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臺商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泉州市臺商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語文
(考試時間:120分鐘 總分:150分)
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
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
【積累與運用】(25分)
1. 根據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1)《關雎》以“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一句來表現小伙子對美麗而賢惠姑娘的喜愛。
(2)白居易《賣炭翁》中“_____________,心憂炭賤愿天寒”寫出賣炭翁矛盾的心理。
(3)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風雨不動安如山”一句充分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真摯的友情可超越空間距離。
(5)《北冥有魚》中描繪鯤鵬奮飛時氣勢磅礴的句子是:“水擊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記》中最能體現桃源人老少和樂,幸福安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明時節,各地紛紛開展( )的祭掃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①(miǎn)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人們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重溫入黨入團入隊誓詞,聆聽革命歷史講解。中小學生們通過多種形式讓青少年感悟革命精神,了解革命歷史。
央視新聞評論指出,紅色基因②(juān)刻在百年黨史中,流淌在中華兒女的( )里。用好紅色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有溫度、有觸感的教育活動,把紅色故事講生動、把革命道理講透③(chè),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 )的固本工程。
(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形式多樣 血液 世代相傳 B. 形式多樣 血脈 世代相傳
C 各式各樣 血脈 承前啟后 D. 各式各樣 血液 承前啟后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存在語病,請把正確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閱讀,請按要求作答。(6分)
3.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在讀了《經典常談》一書之后,請你談談當代中學生閱讀傳統文化經典的意義。
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面對生活的打擊,保爾也會表現出灰心、絕望、無助等情緒,有人認為這有損保爾堅強樂觀、頑強拼搏的形象,與書名中“鋼鐵”一詞不符。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整本書的閱讀說說你的看法。
【經典與閱讀】(65分)
(一)(7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乙】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宋)王安石
一逕①森然四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②學鳳凰。
【注釋】①逕,同“徑”。②伶倫:相傳為黃帝時人,樂器的發明者,能用笙演奏鳳凰的聲音。
5. 下面對這兩首詩詞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詞以“驛外斷橋”“黃昏風雨”構建了荒寂場景,寫出梅處境的悲涼。
B. 甲詞“無意苦爭春”寫出梅避讓姿態,暗寫其將遠離紛爭的生存選擇。
C. 乙詩“森然四座涼”以觸覺寫竹蔭十分清幽,可見詩人孤高傲世的心境。
D. 乙詩“曾與蒿藜同雨露”通過與其他植物的對比,強調了竹的非凡之處。
6. 兩首詩、詞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請具體分析這種手法在詩詞中的表達效果。
(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桓公自莒①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不失秉②,臣不如也;忠信可結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③執槍,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節選自《管子·匡君小匡》)
【注釋】①莒(jǔ):與下文的“齊”同為當時的諸侯國名。②秉:同“柄”,權柄。③介胄:指全副武裝的將士。
7. 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加點字詞 方法提示 詞義(填寫文字)
鮑叔辭曰 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選擇義項 辭:①文辭,言辭。②告別。③不接受。 (1)辭:_________
君之庸臣也 聯系成語解釋詞義。 庸人自擾 (2)庸:_________
皆加勇 聯系課文解釋詞義。 皆嘆惋。《桃花源記》 (3)皆:_________
8. 以下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B.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C.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D.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9.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
(2)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
10. 《馬說》中的千里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選文中的管仲卻在鮑叔牙的推薦下,終成一代名相。結合選文和《馬說》,具體分析形成不同結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兩文在對待人才上都共同表達了什么觀點?
(三)(2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給樹把脈的人
劉云芳
①大路小路連接著村莊,像一棵躺倒的樹。爺爺踩在各個分支上,來回轉悠。
②八十六歲的爺爺像只啄木鳥一樣,撫摸那些樹皮、樹干,不時敲擊著,為這些樹診脈,又像是在叫醒它們。許多個上午,他腰間別一把斧頭就出了門。將那些斷定活不過來的樹木砍掉,再拖回家。很小的時候,爺爺便告知我們:用斧頭直接砍伐樹木,那不是一個拾柴人應有的良心。通常,我們要為一棵樹把脈,從繁茂的森林里找出枯死的那些樹。拾柴的人只要用手輕輕一拽,或者用腳輕輕一踩,那樹干便發出干脆的聲響。那是柴禾對人的回應。
③一棵四季都光禿著腦袋挺立的樹木,不知道藏了多少村莊的故事,那故事一定比一個人的記憶、感受更細密。這棵枯死的樹如果不被砍倒,風會將它的細枝一點點吹掉,蟲蟻會將它的軀殼慢慢吞噬,像古老的傳說逐漸喪失了細節。這棵樹在偶然的一天停留在柴垛前,等著斧頭來分離,樹干用來熬粥、做飯,樹梢用來引火。斧頭是無情的執行官,它輕易就能辨別出樹木的年輪、種類。接著,柴禾被整齊碼放在柴垛里,此后,在陽光里慢慢修行,讓身體里僅有的一絲濕氣借著光線攀升。
④在爺爺眼里,給樹把脈是門學問,拾柴也是。拾柴者碼放的柴垛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那些在山里用斧頭大開殺戒,把一片樹木不由分說地砍倒,等著曬干再拉回家當柴禾的人是無德的。而那些把柴禾胡亂碼放的人過日子的心是潦草的,隨意的。我不知道這話是對還是錯,但爺爺堅信自己的經驗。
⑤從山林里拾取柴禾,是我們這些山民與大自然之間最簡單也最直接的一種交流。農閑的時候,總是有人一次次跑進深山老林,也像我爺爺那樣,為一棵棵灌木把脈,將枯枝帶回家。勤快的人家,柴垛碼放得格外整齊,高高的,像是一面墻。柴垛是他們精神深處的地圖。
⑥我父親更愿意與果樹親近,他喜歡給果樹把脈,喜歡看它們開花、結果,接著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會帶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樹的花朵,開得過于稠密的,要幫忙疏花,像是告誡這棵樹,莫要貪心。開得過稀的,父親就要在心里對自己說,要再等一等。他牢記上一年秋天許多果實的味道,要對樹木施行“魔法”:進行嫁接,讓甜果子來救治苦果子。原有的樹木必須舍棄一段枝條,在斷截面上切出小口,再把拿回來的樹枝插進去,用布條牢牢綁住,過不了多久,這截樹枝便像一個年幼時被領養的孩子,在新樹樁上沒心沒肺地長葉、開花、結果。一截優質的陌生枝杈就這樣被收養到了一棵果樹的身體里。甘甜的味道是有魔力的,很容易就驅散了原來樹里的苦澀。大約是兩棵樹傷口形成的記憶,讓這樹有了某種頓悟,味道變得豐富。那是甜和澀兩種基因的較量,而結果多是喜慶的大團圓。結過苦果子的樹枝總是被砍掉,當作柴禾,這一棵樹苦澀的檔案就這樣被剔除了。
⑦我是后來才知道:一棵果樹也是會變老的。我看見那些衰老的樹冠這一年只開花,不結果,下一年,不開花了,再后來,連葉子都不長了。這棵樹已經悄悄地離去了,但它們還是習慣性地撐著一小片天。父親總是不忍心下斧頭將它砍掉。他感嘆柿子樹是多么長壽,從山下去往城里的道路兩側,那些柿子樹還像五十年前一樣茂盛,它們每年都信守承諾,準時點起橙色的燈籠。父親說,要是把柿子樹長壽的基因嫁接到別的樹上就好了。但最后那些死去的果樹,還是進了柴垛。
⑧這一年的春天,我從遠方回來探望生病的父親,特地告訴爺爺,中午給他做飯吃。爺爺有個習慣,兒孫們哪個做了飯請他吃,他便早早來到他們的院子,劈柴。斧頭與柴禾碰撞的聲音在小院里一聲一聲響起,不急不躁,這特有的節奏,讓聽了的人心安。他在飯前,拖了一棵干枯的榆樹回來。這讓我想到一只鳥銜來一截樹枝遞給它的幼鳥,想著想著,淚流滿面。爺爺像往常一樣,把這棵樹分成一段段柴禾,碼放得整齊。
⑨父親從醫院回來,左半邊的身體癱瘓,爺爺卻表現得出乎意料地平靜,他依舊在陽光下劈柴,在某些夜晚,也輕輕撫摸父親癱瘓的那一側,那樣子,像是在給一棵樹把脈。之后的日子,爺爺每天來看父親的手、腳,似乎在推斷這棵“樹”到底能否發芽。
⑩父親坐在輪椅上,他很長時間里都接受不了身體癱瘓的事實,也總是望著那些身體康健的人,臉上流露出復雜的神情。
院子里,父親前一年栽下的兩棵石榴樹還未發芽,我們都說已經死了,只有他堅持說,它們還活著。果真,幾天之后,兩棵樹的根部冒出了紅色的嫩芽。他還斷定結出來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們也告訴自己,耐心等著,等著那甜在未來某一天慢慢跑到舌頭上。
(有刪改)
11.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的標題嵌入一個與醫學相關的術語,設置了懸念,容易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B. 文章第③段第一句寫樹木見證了一個村莊的世事變遷,賦予了樹木獨特的生命意義。
C. 爺爺認為拾柴是學問,從拾柴和碼放的柴垛中能看出人的品性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D. 對于父親的癱瘓,爺爺表現得比其他人都平靜,說明爺爺對父親的病早有心理準備。
12. 結合原文,談談為什么說柴垛是山民精神深處的地圖,說出你的理解。
13. 按照括號中的提示,結合上下文賞析文中劃線句和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在新樹樁上沒心沒肺地長葉、開花、結果。(從詞語運用角度)
(2)爺爺每天來看父親的手、腳,似乎在推斷這棵“樹”到底能否發芽。(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14. 結尾寫父親栽下的石榴樹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分析。
15. 給樹把脈,爺爺和爸爸的做法不同,他們是怎么做的?你更欣賞誰的做法?請結合文本簡述理由。
(四)(19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2025年5月17日下午,第六屆博物館青年論壇在北京舉辦。青年論壇上,“AI”“數字化”成為高頻詞。從文物修復到非遺保護,從觀眾體驗到學術研究,人工智能、數字技術正深度重構博物館的敘事邏輯與參觀體驗。
②如今人工智能已深度介入文物修復,并且助力非遺保護。例如AI可以在數據采集、整理、分析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精準記錄,推動非遺技藝的復原。另外,AI還可以全過程參與個性化觀展路線并優化觀眾體驗。
③那么如何將文物故事講得更有趣呢?博物館里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是如何生發的,他們能自主生發嗎?如何讓青少年對歷史“感同身受”,有“代入感”?帶著這些問題,研究員們開始了一場博物館“跨學科敘事探索”。
④曾經,由于沒有大型X光機,陜甘寧邊區的醫院容易出現誤診,一些本不應殘廢的傷員被截肢,宋慶齡一直將這一情況記掛心上。1944年,她多方協調,為陜甘寧邊區送來了一臺大型X光機。“這一段敘述聽起來很絲滑,但是要真正去理解它,顯然是有缺環的。”謝研究員說。她連問了一串為什么:為什么給不至于殘廢的傷員截肢?他們受了什么傷?這些傷的治療和X光機有什么關系?為什么一定要是“大型”X光機?……為了解答這些青少年可能產生的疑問,她和同事引入野戰放射學、野戰外科學和醫學工程學,跨學科整合知識點,關注歷史細節真實,形成了邏輯清晰的完整敘事鏈條。“這可以使得青少年群體基于現有的經驗,通過聯想,沉浸在細節鏈條中,從而真正理解這臺大型X光機對當時邊區的重要意義。”研究員們通過構建跨學科敘事與共情敘事的策略,將歷史細節具象化,多維度還原歷史情景,來引導青少年在批判思考中深化愛國情感認同。
⑤另外一位研究員舉例,在原展陳中,圓明園的鼠首和兔首立在兩個小展柜里,很多觀眾來了找不到,在社交媒體上稱其為“藏得太嚴實”“最容易錯過”的展品。改陳后,將文物置于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場景中,一方面使鼠首和兔首“更顯眼了”,一方面以清晰的視覺表達,讓觀眾時刻銘記這段屈辱,不忘奮發圖強。
(選自2025年05月25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材料二
①作為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縣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04處122個點,可移動革命文物1079余件(套),核對登記的紅色標語1720條,紅色資源十分豐富。
②如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更好發揮其鑄魂育人功能?“創新傳播形式,組建長征源宣講團、長征源合唱團等志愿團隊,創作《告別》《長征第一渡》等長征主題的作品,開發《紅色于都——新時代新長征》地方紅色教材,多舉措將長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于都縣紅色資源保護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③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歷史博物館,每到周末和節假日,身著校服、系著紅領巾的小紅星講解員就會來到這里,為五湖四海的游客講述長征故事。據介紹,于都有2200名小紅星講解員在全縣紅色舊址開展義務講解。
材料三
①為讓紅色文化走“新”更走心,廈門大學將新型游戲社交形式和紅色文化結合起來,推出了“紅色劇本殺”這一紅色教育新模式。大學生換上極具時代感的服裝,化身地下工作者,在革命戰爭年代完成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隱蔽戰線任務……
②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2022級碩士生戴歡歡是紅色劇本殺《伯公燈》的主創之一。為了完成這個劇本的創作,團隊成員提前一年組建了暑期實踐隊,到閩西收集了大量史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鄒作仁發展親屬成為交通員、建立家庭式交通站的故事,革命先烈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令我深受觸動。”戴歡歡說,在角色扮演、互動思考、線索解密等體驗中,劇本殺的創作者和參與者都不再只是歷史的旁觀者,而成了歷史的書寫者。“我們和紅色故事之間的時空距離仿佛消失了!”
③如今,紅色劇本殺不僅在校內生根發芽,也在校外開花結果,廈門大學“凝‘劇’力”劇本殺團隊不僅多次受邀為校外黨團組織提供志愿服務、還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設置了劇本殺活動體驗中心。
(選自“光明網”,有刪改)
材料四
紅色博物館名稱 所在地 特色展示或活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豐臺 ①以七七事變遺址為核心,陳列大量日軍侵華罪證(如武器、影像資料): ②定期舉辦“抗戰故事劇場”,由青少年演員演繹《小兵張嘎》《雞毛信》等經典抗日故事。
延安革命紀念館 陜西延安 ①實景復原延安窯洞、中共中央會議室等場景,陳列毛澤東等領導人用過的舊物(如補丁衣物、手搖紡車); ②推出“重走延安路”沉浸式體驗:學生佩戴VR設備徒步穿越虛擬革命舊址,完成“送情報”“紡線比賽”等任務。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江西南昌 ①以“軍旗升起的地方”為主題,通過聲光電特效重現1927年南昌起義戰斗場景; ②開設“小小軍旗設計師”工作坊:學生用傳統工藝制作紙質軍旗,學習軍旗設計背后的革命意義。
16. 下列對四則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AI技術可用于文物修復的數據采集、整理分析和非遺技藝的精準記錄。
B. “陜甘寧邊區X光機”案例,主要說明跨學科敘事對理解歷史的作用。
C. 于都縣因為紅色資源十分豐富,于是“小紅星講解員”開展了義務講解。
D. 廈門大學的紅色劇本殺通過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成為歷史的“書寫者”。
17. 材料二中于都縣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的措施有哪些?請分點概括。
18. 材料一、三分別采用了哪種方式讓青少年“感同身受”地理解歷史?請結合具體案例分析。
19. 學校希望通過參觀活動讓同學們“沉浸式”感受歷史,請結合材料四中博物館的特色,分別分析它們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表達與寫作】(60分)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游歷是行走,亦是成長;是探索,更是發現。
當你踏上旅途,既可攀登名山大川,將沿途的奇聞軼事收進行嚢;也能駐足某個角落,在歷史的長廊里與偉大的靈魂對話,接受思想的淬煉;你亦可以化作虛構的角色,于充滿象征的奇幻之境,窺見人世間的萬千景象。
每一次游歷,都是一次坐標的構建。請在時光的版圖上,繪制獨一無二的心靈地圖,去追尋、去體驗你真正渴望的遠方。
請以“那一次_________的游歷”為題目寫一篇游記。
要求: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語文
(考試時間:120分鐘 總分:150分)
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
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
【積累與運用】(25分)
【1題答案】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可憐身上衣正單 ③. 安得廣廈千萬間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⑤. 海內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鄰 ⑦.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⑧. 去以六月息者也 ⑨. 黃發垂髫 ⑩. 并怡然自樂
【2題答案】
【答案】(1) ①. 緬 ②. 鐫 ③. 徹 (2)B
(3)中小學生們通過多種形式了解革命歷史,感悟革命精神。
名著閱讀,請按要求作答。(6分)
【3題答案】
【答案】示例:①了解古代社會狀況:古代典籍中記載著我國文明的發展軌跡,通過閱讀古代典籍,我們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國古代社會現實。
②充實精神內涵:通過閱讀古代典籍,我們可以汲取先賢的智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學習語文相關知識: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數千年的知識匯總,運用多種寫作手法,體現語言藝術之美,例如通過《說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經過,通過《詩經》可知詩歌藝術之美。
④提升個人修養:古代典籍中記載了許多先賢的言論,從學習、交往、心志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閱讀古代典籍,我們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導自身之修養。
【4題答案】
【答案】示例一:我不贊同這種說法。一個完全無缺點的英雄形象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作者通過描寫保爾的缺點和錯誤,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真實可信。讀者能夠看到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波動的人物。
示例二:我不贊同這種說法。保爾既有堅韌不拔的一面,也有迷茫、困惑、犯錯的時候。這種復雜性使得保爾的形象更加立體(豐富、豐滿)。
示例三:我不贊同這種說法。描寫保爾的缺點和錯誤,實際上也是展現他成長歷程的一部分。在革命斗爭和生活的磨礪中,他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努力改正,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
示例四:我不贊同這種說法。保爾的錯誤和缺點也為讀者提供了啟示。他通過自我反省和斗爭,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弱點,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戰士。可以激勵讀者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斷追求進步和成長。
【經典與閱讀】(65分)
(一)(7分)
【5~6題答案】
【答案】5. C 6. 示例:甲詞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在仕途上雖屢遭排斥、懷才不遇,但卻始終保持獨立不倚、堅持正義的人格。借竹的形象表達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渴望施展才華的豪情壯志。
(二)(16分)
【7~10題答案】
【答案】7. ①. 不接受 ②. 平庸 ③. 都,全 8. D
9. (1)國君施加恩惠于我,使我不挨餓受凍,這就是國君的恩賜了。(2)我不如管夷吾的方面有五點。
10. 示例:《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是因沒有伯樂的賞識;選文中管仲能受到任用是因為鮑叔牙的推薦和齊桓公的賞識。兩文都體現了人才需要伯樂的發掘才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三)(23分)
【11~15題答案】
【答案】11. D 12. 示例:地圖是指引人前行的方向導航,可以幫助行人到達目的地,這句話中便是強調柴垛是指引山民到達精神深處的導航。拾柴者可以從碼放的柴垛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山民從山林里拾取柴禾,是與大自然之間最簡單也最直接的一種交流,是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
13. (1)示例:沒心沒肺意為沒心眼兒或沒心計,文中表示新樹枝嫁接在其他樹樁上后依舊快活地、無拘束地生長,表現了新樹枝旺盛的生命力。(2)示例:運用比喻(或比擬、擬物)的修辭手法,把父親比作樹(或把父親當作樹來寫),把人恢復健康比作樹發芽,生動形象地寫出爺爺對父親身體狀況的關切之情。
14. 結構上:①石榴樹一直不發芽,與上文父親因癱瘓而痛苦,且健康前景未知相照應;②結尾“我們”期待石榴的甜味,期待父親康復,有留白作用,給讀者想象的空間。
內容上:①石榴樹是父親狀態的象征,父親堅持說兩棵石榴樹還活著并斷定它們是甘甜的,與父親對恢復健康懷有期待暗含關聯,表明父親始終不放棄對生命中希望與美好的追求,深化主題。
15. 爺爺給樹把脈的方式是撫摸樹皮、樹干,敲擊樹木;爸爸給樹把脈的方式是察看花朵、牢記果實味道。
示例一:我更欣賞爺爺的做法,因為爺爺通過給樹把脈,準確找到枯樹做柴,可見他砍柴時嚴謹、善良,體現他順應了生命規律,善待生命,取之有則、用之有度的生命態度。
示例二:我更欣賞爸爸的做法,因為爸爸通過給樹把脈,進而疏花,或耐心等待,或進行嫁接,讓果樹更甜,父親對待生命是關切、憐愛的,他積極改造果實苦澀的味道,體現他執著地追求生命的質量和美好。
(四)(19分)
【16~19題答案】
【答案】16. C 17. ①組建宣講團、合唱團等志愿團隊;②創作長征主題文藝作品;③開發地方紅色教材;④培養青少年講解員(小紅星講解員義務講解)。
18. 材料一:通過跨學科敘事與場景化展陳讓青少年理解歷史。
例如,在講解陜甘寧邊區X光機時,引入野戰放射學等知識,解答“為什么需要大型X光機”的疑問,構建完整敘事鏈條,讓青少年通過聯想沉浸在歷史細節中;改陳后的圓明園獸首置于火燒場景中,以視覺沖擊強化情感共鳴。
材料三:通過參與式體驗(紅色劇本殺),讓青少年成為歷史的“參與者”。
例如,《伯公燈》劇本基于真實歷史創作,參與者化身地下工作者,通過解密和角色扮演,在互動中“沉浸式”感受先烈的犧牲精神,消除與歷史的時空距離。
19.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通過陳列日軍侵華罪證(如武器、影像)和青少年演繹抗日故事(如《小兵張嘎》),以直觀的實物和生動的戲劇表演,讓學生“看見”歷史細節,產生情感共鳴。
延安革命紀念館:實景復原延安窯洞、舊物陳列(如補丁衣物)營造歷史氛圍,結合VR“重走延安路”完成“送情報”“紡線”等任務,通過視覺沉浸與互動體驗,讓學生“親歷”革命生活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聲光電特效重現起義戰斗場景,配合“小小軍旗設計師”工作坊(手工制作軍旗),從聽覺、視覺和動手實踐多角度還原歷史,讓學生“參與”革命儀式感。
【表達與寫作】(60分)
【20題答案】
【答案】例文:
那一次叩響時光的游歷
蟬鳴聒噪的七月,我跟著爺爺走進了城郊的老油坊。木牌上“百年油坊”四個字被風雨浸得發黑,推開門時,鐵銹門軸發出“吱呀”的呻吟,像在訴說久遠的故事。
油坊深處飄來淡淡的菜籽油香,混著木頭的陳舊氣息。穿藍布褂子的老師傅正掄著木錘,一下下砸向碾盤上的油菜籽。石碾子慢悠悠轉著,金黃的籽粒被壓成薄薄的餅,汗珠順著師傅的臉頰滑進下巴的白胡子里。“這碾盤可有年頭了,”爺爺指著碾盤邊緣的刻痕,“你太爺爺年輕時就在這兒當學徒。”我伸手摸去,石頭表面被磨得光滑,凹痕里還嵌著細碎的菜籽,像時光留下的密碼。
里屋的榨油機是黑褐色的老木頭做的,橫梁上纏著粗麻繩。師傅把油餅碼進槽里,轉動絞車時,木頭發出沉悶的“咯吱”聲,金黃的油珠順著槽口滲出來,滴進陶缸里濺起細小的漣漪。“現在都用電動機了,”師傅用粗布擦著手笑,“就我這老骨頭,還守著這笨法子。”他指給我看墻上泛黃的照片,穿工裝的工人們圍著同樣的榨油機,笑容和現在的師傅一樣憨厚。
臨走時,師傅往玻璃瓶里灌了新榨的菜籽油,油面浮著層細碎的泡沫。“這油香,電榨的比不了。”他的指甲縫里嵌著油垢,眼神卻亮得很。夕陽穿過油坊的木窗,在地上投下格子狀的光斑,我忽然覺得,那些轉動的碾盤、吱呀的絞車,都在叩響時光的門。
回程的路上,菜籽油香一路跟著我們。原來有些游歷不必去遠方,老油坊里轉動的不僅是石碾,還有一代代人守著的匠心。那些被時光打磨的器物、被歲月沉淀的手藝,藏著比風景更動人的故事,在不經意間,就叩開了我們與過往的連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二手房| 若尔盖县| 图们市| 健康| 肃北| 海阳市| 惠安县| 都匀市| 泰和县| 卫辉市| 兴文县| 漳平市| 天等县| 施秉县| 江津市| 洪湖市| 赤城县| 南城县| 抚宁县| 临高县| 囊谦县| 铜山县| 宣恩县| 云林县| 滦平县| 韶山市| 巴中市| 桃园市| 定兴县| 外汇| 马公市| 绥化市| 睢宁县| 象山县| 大同市| 宁陕县| 砀山县| 兴宁市| 徐汇区|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