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年七年級下學期綜合練習(二)語文試卷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90分鐘2.全卷共四道大題,總分120分一、知識積累及運用(第1~7題,共30分)1.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中華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寶。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中華美德如璀璨星辰,閃耀著永恒的光芒。父母言傳身教,在他們的殷切希望下,我們明禮誠信、孝老愛親……對未來懷揣著美好chōng憬,立志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新時代青年。美德如同繁星,點輟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迷芒。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修復師們,面對殘破的千年瑰寶,yì然投身修復工作,他們將熾熱的情感傾注于這份事業,守護中華藝術瑰寶,激勵我們為實現理想而奮斗不止。讓我們以赤誠之心傳承中華美德,讓民族精神在代代接力中煥發新的生機。(1)請將文段中畫線的句子用楷書準確、規范地抄寫在田字格內。中華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寶。(2)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殷切_________ 熾熱_________(3)根據拼音寫出漢字。chōng憬_________ yì然_________(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兩個錯別字。______改為______ ______改為______2.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 面對他小偷小摸的行為,張老師沒有直接批評,而是用溫情使他認識到錯誤,迷途知返。B. 這些書法精品,或古樸,或娟秀,或雄渾,或飄逸,將漢字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C. 他倆約定10天后在公園碰頭,那天果然就在公園里不期而至了。D.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種真誠互動,是一種心有靈犀的感應。3.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通過健康飲食討論,讓學生認識到暴飲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危害。B. 據調查,青少年近視原因主要是戶外運動時間偏少,不科學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C. 書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過閱讀,人們不僅能潤澤心靈、涵養品格,還能獲得知識、鍛煉思維。D. 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勞動的種子,有助于讓他們懂得“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4.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 《紫藤蘿瀑布》一文標題中的“瀑布”一詞,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既描寫出紫藤蘿盛開的壯觀,又暗示生命長河的偉大。B. 杜甫的《望岳》一詩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中國有五岳,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是“五岳之首”。C.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劉禹錫的《陋室銘》。D. 《帶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劉慈欣,他所創作的《三體》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文學推上了世界的高度。5. 如果在生活中面臨選擇,你將如何應對?請參照下面的一句小詩,再仿寫一句,體現你的思考。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高山,______。6. 古詩文默寫。(1)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杜牧《泊秦淮》)(2)______,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3)《望岳》中最能體現詩人杜甫博大胸襟和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龔自珍在《己亥雜詩(其五)》中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雖已辭官還鄉但仍心系國事詩句是:______,______。(5)陸游的《游山西村》中既寫景又蘊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6)周敦頤的《愛蓮說》中贊美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清高自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7. 走近名著。(1)根據下面描述,選擇恰當的人物。(只填序號)①他是保爾少年時代的好朋友,積極參加革命,曾任共青團區委書記,在一次戰斗中不幸被流彈擊中英勇犧牲。 ( )②他原是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對保爾革命意識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③她是林務官的女兒,外形靚麗,愛打扮給少年時代的保爾帶來很多溫暖。后因兩人的政治觀點不同而分手。( )A.朱赫來 B.阿爾焦姆 C.謝廖沙 D.冬妮婭 E.達雅(2)保爾的一生,歷經坎坷。但憑著鋼鐵般的意志,連死神對他也無可奈何。請用簡潔的語句寫出保爾戰勝死神的一個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第8~11題,共9分)班級開展了以“孝親敬老,傳承家風”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8. 活動中,一副對聯被打亂了順序。請你根據對聯的特點,整理出上聯和下聯并寫在橫線上。敬老如花 孝心似籽 心里 臉上 開 種上聯:________下聯:________9. 小華為完成“孝親敬老,傳承家風”黑板報準備了幾句名言,請你幫他挑選出不符合活動主題的一項( )A.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B.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C. 損友敬而遠,益友宜相親。 D.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10. 在老師組織的“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座談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請你根據情境將對話內容補充完整。同學甲:“我覺得孝親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①______。”同學乙:“沒錯,得從日常生活里的小事做起。比如:②______。”老師:“你們說得都很對,孝親敬老其實體現在生活的點滴之中。除了陪伴,③______,像了解長輩的喜好,尊重他們的想法,這些都很重要。”11. 小林向好友傾訴自己的煩惱,他覺得媽媽管得太多,為此還和媽媽吵了一架,現在甚至想離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會怎樣勸說他?請寫出來。三、閱讀理解及分析(第12~26題,共31分)(一)【古詩賞析】(共13分)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2.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歌前兩句通過“前”“后”“古人”“來者”的對比,表明時間流逝,一去不返。B.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把個人的存在置于廣漠的宇宙空間下來表現,襯托出人的孤單、渺小。C. “之”和“而”兩字,能延長停頓、舒緩語氣,有助于抒發作者無可奈何、愴然長嘆的感慨。D. 整首詩情景交融,不僅有對幽州臺的具體描寫,也有直接的情感抒發。13. 結合下面的寫作背景,說說你對詩歌中“獨”字的理解。【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詩人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不為武則天采納,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古文閱讀】(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1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斯是陋室 斯:______(2)談笑有鴻儒 鴻儒:______(3)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 嘗:______(4)便令種竹 令:______15. 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畫兩處)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16. 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孔子云:何陋之有?(2)何可一日無此君?17. 劉禹錫居陋室不覺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無竹,兩人所處的環境有什么相同之處?閱讀下面非連續性文本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大多會給孩子樹立一些榜樣,家庭的榜樣教育也是達成家庭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但是,父母給孩子樹立榜樣時往往較少考慮少年兒童的心理需求,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的孩子。調查發現,有近三成受訪少年兒童認為家長老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使很多孩子把這一點看作是家庭榜樣教育的首要問題。②學校是對少年兒童進行榜樣教育的主要場所,但是研究發現,學校榜樣教育個性化、多元化不足,不能很好地滿足少年兒童對榜樣的需要。“跳一跳,夠得到”是給少年兒童樹立榜樣很重要的標準。而且,不同學段的少年兒童,對榜樣的需求與關注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榜樣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多參與到學校的榜樣教育中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少年兒童的榜樣需求。(選自《中國青年報》2023年2月16日,有刪改)(材料二)(數據來源: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制圖:孫山)(材料三)①更新榜樣教育的理念,使教育性與趣味性更好地結合起來。榜樣教育的基礎是榜樣宣傳,在當宣傳手段多元、宣傳途徑豐富的時代背景下,對榜樣的宣傳更要貼近少年兒童的興趣,要把趣味性、教育性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榜樣宣傳直達少年兒童的內心,使榜樣精神更好地被少年兒童理解與習。因此,對榜樣人物進行宣傳時,既要重視教育性又要重視趣味性,把圖畫、視頻、文字、故事、哲理等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宣傳和展示榜樣人物。同時,還要特別重視挖掘榜樣人物新時代精神內涵,使傳統榜樣人物煥發新魅力。②此外,我們還要特別重視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隱藏款”的榜樣教育內容,發線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例如,校園的文化墻、橫幅,家庭中的親子話題,公共場所的滾動屏、雕塑等,都是隱性的教育資源,使少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地看到、接觸到,從而能夠見賢思齊。此外,一些地方的紅色教育資源也是很好的榜樣教育內容,也可以通過文創產品、家鄉故事等,激勵少年兒童學習榜樣的精神內涵。(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1月3日,有刪改)18. 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大多會給孩子樹立一些榜樣,家庭的榜樣教育也是達成家庭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B. 在家庭的榜樣教育中,絕大部分受訪少年兒童認為家長老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比。C. 更新榜樣教育的理念,把趣味性與教育性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榜樣精神更好地被理解、學習。D. 在進行榜樣教育時,要特別重視“隱藏款”的榜樣教育內容,如:學校的文化墻、公共場所的雕塑等。19. 材料一中加點詞語“這樣”指代什么?20. 請概括材料二中兩張圖表的主要信息,各寫出一條。21. 班級擬召開主題為“我的榜樣”的活動,請你根據材料,為此次活動提兩條合理建議。(三)(共10分)閱讀《廚師的書法》,完成下面小題。廚師的書法①老余燉的湯瓶雞,一絕。②我千里迢迢從北京過來,一定要趕到小飯店去吃個湯瓶雞。老余的小飯店在大山深處,國道邊上,一路七彎八繞,才能在小飯店里吃上一頓。放下筷子,卻是深深的滿足:道道菜都好吃!③小飯店開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風景。飯店老板兼首席大廚老余,是風景中的風景。老余技藝滿身,會做菜還能聊天。會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廚,沒有幾手絕活,怎么行?沒有推陳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飲食叢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為大廚,手中一柄鐵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天花亂墜,舞出一朵花來,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吃飯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樣了。④老余聊天,并非瞎扯。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說書一般,娓娓道來,使人如沐春風,如浴溫泉,一席終了,賓主盡歡,來者神清氣爽,依依拱手作別。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為:一是老余有聊天的天賦;二是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時候,你真說不好那些食客來到這里,到底是為了吃老余做的湯瓶雞呢,還是為了聽老余講故事。⑤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書法。四十年前,老余還是小余,小余還是村莊里小學校的代課老師,小余老師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認識到把字寫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開始學寫字。后來,他出了門,打工謀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筆也放下了。⑥一人一瓶啤酒,我和當年的小余、現在的老余,面對面坐著聊天。老余說,他這家小飯店,其實不只是家小飯店。⑦怎么說呢,老余1985年從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鎮上開了一家飯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飛回來了。就此,老余開啟了他作為一名廚師的生涯。從此以后,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老余的日子充滿了人間的煙火,充滿了扎實的幸福。⑧幾年之后,小飯店挪了地方,轉移到百步遠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飯店的名字改為“途中”,一直用到現在。我問老余,“途中”何謂?⑨老余答曰:“活著活著,越來越明白,人生永遠是在半道上。比方說吧,我老余菜燒得好,方圓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廚藝不錯,這就到頂了嗎?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開飯店掙了錢,日子過得舒坦起來,我就可以蹺蹺二郎腿了嗎?遠著呢。人活著,哪里是為了掙錢?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這是為了過得充實——那我老余,為什么還要寫字呢?寫字,那是我的愛好,是心里真正歡喜的事。后來我把這個愛好又撿起來了。我一拿起筆,筆墨一動,宣紙上劃拉出筆畫線條來,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說,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見我點頭,又說,“你再看看這個‘途’字。余,在走路。說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這是一種快樂。一路上看看風景,不是很好嗎?”⑩現在老余一有空,就鉆進二樓的書房,在那里練字。他一鉆進書房,身上的煙火氣就消失了,就有了書卷氣,有了沉靜氣。他習的是王羲之的帖。我問老余,寫字跟做菜,有相通嗎?老余說,異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時候加料,寫字要懂得運筆,熟悉筆墨的性情。 這就是境界,這也是人生。對老余來說,做菜的時候,鍋鏟就是他的毛筆;寫字的時候,毛筆就是他的鍋鏟。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說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讓老余煨好二十個湯瓶雞,第二天中午送到縣城去。老余想來想去,決定不送。不送,不是因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遠,更不是燉不出那么些雞。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湯瓶雞,只有在這個山高林密的路邊飯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湯瓶雞,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時。快了,猛了,出來的味道都不對;煨好送去,肉老了,湯涼了,味道更不對——到時,豈不是要砸他的招牌呢?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 老余開店幾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見識過,都打過交道。老余聽話聽音,三句話一接,就知道對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現在,老余也是偶爾才下廚了。他下廚已不再是為了掙錢。就像他寫字,不是為了搞藝術一樣。人家說,老余,你的字這么好,可以去參加省展、國展了。老余搖頭,說不去。人家王羲之、張旭,有沒有參加過省展、國展?肯定沒有嘛。人家又說,老余,你的飯店這么有名,怎么不多開幾家分店,搞一個連鎖。老余也搖頭,我只要一個小小的店就夠了。 繼續喝酒,聊天。老余說,做菜跟書法,還有一個相通的地方,就是永遠沒有第一,也永遠沒有終點——不過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雞湯,慢慢喝了,味道真好。 溪魚、老豆腐、絲瓜、紅燒肉,道道菜都好……22.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點。本文圍繞老余的本事及人們的反應展開描述,請根據提示,補全下面表格的內容。老余的本事 人們的反應①______ 人們不惜千里迢迢趕往大山深處國道邊上的小飯店,只為吃上滿足的一頓聊天 人們為他的絕佳廚藝前來,也為他的有故事而來②______ 人們連聲稱贊,認為老余的字足以參加省展、國展23. 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說書一般,娓娓道來,使人如沐春風,如浴溫泉,一席終了,賓主盡歡,來者神清氣爽,依依拱手作別。24. 本文以“廚師的書法”為題有什么好處?說說你的理解。25. 文章第 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有何作用?26. 老余給他的店命名為“途中”,店名里有人生。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從中讀出的人生道理。四、寫作(第27題,共50分)請從下面的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27. 文題:請將文題“______給我力量”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28.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們都愛花朵的嬌艷,愛它們的芬芳。但你知道嗎,友善也能開出絢爛的花。每一次真誠的幫助,每一句關切的問候,都是友善的種子。當這些種子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發芽,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花。請以“友善開出的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2024—2025年七年級下學期綜合練習(二)語文試卷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90分鐘2.全卷共四道大題,總分120分一、知識積累及運用(第1~7題,共30分)【1題答案】【答案】(1)中華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寶。(2) ① yīn ②. chì(3) ①. 憧 ②. 毅(4) ①. 輟 ②. 綴 ③. 芒 ④. 茫【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示例:便只顧奮力攀登【6題答案】【答案】 ①. 隔江猶唱后庭花 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 會當凌絕頂 ④. 一覽眾山小 ⑤. 落紅不是無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護花 ⑦. 山重水復疑無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⑩. 濯清漣而不妖【7題答案】【答案】 ①. ①C ②. ②A ③. ③D ④. 示例:①在與被蘭白軍的戰斗中,一顆子彈打中了保爾的大腿,后來又得了傷寒,但這些都不能阻止他繼續戰斗;②一次戰斗中,一顆炸彈在保爾身邊炸響,他頭部受了重傷,傷愈后參加肅反工作;③因身體尚未完全恢復,肅反工作繁重緊張頭痛病經常發作,最終暈倒,但他又很快投入鐵路工廠的工作;④修筑鐵路時,因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保爾得了傷寒,經過搶救,戰勝死神,隨即又離開家鄉,進城工作;⑤因身體癱瘓,雙目失明,不能參加工作,曾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振作,開始了文學創作。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第8~11題,共9分)【8~11題答案】【答案】8 ①. 孝心似籽心里種 ②. 敬老如花臉上開 9. C10. ①. 示例:更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②. 我爺爺喜歡聽戲曲,我周末就常陪他一起聽,他可開心了 ③. 理解和尊重長輩同樣關鍵11. 示例:小林,如果媽媽有不對的地方,要與她好好溝通交流,負氣出走既會讓媽媽擔心,也有可能讓自己身處危險。我們應該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找到適合和父母相處的方式。你說對不對?三、閱讀理解及分析(第12~26題,共31分)(一)【古詩賞析】(共13分)【12~13題答案】【答案】12. D 13. “獨”有獨自的意思,詩中有孤獨之意。詩人縱觀古今,面對天地的廣闊,報國無門,懷才不遇,體現詩人理想破滅、孤寂郁悶的心情。【古文閱讀】(9分)【14~17題答案】【答案】14. ①. 這 ②. 大儒,指博學的人 ③. 曾經 ④. 發布命令(要求)15.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16. (1)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2)怎么可以一天沒有這位先生?17. 從居住環境來看,劉禹錫居住的陋室和王子猷寄住的空宅都很簡陋;但是由于居住的主人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而不顯得簡陋。【18~21題答案】【答案】18. B 19. 在榜樣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多參與到學校的榜樣教育中來。20. ①大多數少年兒童有榜樣。②少年兒童選擇榜樣主要受身邊人的影響。21. ①邀請校內外優秀人士作為活動嘉賓,分享他們的榜樣經歷和成功之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奮斗動力。②設計一些互動環節,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分享自己所敬仰的榜樣,并通過集體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促進思想交流和心靈碰撞。(三)(共10分)【22~26題答案】【答案】22. ①. 做菜 ②. 書法23.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連用三個“如”寫盡老余聊天的本事之高,說者從容自得,聽者舒適自如,表達作者對老余聊天本事的高度贊賞。24. “廚師的書法”交代了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和愛好,點明寫作內容;也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文章圍繞這一線索組織情節,推動故事發展;同時“廚師”與“書法”之間的關系引人好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5. 運用了插敘的記敘順序。敘述了老余拒絕為熟客送湯瓶雞的事,豐富了文章內容,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使情節更完整;表現了老余經營飯店很用心思,突出了他堅持原則、不唯利是圖的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使文章結構緊湊,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26. 示例一:老余以這一店名警醒自己學無止境,人生永遠在半道上,不因小有成就就心滿意足,止步不前,干好每天應做的活兒,日子才能充實痛快。我們在學習上也是如此,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進步便驕傲自滿,要時刻記著人外有人,每一天都得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示例二:老余認為做菜和書法的相通之處在于永遠沒有最好的標準,絕不能因小有成就就心滿意足,止步不前。我們在學習上也是如此,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點進步便驕傲自滿,要時刻提醒自己往遠處看,往高處走。四、寫作(第27題,共50分)請從下面的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27題答案】【答案】例文:那雙手給我力量我曾以為力量源于宏大的事物,直到外公那雙手,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可以如此沉默而具體。去年暑假回鄉,外公的右手總是半握著,微微顫抖。吃飯時,他改用左手笨拙地夾菜,那曾為我制作無數木玩具的右手安靜地躺在桌上,像一只疲憊的老鷹。我才知道,多年的木匠勞作讓他患上了嚴重的腱鞘炎。“最后一件了。”那天傍晚,他望著院里那棵老槐樹說。母親想要一把槐木椅,他堅持要親手完成。鋸木聲不再如記憶中流暢,每拉一次鋸,他的眉頭就緊皺一分。右手握鑿子時不停顫抖,錘子落下時,常常砸偏。我忍不住說:“外公,算了吧。”他卻搖頭:“手會老,樹會老,但手藝不能老。”真正觸動我的,是他打磨椅面的時刻。他閉上眼,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在木面上緩緩移動,指尖如探測儀般感知著每一絲紋理。那一刻,手與木仿佛長在了一起,疼痛讓位于一種神秘的對話。我突然明白,他是在用身體記憶完成最后儀式——六十年的技藝都藏在這雙手里。椅子完工那天,他輕輕撫摸光滑的椅面,眼神欣慰又悵惘。夕陽西下,他的身影與木椅一起被拉得很長。那雙手安靜地放在膝上,像完成了使命的老兵。回城前夜,外公將一枚小小的槐木平安符放在我手心:“外公老了,做不動大物件了。這雙手留下的東西,會用另一種方式陪著你。”如今,每當我遇到難題想要放棄時,就會想起那雙手——它們曾在疼痛中堅持,在顫抖中精準,在時光的侵蝕里守住了一份匠心。它們告訴我:真正的力量不是從不顫抖,而是在顫抖中依然把握分寸;不是永遠強健,而是在衰弱時依然選擇完成。那雙手給我力量,一種沉淀在歲月紋理中、用堅韌與熱愛淬煉的力量。它沉默如木,溫潤如紋,卻讓我有勇氣面對人生所有的坎坷與挑戰。原來,最深沉的力量,就藏在最平凡的堅持里。【28題答案】【答案】例文:友善開出的花那個夏天的午后,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我抱著新買的籃球匆匆跑向小區球場,卻在轉角處撞上了一個佝僂的身影。菜籃子應聲落地,西紅柿滾了一地,像散落的紅寶石。我慌忙道歉,抬頭看見一張布滿皺紋的臉——是住在三單元的陳奶奶。“沒事沒事,”她擺擺手,顫巍巍地彎腰去撿,“人老了,不中用了。”我注意到她動作遲緩,手指關節明顯腫大。那一刻,我丟下籃球:“奶奶,我幫您。”從那以后,每天下午五點,我都會在單元門口“偶遇”買菜回來的陳奶奶。起初只是幫忙提菜上樓,后來發現她獨居在家,兒子在國外工作,一年才回來一次。她的陽臺堆滿雜物,晾衣繩高高掛著,每次收衣服都要踮起腳,顯得很吃力。某個周末,我帶著工具來到她家。“奶奶,我幫您收拾陽臺吧。”她連連推辭,我卻已經開始動手。清理積攢的舊物,重新布置花架,還把晾衣繩降低了高度。汗水浸透了我的T恤,但看著煥然一新的陽臺,陳奶奶笑得像孩子一樣:“這下可方便多啦!”漸漸地,我們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幫忙。她會在我寫作業累時端來銀耳湯,會講她年輕時在文工團的故事,還會在我考試前塞給我一個“平安果”。而我教她用智能手機視頻通話,幫她下載戲曲APP,還在她生日時組織同學們送來鮮花。最難忘的是那個中秋夜。我陪她在陽臺賞月,她忽然說:“孩子,你知道嗎?以前我最怕過節,現在卻盼著每個你能來的日子。”月光下,她眼中有淚光閃爍,“你讓我想起了遠方的孫子,也讓我覺得這個城市不再冰冷。”就在昨天,我經過小區花園,看見令人動容的一幕:陳奶奶正在教幾個小朋友唱京劇,字正腔圓,神采飛揚。鄰居們圍坐一旁,掌聲陣陣。王阿姨對我說:“多虧了你,陳奶奶像變了個人似的。”我突然明白——我播下的只是一顆小小的友善種子,它卻開出了如此絢爛的花。這花不僅綻放在陳奶奶的臉上,更綻放在整個社區的天空里。原來,友善真的會開花,它會開在每個人的心里,然后蔓延成一片花的海洋。夕陽西下,陳奶奶向我招手:“孩子,來吃月餅!”我快步走去,仿佛走向一個開滿鮮花的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