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孫守名散文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麥田的守望孫守名①一個闃寂無人的夜晚,我獨自立于麥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無際的麥田顯得蒼蒼茫茫。我彎下腰身,用手輕輕撫摸著柔軟的麥苗,心里充溢著甜美和溫暖。②我是守望著鄉村的麥田長大的。童年的記憶中,臂膊上挎著小小的竹籃,隨著大人們在剛剛收割完的麥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撿拾著麥穗。收獲一個麥穗,就獲得一份希望;滿滿一籃麥穗,還會得到父親的獎賞和母親溫柔的眼光。伴著播種和收獲,我的青春順著麥垅瘋長。③我的眼前時時浮現著一波又一波舞動著的麥浪。在沉沉的暗夜,我把夢做到故鄉的田間,看到了父親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耕作是一件頗為辛苦的活計,當初條件艱苦,為了把麥子種到地里,父親硬是領著我們兄妹用鐵锨翻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和著執著的夢想,把種子播撒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吞咽著咸澀的汗水,望眼欲穿地盼望著麥子的豐收。在麥子詩意的生長中,我學會了犁地、耙地和耩地。晨風習習,我們把肥料耩在成畦的麥田間。那些在麥田的無數歲月,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喝著大地的乳汗長大成人的,與土地注定有著千年的因緣。④夏風吹拂的夜晚,我悠然地睡在寬闊的麥場上,聞著誘人的麥香,數著天上的流星,做著青春的幻夢。在麥收季節,父親教我如何使用鐮刀,如何又快又好收割麥子。盡管手上磨出過厚厚的一層硬繭,但我還是煉就了割麥的本領。朝陽初升,父親帶著我們兄妹順著麥垅揮舞著鐮刀,一排排麥子瞬間成了倒地的戰俘。當我漸漸竄到所有人的前面時,心情像飛翔在天空的布谷鳥,一路放聲高歌,唱出心中的幸福和快樂,哪里還有生活的艱苦和勞累呢?在機器隆隆聲中,我跟父親學會了打麥和揚場。成袋成袋的麥子碼放在麥場時,我長長地舒了口氣。望著遠處忙碌的父親,心中涌出無限的感動。⑤父親是在那年麥子收割后去世的。長年的勞累沒有壓垮他對生活的執著追求,卻使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那時,我已經參加工作,每周都會騎上自行車回到父親身邊。坐在田間地頭,看父親忙東忙西,心里有些隱隱作痛。我不斷勸說父親,讓他輕閑一些,養養身體,少做田里的農活。可父親是忙不住的身子,時光鑄就了他耐勞的品格。他愛田地里的莊稼,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他怕麥田焦渴,怕麥苗缺少養分,怕大風會吹倒成熟的麥稈……一年四季,他虔誠地守護著田地,直至倒在麥子收割的季節。⑥我無數次蹲坐在田埂上,想著父親和那些與父親有著相同命運的人。父親會做木工活,幾塊木料在他手上只要半天工夫就可以成為精巧的板凳或木箱。在當時,他的名氣很大,十里八鄉只要誰家婚喪嫁娶都要叫上父親。父親一生收了四位徒弟,個個學得一手好手藝。其實,他有心要將這項活計傳授給我們兄弟,只是我們個個都遠走他鄉外出求學。看著這項計劃落空,惆悵之中,父親才開始收授徒弟。現在想想,那時父親該有多么失落啊!⑦父親熱愛所有與他接觸過的人,溫情的性格令人備感親近。父親給人做木工活從來不收取任何錢物,這在那個年代該是怎樣的一種品格啊!可世事難料,父親看麥場那陣子,不知何故,麥子少了一袋。有人中傷父親,到處播揚,說父親偷了那袋不翼而飛的麥子。這對父親的打擊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父親明顯削瘦,夜深人靜時常常淚流滿面。母親用驚人的毅力捍衛著父親的尊嚴,不停地勸慰父親,可父親的確蒙受了奇恥大辱,他的苦痛隔了好多年才逐漸平息。那位誣陷父親的鄉鄰恰恰在父親心情稍為好轉時離開了人世,這真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個人走了,可棺木沒有著落,當他的孩子跪在父親身前苦苦哀求,母親的憤怒驟然暴發。但父親什么話也沒說,帶上工具就去跟著人家打做棺木。遠近鄉鄰聽說此事,無不驚嘆。⑧而今往事歷歷,令人悲哽。嗅著泥土的氣息,撫慰著蔥郁的麥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長而縈懷的歲月。在這無邊無際的麥田地,父親忙碌的身影已經淡去,化為輕煙浮塵。只有我,還坐著暗夜的田埂上,守望著這沁人心脾的麥香,一如我深愛著的父親。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內容上,寫“我”在闃寂無人的夜晚立于麥田的埂脊上撫摸柔軟的麥苗。B.點題,同時為全文奠定了一個溫暖舒緩的感情基調。C.運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展現了我對麥田的情感。D.結構上,引出下文“我”對父親和麥田的回憶。2.對下面句子作簡要賞析。朝陽初升,父親帶著我們兄妹順著麥垅揮舞著鐮刀,一排排麥子瞬間成了倒地的戰俘。(請從修辭角度)3.聯系上文,談談你對第⑧段畫線句的理解。4.文章以“麥田的守望”為題,卻用了很多篇幅寫“父親”,請作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題夢里依稀油墨香孫守名①陽光暖暖地照射在樹影婆娑的小院內,膝頭攤開一本西班牙作家塞得舌爾的《春在拂曉》。微風一過,翻開著的書卷中散發出的淡淡的油墨香就四散開去。這到底讓我眷戀起那段刻蠟紙的舊日時光,惦念起腦海深處愈來愈模糊的一些人或事。②讀中學時,上課之余,我那臉形瘦削的語文老師常常拿著一疊油印的紙張,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從左側開始分發,單手送,雙手接,一張又一張,一人又一人,不疾不徐,那動作,那神態,儼然已經陶醉在幸福之中。眨眼工夫,油墨香味開始彌漫著整座教室。我虔誠地將紙張鋪展在桌面上,不敢用手去撫觸,生怕褻瀆了似的。我靜靜地盯著紙面上筆力雄健的文字,滿身滿心全是誘人的淡淡的清香。待到墨干后,才輕輕地拿起鉛筆,小小翼翼圈點勾畫起來。那時,不曾想到每張油印的紙張背后竟有老師那么多的心血與汗水。③有那么一次,我走下陡峭的樓梯去找英語老師問一些似懂非懂的問題,怯生生地敲開門,看到老師正伏案疾書。走近才發覺那不是書寫,而是刻畫。一支鐵筆,半截鋼板條,透明的蠟紙鋪在上面,老師端坐如神,氣定神閑,一筆一劃,一行行英文就錯落有致地分散開去。我羨慕地立在老師身旁,全然忘卻所來何為。待到老師刻完一段后,停下筆,慈祥地望著我,問我何來,我才如夢初醒。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刻蠟紙,那從鐵筆和鋼板接觸處發出的爽脆悅耳的美妙聲音,至今令我難以忘懷。④后來自家做了教書先生,也開始操起刻蠟紙的營生。先精心挑選刻印的資料,擺放在桌面左側,再找出心儀的鋼板條,蠟紙一鋪,操起鐵筆就可以刻寫了。但說歸說,真正動手要刻寫時,卻又心虛氣短,手心出汗。刻蠟紙其實是一種技術活兒,需有手勁又必須拿捏住分寸,用力不到位,刻不透蠟紙,油印出來的紙張就會字跡輕淡;用力過度,將蠟紙刻破,油印后的紙張則會呈現黑糊狀。真正用鐵筆刻起來又往往做不到這一點。長此以往,中指自然磨出血泡。我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做這種勞神費力的事情似乎成了趕鴨子上架。可又躲無可躲,你總不能讓年長的老先生去做,而你袖手旁觀吧!在疼痛難忍中終于告一段落后,心里也就五味雜陳起來。可一聞到輕風拂過書卷散發出的淡淡墨香,陡然生出十二分的勇氣。因為我堅信只要做起來,終究會讓歪歪斜斜的腳印變得筆直!⑤忙碌過后,我踱出辦公室,舉目望去,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校園如積水空明,靜謐安詳。獨自坐擁天地間,在凈潔的蠟紙上刻寫著我的青春年華。一個字,又一個字,每個拙樸的漢字中流淌著我沸騰的熱血;一張紙,又一張紙,每張透明如翼的蠟紙上刻滿了我對生活的思考。東曦既駕,我手捧一疊蠟紙送進油印室,再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嶄新的一天。那時節,我從未感到生活的乏味和單調,因為我深切地知道,我已經將知識的傳授和文化的傳承當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不會,也永遠不會,面對困難有所退縮。⑥油印比刻蠟紙程序要繁雜得多,只看那一次次推動油墨膠滾的動作,就不由得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生活中,我們往往要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日日月月年年,難免會使你心生倦怠,堅守也罷,逃避也罷,都不失為一種人生態度。但是,我總覺得,那些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強者。當年的陳獨秀、李大釗在北大紅樓刻寫油印宣傳革命思想的《新青年》雜志,硬是靠著理想和信念,在風雨如磐的艱難歲月闖出一番嶄新的天地。這種人生,這種態度,應值得我們去追求。⑦日月如梭,光陰荏苒,隨著科技的發展,刻蠟紙和油墨印刷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然而那彌漫在生命里的油墨香卻永遠也不會消逝,它氤氳而來,又冉冉飄去。每一本書,都有一段墨香,都是一種生活,都會讓我們找尋到心靈的歸宿。墨香如月,化作思念與回憶,那些與刻印蠟紙有關的歲月便又走進心間,淡淡的,柔柔的,陶醉了我的心房。(文章有改動)5.通讀全文,說說文章以“夢里依稀油墨香”為題的好處。6.品味語言,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語境,賞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我虔誠地將紙張鋪展在桌面上,不敢用手去撫觸,生怕褻瀆了似的。(2)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⑤段畫線句。忙碌過后,我踱出辦公室,舉目望去,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校園如積水空明,靜謐安詳。7.結合文章,談談對第⑦段畫線句“然而那彌漫在生命里的油墨香卻永遠也不會消逝,它8.本文運用敘議結合的寫法,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其作用。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鄉村紅麻地孫守名①我從蜿蜒、清幽的田間小路吹著響亮的口哨在母親的視野中消失的時候,她正站在我家那兩畝多紅麻地的頂頭,凝視著漸趨模糊的我的背影。那時,一望無際的紅麻苗兒早已鉆出地面,葉片舒展后,正借著甘甜的雨水的滋潤,夙興夜寐地滋生瘋長。②在一個晨光曦微的早晨,我【甲】地告訴神情憂郁的母親,作為一個已經長大的男子漢,我要出門遠行。其實,我只不過是去六十里外的縣城讀書。那時,我把讀書看成是件神圣無比而又奇妙的事情,【A】一夜之間,身體里仿佛被注入了新鮮血液,心兒競鼓蕩成蒼茫大海中片片風帆。汪汪吠叫的小黑狗,踱著碎步覓食的油雞,仰著脖頸傲慢地邁進門檻的白鵝,從我眼中早已像云朵般消散得無影無蹤。望著影壁墻上斑駁的細碎的陽光,我只想讓憧憬和向往再多飛一會。③我在翠綠的紅麻長到齊腰深的時候重新回到生我養我的村莊,那是因為連續幾夜的夢中全是母親神情憂郁的眼神。在半夜醒來摸著濕透了一角的枕巾后,我發誓第二天必須乘車回到家鄉。我思念那些像潮水一樣漫過夢境的一切,鄉間的小路,綠意盎然的紅麻,漲滿清水的池塘,夕陽下的老牛,歸巢的鳥雀,夏夜里二胡憂傷的曲調,院中枯干的棗樹,缺了一角的水缸,還有倚著門框【乙】兒子的神情憂郁的母親。④【B】不知何時,正在紅麻地忙活的母親看到了我,她慌亂地從地里站起來,扔掉手里的鏟子,快步朝我奔來。有一種久違的委屈閃電般傳上我的心頭,鼻子一酸,我竟流下了眼淚。撲進母親的懷抱,我泣不成聲。天地間,瞬間風止云遏。從那時起,我忽然間意識到,村莊連著母親,母親就是我心魂中的故鄉;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我真正生死相依的歸宿。⑤三年后,在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紅麻被父親砍倒、母親掄著小鐵錘砸破麻頭的時候,我打點好行囊重新離開了家鄉。這一次,我似乎比上一次走得還要遙遠。當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滿口子曰詩云時,母親正戴著破舊的手套匆匆忙忙地把一株株紅麻的葉子捋下來;當李清照、徐志摩、托爾斯泰神秘地闖入我的世界時,母親正站在齊膝深的水塘里把漚好的紅麻漂洗得雪白雪白;當我和著優美高雅的弦律聽著催人淚下的曲子時,母親正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次又一次走近鍋頭灶臺。有那么一天,神情憂郁的母親突然間就想我了,她央人帶著從家鄉乘坐一輛破舊的公共汽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匆匆趕來,手提袋里裝著六枚煮熟的雞蛋。母親站在離我一米左右的距離,一言不發,眼里【丙】了淚花。說了三句話,她就不斷地催促戀戀不舍的我趕緊回校,生怕耽誤了我的學習。后來才聽母親說,那時她只為看我一眼!⑥二十年前的那一片又一片的紅麻地,藏滿了我無數的夢想。我曾不止一次地穿過水渠沿著田埂用溫暖的雙手撫摸著那些柔嫩的紅麻苗兒;待到成片的紅麻高過我頭頂的時候,我幾乎白天黑夜與它們比著以飽滿的熱情不斷地成長;紅麻成熟時節,望著田間地頭忙碌的鄉親鄉鄰,漫無邊際的潤心潤肺的甜蜜順著臉頰流淌。母親的忙碌總是從紅麻的播種開始,一直到雪白的麻皮陸陸續續被過了秤賣出去為止。其間,汗水澆灌著土地,希望萌生于田間,微笑只在夢里。她知道,夢里有她日思夜想的兒子,她的兒子在遠方,有遠方就有希望。⑦歲月是位蒼顏老者,他淡褪了記憶,湮沒了滄桑,頹圮了青山綠水。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紅麻地隨著母親的蒼老,幾經變遷已然埋藏在漫天的繁密星河之中。曾經生長過紅麻和記憶的黝黑的土地間,那些讓人傷懷的魂牽夢繞的日子,還會在腦海的溝溝壑壑間重現嗎?⑧我不經意間問過母親,是否還記得村東那一片連著一片的紅麻地。母親渾濁的眼神間突然亮光一閃,那久違的憂郁的眼神又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一瞬間,我的心【丁】收緊,淚水盈滿了眼眶。母親啊,我親愛的母親,您哪里知道,這時的你才是兒子心中的神啊!也許,那一刻,她又想起多年前順著鄉間小路消失在她視線中的兒子的模糊的身影!⑨紅麻地,我只能夜夜把你鑲嵌在甜蜜的夢里。有你的日子,母親把無窮無盡的愛傾注在兒子的身上;沒你的歲月,兒子將一生一世的祝福裝滿一只小小的枕頭,讓神情憂郁的母親枕著它入眠。(選自《華夏散文》,有刪節)9.在文章的【甲】【乙】【丙】【丁】處依次填入相應的詞語,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鄭重 凝望 落滿 陡然 B.沉重 凝望 噙滿 忽然C.鄭重 守望 噙滿 陡然 D.沉重 守望 落滿 忽然10.請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A】一夜之間,身體里仿佛被注入了新鮮血液,心兒竟鼓蕩成蒼茫大海中片片風帆。(從修辭角度)【B】不知何時,正在紅麻地忙活的母親看到了我,她慌亂地從地里站起來,扔掉手里的鏟子,快步朝我奔來。(從人物描寫的角度)11.文中多次寫母親“神情憂郁”,聯系文本,揣摩“我”眼中母親憂郁的原因。12.請簡要分析文章以“鄉村紅麻地”為標題的作用。13.冰心說:“母親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請結合文本內容和生活實踐,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蘇醒的莊稼孫守名①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田地里的莊稼,從長相到脾性。后來想想,這沒什么不好。莊稼人要有莊稼人的樣子,莊稼人要出落得像麥穗一樣豐滿,像高粱一般挺拔,像玉米似的金黃,這應該是修來的福分。我喜歡看莊稼蘇醒著的笑臉,喜歡與它們互訴衷腸。②種子落地生根,禾苗沖破泥土,迎風就那么一立,不久就變得體態柔韌,感情充沛。才華橫溢的莊稼遮掩不住青春的魅力,一排排一行行、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延伸向遠方,一直走,走著走著就遠離了你的視線。滿山遍野全是各式莊稼嬌美的身影,月光下似乎聽得見它們清脆悅耳的笑聲。無論是蠻荒的遠古時代,還是日光傾城的今天,這身影和笑聲都讓人感到溫暖與美麗。③莊稼的成長是一個浴火重生的過程。它們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一起在生活中相互鼓勵和支持,在一種甜蜜的迷茫中熱烈而執著地生長。有些莊稼從小生長在優裕的環境里,沒有經歷過什么磨難,對于它們來說,危險是隨時都可能降臨的。一陣秋風、秋雨過后,那些美麗動人的面龐就會被風吹得粗糙起來,從此以后,它們逐漸成熟、穩重,突如其來的生命之痛再也不會使它們退縮,風吹日曬的蹂躪更會使它們變得頑強。④麥苗喜雨。在柔靜潤和的細雨中,麥苗們再也管不住自己的身心,它們爭著勁兒瘋長,無限的綠色在天地之間鋪展開來,浪漫而又激情滿懷。麥子是自然的造化,它們鐘情于大地,執著于一生,一任自己飽滿、充實,而后快意地化作齏粉,走上如錦似繡的餐桌。無意被人頌念的麥子做著五彩繽紛的夢,盼望在春雨的洗禮中再次化作無數粒種子,來年扎根大地,茁壯生長,以此來完成夢寐以求的夙愿。⑤高粱兒把穗兒揚起,地瓜結成塊狀,花生麻麻點點,谷穗低頭不語,苞米橫生枝節……大千世界,式樣繁多的莊稼各有千秋,它們張揚個性,怡然自得,書寫出一部部輝煌燦爛的成長史。一年四季,莊稼都是蘇醒著的,就連那些被我們棄置在墻邊的玉米秸稈,時日久了,風吹雨淋,化為腐朽,也會變成無數歲月的組成部分。蘇醒著的莊稼令人感動,它們將大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人們,走過平平淡淡的一生,不浮躁,不氣餒,只為他人生活得美好和幸福。⑥“莊”是無邊的土地,“稼”是付出汗水的耕種。每一株莊稼的背后,都浸潤著農人無數的心血,都承載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化深蘊。耕耘、播種、灌溉、施肥、收割,千萬道的工序,只為豐收后的那一抹燦爛的微笑。播種后焦急的期盼,干旱中望眼欲穿的苦等,狂風驟雨時手足無措的心顫,一棵苗,八瓣汗,綠豆感動得在晨風中搖曳,甘蔗流著眼淚一節節拔高,棉花吐出白色的云朵。莊稼蘇醒著,吟唱出動人的歌謠,歌頌著那些為它們創造美好生活的辛苦人。⑦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浸過種,扶過犁,耙過地,割過麥,揚過場。坐在地頭,流著汗水,看著莊稼喜人的長勢,我的內心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波瀾起伏。走在田壟間,拔掉一棵棵稗草,解脫一圈圈黃螺絲,攆走一群群鳥鵲,我感覺到說不清、道不明的自豪。莊稼的喜怒哀樂就是我的悲喜苦憂,莊稼的成長也就是我由歲月青蔥到蒼顏衰老的蛻變過程。當走過無數的坎坷之路,終于明白,我變得越來越像莊稼。有了莊稼的感覺,我忽然淡定下來,回首向來蕭瑟處,看盡天地,自然也無風雨也無晴。⑧在繁擾蕪雜的生活中無路可走,在馬不停蹄的焦慮時頭破血流,在欲念叢生的歲月里心猿意馬,在無所事事的日子中萬念俱灰……這時,請你跟我走,沿著幽僻的田間小路,心如止水,淡然融入自然,走近綠油油的田地。親親蘇醒著的莊稼,你會恢復青春活力,重燃生活的希望之火。請記住,我的朋友,在這個世界上,莊稼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敬畏莊稼,就是敬畏我們的生命。(選自“中國作家網”,有刪改)14.作者筆下的莊稼具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15.請閱讀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說說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16.你如何理解第③段“莊稼的成長是一個浴火重生的過程”一句中的“浴火重生”一詞?17.請結合語境,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高粱兒把穗兒揚起,地瓜結成塊狀,花生麻麻點點,谷穗低頭不語,苞米橫生枝節……18.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C 2.比喻,把我們割下的一排排麥子比作倒地的戰俘,生動形象地寫出我們割麥的速度快、數量多,本領高,表現了我們勞動的快樂,收獲的喜悅。 3.①父親是在麥子收割后去世的,他的一生與土地與麥田深深連接在一起。這是千萬農人最拙樸的形象;“我”是在鄉村長大的,與土地有著不解之緣,更對父親有著深厚的感情,熱愛土地就是熱愛父輩。②“我”的命運與故鄉緊密相連,表達了“我”對父親深深的緬懷和對鄉村的依戀之情。 4.①父親一生辛勤耕種,對土地無比熱愛,這份情愫深深影響到子女們,使得他們懂得生活的艱辛。②父親勤勞本分,以溫情善良對待著鄉親們,即使被人誤解也毫無抱怨。③父親的寬容,就像沉默的麥田,只懂得付出,而不求回報。④守望麥田其實就是對父親優秀品質的頌揚和對父親的深深懷念。【解析】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辨析。C.第①并未運用肖像描寫;故選C。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一排排麥子瞬間成了倒地的戰俘”可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割倒的麥子比作戰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們勞動后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瞬間”一詞還形容速度極快,表達了我們勞動時的快樂。3.本題考查句子理解。“暗夜的田埂”更能引人遐想,“守望”“沁人心脾的麥香”其實守望的又何止是麥田呢,還有對父親無限的思念之情,曾經勞動的歡愉,一家人的溫馨,還有這勞動精神的傳承,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對父親的想念,“守望父親”才是本真。這麥田里,有千千萬萬與父親一樣的人,他們勤勞樸實,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但他們不亦樂乎,表達了“我”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對家鄉故土的眷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4.本題考查文章標題的理解。“麥田的守望”其實就是“守望希望”,而這一切是父親用一生對我們耳濡目染的。結合第③段“在沉沉的暗夜,我把夢做到故鄉的田間,看到了父親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可知是父親教會我們勤勞肯干;結合第④段“盡管手上磨出過厚厚的一層硬繭,但我還是煉就了割麥的本領。朝陽初升,父親帶著我們兄妹順著麥垅揮舞著鐮刀,一排排麥子瞬間成了倒地的戰俘”可知是父親教我們要磨練自己;結合第⑦段“父親熱愛所有與他接觸過的人,溫情的性格令人備感親近”可知父親教我們要溫和待人等等,這些美好品質都是他言傳身教的典范,這些都是付出卻不圖回報的。所以由“父親熱愛麥田”引出“父親教會我們做人”這樣的主題,在“守望麥田”中也“守望著父親”,表達了對父親的贊美及無限的思念眷戀之情。5.示例:本文通過回憶我看老師刻蠟紙、教書后親自刻蠟紙的經歷,抒發了對淡淡油墨香及那段青春時光的眷戀,表達了傳授知識、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堅守!油墨香,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點明主題。 6.(1)示例:虔誠,指恭敬而有誠意的態度。文中指我手捧油印紙張時恭敬的樣子,表現了我對飽含油墨清香的紙張的珍視。(2)示例: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將灑滿月光的校園比作積水空明,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的澄澈透明,營造出靜謐安詳的氛圍,襯托了我忙碌之后輕松愉悅的心情。 7.示例:隨著科技發展,刻蠟紙和油墨印刷已經消失了,但刻印蠟紙的歲月卻成了我生命里美好的回憶,讓我們找尋到心靈的歸宿。表達了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堅守。這句話總結全文,卒章顯志。 8.示例:文章先記敘我看老師刻蠟紙、教書后親自刻蠟紙的經歷,最后借助議論闡發了對責任、人生態度的思考,卒章顯志,突出了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贊美及堅守。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深化了文意,使文章富有哲理,易于讀者理解和接受。【分析】5.本題考查標題的好處。本文由書卷中散發出的淡淡的油墨香回憶起那段刻蠟紙的舊日時光,回憶老師刻蠟紙,后來自己親自刻蠟紙的經歷,抒發了對淡淡油墨香的眷戀,對青春時光的懷念,“我已經將知識的傳授和文化的傳承當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不會,也永遠不會,面對困難有所退縮。”“那些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強者。”表達了傳授知識、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堅守!以“夢中依稀油墨香”為線索,貫穿全文,升華主題。6.本題考查賞析語句。(1)“虔誠”的意思是恭敬而有誠意。“我虔誠地將紙張鋪展在桌面上,不敢用手去撫觸,生怕褻瀆了似的”表達了作者對油墨紙的愛惜,和對辛苦付出的老師的感謝。(2)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校園”比作“積水空明”,生動形象寫出了夜晚校園的靜謐安詳,作者生活充實、堅守初心,烘托出作者愉悅幸福的心情。7.本題考查理解重要語句。因為“我”小時候使用了老師印制的油印紙,成年后,自己也制作了刻臘紙,雖然現在油墨紙已經消失了,但是在我記憶里,它不會消失。這種生活,讓我找尋到心靈的歸宿。尤其是那種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也將伴隨我一生。這句話總結了全文,深化了文章主旨。8.本題考查分析寫作手法及作用。文章前半部分記敘我中學時看老師刻蠟紙、教書后也開始操起刻蠟紙營生的經歷,最后“生活中,我們往往要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日日月月年年,難免會使你心生倦怠,堅守也罷,逃避也罷,都不失為一種人生態度。但是,我總覺得,那些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強者”借助議論闡發了對責任、人生態度的思考,突出了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贊美及堅守。“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深化。敘述和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傳授知識、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對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的堅守!議論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使讀者更能理解和品味出文章的主旨來。9.C 10.A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心兒比作風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的心情愉快,表達了“我”對未來讀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B動作和神態描寫,運用了“慌亂”和“看、站、扔、奔”等動詞,形象準確地寫出了母親看到我時的意外和驚喜的樣子,表明了母親對“我”的深切思念之情。 11.①孩子已經長大,要離開母親,母親內心不舍。②鄉村貧瘠,隨時不能供孩子讀書,母親內心焦慮。③孩子離家太久,很難相聚,母親內心思念。④生活勞苦,無法停歇,母親內心擔憂。⑤母親對過往生活以及故土的懷念。 12.內容上,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鄉村;結構上,以鄉村紅麻地為線索,使文章結構完整緊湊;主旨上,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我”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母親辛苦付出的感恩之情。 13.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文中的母親把無窮無盡的愛傾注在兒子的身上,盡管一生辛勞,卻從不抱怨,這樣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解析】9.本題考查詞義辨析。甲處:“鄭重”指嚴肅認真,不輕率,通常用于表達對待某事或某人的認真態度。“沉重”則多指心情或氣氛壓抑、沉重,強調一種負面的情感狀態。在文中,作者即將離家遠行,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決定,這一決定對作者來說意義重大,因此使用“鄭重”更為恰當,能夠體現作者對這次遠行的認真態度和對母親的尊重。乙處:“凝望”指目不轉睛地看,通常用于表達專注、深情的注視。“守望”則含有守候和期望的意味,強調等待和思念的情感。在文中,母親倚著門框,神情憂郁,她在等待兒子的歸來。這里用“守望”更為貼切,因為它不僅描繪了母親等待兒子的情景,還傳達了母親對兒子的思念和期待之情。丙處:“落滿”通常指某物上布滿了另一物,如落滿灰塵,強調一種覆蓋的狀態。“噙滿”則專指眼中充滿了淚水,即將溢出,用于形容感動或激動時的情感狀態。在文中,描述母親眼中含著淚花,用“噙滿”更為合適,因為它能夠準確地表達母親眼中充滿淚水的情感,突出母親內心的激動和感動。丁處:“陡然”表示突然、猛然,強調情感或狀態變化的突然性。“忽然”也指突然,但相比之下更側重于出乎意料。在文中,描述作者突然之間感到心收緊,淚水盈滿眼眶,用“陡然”更為貼切,因為它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作者情感變化的突然性,強調了這一瞬間作者內心的強烈感受。故選C。10.本題考查賞析句子。A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里把“我”的心情比作蒼茫大海中的片片風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對未來讀書生活的期待和愉悅心情。通過比喻的手法,將原本抽象的心情具象化,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我”內心的澎湃與激動。同時,這一比喻也表達了“我”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突顯出讀書在“我”心中的神圣與奇妙。B句:運用了動作和神態描寫。其中,“慌亂”這一神態描寫,準確捕捉了母親在看到“我”時意外和驚喜的情感反應。而“看、站、扔、奔”等一系列連貫的動作描寫,則生動地再現了母親在看到“我”后迅速做出反應的情景,使得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這些描寫不僅形象準確地展現了母親看到我時的樣子,更深入地揭示了母親對“我”的深切思念之情,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母子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1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在文章的第①段,當“我”告訴母親“我要到縣城讀書去”時,母親的神情立刻變得憂郁起來。這表明,孩子已經長大,即將開始新的生活階段,而母親對于孩子的離開內心充滿了不舍和憂慮。因此,母親憂郁的原因之一是孩子即將離家,她擔心孩子在外的生活,也舍不得與孩子分別。在文章第②段中,提到了“村子里的孩子都讀不起書”,而“我”能夠讀書的機會也來之不易。這暗示了鄉村的經濟條件有限,供孩子讀書對于家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母親深知這一點,因此她內心充滿了對孩子未來能否繼續讀書的擔憂和焦慮。在文章第④段中,當“我”再次回到家鄉時,母親看到“我”時表現出了意外的驚喜。這也說明,由于長時間的分離,母親對“我”的思念之情愈發強烈。因此,母親憂郁的原因之三是長時間的分離和難以相聚的思念之情。文章還通過描寫母親在田間勞作的情景,展現了母親生活的艱辛和勞苦。母親不僅要面對鄉村的貧困,還要承擔起繁重的農活。這種生活的壓力和勞累也讓母親內心充滿了擔憂和憂郁。同時,母親的神情憂郁也可能源于對過往生活以及故土的懷念。文章在描繪母親的同時,也展現了鄉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的艱辛。母親可能懷念著過去的日子,盡管那些日子并不富裕,但有著熟悉的人和事,有著深厚的情感紐帶。而現在,隨著孩子的長大和離開,這些回憶和故土的情感也變得更加珍貴和難以割舍。12.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從內容方面來看,“鄉村紅麻地”明確指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背景。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提到“村外,是一片片紅麻地”,這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廣闊的鄉村景象。而在第④段中,“我”再次回到家鄉,看到“紅麻地依舊,郁郁蔥蔥”,這樣的描述不僅使我們對鄉村紅麻地有了更加生動的視覺印象,也讓我們感受到鄉村的寧靜和純樸。母親在紅麻地里的辛勤勞作,以及“我”對紅麻地的情感記憶,都成為了文章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鄉村紅麻地”作為標題,準確地反映了故事發生的地點背景,為故事的展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從結構方面來看,“鄉村紅麻地”起到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在文章的開頭部分,作者就提到了離開鄉村時的回望,看到了“一片片紅麻地”,這為后文埋下了伏筆。隨著故事的推進,紅麻地作為故事發生的重要場所,不斷出現在文章中。在第④段中,“我”回到家鄉,首先看到的就是“依舊郁郁蔥蔥的紅麻地”,這一描寫將“我”與鄉村、與母親的情感重新連接起來。通過“鄉村紅麻地”這一線索,文章的各個部分得以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而緊湊的敘事結構。從主旨方面來看,“鄉村紅麻地”作為標題,也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文章中,紅麻地不僅是鄉村的象征,更是母親辛勤勞動和無私付出的見證。通過描繪紅麻地的美麗與生機,作者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同時,紅麻地也見證了母親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在文章最后一段中,“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達到了高潮,這種感激之情正是基于對鄉村紅麻地所承載的母愛的深刻理解。因此,“鄉村紅麻地”作為標題,不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也深化了文章的情感表達。13.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從文本內容來看,文章中的母親形象鮮明地體現了這一特點。文中多次提到母親在紅麻地中勞作的場景,以及她看到兒子回家時的驚喜和激動。母親的愛并不因為兒子的成就或身份而有所改變,也不求任何回報。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她也從未向兒子抱怨或要求什么。這種純粹、無私的愛,正是冰心所說的“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母愛。同時,母親的愛是偉大而深沉的。文中提到,兒子即將離家讀書時,母親雖然內心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但她還是選擇支持和鼓勵兒子。她深知讀書對于兒子未來的重要性,因此愿意承受一切艱辛和付出,只為了讓兒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種為了子女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是母愛的偉大之處。再聯系到生活實踐,我們每個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母親的愛。無論我們身處何地,無論我們遇到什么困難,母親總是那個無條件支持我們、關心我們的人。她不會因為我們的成就而驕傲自滿,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失敗而苛責我們。她只是默默地付出,無私地奉獻,只希望我們能夠過得更好。14.①生長得熱烈而執著;②在風吹日曬中變得成熟、穩重、頑強;③成長中張揚個性,輝煌燦爛;④一生平平淡淡,不浮躁,不氣餒,無私奉獻。 15.①內容上,由“我”長得像莊稼,引出“我”對蘇醒著的莊稼的喜愛之情;②結構上,開篇點題,總領下文,統率全篇。同時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16.“浴火重生”指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用在此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莊稼面對磨難和危險,熱烈而執著地生長,并變得成熟、穩重和頑強的情態。(意近即可) 17.運用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賦予莊稼們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不同莊稼各有千秋、張揚個性的生長狀態,表達了“我”對蘇醒著的莊稼的成長之態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意近即可) 18.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千法。作者借莊稼面對生長過程中的磨難和危險,依然無所畏懼,在風雨中變得更加頑強,來表現作者的情感,即人的成長也有困難和挫折,充滿著悲喜苦憂,要坦然面對,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希望。(意近即可)【解析】14.本題考查篩選信息概括內容。結合第③段“一陣秋風秋雨過后,那些美麗動人的面龐就會被風吹得黝黑粗糙起來,從此以后,它們逐漸成熟穩重,突如其來的生命之痛再也不會使它們退縮,風吹日曬的蹂躪更會使它們變得頑強”可知,莊稼在風吹日曬中變得成熟穩重頑強;結合第④段“管不住自己的身心,它們爭著勁兒瘋長,無限的綠色在天地之間鋪展開來,浪漫而又激情滿懷。麥子是自然的造化,它們鐘情于大地,執著于一生,一任自己飽滿、充實,而后快意地化作齏粉”可知,莊稼生長得熱烈而執著;結合第⑤段“……大千世界,式樣繁多的莊稼各有千秋,它們張揚個性,怡然自得,書寫出一部部輝煌燦爛的成長史”可知,莊稼成長中張揚個性,輝煌燦爛;結合第⑤段“它們將大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人們,走過平平淡淡的一生,不浮躁,不氣餒,只為他人生活得美好和幸福”可知,它們一生平平淡淡,不浮躁,不氣餒,無私奉獻。15.本題考查文段的作用,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理解分析。內容上,從“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田地里的莊稼,從長相到脾性……我喜歡看莊稼蘇醒著的笑臉,喜歡與它們互訴哀腸”可知,由“我”長得像莊稼,引出下文“我”對蘇醒的莊稼的描寫與喜愛之情;結構上,首句“越來越像田地里的莊稼”與“蘇醒的莊稼”題目表現的內容一致,開篇點題,同時引出對下文莊稼的品質特點的描繪,能總領下文,統帥全篇,同時表達對莊稼的喜愛贊美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16.本題考查理解詞句。結合第③段“莊稼的成長是一個浴火重生的過程”分析,“浴火重生”一詞指的是指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在句中,作者用莊稼的浴火重生,表達出莊稼在生長中獲得了新的生命。聯系句后“一陣秋風秋雨過后,那些美麗動人的面龐就會被風吹得黝黑粗糙起來,從此以后,它們逐漸成熟穩重,突如其來的生命之痛再也不會使它們退縮,風吹日曬的蹂躪更會使它們變得頑強”可知,“浴火重生”一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莊稼面對風吹雨打,熱烈而執著地生長,并變得成熟穩重和頑強的情態和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莊稼的喜愛與贊美之情。17.本題考查賞析語句。題目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結合“高粱兒把穗兒揚起,地瓜結成塊狀,花生麻麻點點,谷穗低頭不語,苞米橫生枝節……”分析,“揚起”“低頭不語”“橫生枝節”等詞語都是人的動作情態,現在用來表現各種莊稼的情態,這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不同莊稼的生長狀態,結合第⑤段“大千世界,式樣繁多的莊稼各有千秋,它們張揚個性,怡然自得,書寫出一部部輝煌燦爛的成長史”可知,這一句表現了不同的莊稼各有千秋,它們張揚個性,怡然自得地生長;同時,這幾個結構相同的句子也構成了排比,這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出高粱兒、地瓜、花生、谷穗、苞米等農作物情態,極富氣勢,表現了它們成長中張揚個性,輝煌燦爛,表達“我”喜歡它們、贊美它們的情感。18.本題考查分析寫作手法與理解文章情感主旨。結合第⑦段“莊稼的喜怒哀樂就是我的悲喜苦憂,莊稼的成長也就是我由歲月青蔥到蒼顏衰老的蛻變過程……看盡天地,自然也無風雨也無晴”可知,文章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作者借“物”——莊稼,來表達對人生的感慨,莊稼面對生長過程中的磨難危險,依然無所畏懼,在風雨中變得更加頑強,人也要如莊稼一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再聯系第⑧段“……這時,……走近綠油油的田地。親親蘇醒著的莊稼,你會恢復青春活力,重燃生活的希望之火。請記住,我的朋友,在這個世界上,莊稼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敬畏莊稼,就是敬畏我們的生命”可知,作者表達出的情感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也會遭遇困難與挫折,也會充滿著悲喜苦憂,我們要坦然面對,我們要更加堅強樂觀,無所畏懼地勇往直前;作者想以此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希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