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西師大版(2024)數學 二年級上第1節 認識厘米第三單元 測量長度(一)孝順的小南知道媽媽過幾天就要過生日了,她決定用零用錢給媽媽買一雙新鞋子,小南問媽媽:“媽媽,你的腳有多大?”媽媽回答:“一個巴掌多一點兒。”小南到商店挑選了一雙漂亮的鞋子,用自己的小手認真地在新鞋子上量了量,“一個巴掌多一點兒”,情境導入她心想:這雙鞋媽媽穿一定合適。小南高興地跑回家,急著把鞋子送給媽媽。可是當媽媽打開這份禮物時,就笑了,媽媽奇怪地問:“這鞋子這么小,到底是買給我的,還是買給你自己的?”小南拍了一下腦袋,怎么也想不明白,她自言自語地說:“明明就是一個巴掌多一點兒。”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情境導入任務1:課桌有多長你從這張圖中發現了什么?學習新知在測量課桌有多長的時候,使用的工具各不相同。學習新知有的用鉛筆測量,課桌有4支鉛筆長。有的用數學書測量,課桌比3本數學書短一點兒。學習新知圖中的同學們用鉛筆、數學書作為測量工具,為什么他們測量的結果不相同呢?學習新知小組4個同學的鉛筆長短不一,有的測量課桌長度是4支鉛筆長,有的是3支鉛筆長,還有一個同學鉛筆比較短,是5支鉛筆長。怎么辦呢? 相同的課桌測量的結果卻不一樣,這樣不太合適。學習新知因為測量時用的鉛筆長度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但是,課桌是相同的。為了便于交流,要想得到標準的答案,就應該選用標準的測量工具,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學習新知活動:拿出學具三角尺或直尺再次量一量自己的課桌。在測量前先觀察三角尺或直尺,再共同討論有疑問之處。學習新知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寫作1cm,讀作:1厘米。學習新知用三角尺開始測量課桌。(統一用三角尺的一條邊測量)這次測量的結果是相同的。總結歸納:為了便于交流,需要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厘米”就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學習新知任務2:1厘米有多長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學習新知學習新知1.在自己的直尺上分別指出2cm,5cm和8cm的長度。鞏固練習2cm5cm8cm2.用直尺或三角尺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根手指的寬大約是1cm。鞏固練習1.說一說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收獲。2.我們知道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時,要用“厘米”作單位。我們認識了1厘米的實際長度,還進一步認識了直尺和三角尺。課堂總結感謝觀看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