得y=±6,故點M的坐標為(-9,6)或(-9,-6).4.已知點F(0,4)是拋物線C:x2=2py(p>0)的焦點,點P(2,3),且點M為拋物線C上任意一點,則|MF|+|MP|的最小值為 .答案:7解析:因為點F(0,4)是拋物線C:x2=2py(p>0)的焦點,所以=4,解得p=8,所以拋物線C的方程為x2=16y.由拋物線的定義知:點M到點F(0,4)的距離等于點M到準線y=-4的距離,結合點P(2,3)與拋物線C的位置關系可知,|MF|+|MP|的最小值是點P(2,3)到準線y=-4的距離,故|MF|+|MP|的最小值為7.課時分層評價17 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時間:60分鐘 滿分:110分)(1—9,每小題5分,共45分)1.若拋物線x2=ay的焦點坐標為(0,1),則其準線方程為( )A.x=-1 B.x=1C.y=-1 D.y=1答案:C解析:由題意可知該拋物線開口向上,又焦點坐標為(0,1),所以準線方程為y=-1.故選C.2.過點A(3,0)且與y軸相切的圓的圓心軌跡為( )A.圓 B.橢圓C.直線 D.拋物線答案:D解析:由題意可知,動圓的圓心到點A的距離與到y軸的距離相等,滿足拋物線的定義.3.已知拋物線C:y2=8x的焦點為F,點P在C上,若點Q(6,3),則△PQF周長的最小值為( )A.13 B.12C.10 D.8答案:A解析:y2=2×4x,故F(2,0),記拋物線C的準線為l,則l:x=-2,記點P到l的距離為d,點Q(6,3)到l的距離為d',如圖所示,則++=+d+≥d'+5=8+5=13.故選A.4.(多選題)經過點P(4,-2)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可以為( )A.y2=x B.x2=8yC.x2=-8y D.y2=-8x答案:AC解析:若拋物線的焦點在x軸上,設拋物線的方程為y2=2px(p>0).又因為拋物線經過點P(4,-2),所以(-2)2=2p×4,解得p=,所以拋物線的方程為y2=x.若拋物線的焦點在y軸上,設拋物線的方程為x2=-2py(p>0),又因為拋物線經過點P(4,-2),所以42=-2p×(-2),解得p=4,所以拋物線的方程為x2=-8y.故選AC.5.已知P1(x1,y1),P2(x2,y2),P3(x3,y3)是拋物線y2=2px(p>0)上的三點,點F是拋物線y2=2px的焦點,且|P1F|+|P3F|=2|P2F|,則( )A.x1+x3>2x2B.x1+x3=2x2C.x1+x3<2x2D.x1+x3與2x2的大小關系不確定答案:B解析:由|P1F|+|P3F|=2|P2F|,得+=2,即x1+x3=2x2.故選B.6.(多選題)如圖,點F是拋物線y2=8x的焦點,點A,B分別在拋物線y2=8x及圓(x-2)2+y2=16的實線部分上運動,且AB總是平行于x軸,則△FAB的周長可以為( )A.8 B.9C.10 D.12答案:BC解析:由題意知拋物線的準線l:x=-2,焦點F(2,0),根據拋物線的定義可得|AF|=xA+2.又圓(x-2)2+y2=16的圓心為(2,0),半徑為4,所以△FAB的周長=|AF|+|AB|+|BF|=xA+2+(xB-xA)+4=6+xB.由拋物線y2=8x及圓(x-2)2+y2=16可得交點的橫坐標為2,所以xB∈(2,6),所以6+xB∈(8,12).故選BC.7.已知拋物線y2=4x的弦AB的中點的橫坐標為2,則|AB|的最大值為 .答案:6解析:拋物線y2=4x的焦點為F(1,0),利用拋物線的定義可知,設A(x1,y1),B(x2,y2),則x1+x2=4,那么|AF|+|BF|=x1+x2+2,由圖可知|AF|+|BF|≥|AB| |AB|≤6,當AB過焦點F時取最大值為6.8.若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到直線y=x+1的距離為,則p= .答案:2解析: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坐標為,它到直線y=x+1的距離為d== p=2.9.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A(2,2),記拋物線C:y2=4x上的動點P到準線的距離為d,則d-的最大值為 .答案:解析:如圖所示,F為拋物線C的焦點,F(1,0),由拋物線的定義知,d=|PF|,所以d-=|PF|-≤==,當點P為射線FA與拋物線C的交點時,取最大值.10.(13分)已知拋物線的頂點在原點,焦點在y軸上,拋物線上一點M(m,-3)到焦點的距離為5,求m的值、拋物線方程和準線方程.解:如圖所示,設拋物線的方程為x2=-2py(p>0),則焦點F,準線l:y=,作MN⊥l,垂足為N,則|MN|=|MF|=5,而|MN|=3+=5,即p=4.所以拋物線方程為x2=-8y,準線方程為y=2.由m2=-8×(-3)=24,得m=±2.(11—13,每小題5分,共15分)11.已知直線l1:4x-3y+6=0和直線l2:x=-2,拋物線y2=4x上一動點P到直線l1和l2距離之和的最小值是( )A.2 B.3C. D.+1答案:B解析:由題可知x=-1是拋物線y2=4x的準線,如圖所示,設拋物線的焦點為F,則F(1,0),所以動點P到l2的距離等于P到x=-1的距離加1,即動點P到l2的距離等于|PF|+1.所以動點P到直線l1和直線l2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為焦點F到直線l1:4x-3y+6=0的距離加1,即其最小值是+1=3.故選B.12.(多選題)對標準形式的拋物線,給出下列條件,其中滿足拋物線方程為y2=10x的是( )A.焦點在y軸上B.焦點在x軸上C.拋物線上橫坐標為1的點到焦點的距離等于6D.由原點向過焦點的某直線作垂線,垂足坐標為(2,1)答案:BD解析:拋物線y2=10x的焦點在x軸上,故B滿足,A不滿足;設M(1,y0)是y2=10x上一點,則|MF|=1+=1+=≠6,故C不滿足;由于拋物線y2=10x的焦點為,設過該焦點的直線的斜率存在,方程為y=k,若由原點向該直線作垂線,垂足為(2,1)時,則k=-2,此時存在,故D滿足.故選BD.13.(雙空題)已知拋物線Z:x2=4y的焦點為F,圓F:x2+(y-1)2=4與拋物線Z在第一象限的交點為P,直線l:x=t(0<t<m)與拋物線Z的交點為A,直線l與圓F相交,記上方的交點為B,則m= ;△FAB周長的取值范圍為 .答案:2 (4,6)解析:如圖所示,設直線l與拋物線Z的準線交于點C,由解得所以m=2.由所以A,由所以B(t,1+),由拋物線的定義得|AF|=|AC|,所以△FAB周長=|FA|+|FB|+|AB|=|AC|+|AB|+|BF|=|BC|+2=+4.因為t∈(0,2),所以+4∈(4,6).14.(15分)已知拋物線y2=4ax(a>0)的焦點為A,以B(a+4,0)為圓心,|BA|為半徑,在x軸上方畫半圓,設拋物線與半圓交于不同的兩點M,N,點P為線段MN的中點.(1)求|AM|+|AN|的值;(2)是否存在這樣的a,使2|AP|=|AM|+|AN|?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1)設M(xM,yM),N(xN,yN),由拋物線的定義,得|AM|+|AN|=xM+xN+2a.又圓的方程為[x-(a+4)]2+y2=16,將y2=4ax代入,得x2-2(4-a)x+a2+8a=0,所以xM+xN=2(4-a),所以|AM|+|AN|=8.(2)不存在.假設存在這樣的a,使得2|AP|=|AM|+|AN|.過點P作PP'垂直于拋物線的準線,垂足為P'(圖略).因為|AM|+|AN|=2|PP'|,所以|AP|=|PP'|.由拋物線的定義知點P必在拋物線上,這與點P是線段MN的中點矛盾,所以這樣的a不存在.15.(5分)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P是側面BB1C1C內一動點,若P到直線BC與直線C1D1的距離相等,則動點P的軌跡所在的曲線是( )A.直線 B.圓C.橢圓 D.拋物線答案:D解析:連接PC1(圖略),因為幾何體ABCD -A1B1C1D1是正方體,所以直線C1D1⊥側面BB1C1C,所以C1D1⊥PC1,則|PC1|為點P到直線C1D1的距離.又點P到直線C1D1的距離等于點P到直線BC的距離,即點P到點C1的距離等于點P到直線BC的距離,所以動點P的軌跡所在的曲線是拋物線.故選D.16.(17分)如圖,A地在B地北偏東45°方向,相距2 km處,B地與東西走向的高鐵線(近似看成直線)l相距4 km.已知曲線形公路PQ上任意一點到B地的距離等于此點到高鐵線l的距離.現要在公路旁建造一個變電房M(變電房與公路之間的距離忽略不計),分別向A地、B地送電.(1)試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求曲線形公路PQ所在的曲線方程;(2)變電房M應建在相對于A地的什么位置(方向和距離)才能使得架設電路所用電線長度最短?求出最短長度.解:(1)如圖所示,以經過點B且垂直于l(垂足為K)的直線為y軸,線段BK的中點O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B(0,2),A(2,4).因為曲線形公路PQ上任意一點到B地的距離等于此點到高鐵線l的距離,所以PQ所在的曲線是以B(0,2)為焦點,l為準線的拋物線.設拋物線方程為x2=2py(p>0),由|BO|=2,知p=4,故曲線形公路PQ所在的曲線方程為x2=8y.(2)要使架設電路所用電線長度最短,即|MA|+|MB|最小,如圖所示,過M作MH⊥l,垂足為H,由拋物線定義得|MB|=|MH|,所以|MA|+|MB|=|MA|+|MH|,當A,M,H三點共線時,|MA|+|MH|取得最小值.即|MA|+|MB|取得最小值,此時M.所以變電房M應建在A地正南方向,且與A地相距 km的位置上,才能使得所用電線長度最短,最短長度為6 k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6張PPT)3.1 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 第二章 §3 拋物線學習目標1.了解拋物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培養數學抽 象、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2.掌握拋物線定義的應用,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和提升直觀想 象的核心素養.3.會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并能應用它解決有關問題,提升 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任務一 拋物線的定義問題導思問題1.如圖所示,先將一把直尺固定在畫板上,再把一個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緊靠在直尺的邊緣(記作直線l),然后取一根細繩,它的長度與另一條直角邊AB相等,細繩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頂點A處,另一端固定在畫板上的點F處.用鉛筆尖(記作點P)扣緊繩子,并靠住三角板,然后將三角板沿著直尺上下滑動,可以發現鉛筆尖就在畫板上描出了一段曲線,即點P的軌跡.你能發現點P滿足的幾何條件嗎?它的軌跡是什么形狀?提示:點P運動的過程中,始終有|PF|=|PB|,即點P與定點F的距離等于它到定直線l的距離,點P的軌跡形狀與二次函數的圖象相似.新知構建拋物線的定義定義 平面內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l不經過點F)的距離______的點的集合(或軌跡)叫作拋物線焦點 ________叫作拋物線的焦點準線 _________叫作拋物線的準線集合表示 P={M||MF|=d},d為點M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定點F定直線l微提醒(1)“一動三定”:一動點M;一定點F(即焦點);一定直線l(即準線);一定值1(即動點M到定點F的距離與到定直線l的距離之比為1).(2)若點F在直線l上,點的軌跡是過點F且垂直于直線l的直線.(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到點A(1,1)和直線y=1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A.直線 B.拋物線C.橢圓 D.雙曲線典例1√√ 規律方法利用拋物線的定義處理與之相關的軌跡或軌跡方程問題,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定點是否在定直線上.√對點練1.設圓C與圓x2+(y-3)2=1外切,與直線y=-2相切,則圓C的圓心的軌跡為A.拋物線 B.雙曲線C.橢圓 D.圓設C的坐標為(x,y),圓C的半徑為r,圓x2+(y-3)2=1的圓心為A.因為圓C與圓x2+(y-3)2=1外切,與直線y=-2相切,所以|CA|=r+1,C到直線y=-2的距離d=r,所以|CA|=d+1,即動點C到定點A的距離等于到定直線y=-3的距離,由拋物線的定義知:C的軌跡為拋物線.故選A.返回任務二 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問題導思問題2.類比橢圓、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建立過程,你認為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使所建立的拋物線的方程簡單?提示:我們取經過焦點F且垂直于準線l的直線為x軸,x軸與準線l相交于點K,以線段KF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新知構建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圖形 標準方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焦點坐標準線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微提醒(1)p的幾何意義是焦點到準線的距離.(2)拋物線的開口方向: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取決于一次項變量(x或y)及其系數的符號.(3)解題時首先把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典例2(3)焦點在直線x+3y+15=0上.解:令x=0得y=-5;令y=0得x=-15.所以拋物線的焦點為(0,-5)或(-15,0).所以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x2=-20y或y2=-60x.規律方法1.拋物線標準方程的求法(1)定義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利用拋物線的定義列出動點滿足的條件,列出方程,進行化簡,根據定義求出p,最后寫出標準方程.(2)待定系數法:由于標準方程有四種形式,因而在求方程時應首先確定焦點在哪一個半軸上,進而確定方程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已知條件確定p的值.規律方法典例3規律方法由拋物線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的基本方法已知拋物線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時,一般先將所給方程化為標準形式,由標準方程得到參數p,從而得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要注意p>0,焦點所在坐標軸由標準方程的一次項確定,系數為正,焦點在正半軸,系數為負,焦點在負半軸.對點練3.(雙空題)若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坐標為(1,0),則p= ,準線方程為 .2x=-1返回任務三 拋物線定義的應用典例4規律方法1.拋物線定義的兩種應用實現距離轉化 根據拋物線的定義,拋物線上任意一點到焦點的距離等于它到準線的距離,因此,由拋物線定義可以實現點點距與點線距的相互轉化,從而簡化某些問題解決最值問題 在拋物線中求解與焦點有關的兩點間距離和的最小值時,往往用拋物線的定義進行轉化,即化折線為直線解決最值問題規律方法拋物線 y2=2px(p>0) y2=-2px(p>0) x2=2py(p>0) x2=-2py(p>0)焦半徑公式對點練4.已知拋物線的方程為y2=-4x,直線l的方程為2x+y-4=0,在拋物線上有一動點A,點A到y軸的距離為m,點A到直線l的距離為n,則m+n的最小值為 . 課堂小結任務再現 1.拋物線的定義.2.拋物線的標準方程.3.拋物線定義的應用方法提煉 待定系數法、定義法、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易錯警示 混淆拋物線的焦點位置和方程形式;錯誤理解p的含義返回隨堂評價√√2.已知拋物線的焦點坐標是(0,-3),則拋物線的標準方程是A.x2=-12y B.x2=12yC.y2=-12x D.y2=12x3.若拋物線y2=-2px(p>0)上有一點M,其橫坐標為-9,它到焦點的距離為10,則點M的坐標為 .(-9,6)或(-9,-6)4.已知點F(0,4)是拋物線C:x2=2py(p>0)的焦點,點P(2,3),且點M為拋物線C上任意一點,則|MF|+|MP|的最小值為 .7 返回課時分層評價√1.若拋物線x2=ay的焦點坐標為(0,1),則其準線方程為A.x=-1 B.x=1C.y=-1 D.y=1由題意可知該拋物線開口向上,又焦點坐標為(0,1),所以準線方程為y=-1.故選C.√2.過點A(3,0)且與y軸相切的圓的圓心軌跡為A.圓 B.橢圓C.直線 D.拋物線由題意可知,動圓的圓心到點A的距離與到y軸的距離相等,滿足拋物線的定義.√3.已知拋物線C:y2=8x的焦點為F,點P在C上,若點Q(6,3),則△PQF周長的最小值為A.13 B.12C.10 D.8 √4.(多選題)經過點P(4,-2)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可以為A.y2=x B.x2=8yC.x2=-8y D.y2=-8x√√5.已知P1(x1,y1),P2(x2,y2),P3(x3,y3)是拋物線y2=2px(p>0)上的三點,點F是拋物線y2=2px的焦點,且|P1F|+|P3F|=2|P2F|,則A.x1+x3>2x2B.x1+x3=2x2C.x1+x3<2x2D.x1+x3與2x2的大小關系不確定√√6.(多選題)如圖,點F是拋物線y2=8x的焦點,點A,B分別在拋物線y2=8x及圓(x-2)2+y2=16的實線部分上運動,且AB總是平行于x軸,則△FAB的周長可以為A.8B.9C.10D.12由題意知拋物線的準線l:x=-2,焦點F(2,0),根據拋物線的定義可得|AF|=xA+2.又圓(x-2)2+y2=16的圓心為(2,0),半徑為4,所以△FAB的周長=|AF|+|AB|+|BF|=xA+2+(xB-xA)+4=6+xB.由拋物線y2=8x及圓(x-2)2+y2=16可得交點的橫坐標為2,所以xB∈(2,6),所以6+xB∈(8,12).故選BC.7.已知拋物線y2=4x的弦AB的中點的橫坐標為2,則|AB|的最大值為 .6拋物線y2=4x的焦點為F(1,0),利用拋物線的定義可知,設A(x1,y1),B(x2,y2),則x1+x2=4,那么|AF|+|BF|=x1+x2+2,由圖可知|AF|+|BF|≥|AB| |AB|≤6,當AB過焦點F時取最大值為6.2 √ √√12.(多選題)對標準形式的拋物線,給出下列條件,其中滿足拋物線方程為y2=10x的是A.焦點在y軸上B.焦點在x軸上C.拋物線上橫坐標為1的點到焦點的距離等于6D.由原點向過焦點的某直線作垂線,垂足坐標為(2,1)2(4,6) 14.(15分)已知拋物線y2=4ax(a>0)的焦點為A,以B(a+4,0)為圓心,|BA|為半徑,在x軸上方畫半圓,設拋物線與半圓交于不同的兩點M,N,點P為線段MN的中點.(1)求|AM|+|AN|的值;解:設M(xM,yM),N(xN,yN),由拋物線的定義,得|AM|+|AN|=xM+xN+2a.又圓的方程為[x-(a+4)]2+y2=16,將y2=4ax代入,得x2-2(4-a)x+a2+8a=0,所以xM+xN=2(4-a),所以|AM|+|AN|=8.(2)是否存在這樣的a,使2|AP|=|AM|+|AN|?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不存在.假設存在這樣的a,使得2|AP|=|AM|+|AN|.過點P作PP'垂直于拋物線的準線,垂足為P'(圖略).因為|AM|+|AN|=2|PP'|,所以|AP|=|PP'|.由拋物線的定義知點P必在拋物線上,這與點P是線段MN的中點矛盾,所以這樣的a不存在.15.(5分)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P是側面BB1C1C內一動點,若P到直線BC與直線C1D1的距離相等,則動點P的軌跡所在的曲線是A.直線B.圓C.橢圓D.拋物線√連接PC1(圖略),因為幾何體ABCD -A1B1C1D1是正方體,所以直線C1D1⊥側面BB1C1C,所以C1D1⊥PC1,則|PC1|為點P到直線C1D1的距離.又點P到直線C1D1的距離等于點P到直線BC的距離,即點P到點C1的距離等于點P到直線BC的距離,所以動點P的軌跡所在的曲線是拋物線.故選D.解:如圖所示,以經過點B且垂直于l(垂足為K)的直線為y軸,線段BK的中點O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B(0,2),A(2,4).因為曲線形公路PQ上任意一點到B地的距離等于此點到高鐵線l的距離,所以PQ所在的曲線是以B(0,2)為焦點,l為準線的拋物線.設拋物線方程為x2=2py(p>0),由|BO|=2,知p=4,故曲線形公路PQ所在的曲線方程為x2=8y.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圓錐曲線3.1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學案.docx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圓錐曲線3.1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