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數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圖形中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A. B. C. D.2.下列各組數是三角形的三邊,能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組數是( )A.2,3,4 B.3,4,5 C.6,8,12 D.,,3.將點A(2,1)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則點A′的坐標是( )A.(2,3) B.(2,-1) C.(4,1) D.(0,1)4.直線一定經過點( )A. B. C. D.5.如圖,在中,如果,那么等于( )A. B. C. D.6.如圖,為等腰三角形,如果把它沿底邊翻折后,得到,那么四邊形為( )A.一般平行四邊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7.一次函數的圖象可能是( )A. B.C. D.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B.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C.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D.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菱形9.某中學閱覽室在裝修過程中,準備用邊長相等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兩種地磚鋪滿地面,在每個頂點的周圍正方形、正三角形地磚的塊數分別是( )A.1、2 B.2、1 C.2、2 D.2、310.如圖,以的斜邊為一邊在的同側作正方形,對角線交于點.如果,則的長為( )A.4 B.6 C.8 D.10二、填空題11.若一個多邊形的每一個外角都等于40°,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是 .12.某班在大課間活動中抽查了20名學生每分鐘跳繩次數,得到如下數據(單位:次):65,74,83,87,88,89,91,93,100,102,108,111,117,121,130,133,146,158,177,188.則跳繩次數在這一組的頻率是 .13.如圖,A、B兩點位于一個池塘的兩端,冬冬想用繩子測量A、B兩點間的距離,但繩子不夠長,一位同學幫他想了一個辦法:先在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A、B的點C,找到AC,BC的中點D、E,并且測得DE的長為15m,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14.如圖,四邊形是正方形,是等邊三角形,則 .15.如圖,在中,的面積為4,則的面積為 .16.如圖,Rt△ABC中,∠C=90°,∠ABC的平分線BD交AC于D,若CD=3cm,則點D到AB的距離DE是 .17.如圖,在中,,,,在斜邊上有一點,且,則 .18.如圖,直線與軸交于點,與軸交于點,當時,則不等式的解集為 .三、解答題19.已知△ABC中,AB=AC,CD⊥AB于D.(1)若∠A=40°,求∠DCB的度數;(2)若AB=10,CD=6,求BD的長.20.如圖,直線與軸、軸分別交于、兩點,(1)求、兩點的坐標;(2)求的面積.21.如圖,在菱形中,對角線、相交于點,為邊的中點,.(1)求的度數;(2)如果,求菱形的面積.22.某校八(1)班同學.為了解2025年5月某小區家庭月均用水情況,隨機調查了該小區部分家庭,并將調查數據進行如下整理,月均用水量 頻數(戶) 頻率6161042請解答以下問題:(1)把上面的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2)求該小區用水量不超過的家庭占被調查家庭總數的百分比;(3)若該小區有1000戶家庭,根據調查數據估計,該小區月均用水量超過的家庭大約有多少戶?23.一輛旅游車從大理返回昆明,旅游車距昆明的路程y(千米)與行駛時間x(小時)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1)求此函數的表達式(不必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2)若旅游車8:00從大理出發,11:30在某加油站加油,問此時旅游車距昆明還有多少千米(途中停車時間不計)?24.如圖,為矩形的對角線,將邊沿折疊,使點落在上的點處,將邊沿折疊,使點落在上的點處.(1)求證: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若,,求四邊形的面積.25.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是坐標原點,四邊形是菱形,點的坐標為,點在軸的正半軸上,直線交軸于點,邊交軸于點,連接(1)菱形的邊長是________;(2)求直線的解析式;(3)動點從點出發,沿折線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終點勻速運動,設的面積為,點的運動時間為秒,求與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6.如圖,已知直線,在直線上有一定點和一動點,直線外有一定點,且,.(1)如圖1,當時,求此時的長度.(2)如圖2,當時,求此時的長度.(3)如圖3,當取最小值時,求此時的長度.參考答案1.C解:A.不是軸對稱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B.不是軸對稱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C.既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符合題意;D.不是軸對稱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故選C.2.B解析:A、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B、42+32=57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選項正確;C、62+82≠1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D、()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故選B.3.D【詳解】根據坐標的平移變化的規律,左右平移只改變點的橫坐標,左減右加.上下平移只改變點的縱坐標,下減上加.因此,將點A(2,1)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則點A′的坐標是(0,1).故選D.4.D解:A、將代入,故本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代入,故本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C、將代入,故本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將代入,故本選項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5.A解:∵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故選A.6.D解:∵△ABC為等腰三角形,∴AB=AC,根據折疊可得BD=AB,AC=DC,∴AB=BD=DC=AC,∴四邊形ABDC是菱形,故選D.7.B解:∵,時,∴函數圖象經過二、三、四象限,故B正確.故選:B.8.A解:A.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故該選項正確,符合題意;B. 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不一定是矩形,例如:等腰梯形的對角線也相等,但并非矩形,故該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C. 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正方形還需對角線相等,故該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不一定是菱形,需補充“互相平分”才能判定為菱形,故該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9.D正三角形的每個內角是60°,正方形的每個內角是90°,∵3×60°+2×90°=360°,∴正方形、正三角形地磚的塊數可以分別是2,3.故選D.10.B解:如圖:過點O作交于點D,∵在正方形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且,∴.在和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選B.11.9解:360÷40=9,即這個多邊形的邊數是9.故答案為:9.12./解:由題意得,這組數據中跳繩次數在共5個,∴跳繩次數在這一組的頻率是,故答案為:.13.30m解:∵D、E分別是AC、BC的中點,∴DE是△ABC的中位線,根據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得:AB=2DE=30m.故答案為:30m.14./30度解:∵四邊形是正方形,是等邊三角形,∴,,,,∴與為等腰三角形,且,∴,∴.故答案為: .15.16解:過點A作交于點E,如圖,∵,,在中,,∴,∴,在中,且,∴,∴在和中,由,∴≌,∴,則的面積為.故答案為:16 .16.3cm【詳解】如圖,∵∠C=90°,BD平分∠ABC,DE⊥AB,∴DE=CD,∵CD=3cm,∴DE=3cm.故答案為3cm.17.或.解:在中,.,.當點在中點處時,如圖所示,,且點為中點,.當點不在中點處時,過點作的垂線,垂足為,如圖所示,,.在中,.在中,..綜上所述:的長為或.故答案為:或.18.解:由圖象可得,不等式的解集為.故答案為:.19.(1)20°;(2)2解析:(1)∵AB=AC,∠A=40°,∴∠B=70°.∵CD⊥AB,∴∠CDB=90°,∴∠DCB=20°;(2)在Rt△ACD中,∵AC=AB=10,CD=6,∴,∴BD=AB-AD=2.考點:1.勾股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20.(1),;(2).(1)解:當時,,∴點,當時,,解得:,∴點;(2)解:∵,,∴,∴.21.(1)(2)(1)解:在菱形中,,∵為邊的中點,,∴為的垂直平分線,∴,∴,∴為等邊三角形,∴.(2)解:在菱形中,且,由(1)知,為等邊三角形,,又∵,∴,∴在直角中,,即,可得,解得,∴,∴菱形的面積為.22.(1),圖見解析;(2)該小區用水量不超過的家庭占被調查家庭總數的百分比為;(3)該小區月均用水量超過的家庭大約有戶.(1)解:由題意可得,本次調查的總戶數為:(戶),月均用水量在的戶數為:(戶),月均用水量在所占的頻率為:,故答案為:;補全條形統計圖如下:(2)解:由題意可得,該小區用水量不超過的家庭占被調查家庭總數的百分比為:;(3)解:該小區月均用水量超過的家庭大約有:(戶).23.(1);(2)80.解:(1)圖像經過 , ,設函數解析式為:,故 ,解得: ,故一次函數解析式為:,故答案為(2)8:00至11:30,即走了3.5小時,此時旅游車距昆明的距離為:-80×3.5+360=-280+360=80千米,故答案為80.24.(1)見解析;(2).(1)證明:四邊形是矩形,,,,根據折疊的性質可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解:,,,設,則,,,,在中,,,解得:,,,四邊形的面積為.25.(1)5;(2)y=-;(3)S=t-.(1)Rt△AOH中,AO==5,所以菱形邊長為5;(2)∵四邊形ABCO是菱形,∴OC=OA=AB=5,即C(5,0).設直線AC的解析式y=kx+b,函數圖象過點A、C,得 ,解得,直線AC的解析式y=-;(3)設M到直線BC的距離為h,當x=0時,y=,即M(0,),HM=HO-OM=4-=,由S△ABC=S△AMB+SBMC=AB OH=AB HM+BC h,×5×4=×5×+×5h,解得h=,①當0≤t<時,BP=BA-AP=5-2t,HM=OH-OM=,s=BP HM=×(5-2t)=-t+ ,②當2.5<t≤5時,BP=2t-5,h=S=BP h=×(2t-5)=t-.26.(1)4(2)或(3)(1)解:如圖1,過作于,則,在中, ,,,在中, ,,,,;(2)如圖2,過作于,則,在中,,,,設,則,當點C在D的左側時,當點C在D的右側時,在中,,當點C在D的左側時,,,當點C在D的右側時,,,或;(3)作點關于的對稱點,連結,則,過作于,則,,,,在中,,,點是上的動點,,當,,共線,即時,最小,連結,由對稱性,,,在中,,,,在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