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一、單選題1.已知等邊三角形ABC,AB=2,則其周長為( )A.4 B.5 C.6 D.82.如圖,A,B兩點分別在直線,上,且,,,若,則的度數(shù)等于( )A.30° B.32° C.34° D.36°3.等腰三角形一邊上的高與一腰所夾的銳角是,則該等腰三角形頂角是( )(1)甲的結(jié)果是;(2)乙的結(jié)果是;(3)丙的結(jié)果是.A.甲、乙的結(jié)果合起來才對B.乙、丙的結(jié)果合起來才對C.甲、乙、丙的結(jié)果合起來才對D.甲、乙、丙的結(jié)果合起來也不對4.如圖,在中,是的平分線,,則的長為( )A.8 B.7 C.6 D.55.如圖所示,在等邊三角形ABC中,AD⊥BC,E為AD上一點,∠CED=50°,則∠ABE等于( )A.10° B.15° C.20° D.25°二、填空題6.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5,則它的周長為 7.如圖,點,分別在等邊三角形的邊,上,將沿直線翻折,使點落在處.若,則 .8.如圖,在中,,,是的中線,E為邊上的一點.若是等腰三角形,則的度數(shù)是 9.一個等邊三角形,一個直角三角形以及一個等腰三角形如圖放置,等腰三角形的底角∠3=80°,則∠1+∠2= .10.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它的一個底角的度數(shù)為 .11.“三等分角”是由古希臘人提出來,借助如圖所示的“三等分角儀”能三等分任一角.這個三等分角儀由兩根有槽的棒、組成.兩根棒在點相連并可繞轉(zhuǎn)動,點固定,,點、在槽中滑動,若,則 .三、計算題12.“三等分角”大約是在公元前五世紀由古希臘人提出來的,借助如圖所示的“三等分角儀”能三等分任一角.這個三等分角儀由兩根有槽的棒組成,兩根棒在O點相連并可繞O轉(zhuǎn)動、C點固定,,點D、E可在槽中滑動,若,求的度數(shù).13.如圖,中,,,是腰的垂直平分線,求的度數(shù).四、解答題14.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點D在BC上,△ADE是等腰三角形,AD =AE ,∠DAE =100°,當DE⊥AC時,求∠BAD和∠EDC的度數(shù).15.如圖,在△ABC中,,AD為BC邊上的中線,E為AC上一點,且,,求∠CDE的度數(shù).五、綜合題16.已知:如圖,已知 , , 和 相交于點 ,點 是 的中點,連接 .(1)求證: ;(2)求 的度數(shù).17.(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等于8cm,一邊長等于9cm,求它的周長;(2)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等于6cm,周長等于28cm,求其他兩邊的長.18.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AE=CD,BQ⊥AD于Q,BE交AD于P.(1)求證:△ABE≌△CAD;(2)求∠PBQ的度數(shù).六、實踐探究題19.【概念學習】規(guī)定①: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等于另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那么稱這兩個三角形互為“形似三角形”.規(guī)定②:從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個頂點引出一條射線與對邊相交,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把這個三角形分割成兩個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兩個小三角形中一個為等腰三角形,另一個與原來三角形是“形似三角形”,我們把這條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等腰分割線”.(1)【概念理解】如圖1,在△ABC中,∠A=36°,AB=AC,CD平分∠ACB,則△CBD與△ABC (填“是”或“不是”)互為“形似三角形”.(2)如圖2,在△ABC中,CD平分∠ACB,∠A=36°,∠B=48°.求證:CD為△ABC的等腰分割線;(3)【概念應(yīng)用】在△ABC中,∠A=45°,CD是△ABC的等腰分割線,直接寫出∠ACB的度數(sh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2.【答案】C【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同位角的概念3.【答案】C【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概念4.【答案】A【知識點】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5.【答案】C【知識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6.【答案】11或13【知識點】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7.【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8.【答案】或【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9.【答案】130°【知識點】角的運算;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10.【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1.【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2.【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3.【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4.【答案】30°【知識點】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15.【答案】25°【知識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6.【答案】(1)證明:在 和 中,,∴(2)解:∵ ,∴ ,∴ .∵ 是 的中點,∴ ,∴【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17.【答案】(1)解:8cm是腰長時,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8cm、8cm、9cm,能組成三角形,周長=8+8+9=25cm,8cm是底邊時,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8cm、9cm、9cm,能組成三角形,周長=8+9+9=26cm,綜上所述,周長為25cm或26cm(2)解:6cm是腰長時,其他兩邊分別為6cm,16cm,∵6+6=12<16,∴不能組成三角形,6cm是底邊時,腰長為 (28-6)=11cm,三邊分別為6cm、11cm、11cm,能組成三角形,所以,其他兩邊的長為11cm、11cm【知識點】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18.【答案】(1)證明:∵△ABC是等邊三角形,∴AB=AC,∠BAC=∠C=60°,在△ABE與△CAD中,∴△ABE≌△CAD(SAS);(2)解:由(1)知△ABE≌△CAD,∴∠ABE=∠CAD,∴∠BPQ=∠ABE+∠BAP=∠CAD+∠BAP=∠BAC=60°.∴∠PBQ=90°-∠BPQ=30°.【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19.【答案】(1)是(2)解:∵∠A=36°,∠B=48°,∴∠ACB=180°-36°-48°=96°,∵CD平分∠ACB,∴∠ACD=∠BCD=∠ACB=48°,∴∠BCD=∠B=∠ACD,∴△BCD是等腰三角形,∴∠ADC=∠BCD+∠B=96°,在△ABC和△ACD中,∠A=∠A,∠B=∠ACD,∠ACB=∠ADC,∴△ABC與△ACD互為“形似三角形”∴CD為△ABC的等腰分割線.(3)解:105°或112.5°【知識點】角的運算;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