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2017年高二上學期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BCA案編號:01時間:2016.7.18第四課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第一框傳統文化的繼承 【學習目標】1.識記傳統文化的含義、特點,理解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意義及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文化。2.培養用辯證的觀點分析、理解文化繼承與發展等問題的能力。3.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增強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使用說明】1.依據B案,勾劃課本并寫出提示語,填寫學案空白處,理清思路并記住基礎知識。2.提前研究合作探究題目,以備課堂探究。B案——課前預習【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填寫學案,15分鐘內速記重點內容。)一、傳統文化面面觀1.傳統文化的含義:2.傳統文化繼承性的表現(注意從各自的含義、地位、影響幾個方面把握)表現形式含義(內容)影響(地位)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二、傳統文化在今天1.傳統文化的特點(1)傳統文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在世代相傳中__________________;它的____________又能夠____________。(2)傳統文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和民族________,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_____________。(3)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傳統文化是在長期___________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補充)【想一想】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是不是意味著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是一成不變的?②為什么人們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什么臺灣海峽會引起兩岸同胞最大的“鄉愁”?2.傳統文化的作用(1)傳統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紐帶,能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2)傳統文化的作用具有雙重性。①傳統文化如果能__________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________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_________作用。②反之,如果___________,傳統文化也會起________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_______作用。【提示】傳統文化是特定歷史( http: / / www.21cnjy.com )條件的產物,對現實社會與人的發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所以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我們認識傳統文化的作用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兩方面把握。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1.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1)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____________。(2)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而言是財富還是包袱?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對傳統文化,要_________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___________的內容,應該繼續____________;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________的、腐朽的東西,必須____________,自覺地加以____________。【補充拓展】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態度+繼承、發展、創新+反對)(1)正確的態度:上面一段(2)既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也要做到“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立足社會實踐,不斷進行文化創新。(3)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C案——課堂探究【自主探究】(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古代文化就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就是先進文化。()2.傳統建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3.傳統文藝是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4.建筑是立體的文化,被稱為凝固的藝術。()5.落后文化通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傳統習俗都是落后文化。(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傳統的“家國倫理”觀念使中國人對“( http: / / www.21cnjy.com )房”情有獨鐘,并把家作為情感歸屬地。與國外租房截然不同的是,中國人往往會不惜幾代人的力量購房。這種行為在助長高房價的同時,也使個人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淪為“房奴”。(1)傳統的“家國倫理”觀念使中國人對“房”情有獨鐘,并助長了今天的高房價,這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這些觀念會一直不變嗎?(2)無論身居國內還是旅居國外,每到除夕之夜,都會共度佳節,共祝祖國更加繁榮富強,這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3)結合材料,談談“家國倫理”觀念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4)今天,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傳統的“家國倫理”觀念?【當堂檢測】(相信自己,力爭全對!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限時5分鐘完成。)1.筷子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用餐工具,同時(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夾、撥、挑、扒、撮、撕等多種功能,我國有史料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國人用筷子傳統的延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A.傳統思想的繼承B.傳統文藝的繼承C.傳統習俗的繼承D.傳統建筑的繼承2.針對一些地方在語文教材(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刪減舊體詩詞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之所以要重視古典詩詞教學,是因為古典詩詞( )A.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B.被人們稱為凝固的藝術C.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是創造中華文化的源泉3.習近平善于運用古代典籍名句來闡釋現代社會現象或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說明( )A.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促進作用B.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C.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仍可以發揮作用D.文化具有社會歷史性和生命力4.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 http: / / www.21cnjy.com )為政貴在行”的思想,今天這一思想對我們黨改進工作作風仍具有積極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全黨上下興起了“少說空話、多干實事”的新風。這表明( )A.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C.傳統習俗在社會變革中變化發展D.傳統思想是歷史文化的積淀5.“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 http: / / www.21cnjy.com )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別離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通過臺灣詩人席慕蓉的《鄉愁》,我們可以感悟到( )①積淀在民族心靈深處的情愫是一個民族共(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精神家園 ②留存于民族心中的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總要通過一定的意象和載體來表達 ④現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案——課后鞏固1.“新中裝”在北京APEC會議上( http: / / www.21cnjy.com )閃亮登場。“新中裝”將民族傳統、中國風范、領袖氣質、東方元素等要素融合在一起,承載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表達了中國當代的國家精神和嶄新的國家面貌,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贊譽。這表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總是會被人們主動接受②傳統文化具有穩定性但其具體內涵能因時而變 ③中華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體現了時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間交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2.2016是孔子誕辰2566年,備( http: / / www.21cnjy.com )受關注的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方案已經敲定,目前正加緊進行各項籌備工作。本屆文化節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明首善之區”為主題,進一步弘揚了以孔子及儒家思想學說為主流的民族優秀文化。下列對儒家文化認識正確的有()①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http: / / www.21cnjy.com )分②儒家文化是一種財富,我們應當全部繼承③儒家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啟示④對儒家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既有過“兼收并蓄(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盤繼承”的守舊主義,也有“全盤拋棄,徹底西化、完全歐美”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這兩種態度的共同錯誤在于A.否定了傳統文化鮮明的民族性B.違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C.否定了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D.違背了對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4.《楚辭》有“朕幼清以廉潔兮(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語,東漢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之釋,《現代漢語詞典》把廉潔解釋為“不損公肥私;不貪污”,當代共產黨人正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新要求。這表明廉潔文化( )①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②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繼承性 ③對政治經濟的發展有反作用④具有社會歷史性和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有學者認為傳統戲曲在寫意的、程式化(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演變遷中體現出一脈相承的美學氣質;古典詩詞在格律、句式的變化中堅持了押韻、平仄和詩情意象,書法在不同流派的發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筆法和氣韻。因此,文化的精神傳承比技藝傳承更重要。這一結論的合理之處在于看到了( )①發展中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規律 ②傳統文化形式的創新是不同時代的共同要求 ③傳統文化所蘊涵的精神是內在穩定性④對待傳統文化應堅持批判繼承,古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讀《史記》,可看成敗,知興替;讀《論語(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廉恥,鑒是非;讀《莊子》,可養身心,增才情;讀《易經》,可明道理,強思辨……進入中小學課堂的國學經典,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閱讀國學經典( )A.應全面繼承傳統,重視著作本意B.要善于古為今用,把握時代價值C.須學會推陳出新,摒棄傳統束縛D.能提升個人修養,避免人生挫折7.農歷新年——春節,(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國人古老而隆重的傳統節日。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變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國人心中辭舊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卻被當作落后民俗險遭廢止。民國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先是采用西歷,后又強令廢除農歷新年,但最終拗不過民情。沒能“革”掉春節的“命”。 依據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第二框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學習目標】1.識記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2.理解教育在文化發展中作用、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3.聯系具體事例,說明應如何正確繼承、發展傳統文化;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使用說明】1.依據B案,勾劃課本并寫出提示語,填寫學案空白處,理清思路并記住基礎知識。2.提前研究合作探究題目,以備課堂探究。B案——課前預習【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填寫學案,15分鐘內速記重點內容。)一、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1.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內涵:(1)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文化,而是要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文化得到_______。(2)文化發展,要不斷革除________的、_______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及要求(文化傳承的內容):(1)繼承是發展的__________,發展是繼承的___________。繼承與發展,是_____________的兩個方面。(2)在_______的基礎上___( http: / / www.21cnjy.com )___,在________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_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___________、革故鼎新。【溫馨提示】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存在誰先誰后的問題。3.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的意義:我們就能夠作出正確的___________,成為自覺的文化_______和_________。二、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社會制度的更替),也________著文化的____________。2.就文化______________而言:科學技術、思想運動、教育都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1)___________的進步是推動文化( http: / / www.21cnjy.com )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_______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_______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_______與發展。(2)__________往往催生社會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促進文化發展。(3)教育在文化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具體見三)【想一想】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中,哪些是內因,哪些是外因?哪個是根本原因?三、教育在文化傳承中教育是人類________的傳承文化(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_______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____________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_____”,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能使人們在_______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隨著_________的不斷變革,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影響越來越大。【補充拓展】教育的作用知識角度教育作用文化的特點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展示文化的力量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教育發展有利于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發展文化與人教育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教育作為一種更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能夠促進民族文化交流,發展本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文化傳承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和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C案——課堂探究【自主探究】(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對待傳統文化,首先是繼承,其次是發展。()2.文化傳承就是文化繼承。()3.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文化發展的影響是根本性的。()4.任何思想運動都能促進文化發展。()5.教育在文化傳承中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作用越來越小。()6.教育在文化傳承中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近年來,除了( http: / / www.21cnjy.com )商業味越來越濃厚之外,“年味”越來越淡了,特別是隨著洋節的興起和影響,許多青少年更熱衷于過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請從文化繼承與發展的角度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拯救傳統的春節。“孔子教育獎”是第一個以中國人命名的國際( http: / / www.21cnjy.com )獎項,被稱為“世界教育領域的諾貝爾”??鬃觿摿⒌娜寮宜枷牒腿寮椅幕呀洺蔀槭澜缥幕瘜殠斓恼滟F遺產,孔子“有教無類”等教育思想為世界兼容,給人類作出了具有普適性的重大貢獻,孔子因此被公認為世界級的大教育家。以孔子的名義設立教育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對推動世界范圍內的“全民教育”,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和號召力。對中國來說,國際教育獎以孔子的名字命名,對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結合材料,分析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是什么?【當堂檢測】(相信自己,力爭全對!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限時5分鐘完成。)1.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 http: / / www.21cnjy.com )多雙上至先秦下迄民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認真研究“張良納履”“謝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經典,然后把鞋與民俗、鞋與小說、鞋與民間美術、鞋與文學等結合起來,制作出獨具特色的文化鞋。從“鞋文化”到“文化鞋”說明( )A.對待傳統文化,首先是繼承,其次是發展B.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C.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傳統文化采取不同的態度D.新的文化形態取代舊的文化形態,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2.面對風景各異、特色鮮明的景區卻擺(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千篇一律的旅游紀念品的尷尬,北京故宮尋找新思路,“腦洞大開”,不僅讓雍容華貴的朝珠與現代的電子耳機實現了合體,還推出了“朕就是這樣漢子”的折扇、頂戴花翎官帽防曬傘等文化創意產品。這一做法( )①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有機結合?、谪S富了文化繼承的傳統內容 ③創新了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 ④否定了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村落,作為我國鄉村文化的載體,孕育( http: / / www.21cnjy.com )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承載了中國悠久文化的歷史和脈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見證人。當我們毀滅村落時,也許會毀滅埋在下面的文化脊梁和精神家園。這警示我們( )①必須保護一切村落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先繼承再發展傳統文化 ③要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④要樹立文化自覺,保護本民族優秀文化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材料告訴我們( )①傳統文藝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發展(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深刻影響 ②對傳統道德規范,要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③加強挖掘和闡發,實現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傳統習俗已成為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武當山是中國道教圣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http: / / www.21cnjy.com )。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武當山下的遇真宮面臨被水淹沒的危險,有關部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遇真宮山門及兩翼琉璃墻體、東西宮門原址進行了墊高保護,保留了文物古建筑原貌。從文化生活看,有關部門這樣做的依據是( )①武當山建筑群作為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成就(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標志 ②傳統建筑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具有深遠影響 ③科學技術使收集、選擇、儲存、傳遞文化資源的手段發生變革,能促進文化傳承?、軅鹘y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需要尊重和整體保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創作于11~14世紀的西( http: / / www.21cnjy.com )藏夏魯寺佛教壁畫,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對壁畫進行了數字化攝影、后期拼接、制作虛擬漫游等處理,這將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壁畫的“永續”留傳。這表明科學技術( )①改變了文化交流的途徑 ②豐富了文化資源傳遞、儲存的手段與方式 ③是促進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④延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形式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A案——課后鞏固1.“正能量”一詞本為物理學術語( http: / / www.21cnjy.com ),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但一些博主通過微博將其賦予新的內容,并借助互聯網得到廣泛傳播,成為具有積極意義的社會流行語。這一現象說明( )A.微博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B.網絡是文化多樣性存在和發展的基礎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動力D.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1月,全國25個省區市共500冊( http: / / www.21cnjy.com )省級版中小學傳統文化實驗教材已經研發完畢,將于年內問世。這套教材的出版使傳統文化進課堂“有本可依”。國家將傳統文化納入學校教育,以培養青少年的完美人格?;卮?~3題。2.之所以要重視對中小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因為( )①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 ②( http: / / www.21cnjy.com )傳統文化對社會及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傳統文化是財富,對個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國家將傳統文化納入學校教育,這說明( )①教育的基本功能發生了改變(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文化的功能③教育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成都市某小學56名學生走進杜( http: / / www.21cnjy.com )甫草堂學習活字印刷術。老師講完活字印刷的歷史和工藝后,就安排學生動手操作。在悠揚的古樂聲中,學生們涂墨、覆紙、輕刷,《春望》《春夜喜雨》等杜甫詩作躍然紙上,成為學生們親手完成的印刷作品。從文化生活看,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接受文化熏陶,體味傳統文化 ②豐富傳播途徑,推動文化交流 ③立足社會實踐,全盤繼承傳統 ④改進教育方式,促進文化傳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抬頭看春晚,低頭搶紅包”,“搶紅(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成為羊年熱詞。春節發紅包的習俗始于壓歲錢風俗,流傳至今少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原本是長者向幼者表達愛護祝福之意的紅包,在羊年到來之際演變為“現象級”的公眾行為。這說明( )A.傳統習俗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B.傳統思想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C.傳統文化在繼承中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6.國學大師湯一介認為,儒學必將在“反本(復歸本源或根本)開新”中重振輝煌。下列對“反本開新”解讀正確的是( )①只有先“反本”才能后“開新” ②“開新”以“反本”為基礎,“反本”要求“開新” ③“反本”是否定過去的一切,“開新”是創造未來 ④“反本開新”需要批判精神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7.D市是孝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http: / / www.21cnjy.com )涌泉躍鯉”的故事流傳百世。近年來,該市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挖掘德孝文化內涵,開展了“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評選活動;先后出版了德孝文化系列書籍,把德孝文化作為學校校本教材開發的主題之一;利用3D、微電影、微劇等技術和形式增添古老文化的時代魅力。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的相關知識,說明D市是如何傳承孝文化的。【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第四課第二框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參考答案探究一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節,離不開對傳統春節文化的繼承。(2)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正是傳統(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節的一些東西不適應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們熱衷于過洋節。我們要拯救春節,就必須進行大膽創新,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賦予春節新的時代內涵。(3)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最終實現對傳統春節的傳承和發展。探究二(1)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3)教育能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4)教育從古至今都發揮著它特有的功能,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當堂檢測】1. B2. A3. C4.B5. C6.C【課后拓展案】1.D2.B3.B4.B5. C6.B7.【解析】設問限定的(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識是“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首先,仔細審讀材料,把材料劃分為幾個層次;其次,分析每個層次中的具體做法;最后,把這些具體做法轉換為文化生活語言。【答案】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http: / / www.21cnjy.com )D市不斷挖掘孝文化內涵,傳承孝文化。②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D市不斷為傳統孝文化注入時代特征,傳承孝文化。③發揮教育在選擇、傳遞、創造孝文化中的作用。④利用科學技術和大眾傳媒推動孝文化的發展。第四課第一框傳統文化的繼承參考答案【合作探究】(1)傳統的“家國倫理”( http: / / www.21cnjy.com )觀念仍然影響著今天中國人的購房行為,說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征,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觀念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3)要全面認識“家國倫理”觀念(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如果順應社會發展,能對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起積極作用;如果一成不變,會使個人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阻礙社會發展。(4)對待傳統的“家國倫理”觀念(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的“家國倫理”觀念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相反,則要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當堂檢測】1.C2.A3.C4.B5.B【課后拓展案】1.A2.C3.D4.D5.A6.B7.①中國傳統文化通過春節等多種形式呈現。 ②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春節文化傳承不斷,體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中國人對春節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④春節的生命力表明,對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簡單否定,“全盤西化”行不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