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11.1 平面內點的坐標平面直角坐標系01234-3-2-1 ABA、B 分別表示什么數?-32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這個實數叫作這個點在數軸上的坐標.新課導入如圖,平面上有 A,B,C 三點,怎樣用類似于數軸確定直線上點的位置的方法,確定A,B,C 的位置. ABC思考問題 如圖是某教室學生座位的平面圖,你能描述小明和小紅同學座位的位置嗎?新知探究知識點1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的表示1 2 3 4 5 6 7 8654321小明小紅行列講臺答:兩個數據,列數和行數.(1)小明和小紅的座位分別可以用“2 列 5 行”與“5 列 2 行”來表示,其中“5”的含義有什么不同?(2)如果將“2 列 5 行”簡記作(2 ,5),那么“5 列 2 行”如何表示?(3) 確定一個座位一般需要幾個數據?思考:怎樣確定一個點在平面內的位置呢?可以參照數軸上表示點的方法.優化水平的數軸叫作 x 軸或橫軸,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叫作y 軸或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并且原點重合的數軸.y54321-1-2-3-4-5x-6 -5 -4 -3 -2 -1 1 2 3 4 5 6O兩軸交點O為原點.平面直角坐標系記作平面直角坐標系xOyy54321-1-2-3-4-5x-6 -5 -4 -3 -2 -1 1 2 3 4 5 6OP 平面內的點可以用一對有序實數來表示.點 P 的橫坐標是 -2.記作(-2,3),點 P 的縱坐標是 3.MN(-2,3) 就叫作點 P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簡稱點 P 的坐標,表示為 P (-2,3).y54321-1-2-3-4-5x-6 -5 -4 -3 -2 -1 1 2 3 4 5 6OP 操作1. 把圖中 C,D,E,F 各點對應的坐標填入下表:點 橫坐標 縱坐標 坐標A 4 2 (4,2)B 2 4 (2,4)CDEFx-4 -2 2 4y42-2-4 ABCDEF-3-2(-3,-2)3-3(3,-3)-30(-3,0)O01(0,1)點 A 的坐標是 (4,2),點 B 的坐標是 (2,4). 可見,(4,2) 與 (2,4) 表示的兩個點是不同的.表示平面上點的坐標是一個有序實數對.x-4 -2 2 4y42-2-4 ABCDEFO2.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A (3,4),B (3,-2),C (-1,-4),D (-2,2),E (2,0),F (0,-2).x-4 -2 2 4y42-2-4 A C B E DO F通過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我們把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起來,即對于坐標平面內任意一點 P,都有唯一的一個有序實數對 ( x,y) 和它對應;反之,對于任意一個有序實數對 ( x,y) ,在坐標平面內都有唯一的點 P 和它對應.一般地,如果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點 P 的橫坐標為 x,縱坐標為 y ,我們就說有序實數對 (x,y) 是點 P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作 P (x,y).例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組點,并將各組內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得到一個封閉圖形,說說你得到的是什么圖形,并計算它們的面積.(1)A(5,1),B(2,1),C(2,-3);(2)A(-1,2),B(-2,-1),C(2,-1),D(3,2).知識點2 坐標平面內圖形面積的計算x-4 -2 2 4y42-2-4(1)A(5,1),B(2,1),C(2,-3) A B CO解(1)如圖,得到的是一個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積是(2)A(-1,2),B(-2,-1),C(2,-1),D(3,2).x-4 -2 2 4y42-2-4 A B CO解(2)如圖,得到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它的面積是4×3=12. D思考:根據例 1 (1) 中給出的三個點,你發現直線 AB 與 x 軸有何位置關系?直線 AB 與 y軸有何位置關系?直線 BC 呢?直線 AB 與 x 軸平行.x-4 -2 2 4y42-2-4 A(5,1) B(2,1) C(2,-3)直線 AB 與 y 軸垂直.直線 BC 與 x 軸垂直.直線 BC 與 y 軸平行.(1) 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中描出 A,B,C,D 四個點;1. 已知 A(2,0),B(1,3),C(-2,-2),D(1,-2).隨堂練習【選自教材P5 練習 第1題】(2) 按次序 A→B→C→D→A 將所描出的點用線段連接起來,看看得到是什么圖形; A B C D得到的是四邊形ABCD.1. 已知 A(2,0),B(1,3),C(-2,-2),D(1,-2).隨堂練習【選自教材P5 練習 第1題】(3) 計算 (2) 中所得到的圖形面積. A B C DS四邊形ABCD= S△ABD+ S△BCD = 10O2. 假如你想讓你的同學在不看圖的情況下,準確地畫出如圖所示的“小船”圖案,你會怎樣描述它?x-4 -2 2 4y42-2-4A B C D E F G H 【選自教材P5 練習 第2題】解:小船的外輪廓各頂點坐標分別為A(-3,0),B(-2,-1),C(3,-1),D(4,0),E(2,0),F(0,4),G(0,2),H(-2,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描出以上各點,并按次序A→B→C→D→E→F→G→H→A將所描出的點用線段連接起來.Ox-4 -2 2 4y42-2-4A B C D E F G H 3. 如圖,已知點 A(2,-1),B(4,3),C(1,2),求△ABC 的面積.解析:分別過點 A 作 x 軸的平行線,過點 C 作 y 軸的平行線,兩條平行線交于點 E,過點 B 分別作 x 軸、y 軸的平行線,分別交 EC 的延長線于點 D,交 EA 的延長線于點 F,然后根據 S△ABC=S長方形BDEF-S△BDC-S△CEA-S△BFA 即可求出△ABC 的面積.DEF解:如圖,作輔助線.因為 A(2,-1),B(4,3),C(1,2),所以 BD=3,CD=1,CE=3,AE=1,AF=2,BF=4,所以 S△ABC=S長方形BDEF-S△BDC-S△CEA-S△BFA=BD·DE- DC·DB- CE·AE- AF·BF=12-1.5-1.5-4=5.DEF課堂小結在坐標平面內描點作圖坐標平面內圖形面積的計算平面直角坐標系構成:原點、坐標軸課后作業1. 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 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11.1 平面內點的坐標習題 11.11.在如圖所示的象棋棋盤上建立合適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若“將”位于點 (1,-2),“炮”位于點(-2,1),則“象”可能位于點 ( ).(A) (-1, 1) (B) (-1,2)(C) (3, -2) (D) (-2,2)C【選自教材P11習題11.1 第1題】2.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A(1,4),B(3,-2),C(-3,-2),D(-1,4). 描好后,再把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 (最后一個點與第一個點連接起來),看看你得到了什么圖形.【選自教材P11習題11.1 第2題】-4 -2 O 2 4x42-2-4y解:如圖所示,最后得到的圖形是一個等腰梯形.·A·B·C·D3.如圖,先建立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再用坐標表示圖中各點的位置.解:如圖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各點坐標分別為:E(0,0),A(3,4),C(3,1),D(5,0),B(9,3),H(1,-2),G(4,-5),F(7,-1).(答案不唯一)【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3題】·A·B·C·D·E·F·H·GO 2 4 6 8 10x42-2-4y4.若 a解:因為a所以 a-b<0,-b>0.所以點 P (a-b,-b) 在第二象限.【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4題】5.已知點 A,B 的坐標分別為 A(-4,a),B(3,a),那么過點A,B的直線與坐標軸有怎樣的位置關系?解:①當 a≠0 時,過點 A,B 的直線與 x 軸平行,與 y 軸垂直且與 x 軸的距離為 | a |.②當 a=0 時,過點 A,B 的直線與 x 軸重合.【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5題】6.四邊形的四個頂點 A,B,C,D 的坐標分別為(0,0),(3,6),(14,8),(16,0).(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畫出四邊形 ABCD;(2)求四邊形 ABCD 的面積.【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6題】84-4-8yO 2 6 10 14 18x·A·B·D·C解:S四邊形ABCD =16×8-×2×8- ×2×14- ×8×3=128-8-14-12=947.下面是對王棟、張茜及李楠三位同學家位置的描述.王棟家:出校門向東走 1000 m,再向北走 2000 m;張茜家:出校門向西走 2500 m,再向北走 3000 m;李楠家:出校門向南走 2500 m,再向東走 1500 m.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每一個單位長度代表 500 m),在坐標系中將學校及三位同學家的位置標出來,并寫出學校及三位同學家的坐標,指出它們分別在哪個象限或哪條坐標軸上.【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7題】Oxy·學校↑北·王棟·張茜·李楠(0,0)(2,4)(-5,6)(3,-5)原點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四象限8. O,A,B, C,D 五地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 C 地在 O 地的南偏西 30°方向 4 km處,OA=7 km,OB=6 km, OD=6 km.(1)寫出 A,B,D 地相對于 O 地的位置;【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8題】O東北·C30°·A60°60°·B45°·D解:(1)A:北偏東 30°方向 7 km 處;B:北偏西 60°方向 6 km 處;C:南偏西 30°方向 4 km 處;D:東南方向 6 km 處;8. O,A,B, C,D 五地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 C 地在 O 地的南偏西 30°方向 4 km處,OA=7 km,OB=6 km, OD=6 km.(2)寫出 O 地相對于 A,B, C,D 地的位置;【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8題】(2) 相對于A:南偏西 30°方向 7 km 處;相對于B:南偏東 60°方向 6 km 處;相對于C:北偏東 30°方向 4 km 處;相對于D:西北方向 6 km 處;O東北·C30°·A60°60°·B45°·D8. O,A,B, C,D 五地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 C 地在 O 地的南偏西 30°方向 4 km處,OA=7 km,OB=6 km, OD=6 km.(3)寫出 A 地相對于 C 地的位置.【選自教材P12習題11.1 第8題】(3) 北偏東 30°方向 11 km 處;O東北·C30°·A60°60°·B45°·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