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語文本試卷共8頁。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一部分(1~2題 13分)1. 小冀制作了一個朗讀《壺口瀑布》片段的小視頻,請你幫他修改配音和字幕中存在的問題。我依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一個“丁”字。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聘著時,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鬧,更擠,更急。溝底飛轉著一個個漩渦,當地人說,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競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1)語段中,小冀有三個加點字不確定讀音。請你幫他注音。①霎時__________ ②漩渦__________ ③寒噤__________(2)小冀在做字幕的時候有兩個字寫錯了,請幫他找出來并改正。①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②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八年級將舉辦“以和為貴”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養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為國家共處的原則。請你參與“探究‘和’內涵,傳承‘和’文化”綜合性學習,完成下列任務。2. 請結合對“和”字字源的解說,用自己的話說說“和”字的本義。《說文解字》:和,相應也,從口禾聲。“和”字由“禾”與“口”組成。“禾”是“龢”的省略。“龢”的小篆字形見右上圖。“龢”這個字極妙:左邊上面像間屋子,下面是一組編鐘和一個排簫的象形,表示用編鐘和排簫共同演奏樂曲時,各聲部的樂音雖有不同,但主調協調一致。“口”則表示人們發表言論。由此推知,“和”的本義為: 。3.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爭也;“不同”,志各異也。你所在班級正在籌備“‘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性還是社會交往”辯論賽,請根據雙方觀點,為主持人寫一段總結發言。正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性。“和”是平和的心態,面對不同見解時能保持內心平靜,不與人爭高低輸贏;“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辯證分析別人的觀點,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保持鮮明的個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觀能動性,體現著良好的個人修養。反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社會交往。“和”意味著自己能夠與別人和睦相處,即將他人與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給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別人陷于難堪的境地,不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同”就是求同存異,保持個性。“和而不同”就是顧全大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總結發言:第二部分(3~19題 57分)一、古詩文閱讀(一)古詩文默寫(6分)4. 閱讀下面文字,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1)古詩文就像一個開掘不盡的寶藏,我們從中可以發掘豐富的情感、思想。通過《詩經·關雎》中的“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看到了愛而不得、日思夜想的執著與深情;通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讀出了離別時的寬慰與達觀;通過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讀出了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悲憫與赤誠。(2)《北冥有魚》中“怒而飛,___________________”莊周用一個比喻句來描述鯤鵬奮飛時情形。(二)古代詩歌閱讀(6分)5.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小題。道不完的“靜”,在寫詩填詞方面,很多唐宋名家都是寫“靜”的高手。“靜”在不同的詩人詞人筆下展現不同的境界,同時也是在為不同的詩詞主旨服務。小語和小文對三首寫“靜”的詩歌展開了討論。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 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 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 莫向光陰惰寸功。小語:古人好厲害,你看,這三首詩都有寫到“靜”的詩詞句,展現“靜”的不同狀態,我尤其喜歡第一首,常建的詩,他在尾聯運用了(1)___________________的寫作手法,以此表現詩人追求內心寧靜空靈的精神狀態和對禪意世界的向往。小文:我也想到了蘇軾的《卜算子》的上闋通過缺月、稀疏梧桐、滴漏漸斷、孤鴻縹緲等意象,是展現自己(2)_______________的心境。小語:是啊,杜荀鶴《題弟侄書堂》頸聯細致的描寫(3)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場景,詩人借此想表達(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共1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論馬(節選)岳飛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芻豆至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胄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①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值復襄陽,平楊幺,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③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①鬣(liè):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②褫(chǐ):解,脫。③甫:副詞,剛,才。6. 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1)故常奇之 奇:______________(2)比行百余里 比:______________7. 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虛詞一般沒有實際意義,但有些虛詞在具體的文章中.可以充當句子成分,起指代、修飾和限制的作用,便有了一定的實際意義。如“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其”。B. 虛詞在句子中起語法作用,能夠使復句中各分句之間的關系凸顯出來,例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的“而”表現了前后句之間的承接關系。C. 虛詞能夠表達神情和語氣,例如“耳”用在句尾,可表示感嘆;“焉”用在句首,可表示疑問,用在句尾,可表示肯定等。8.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受大而不茍取”指良馬的飲食多卻不隨便食用,“而”是連詞,表示轉折,朗讀時應強調“不茍取”。(2)“力裕而不求逞”的意思:力量充沛卻不逞能。這里的“而”是轉折連詞,朗讀時應強調“不求逞”。(3)“致遠之材也”中“……也”是判斷句式,應用肯定、欣賞的語氣朗讀。9.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從句意來看,文章開門見山,指出評判好馬的標準,即不是看它的力氣,而是看它的品德。(2)結合上下文來看,文章第一段詳細寫了作者擁有的兩匹馬的優秀品性:不貪食和不逞能。(3)從作者的情感態度分析,“致遠之材也”中“材”是“才能”的意思,體現了作者對良馬所擁有的才能的贊賞。10. 本文與《馬說》都談馬,因此小語和小文對比閱讀了兩文,展開以下討論,請你將對話補充完整。小語:我發現兩文都運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看起來說的是馬,其實討論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馬說》一文先從正面提出問題,本文則是運用對比手法展開議論。小文:本文將良馬與劣馬做了對比,強調了良馬飲食有要求但不隨便獲取,力量充足但不隨意逞能,有遠大志向的特點。小語:兩文的寫法雖有相似,但闡述的觀點有所不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現代文閱讀(一)(共7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貓為什么喜歡鉆箱子①養過貓的人一定有這樣的發現,那就是任何箱子,無論大小寬窄,只要把它放在地上、椅子上或書柜上,貓都會迅速地鉆進去,占有它。②我們該如何解釋空箱子對于貓咪的吸引力呢?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弄清楚這個問題。值得慶幸的是,行為生物學家和獸醫們給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釋。③首先,箱子這類密閉空間能給貓咪帶來舒適和安全的感覺,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獸醫克勞迪婭·溫克研究了流浪動物收容所中貓的心理狀況,她把那些貓分成兩組,給其中一組提供了箱子,另外一組則沒有。她發現兩組貓咪的心理壓力水平出現了顯著差異——有箱子的貓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更早地消除緊張,且更喜歡與人類交流。這個實驗證明,箱子能夠幫助貓減輕心理壓力。④當然,這不是全部的答案。一些愛鉆箱子的貓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心理壓力,比如網紅小貓Maru。所以有人認為,逃避沖突可能也是貓喜歡箱子的原因之一。⑤科學家們認為,貓咪并不擅長解決沖突,它們似乎沒有發展出如其他群居動物那樣解決沖突的能力,因此它們可能會通過躲著對方或減少活動來避免激烈的遭遇戰。⑥當一只貓更傾向于逃避問題,而不是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它就會找一個箱子。因為箱子意味著安全,是一個焦慮、敵意都會統統消失的地方。⑦細心的觀察者發現,貓不僅喜歡箱子,還會出現在許多古怪的地方。有些會蜷在洗手池里,有些則喜歡躲在鞋子、碗、購物袋、空蛋盒或者其他狹小的空間里。所以,也許更簡單的第三種解釋也很靠譜——它們只是覺得冷,想找個暖和的地方。⑧根據200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家貓體感最佳的溫度是30-36攝氏度,在這一溫度范圍內,貓不用產生多余的熱量來保持體溫,也不用消耗能量來散熱。這一溫度范圍剛好比人類的最佳體感溫度高出10攝氏度左右。因此,相比于人類,貓更喜歡炎熱的天氣,如果在夏天看到貓咪趴在柏油路中間曬太陽,無須大驚小怪。⑨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許多貓喜歡蜷在狹小的空間內了。紙板通常是很好的保溫材料,狹小的空間使貓不得不蜷成一團,也有助于它們保存熱量。⑩所以,貓鉆進箱子里既能減壓,又能躲避沖突和危險,還可以保暖,真是舒適又愜意。(選自《課外閱讀》2024年第3期)11. 貓什么喜歡鉆箱子呢?閱讀文章不難發現,對貓而言,鉆進空箱子不僅能(1)_________,而且能(2)______________,還能(3)_________。12. 選文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從文中找出一個例子,說說其作用。(二)(共14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兩進虎跳峽①虎跳峽在滇西北,它是玉龍、哈巴兩大雪山南北夾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塊巨石,傳說曾有老虎從岸邊跳上巨石,再縱身跳到對岸,“虎跳峽”之名由此而來。虎跳峽全長17公里,分為上峽、中峽、下峽三段。②我第一次進虎跳峽,是從中甸的虎跳峽鎮步入上峽的。剛到金沙江畔,便看見對面的玉龍雪山高聳云天,皚皚白雪堆積在重重疊疊的峰脊上。時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霧游移在群峰間,愈顯出玉龍雪山的高深莫測。③接著,我走上一條僅容一人行走的崎嶇山路。這條過于簡陋的人馬驛道,橫系在臨江的懸崖上,走在上面既艱且險。到了這里你才能體會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細、長、險、滑……我覺得自己真像一只巖羊在峻峭的崖壁上戰栗著探行。④再往前,兩岸高山越擠越攏,排列成一道道狹窄的天門。本來在寬闊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擠進這難以容身的狹谷,它勃然大怒,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這聲音在山谷間回蕩傳響,仿佛洪荒遠古開天辟地的遺音。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卻感覺到汪洋大海狂暴時的聲勢和威力:巖在崩,地在動,山在搖。我只覺頭暈目眩,腳下站立不穩。據說,漂來的粗圓木和滾落的大石塊,在這里都會被粉碎得無影無蹤。我只能退到高處,遙遙承受這驚心動魄、熱血沸騰的刺激……⑤懷著上峽帶給我的震撼走向中峽。迎面來了一隊馬幫,我閃身到路旁讓道,聽著馬兒們艱難的足音,看著馬幫慢騰騰地消逝在遠處斷崖后面……馬幫就是這樣從過去走到現在的。路途艱險,馬幫卻奮力前行,走成了峽谷中一道獨特的風景。中峽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滿天星斗。這些從山上飛滾而來的落石,堆積江中,犬牙交錯。江水在其間往復跳躍,浪花推著浪花,旋渦套著旋渦,一路5公里18個險灘相連至下峽。⑥我對下峽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強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從麗江的大具鄉乘車直奔下峽。抵達停車場,我不禁驚嘆:“好個哈巴雪山!”仔細俯仰一番:沒有零散的峰頭斷崖,整體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塊造就出大氣磅礴的雄姿。而后沿著棧道直至江邊的觀峽臺,在臺上遠眺江兩邊玉龍、哈巴凌空對峙,峰連嶂合。此景正如清代孫髯翁所寫:“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斗石為門。”前往渡口的路上,日頭已經偏西,山巔陽光耀眼,峽谷里卻籠罩著濃濃的陰影,幾分雄渾,幾分肅穆,幾分蒼涼。⑦從渡口乘船前往對岸。上岸后發現沒有路,我只得尋著人踩過的痕跡,攀藤抓草往上爬,還得時時小心,腳下不能打滑,否則就會墜下深淵。我大汗淋漓地攀登了近1個小時,才算踏上新開辟的公路。⑧山高峽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峽核桃園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園是個只有幾戶人家的小山村,這里的夜特別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間。濃墨似的山頭上方,星星在一塊不大的天幕上眨著眼,默默感受夜的靜謐。人在此際,內心一片寧靜,仿佛世間一切的紛雜都與我無關。我很快就帶著白天的游興進入了夢鄉……⑨第二天拂曉我就出發了,穿越中峽來到了上峽。上峽已經開發為旅游景點,修筑了棧道,可直下江邊挨近虎跳石。峽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車,游覽更方便了,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欣賞到一身豪氣、雄奇威猛的虎跳峽。但留在我內心深處的,還是那個不經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峽。我佇立江崖,仿佛又見一隊馬幫從遠處斷崖后慢騰騰地走來……⑩兩次進入虎跳峽,我如同經受了洪爐的冶煉,無論體魄還是心魄,都比過去強健許多。若要問我云南山川最富陽剛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遲疑地回答:在虎跳峽!(選自張鴻源《滇域探秘》,有刪改)13. 請梳理作者在虎跳峽所見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根據提示將下圖補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14. 請結合語境,從修辭運用的角度,對選文第④段畫橫線的句子進行賞析。15. 請根據選文內容,將下面的讀后感補充完整。作者的“所感”是游記的靈魂,也是游記的生命力所在。閱讀選文時,我們發現作者兩次寫到馬幫:第⑤段寫馬幫“走成了峽谷中一道獨特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對馬幫的A________________之情;第⑨段寫“仿佛又見一隊馬幫從遠處斷崖后慢騰騰地走來”,表達了作者對馬幫的B________________之情。這就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攝取所見,又不單是寫實,處處流露作者的情思”。16. 游記常見的寫法有“移步換景”和“定點換景”,選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種寫法?請簡要分析。17. 請根據選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第⑩段中畫波浪線句子的理解。三、整本書閱述18. 探尋一座城市的脈絡,往往都是從圖書館開始的。請你和小魯同學一起完成城市書房閱讀體驗空間的讀書打卡。【片段一】保爾脫下一只靴子,套在爐筒上,鼓起風來,那兩個能裝四桶水的大肚子茶爐立刻就冒出了火星。接著他提起兩桶臟水,飛快地倒進污水池,然后往大水鍋底下添些木材,把濕抹布搭在燒開的茶爐上烘干。總之,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直到深夜,保爾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走到下面的廚房去。有個上了年紀的女工阿妮西婭,望著他剛掩上的門,說:“嘿,這孩子不一般,干起活來像發瘋似的。準是實在沒法子,才打發來做工的。”——《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第一部第一章【片段二】盼望已久的木材已經近在咫尺。但是筑路進度特別緩慢,因為傷寒病每天要奪去幾十雙有用的手。有一天,保爾像喝醉酒似的,兩腿發軟,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車站。他發燒已經好幾天了,但是今天的熱度比以往哪天都高得多。那吮吸著筑路隊血液的腸傷寒也在悄悄地向保爾本人進攻,但是他健壯的身體仍在抵抗它。一連五天他都強打精神,掙扎著從鋪著麥秸的水泥地上爬起來,跟別人一道去上工。但是無論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還是朱赫來送給他的那雙已經套在凍壞的雙腳上的氈靴,都幫不上他的忙了。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東西猛刺一下他的胸口。他渾身發冷,上下牙直打架,兩眼發黑,只覺得樹木像旋轉著的木馬似的圍著他直打轉。——《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第二部第二章【片段三】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第二部第三章【片段四】“說得好。我也贊成干一年,反對混五年。不過,我們常常會任意揮霍精力,這等于犯罪。現在我才明白,這樣做與其說是英勇,還不如說是任性和不負責任。直到現在我才開始懂得,我沒有權利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原來這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行為。要是我不那么熱衷于斯巴達式的蠻干,也許還可以再多堅持幾年。一句話,‘左傾’幼稚病是造成我目前狀況的一個主要危險。”——《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第二部第八章(1)【分析鑒賞】下面選項對以上片段的品讀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片段一中“脫下”“套在”“鼓起”等一連串的動作描寫,生動地再現了保爾勞動的情形,突出了保爾工作的輕松與愉悅。B. 片段二中“一連五天他都強打精神”,體現保爾在生病狀態下仍然堅持工作的頑強精神。C. 片段三這一段話是保爾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展現了一個高尚的靈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理想而進行不懈的奮斗。D. 片段四是保爾在雙目失明之后,對過往糟蹋自己身體行為的一次反省。(2)【思考探究】有語云:“時勢造英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保爾就是一個令人敬佩的時代英雄,請你結合整本書,說一說你認為保爾能夠成為一名像鋼鐵般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原因。(3)【交流心得】好的讀書心得可以啟發、引導他人的閱讀,產生推介和指導閱讀的效果。請你仿照示例,從下列備選作品中選擇一部,寫寫自己的讀書心得。《紅星照耀中國》如一盞明燈,讓我們了解了共產黨員的信仰,給予了我們精神上的力量。信仰是我們的“第二脊梁”,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以中國夢為信仰,向著充滿希望的未來砥礪前行!——小魯的讀書心得備選作品:a.《經典常談》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三部分(20題 50分)19.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最熟悉的莫過是日日走過的路,最渴望的常常是他鄉陌生的路,最難忘的永遠是苦苦奮斗的人生路……日日走過的路,最平淡,最熟悉,長大后卻最思念,最難忘,有時候,我們一生的光榮都已經蘊藏在這條路上……請以“放學路上”為題,寫一篇以記敘為主的文章。要求:(1)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跡工整,書寫規范,標點正確。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語文本試卷共8頁。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一部分(1~2題 13分)【1題答案】【答案】(1) ①. shà ②. xuán ③. jìn(2) ①. 聘 ②. 騁 ③. 競 ④. 竟【2~3題答案】【答案】2. 不同聲音、言論互相響應,協調合拍。3. 示例:同學們,剛才雙方的辯論都十分精彩。“和而不同”是面對不同見解時的一份平和與豁達,是與人意見相左時的理解與尊重。因此說,“和而不同”既適用于修身養性,也適用于社會交往。第二部分(3~19題 57分)一、古詩文閱讀(一)古詩文默寫(6分)【4題答案】【答案】 ①. 寤寐求之 ②. 海內存知己 ③. 天涯若比鄰 ④. 安得廣廈千萬間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⑥. 其翼若垂天之云(二)古代詩歌閱讀(6分)【5題答案】【答案】 ①. 以聲襯靜(或者以動襯靜) ②. 孤獨寂寞(孤寂凄涼) ③. 窗外綠竹搖曳,影入書案,遠處泉水潺潺,流入硯池的幽靜美好 ④. 對弟侄的勸勉,勸弟侄莫荒廢時光、學業(或勸勉弟侄積極進取,抓住光陰努力用功讀書)(三)(共15分)【6~10題答案】【答案】6. ①. 對……感到好奇 ②. 等到 7. B8. (1)√ (2)√ (3)√9. (1)√ (2)√ (3)×10. ①. 人才問題。 ②. 《馬說》強調伯樂對人才的重要性,即人才需要被發現和賞識;本文強調人才應具備高尚的品德和正確的處世態度,要有遠大志向且不貪圖享受、不逞能。二、現代文閱讀(一)(共7分)【11~12題答案】【答案】11. ①. 減壓 ②. 躲避危險和沖突 ③. 保暖12. 示例一:“有些會蜷在洗手池里,有些則喜歡躲在鞋子、碗、購物袋、空蛋盒或者其他狹小的空間里”這個句子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貓還可能蜷縮或躲藏的其他地方,生動、具體地說明了貓鉆箱子也許是因為覺得冷,想找個暖和地方。示例二:“這一溫度范圍剛好比人類的最佳體感溫度高出10攝氏度左右”這個句子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貓和人類的最佳體感溫度進行比較,并用具體數字來呈現比較結果,準確、嚴謹、客觀地說明了貓相比于人更喜歡高溫的特點。(二)(共14分)【13~17題答案】【答案】13. ①. 山路艱險(山路崎嶇、驛道艱險) ②. 村夜沉寂(星夜沉寂)14.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擠”“勃然大怒”兩詞把江水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水因江面變窄而流速變急、水聲震響的特點,表達出作者內心強烈的震撼。15. ①. 敬佩 ②. 懷念16. 使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先寫在停車場俯仰哈巴雪山的磅礴雄姿,再移步至觀峽臺遠眺玉龍、哈巴兩山對峙的景象,最后寫在前往渡口的路上看到山巔陽光耀眼、峽谷陰影籠罩的景象。17. 示例:作者兩進虎跳峽,在艱險的山路上探行,在無路的山崖上攀爬,鍛煉了體能和毅力;同時,山的巍峨、水的奔涌、夜的靜謐……陶冶了他的心性。我也有類似的體驗,例如去徒步時,跋山涉水遇見美景,既強健了體魄,又凈化了心靈。三、整本書閱述【18題答案】【答案】(1)A (2)示例:從保爾自身來說,保爾出身貧苦鐵路工人家庭,自身有著為理想而現身精神。從他人影響來說,正是因為朱赫來的教育引導讓他在困難面前變得更加英勇,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戰士。從社會角度來說,當時爆發了十月革命,保爾在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中歷練了自己,在經濟建設的潮流當中得以成長。(3)示例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一泓清泉流過我的心上,使我更加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難題,使我更加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使我更加堅定地追尋人生中的理想。示例二:《經典常談》如一位老友引領著我汲取人生智慧,激勵我的精神,鼓舞我的斗志,發揮我的潛能。示例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像是我的良師,向我講述了一個出生于工人家庭中的少年在幾十年的學習和戰爭中成長為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故事。它是教人怎樣成為像鋼鐵一樣堅毅頑強的存在的,它教會我如何將自己百煉成鋼。第三部分(20題 50分)【19題答案】【答案】范文:放學路上我背著書包,邁著輕快的步伐,踏著燦爛的陽光,開心地走在放學路上,朝家的方向前進。突然,一陣車輪聲引起了我注意,我循聲望去:一個駝背的老大娘推著一輛雪糕車,緩慢地朝我這邊走來。這是一位瘦弱的老大娘,衣著十分破爛,上面破了幾個洞,用不同顏色的布打了好幾個補丁,襯著她那滿是皺紋的臉更是蒼老,凌亂的頭發里藏著不少銀絲。夕陽把她瘦小的身體拉得長長的。這位老大娘抬起頭笑著說:“小妹妹,可不可以幫我拉一下……那個車?”我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然后我就幫大娘推起車來。我心里暗想:大娘已經年邁了,而且還駝背,她為什么要拉雪糕車呢?推著推著,我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好奇問到:“大娘,您為什么要拉這車呢?”大娘聽了,突然停下腳步,望了一眼天空。夕陽照在她蒼老的臉上,她的目光里流露出無奈和自卑。她又繼續推著車走,輕輕地嘆了口氣:“小時候沒機會去上學,長大以后沒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家里生活一直都過得窮困。”就在此時,車突然推不動了,老大娘拼命往前拉,可是雪糕車還是紋絲不動。我低頭一看,原來是有個石頭頂住了車輪,我馬上上前把頂著車輪的石頭拿開,車又繼續向前了。我接著問:“大娘,你的孩子呢?”大娘自豪地告訴我:“我有一閨女,還在上高中,成績非常優秀,她的目標是考上清華大學。她說,等她畢業以后找份好工作,到那個時候就不讓我和大爺工作,讓我倆好好享福。大娘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樣,沒上學,沒文化,結果什么都不懂,只能干這苦力活。所以啊,為了孩子,再苦也值了。”我被大娘的話震驚了,原來大娘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夢想。這時,西邊的晚霞散發著橙紅色的光彩,映襯得周邊的景物充滿了童話般的色彩。美景之下,我絲毫感受不到“夕陽無限好”,更多的感觸是:到天底下到底有多少這樣的老大娘,為了孩子能上好的大學,拼命賺錢。夕陽的余暉照在大娘瘦弱的身體上,大娘的背影漸漸遠去了。希望她的女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