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雙曲線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學習目標 1.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的推導(dǎo)過程,培養(yǎng)數(shù)學抽象的核心素養(yǎng). 2.掌握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提升數(shù)學運算的核心素養(yǎng). 3.會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解決較簡單的問題,提升邏輯推理、數(shù)學運算的核心素養(yǎng). 4.了解雙曲線的簡單應(yīng)用.任務(wù)一 雙曲線的定義問題1.把橢圓定義中的“距離之和”改為“距離之差”,那么點的軌跡會怎么樣?提示:準備實驗(可以找三名同學在教師指導(dǎo)下操作),取一條拉鏈,拉開它的一部分,在拉開的兩邊上各選擇一個點,分別固定在點F1,F(xiàn)2上,點F1到點F2的距離為2c(c>0).把筆尖放在拉鏈開口的咬合處M,點M到點F1的距離與點M到點F2的距離之差等于2a(c>a>0).隨著拉鏈逐漸拉開或者閉攏,筆尖就畫出一條曲線,同理可畫出另一支.(如圖)顯然所畫的曲線不是橢圓,而是兩條相同的曲線,只是位置不同,其原因都是應(yīng)用了“到兩定點的距離之差|MF1|-|MF2|,或|MF2|-|MF1|是同一個常數(shù)”這個條件.問題2.在上述過程中,我們在其中的一段拉鏈上截取一段小于|F1F2|,如果截取的長度等于|F1F2|,其軌跡還是上述圖形嗎?提示:不是,是以F1,F(xiàn)2為端點的兩條射線.雙曲線的定義定義 平面內(nèi)到兩個定點F1,F(xiàn)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shù)(大于零且小于|F1F2|)的點的集合(或軌跡)叫作雙曲線焦點 兩個定點F1,F(xiàn)2叫作雙曲線的焦點焦距 兩焦點間的距離|F1F2|叫作雙曲線的焦距集合語言 P={M|||MF1|-|MF2||=2a,0<2a<|F1F2|}[微提醒] (1)常數(shù)要小于兩個定點的距離.(2)如果沒有絕對值,點的軌跡表示雙曲線的一支.(3)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端點的兩條方向相反的射線(包括端點).(4)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不存在.(5)當2a=0時,動點軌跡為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多選題)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1,0),B(1,0),點P為平面內(nèi)一動點,且|PA|-|PB|=2a(a∈R),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a=0時,點P的軌跡為一直線B.當a=1時,點P的軌跡為一射線C.當a=-1時,點P的軌跡不存在D.當a=時,點P的軌跡是雙曲線答案:AB解析:對于A,當a=0時,|PA|=|PB|,則點P的軌跡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故A正確;對于B,當a=1時,|PA|-|PB|=2=|AB|,則點P的軌跡是一條射線,且射線的端點為B,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故B正確;對于C,當a=-1時,|PA|-|PB|=-2=-|AB|,則點P的軌跡是一條射線,且射線的端點為A,方向為x軸的負方向,故C錯誤;對于D,當a=時,|PA|-|PB|=1<|AB|,且|PA|>|PB|,所以點P的軌跡是以點A,B為左、右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故D錯誤.故選AB.判斷點的軌跡是否為雙曲線時,依據(jù)是雙曲線的定義成立的充要條件.對點練1.(1)已知M(-2,0),N(2,0),|PM|-|PN|=4,則動點P的軌跡是( )A.線段 B.雙曲線左支C.一條射線 D.雙曲線右支(2)與圓x2+y2=1及圓x2+y2-8x+12=0都外切的圓P的圓心在( )A.一個橢圓上 B.一個圓上C.一條直線上 D.雙曲線的一支上答案:(1)C (2)D解析:(1)因為M(-2,0),N(2,0),于是有|PM|-|PN|=4=|MN|,所以動點P的軌跡是一條射線.故選C.(2)由x2+y2-8x+12=0,得(x-4)2+y2=4,作出兩方程所對應(yīng)曲線,如圖所示:設(shè)圓P的半徑為r,因為圓P與圓O和圓M都外切,所以|PM|=r+2,|PO|=r+1,則|PM|-|PO|=1<4,所以根據(jù)雙曲線定義知點P在以O(shè),M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左支上.故選D.任務(wù)二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問題3.仿照求橢圓標準方程的方法,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如何選擇恰當?shù)钠矫嬷苯亲鴺讼祦砬箅p曲線的標準方程?提示:觀察我們畫出的雙曲線,發(fā)現(xiàn)它也具有對稱性,而且直線F1F2是它的一條對稱軸,所以以直線F1F2為x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焦點F1,F(xiàn)2的坐標分別為(-c,0),(c,0),焦距為2c,c>0.設(shè)P(x,y)是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則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可得||PF1|-|PF2||=2a,即|PF1|-|PF2|=±2a,因為|PF1|=,|PF2|=,所以-=±2a,化簡、整理可得(c2-a2)x2-a2y2=a2(c2-a2).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可知,2c>2a>0,所以c2-a2>0,設(shè)b2=c2-a2(b>0),代入上式,得b2x2-a2y2=a2b2,即-=1(a>0,b>0).問題4.設(shè)雙曲線的焦點為F1和F2,焦距為2c,而且雙曲線上的動點P滿足||PF1|-|PF2||=2a,其中c>a>0,以直線F1F2為y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此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是什么?提示:-=1(a>0,b>0).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圖形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標準方程 -=1(a>0,b>0) -=1(a>0,b>0)焦點 F1(-c,0),F(xiàn)2(c,0) F1(0,-c),F(xiàn)2(0,c)a,b,c的關(guān)系 b2=c2-a2[微提醒] (1)若x2項的系數(shù)為正,則焦點在x軸上;若y2項的系數(shù)為正,則焦點在y軸上.(2)a與b沒有大小關(guān)系;a,b,c的關(guān)系滿足c2=a2+b2.角度1 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鏈教材P62例1)求適合下列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1)焦點在x軸上,a=2,經(jīng)過點A(-5,2);(2)經(jīng)過A(-7,-6),B(2,3)兩點;(3)過點P(-,2),且與橢圓+=1有相同焦點的雙曲線方程.解:(1)因為a=2,且雙曲線的焦點在x軸上,可設(sh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b>0),將點A(-5,2)的坐標代入雙曲線的方程得-=1,解得b2=16,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2)設(shè)雙曲線的方程為mx2+ny2=1(mn<0),將點A,B的坐標代入雙曲線方程可得解得m=,n=-,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3)由題意知,橢圓+=1的焦點坐標為F1(-,0),F(xiàn)2(,0),所以可設(shè)雙曲線標準方程為-=1,其中a2+b2=5,代入點P(-,2)可得-=1,聯(lián)立解得a2=1,b2=4,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1.求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兩個關(guān)注點2.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兩種求法(1)定義法: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得到相應(yīng)的a,b,c,再寫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2)待定系數(shù)法:先設(shè)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1或-=1(a,b均為正數(shù)),然后根據(jù)條件求出待定的系數(shù)代入方程即可.注意:若焦點的位置不明確,應(yīng)注意分類討論,也可以設(shè)雙曲線方程為mx2+ny2=1的形式,注意標明條件mn<0.對點練2.求適合下列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1)經(jīng)過點A(4,3),且a=4;(2)經(jīng)過點A,B(3,-2).解:(1)若雙曲線的焦點在y軸上,則-=1,不成立,可知雙曲線的焦點在x軸上,設(sh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b>0),代入點A(4,3),即-=1,解得b2=9,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2)設(shè)雙曲線的方程為mx2+ny2=1(mn<0),代入點A,B(3,-2),可得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角度2 雙曲線標準方程的理解給出曲線方程+=1.(1)若該方程表示雙曲線,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2)若該方程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解:(1)將所給方程化為-=1,若該方程表示雙曲線,則有(4+k)(k-1)>0,解得k>1或k<-4.故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是(-∞,-4)∪(1,+∞).(2)將所給方程化為-=1,若該方程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則有解得k<-4.故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是(-∞,-4).方程表示雙曲線的條件及參數(shù)范圍求法1.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且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2.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且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3.已知方程所代表的曲線,求參數(shù)的取值范圍時,應(yīng)先將方程轉(zhuǎn)化為所對應(yīng)曲線的標準方程的形式,再根據(jù)方程中參數(shù)取值的要求,建立不等式(組)求解參數(shù)的取值范圍.對點練3.在方程mx2-my2=3n中,若mn<0,則該方程表示( )A.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B.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C.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D.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答案:D解析:方程化為-=1.因為mn<0,所以<0,故方程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故選D.任務(wù)三 雙曲線定義的應(yīng)用若F1,F(xiàn)2是雙曲線-=1的兩個焦點.(1)若雙曲線上一點M到它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等于7,求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2)若點P是雙曲線上的一點,且∠F1PF2=60°,求△F1PF2的面積.解:(1)由雙曲線方程知a2=9,b2=16,則c2=25,所以a=3,b=4,c=5.設(shè)|MF1|=7,則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知||MF2|-7|=6,即|MF2|-7=±6,解得|MF2|=13或|MF2|=1,又|MF2|=1<c-a,則|MF2|=1不合題意,因此,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13.(2)由定義和余弦定理得|PF1|-|PF2|=±6,|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所以102=(|PF1|-|PF2|)2+|PF1|·|PF2|,所以|PF1|·|PF2|=64,所以=|PF1|·|PF2|·sin ∠F1PF2=×64×=16.[變式探究](變條件)若將本例(2)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32”,求△F1PF2的面積.解:將||PF2|-|PF1||=2a=6,兩邊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所以|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論得cos ∠F1PF2===0,所以∠F1PF2=90°.所以=|PF1|·|PF2|=×32=16.雙曲線的定義的應(yīng)用1.已知雙曲線上一點的坐標,可以求得該點到某一焦點的距離,進而根據(jù)定義求該點到另一焦點的距離.2.雙曲線中與焦點三角形有關(guān)的問題可以根據(jù)定義結(jié)合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或三角形面積公式等知識進行運算,在運算中要注意整體思想和一些變形技巧的靈活運用.對點練4.已知雙曲線的方程為x2-=1,如圖所示,點A的坐標為(-,0),B是圓x2+(y-)2=1上的點,點C為其圓心,點M在雙曲線的右支上,求|MA|+|MB|的最小值.解:設(shè)點D的坐標為(,0),則點A,D是雙曲線的焦點,如圖所示,連接MD,BD.由雙曲線的定義,得|MA|-|MD|=2a=2.所以|MA|+|MB|=|MA|-|MD|+|MB|+|MD|=2+|MB|+|MD|≥2+|BD|.又點B是圓x2+(y-)2=1上的點,圓的圓心為C(0,),半徑長為1,故|BD|≥|CD|-1=-1,從而|MA|+|MB|≥2+|BD|≥ +1,當且僅當點M,B在線段CD上時取等號.故|MA|+|MB|的最小值為+1.任務(wù)四 雙曲線的實際應(yīng)用(鏈教材P63例2)某區(qū)域有三個救援中心(記A,B,C),A在B的正東方向,相距6千米,C在B的北偏西30°方向,相距4千米,某一時刻,A接收到P的求救信號,由于B,C兩地比A距P遠,在此4秒后,B,C兩個救援中心才同時接收到這一信號.已知該信號的傳播速度為1千米/秒,求在A處發(fā)現(xiàn)P的方位角.解:如圖所示,以直線AB為x軸,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A(3,0),B(-3,0),C(-5,2).因為|PB|=|PC|,所以點P在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上.又易知kBC=-,線段BC的中點D(-4,),所以直線PD的方程為y-=(x+4),①又|PB|-|PA|=4<6=|AB|,所以點P在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上.設(shè)雙曲線方程為-=1(a>0,b>0),則a=2,c=3,b=,所以點P的軌跡方程為-=1(x≥2),②聯(lián)立①②,得P點坐標為(8,5),所以kPA==,因此在A處發(fā)現(xiàn)P的方位角為北偏東30°.用雙曲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第一步(建系):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担?br/>第二步(求方程):求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第三步(還原):根據(jù)雙曲線的方程及定義解決實際應(yīng)用問題(注意實際意義).對點練5.如圖,某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在A處,現(xiàn)要把此處生產(chǎn)的蔬菜沿道路AA1或AA2運送到農(nóng)貿(mào)市場A1A2A3A4中去,已知|AA1|=10 km,|AA2|=15 km,∠A1AA2=60°,能否在農(nóng)貿(mào)市場中確定一條界線,使位于界線一側(cè)的點沿道路AA1運送蔬菜較近,而另一側(cè)的點沿道路AA2運送蔬菜較近?如果能,說出這條界線是一條什么曲線,并求出該曲線的方程.解:以A1A2所在直線為x軸,以A1A2的中垂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如圖所示.在△AA1A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1A2|2=|AA1|2+|AA2|2-2|AA1||AA2|cos 60°=175,可得|A1A2|=5.設(shè)M是邊界上任一點,則滿足|MA1|+|AA1|=|AA2|+|MA2|,所以|MA1|-|MA2|=|AA2|-|AA1|=15-10=5<5=|A1A2|.由雙曲線定義可知,點M所在的界線是以A1,A2為焦點的雙曲線靠近A2的一支,并且在農(nóng)貿(mào)市場A1A2A3A4內(nèi)的部分.由a=,c=,可得b2=c2-a2=-=,所以雙曲線方程為-=1(x>0),即-=1(x>0).任務(wù)再現(xiàn) 1.雙曲線的定義及應(yīng)用.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3.雙曲線的實際應(yīng)用方法提煉 待定系數(shù)法、分類討論法、定義法、轉(zhuǎn)化與化歸思想易錯警示 忽略雙曲線成立的必要條件及雙曲線焦點位置的判斷1.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中,若a=6,b=8,則標準方程是( )A.-=1B.-=1C.-=1D.-=1或-=1答案:D解析:應(yīng)分焦點在x軸上和焦點在y軸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顯然D選項符合要求.故選D.2.(多選題)已知方程+=1表示曲線C,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當1<t<4時,曲線C表示橢圓B.當t>4或t<1時,曲線C表示雙曲線C.若曲線C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則1<t<D.若曲線C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則t>4答案:BCD解析:由4-t=t-1,得t=,此時方程+=1表示圓,故A錯誤;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當(4-t)(t-1)<0,即t<1或t>4時,方程+=1表示雙曲線,故B正確;由橢圓的定義可知,當橢圓焦點在x軸上時,滿足4-t>t-1>0,解得1<t<,故C正確;當曲線C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時,滿足解得t>4,故D正確.故選BCD.3.若雙曲線-=1上的點P到一個焦點的距離為11,則它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A.1或21 B.14或36C.2 D.21答案:D解析:設(shè)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xiàn)2,不妨設(shè)|PF1|=11,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知||PF1|-|PF2||=2a=10,所以|PF2|=1或|PF2|=21,而1<c-a=7-5=2,所以|PF2|=1舍去,所以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1.故選D.4.以橢圓+=1的焦點為焦點,且過點(2,)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答案:-=1解析:由橢圓的標準方程可知,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設(sh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根據(jù)題意得(舍去),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課時分層評價15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時間:60分鐘 滿分:110分)(1—9,每小題5分,共45分)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F1(-5,0),F(xiàn)2(5,0),動點P滿足|PF1|-|PF2|=8,則動點P的軌跡是( )A.橢圓 B.一條射線C.雙曲線 D.雙曲線的一支答案:D解析:因為F1(-5,0),F(xiàn)2(5,0),所以|F1F2|=10,若動點P滿足||PF1|-|PF2||=8<|F1F2|=10,則動點P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焦點的雙曲線.而題目中動點P只滿足|PF1|-|PF2|=8,有|PF1|>|PF2|,所以動點P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故選D.2.已知雙曲線+=1,焦點在y軸上,若焦距為4,則a等于( )A. B.5C.7 D.答案:D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由其焦距為4,得c=2,則有c2=2-a+3-a=4,解得a=.故選D.3.已知A,B兩地相距800 m,在A地聽到炮彈爆炸聲比在B地晚2 s,且聲速為340 m/s,則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是( )A.橢圓 B.雙曲線C.雙曲線的一支 D.拋物線答案:C解析:設(shè)炮彈爆炸點為點P,由題意可得|PA|-|PB|=340×2=680<800=|AB|,所以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是雙曲線的一支.故選C.4.(多選題)若雙曲線-=1上的點到一個焦點的距離為12,則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A.2 B.7C.17 D.22答案:AD解析:設(shè)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xiàn)2,則a=5,b=3,c=,設(shè)P為雙曲線上一點,不妨令|PF1|=12(12>a+c=5+),所以點P可能在左支,也可能在右支,由||PF1|-|PF2||=2a=10,得|12-|PF2||=10,所以|PF2|為22或2.所以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是22或2.故選AD.5.已知雙曲線-=1(a>0,b>0),F(xiàn)1,F(xiàn)2為其兩個焦點,若過焦點F1的直線與雙曲線的同一支相交,且所得弦長|AB|=m,則△ABF2的周長為( )A.4a B.4a-mC.4a+2m D.4a-2m答案:C解析:由題意可知|AF2|>|AF1|,|BF2|>|BF1|,由雙曲線的定義,知|AF2|-|AF1|=2a,|BF2|-|BF1|=2a,所以|AF2|+|BF2|=(|AF1|+|BF1|)+4a=m+4a,于是△ABF2的周長l=|AF2|+|BF2|+|AB|=4a+2m.故選C.6.已知雙曲線-=1上一點P到左焦點F1的距離為10,則PF1的中點N到坐標原點O的距離為( )A.3或7 B.6或14C.3 D.7答案:A解析:設(shè)F2是雙曲線的右焦點,連接ON(圖略),ON是△PF1F2的中位線,所以|ON|=|PF2|,因為||PF1|-|PF2||=4,|PF1|=10,所以|PF2|=6或14,所以|ON|=|PF2|=3或7.故選A.7.已知點A(0,2),B(0,-2),C(3,2),若動點M(x,y)滿足|MA|+|AC|=|MB|+|BC|,則點M的軌跡方程為 .答案:y2-=1(y≤-1)解析:因為|MA|+|AC|=|MB|+|BC|,即|MA|+3=|MB|+,所以|MA|-|MB|=2.故點M(x,y)的軌跡是以A(0,2),B(0,-2)為焦點,2a=2的雙曲線的下支.此時a=1,c=2,b2=c2-a2=3.故點M的軌跡方程為y2-=1(y≤-1).8.若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經(jīng)過點P(4,-3),且Q(0,5)與兩焦點的連線互相垂直,則此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答案:-=1解析:設(shè)焦點為F1(-c,0),F(xiàn)2(c,0)(c>0),則由QF1⊥QF2,得·=-1,所以·=-1,所以c=5.設(shè)雙曲線方程為-=1(a>0,b>0),因為雙曲線過點P(4,-3),所以-=1,又因為c2=a2+b2=25,所以a2=16,b2=9.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9.(雙空題)設(shè)P是雙曲線x2-=1的右支上的動點,F(xiàn)為雙曲線的右焦點,已知A(3,1),B(3,6),則|PA|+|PF|的最小值為 ;|PB|+|PF|的最小值為 .答案:-2 解析:設(shè)雙曲線的另一焦點為F',則有F'(-2,0),F(xiàn)(2,0),連接AF'(圖略),易知點A在雙曲線內(nèi),點B在雙曲線外,則|PA|+|PF|=|PA|+(|PF'|-2)≥|AF'|-2=-2;|PB|+|PF|≥|BF|=.10.(13分)已知方程kx2+y2=4,其中k為實數(shù),對于不同范圍的k值,分別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解:①當k=0時,y=±2,表示兩條與x軸平行的直線;②當k=1時,方程為x2+y2=4,表示圓心在原點,半徑為2的圓;③當k<0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④當0<k<1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⑤當k>1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11—13,每小題5分,共15分)11.雙曲線C:-=1>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xiàn)2,A為雙曲線C左支上一點,直線AF2與雙曲線C的右支交于點B,且=15,∠F1AF2=,則+=( )A. B.26C.25 D.23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AF2|-|AF1|=|BF1|-|BF2|=2a=10.令|BF2|=x,則|AF1|=x+15-10=x+5,|BF1|=x+10,△ABF1中,如圖所示,=15,∠F1AF2=,則cos∠F1AF2==,所以=,則x=3,故|AF1|=8,則|AF2|=18,所以+=26.故選B.12.(多選題)已知雙曲線C:-=1(a>0,b>0)過點(3,)和點(,0),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C的標準方程為-y2=1B.C與橢圓+=1有共同的焦點C.曲線x2+(y-2)2=4過C的一個焦點D.設(shè)P為C的右支上任一點,F(xiàn)1,F(xiàn)2為焦點,△PF1F2的內(nèi)切圓過點(,0)答案:AD解析:由題意得雙曲線方程為-y2=1,a=,b=1,c=2,焦點分別為(±2,0).故A正確,B、C錯誤;設(shè)△PF1F2的內(nèi)切圓與x軸切于A點,則|PF1|-|PF2|=|F1A|-|AF2|,即A點在雙曲線右支上,所以A(,0),故D正確.故選AD.13.已知F1,F(xiàn)2分別為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P(3,1)為雙曲線內(nèi)一點,點A在雙曲線的右支上,則|AP|+|AF2|的最小值為 .答案:-2解析:因為|AP|+|AF2|=|AP|+|AF1|-2,所以要求|AP|+|AF2|的最小值,只需求|AP|+|AF1|的最小值.如圖所示.連接F1P交雙曲線的右支于點A0.當點A位于點A0處時,|AP|+|AF1|最小,最小值為|PF1|==.故|AP|+|AF2|的最小值為-2.14.(15分)如圖,某野生保護區(qū)監(jiān)測中心設(shè)置在點O處,正西、正東、正北處有3個監(jiān)測點A,B,C,且|OA|=|OB|=|OC|=30 km,一名野生動物觀察員在保護區(qū)遇險,發(fā)出求救信號,3個監(jiān)測點均收到求救信號,A點接收到信號的時間比B點接收到信號的時間早 s.(注:信號每秒傳播V0 km)(1)求觀察員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的軌跡方程;(2)若C點信號失靈,現(xiàn)立即以C為圓心進行“圓形”紅外掃描,為保證有救援希望,掃描半徑r至少是多少?解:(1)設(shè)觀察員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為點P(x,y),由題意,得|PB|-|PA|=×V0=40<|AB|=60,故點P的軌跡為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左支,設(shè)雙曲線的方程為-=1(a>0,b>0,x≤-a),又2a=40,2c=60,所以b2=c2-a2=500,故所求軌跡方程為-=1(x≤-20).(2)設(shè)軌跡上一點為M(x,y),則|MC|==,又-=1,所以x2=y(tǒng)2+400,所以|MC|==≥20,當且僅當y=時,|MC|取得最小值20,故掃描半徑r至少是20 km.15.(5分)從某個角度觀察籃球(如圖①),可以得到一個對稱的平面圖形.如圖②,籃球的外輪形狀為圓O,將籃球表面的粘合線看成坐標軸和雙曲線的一部分,若坐標軸和雙曲線與圓O的交點將圓O的周長八等分,且AB=BC=CD=2,視AD所在直線為x軸,則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答案:x2-=1解析:設(shè)所求雙曲線方程為-=1(a>0,b>0),因為AB=BC=CD=2,則點C的坐標為(1,0),將其代入雙曲線方程,得a=1,又坐標軸和雙曲線與圓O的交點將圓O的周長八等分,所以點在雙曲線上,得-=1,則b2=,故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16.(17分)已知△OFQ的面積為2,且·=m,其中O為坐標原點.(1)設(shè) <m<4,求與的夾角θ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圍;(2)設(shè)以O(shè)為中心,F(xiàn)為其中一個焦點的雙曲線經(jīng)過點Q,如圖所示,||=c,m=c2,當||取得最小值時,求此雙曲線的標準方程.解:(1)因為所以tan θ=.又<m<4,所以1<tan θ<4,即tan θ的取值范圍為(1,4).(2)設(sh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Q(x1,y1),則=(x1-c,y1),所以S△OFQ=||·|y1|=2,則y1=±.又·=m,即(c,0)·(x1-c,y1)=c2,解得x1=c,所以||==≥ =2,當且僅當c=4時取等號,||最小為2,這時Q的坐標為(,)或(,-).因此于是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79張PPT)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第二章 §2 雙曲線學習目標1.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的推導(dǎo)過程,培 養(yǎng)數(shù)學抽象的核心素養(yǎng).2.掌握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提升數(shù)學運算的核心素養(yǎng).3.會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解決較簡單的問題,提升 邏輯推理、數(shù)學運算的核心素養(yǎng).4.了解雙曲線的簡單應(yīng)用.任務(wù)一 雙曲線的定義問題導(dǎo)思問題1.把橢圓定義中的“距離之和”改為“距離之差”,那么點的軌跡會怎么樣?提示:準備實驗(可以找三名同學在教師指導(dǎo)下操作),取一條拉鏈,拉開它的一部分,在拉開的兩邊上各選擇一個點,分別固定在點F1,F(xiàn)2上,點F1到點F2的距離為2c(c>0).把筆尖放在拉鏈開口的咬合處M,點M到點F1的距離與點M到點F2的距離之差等于2a(c>a>0).隨著拉鏈逐漸拉開或者閉攏,筆尖就畫出一條曲線,同理可畫出另一支.(如圖)顯然所畫的曲線不是橢圓,而是兩條相同的曲線,只是位置不同,其原因都是應(yīng)用了“到兩定點的距離之差|MF1|-|MF2|,或|MF2|-|MF1|是同一個常數(shù)”這個條件.問題2.在上述過程中,我們在其中的一段拉鏈上截取一段小于|F1F2|,如果截取的長度等于|F1F2|,其軌跡還是上述圖形嗎?提示:不是,是以F1,F(xiàn)2為端點的兩條射線.新知構(gòu)建雙曲線的定義定義 平面內(nèi)到兩個定點F1,F(xiàn)2的__________________等于常數(shù)(大于零且小于|F1F2|)的點的集合(或軌跡)叫作雙曲線焦點 兩個______________叫作雙曲線的焦點焦距 兩焦點間的______|F1F2|叫作雙曲線的焦距集合語言 P={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a<|F1F2|}距離之差的絕對值定點F1,F(xiàn)2距離||MF1|-|MF2||=2a微提醒(1)常數(shù)要小于兩個定點的距離.(2)如果沒有絕對值,點的軌跡表示雙曲線的一支.(3)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端點的兩條方向相反的射線(包括端點).(4)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不存在.(5)當2a=0時,動點軌跡為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典例1√√規(guī)律方法判斷點的軌跡是否為雙曲線時,依據(jù)是雙曲線的定義成立的充要條件.√對點練1.(1)已知M(-2,0),N(2,0),|PM|-|PN|=4,則動點P的軌跡是A.線段 B.雙曲線左支C.一條射線 D.雙曲線右支因為M(-2,0),N(2,0),于是有|PM|-|PN|=4=|MN|,所以動點P的軌跡是一條射線.故選C.√(2)與圓x2+y2=1及圓x2+y2-8x+12=0都外切的圓P的圓心在A.一個橢圓上 B.一個圓上C.一條直線上 D.雙曲線的一支上由x2+y2-8x+12=0,得(x-4)2+y2=4,作出兩方程所對應(yīng)曲線,如圖所示:設(shè)圓P的半徑為r,因為圓P與圓O和圓M都外切,所以|PM|=r+2,|PO|=r+1,則|PM|-|PO|=1<4,所以根據(jù)雙曲線定義知點P在以O(shè),M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左支上.故選D.返回任務(wù)二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問題導(dǎo)思問題3.仿照求橢圓標準方程的方法,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如何選擇恰當?shù)钠矫嬷苯亲鴺讼祦砬箅p曲線的標準方程?提示:觀察我們畫出的雙曲線,發(fā)現(xiàn)它也具有對稱性,而且直線F1F2是它的一條對稱軸,所以以直線F1F2為x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焦點F1,F(xiàn)2的坐標分別為(-c,0),(c,0),焦距為2c,c>0.設(shè)P(x,y)是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則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可得||PF1|-|PF2||=2a,即|PF1|-|PF2|=±2a,新知構(gòu)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圖形 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標準方程焦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的關(guān)系 b2=________F1(-c,0),F(xiàn)2(c,0)F1(0,-c),F(xiàn)2(0,c)c2-a2微提醒(1)若x2項的系數(shù)為正,則焦點在x軸上;若y2項的系數(shù)為正,則焦點在y軸上.(2)a與b沒有大小關(guān)系;a,b,c的關(guān)系滿足c2=a2+b2.典例2規(guī)律方法1.求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兩個關(guān)注點規(guī)律方法典例3規(guī)律方法規(guī)律方法3.已知方程所代表的曲線,求參數(shù)的取值范圍時,應(yīng)先將方程轉(zhuǎn)化為所對應(yīng)曲線的標準方程的形式,再根據(jù)方程中參數(shù)取值的要求,建立不等式(組)求解參數(shù)的取值范圍.√對點練3.在方程mx2-my2=3n中,若mn<0,則該方程表示A.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B.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C.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D.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返回任務(wù)三 雙曲線定義的應(yīng)用典例4規(guī)律方法雙曲線的定義的應(yīng)用1.已知雙曲線上一點的坐標,可以求得該點到某一焦點的距離,進而根據(jù)定義求該點到另一焦點的距離.2.雙曲線中與焦點三角形有關(guān)的問題可以根據(jù)定義結(jié)合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或三角形面積公式等知識進行運算,在運算中要注意整體思想和一些變形技巧的靈活運用.返回任務(wù)四 雙曲線的實際應(yīng)用(鏈教材P63例2)某區(qū)域有三個救援中心(記A,B,C),A在B的正東方向,相距6千米,C在B的北偏西30°方向,相距4千米,某一時刻,A接收到P的求救信號,由于B,C兩地比A距P遠,在此4秒后,B,C兩個救援中心才同時接收到這一信號.已知該信號的傳播速度為1千米/秒,求在A處發(fā)現(xiàn)P的方位角.解:如圖所示,以直線AB為x軸,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典例5規(guī)律方法用雙曲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第一步(建系):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担?br/>第二步(求方程):求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第三步(還原):根據(jù)雙曲線的方程及定義解決實際應(yīng)用問題(注意實際意義).對點練5.如圖,某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在A處,現(xiàn)要把此處生產(chǎn)的蔬菜沿道路AA1或AA2運送到農(nóng)貿(mào)市場A1A2A3A4中去,已知|AA1|=10 km,|AA2|=15 km,∠A1AA2=60°,能否在農(nóng)貿(mào)市場中確定一條界線,使位于界線一側(cè)的點沿道路AA1運送蔬菜較近,而另一側(cè)的點沿道路AA2運送蔬菜較近?如果能,說出這條界線是一條什么曲線,并求出該曲線的方程.解:以A1A2所在直線為x軸,以A1A2的中垂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如圖所示.課堂小結(jié)任務(wù)再現(xiàn) 1.雙曲線的定義及應(yīng)用.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3.雙曲線的實際應(yīng)用方法提煉 待定系數(shù)法、分類討論法、定義法、轉(zhuǎn)化與化歸思想易錯警示 忽略雙曲線成立的必要條件及雙曲線焦點位置的判斷返回隨堂評價√應(yīng)分焦點在x軸上和焦點在y軸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顯然D選項符合要求.故選D.√√√ √設(shè)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xiàn)2,不妨設(shè)|PF1|=11,根據(jù)雙曲線的定義知||PF1|-|PF2||=2a=10,所以|PF2|=1或|PF2|=21,而1<c-a=7-5=2,所以|PF2|=1舍去,所以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1.故選D.返回課時分層評價√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F1(-5,0),F(xiàn)2(5,0),動點P滿足|PF1|-|PF2|=8,則動點P的軌跡是A.橢圓 B.一條射線C.雙曲線 D.雙曲線的一支因為F1(-5,0),F(xiàn)2(5,0),所以|F1F2|=10,若動點P滿足||PF1|-|PF2||=8<|F1F2|=10,則動點P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焦點的雙曲線.而題目中動點P只滿足|PF1|-|PF2|=8,有|PF1|>|PF2|,所以動點P的軌跡是以F1,F(xiàn)2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故選D.√√3.已知A,B兩地相距800 m,在A地聽到炮彈爆炸聲比在B地晚2 s,且聲速為340 m/s,則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是A.橢圓 B.雙曲線C.雙曲線的一支 D.拋物線設(shè)炮彈爆炸點為點P,由題意可得|PA|-|PB|=340×2=680<800=|AB|,所以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是雙曲線的一支.故選C.√√√由題意可知|AF2|>|AF1|,|BF2|>|BF1|,由雙曲線的定義,知|AF2|-|AF1|=2a,|BF2|-|BF1|=2a,所以|AF2|+|BF2|=(|AF1|+|BF1|)+4a=m+4a,于是△ABF2的周長l=|AF2|+|BF2|+|AB|=4a+2m.故選C.√ 7.已知點A(0,2),B(0,-2),C(3,2),若動點M(x,y)滿足|MA|+|AC|=|MB|+|BC|,則點M的軌跡方程為 . √ √√ 15.(5分)從某個角度觀察籃球(如圖①),可以得到一個對稱的平面圖形.如圖②,籃球的外輪形狀為圓O,將籃球表面的粘合線看成坐標軸和雙曲線的一部分,若坐標軸和雙曲線與圓O的交點將圓O的周長八等分,且AB=BC=CD=2,視AD所在直線為x軸,則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 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圓錐曲線2.1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學案.docx 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圓錐曲線2.1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