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1.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并能識別圖形的全等.2.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有關概念.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并能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重點、難點)學習目標情境引入1.觀察下面的四組圖片,思考每組圖片的形狀和大小有什么關系?2.什么是全等形,全等形的特點是什么?一、全等形的定義及性質知識梳理1.全等形的定義:能夠 的兩個圖形叫作全等形.2.全等形的性質:如果兩個圖形全等,它們的形狀和大小一定都相等.完全重合下列各組圖形中,屬于全等形的是例1√解析 根據全等形的定義可得選項C中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觀察圖中的各個圖形,其中的全等形為 .跟蹤訓練1①和⑥,②和⑤,③和⑧二、全等三角形的定義及性質問題 觀察圖中分別經過平移、翻折、旋轉的三角形,回答問題:(1)變換后各圖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有沒有變化,各圖中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提示 沒有發生變化,全等.(2)請把各圖中兩個三角形的關系用符號表示出來;提示 △ABC≌△DEF;△ABC≌△DBC;△ABC≌△ADE.(3)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時應注意什么?提示 書寫全等式時要把對應頂點的字母放在對應的位置上.知識梳理1.能夠 的兩個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2.把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叫作對應頂點,重合的邊叫作 ,重合的角叫作 .3.一個圖形經過 后, 變化了,但 、 都沒有改變,即平移、翻折、旋轉前后的圖形 .4.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 ,對應角 .完全重合對應邊對應角平移、翻折、旋轉位置形狀大小全等相等相等如圖,若把△ABC繞點A旋轉一定的角度得到△ADE,則圖中全等的三角形記為 ,∠BAC的對應角為 ,DE的對應邊為 .例2△ABC≌△ADE∠DAEBC解析 ∵把△ABC繞點A旋轉一定的角度得到△ADE,∴△ABC≌△ADE,∴∠BAC=∠DAE,DE=BC.反思感悟在用符號“≌”表示全等時,對應的頂點一定要寫在對應的位置上.找對應邊的規律是:長對長,短對短,中對中;公共邊一定是對應邊.找對應角的規律是:大角對大角,小角對小角;公共角一定是對應角;對頂角一定是對應角.如圖,△ABC與△ADC全等,請用數學符號表示出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并寫出相等的邊和角.跟蹤訓練2解 △ABC≌△ADC,相等的邊有AB=AD,AC=AC,BC=DC;相等的角有∠BAC=∠DAC,∠B=∠D,∠ACB=∠ACD.三、全等三角形性質的應用(課本P30例題)如圖,△ABC≌△BAD,點A和點B,點C和D是對應頂點,∠BAC=65°,∠ABC=26°,AC,BD的延長線相交于點E,求∠CBD,∠E的度數.例3解 ∵△ABC≌△BAD,∴∠ABD =∠BAC=65°,∴∠CBD=∠ABD -∠ABC= 65°-26°=39°,在△AEB中,∠E+∠BAE+∠ABE=180°,∴∠E=180°-∠BAE-∠ABE=180°-65°-65°=50°.反思感悟運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準確地找出對應邊和對應角,也可以由△ABC≌△BAD的字母順序寫出對應邊與對應角.如圖,△ABC≌△DEF,∠B=50°,BF=4,EF=7,求∠DEF的度數和CF的長度.跟蹤訓練3解 ∵△ABC≌△DEF,∠B=50°,BF=4,EF=7,∴∠DEF=∠B=50°,BC=EF=7,∴CF=BC-BF=7-4=3.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全等形B.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C.全等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D.平移、旋轉前后的圖形是全等形√解析 A選項,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全等形,故該選項正確;B選項,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不一定能完全重合,不一定是全等形,故該選項錯誤;C選項,全等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故該選項正確;D選項,平移、旋轉前后的圖形是全等形,故該選項正確.2.如圖,已知△ABO≌△CDO,AO=3,則CO等于A.3 B.6C.9 D.12√解析 ∵△ABO≌△CDO,∴AO=CO,∵AO=3,∴CO=3.3.如圖所示,△ABD≌△CDB,下面四個結論中不正確的是A.△ABD和△CDB的面積相等B.△ABD和△CDB的周長相等C.∠A+∠ABD=∠C+∠CBDD.AD∥BC,且AD=BC√4.如圖,△ABC≌△CDE,若∠D=35°,∠ACB=45°,則∠DCE的度數為 .解析 ∵△ABC≌△CDE,∴∠CED=∠ACB=45°,∵∠D=35°,∴∠DCE=180°-∠CED-∠D=180°-45°-35°=100°.100°5.如圖,△ABE≌△ACD,∠B=28°,∠CAE=18°.則∠ADC= °.解析 ∵△ABE≌△ACD,∴∠C=∠B=28°,∠ADC=∠AEB,∵∠CAE=18°,∴∠ADC=∠AEB=∠C+∠CAE=28°+18°=46°.46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