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江市 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估試卷五年級 語文同學們,小向導樂樂已備好“九江文化地圖”,快與樂樂一同踏上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吧。注意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哦!積累與運用一、走進九江山水,用“√”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 走進九江山水,用“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長江:煙波浩渺(miào miǎo) 船艄(xiāo shāo) 蚌(bàng fēng)殼(2)鄱陽湖:澄澈(chè zhé)如鏡 風光旖旎(yǐ nǐ qí ní)(3)廬山:巍峨(wǒ é)壯麗 云霧籠(lǒng lóng)罩 獼(mí nǐ)猴二、欣賞山水之美,讀拼音,寫詞語。2. 欣賞山水之美,讀拼音,寫詞語。(1)冬日的鄱陽湖就如同一面銀鏡,一群白鶴 yí tài( )duān zhuāng( )地佇立淺灘,修長的脖頸微傾,仿佛在用優雅的曲線譜寫詩行。(2)清晨的廬山云霧繚繞,站在五老峰上 yuǎn tiào( ),liáo kuò( )的云海如翻滾的浪濤,一直綿延到天際。三、走進九江歷史,選出正確答案。3. “九江”兩個字,最早源自于《尚書·禹貢》,“九江”就是指眾水匯聚的地方。以下哪項是“九江”二字的小篆字體?( )A. B. C. D.4. 九江市柴桑區的中華賢母園旨在傳承賢母文化,園中有則謎語——兩豎并排“貝”上藏,“又”來相伴品德良。它的謎底是( )A. 中 B. 華 C. 賢 D. 母5. 三國時期,九江古稱柴桑。周瑜就曾在柴桑操練水軍,據傳九江市區甘棠湖中的煙水亭就是周瑜檢閱水軍的指揮臺。下列對三國人物個性特點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 諸葛亮:神機妙算、沉著冷靜 B. 周瑜:心胸狹窄、自負多疑C. 魯肅:忠厚守信、工于心計 D. 曹操:生性多疑、謹慎保守6. 廬山秀峰寺內立有楷書大家顏真卿的書法碑刻《大唐中興頌》,它是顏真卿的后人顏詡為紀念先祖而摹刻第 1頁/共 7頁的。以下哪一項不是顏真卿的楷書特點?( )A. 恢宏大氣 B. 筋肉豐滿 C. 渾厚有力 D. 清晰骨感四、了解現代九江,判斷對錯。7. 清晨 九江公園熱鬧非凡,不惑老人相約打太極,身姿矯??;弱冠長者則圍坐長椅,笑談往昔歲月,構成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 )8. 在九江,“菜鳥驛站”作為物流服務 中轉站隨處可見。而“驛站”二字在古代指的則是供來往官員或傳遞文書的人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9. 九江市博物館招募小小講解員,要求講解員講解時條理要清楚,語氣、語速要適當,還可以用動作和表情輔助講解。( )10. 第三屆江西省全民閱讀大會在九江舉辦,大會倡導人們多讀好書。閱讀中國古典名著時,可根據上下文猜測語句意思,讓閱讀更流暢。( )五、感知九江人情,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1. 感知九江人情,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樂樂的爸爸在外工作多年,終于盼來了回九江老家的日子,爸爸不禁放聲高歌,樂樂腦海里浮現了詩人______________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樂樂很喜歡聽爺爺講小時候發生在九江農村 趣事。爺爺說鄉下老家屋前是一大片綠山坡,春天雨水多,布谷鳥在細雨中不停地叫著。樂樂想到了翁卷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爺爺還說:“樂樂,你現在每天忙著學知識、學本領,而爺爺小時候忙的是在田間學著怎么種瓜呢!”樂樂聽了哈哈大笑,想起了范成大的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3)白鹿洞書院坐落在九江廬山五老峰東南部,朱熹曾在這里講學。在參觀白鹿洞書院時,講解員提到了朱熹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句話告訴我們,人有了羞恥心,有的事情就不會去做了。閱讀與鑒賞六、課內閱讀課內閱讀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fú f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節選)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颍╢ú fū)子家禽。”——《楊氏之子》(節選)第 2頁/共 7頁12. 漢字“夫”本義“成年男子”,一般讀第一聲;文言文中,“夫”也常放在句首,引出下文,要讀第二聲。請根據意思用“√”選出文中兩處“夫”字的正確讀音。13. 朗讀文言文,讀好停頓很重要。以下停頓正確的是( )A.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B. 不可同/世而立C.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br/>D.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br/>14.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本書記錄了很多魏晉名士的趣聞軼事。以下哪篇文言文也出自《世說新語》?( )A. 《自相矛盾》 B. 《王戎不取道旁李》 C. 《司馬光》 D. 《守株待兔》15. 《自相矛盾》中的楚國人如果想把自己的矛和盾賣出去,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16. 聽完九歲楊氏子的話,孔君平笑著夸贊道:“__________?!?br/>七、課外閱讀課外閱讀①……宋江正行到一座酒樓前過,仰面看時,旁邊豎著一根望竿,懸掛著一個青布酒旆(pèi)子,上寫道:“潯陽江正庫”,雕檐外一面牌額,上有蘇東坡大書“潯陽樓”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鄆(yùn)城縣時,只聽說江州好座潯陽樓,原來卻在這里。我雖獨自一個在此,不可錯過。何不且上樓去,自己看玩一遭?”②宋江來到樓前看時,只見門邊朱紅華表柱上兩面白粉牌,各有五個大字,寫道:“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宋江便上樓來,去靠江占一座閣子里坐了;憑欄舉目,喝彩不已。少時,一托盤把上樓來,一樽藍橋風月美酒,擺下菜蔬時新果品按酒;列幾盤肥羊,嫩釀鵝,精肉,盡使朱紅盤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這般整齊肴饌(zhuàn),齊楚器皿,端的是好個江州!我雖是犯罪遠流到此,卻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雖有幾座名山名跡,卻無此等景致?!豹氉砸粋€,一杯兩盞,倚欄暢飲,不覺沉醉;猛然驀上心來,思想道:“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里!我家鄉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不覺酒涌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詞調,便喚酒保,索借筆硯,起身觀玩,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于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看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便寫道……17. 這篇文章選自于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主人公宋江名號______________。第 3頁/共 7頁18. 文中宋江發配的“江州”指的就是現在的______________(填地名),從文中可以看出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江州的特點?( )A.有好山好水 B.有座樓名為“潯陽樓” C.美食俱佳 D.民風彪悍19. 聯系上下文,猜一猜文中“潯陽江正庫”的意思是( )A. 潯陽江水庫 B. 潯陽江倉庫 C. 潯陽地區的官辦酒樓20. 文中 潯陽樓給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21. 結合畫“______”的句子,寫一寫宋江潸然淚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表達與交流22. 表達與交流我們學習、生活在九江,在學校、小區、公園等地,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九江人。請選擇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寫下來,注意結合典型事例,通過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具體地表現人物的特點,題目自擬。第 4頁/共 7頁九江市 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估試卷五年級 語文同學們,小向導樂樂已備好“九江文化地圖”,快與樂樂一同踏上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吧。注意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哦!積累與運用一、走進九江山水,用“√”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 題答案】【答案】(1)miǎo shāo bàng(2)chè yǐ nǐ(3)é lǒng mí二、欣賞山水之美,讀拼音,寫詞語。【2 題答案】【答案】儀態 端莊 遠眺 遼闊三、走進九江歷史,選出正確答案。【3 題答案】【答案】B【4 題答案】【答案】C【5 題答案】【答案】C【6 題答案】【答案】D四、了解現代九江,判斷對錯。【7 題答案】【答案】×【8 題答案】【答案】√【9 題答案】【答案】√第 5頁/共 7頁【10 題答案】【答案】√五、感知九江人情,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1 題答案】【答案】杜甫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人有恥 則能有所不為閱讀與鑒賞六、課內閱讀【12~16 題答案】【答案】12. fú fū 13. A 14. B15. 各位朋友,矛和盾雖為一對,但各有千秋,單買盾牌,居家防身;單買長矛,上陣殺敵威風。二者皆收,攻防一體!16. 你真是個聰明機智的小孩子。七、課外閱讀【17~21 題答案】【答案】17.水滸傳 及時雨18.九江市 D 19. C20 非常有名、景色優美21. ①過了而立之年還功不成,名不就。②雙頰刺字,被發配江州。③思念親人。八、表達與交流【22 題答案】【答案】例文:街角修鞋攤的張師傅九江的老巷子里藏著不少故事,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街角修鞋攤的張師傅。他總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袖口磨出了毛邊,卻永遠系得整整齊齊。黝黑的臉上刻著幾道深紋,笑起來眼角會堆起褶皺,像老樹皮上開出的花。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指甲縫里總嵌著些鞋油的黑漬,可拿起細小的鞋釘時,指尖卻穩得像裝了指南針。去年冬天,我急匆匆跑過巷口,新買的運動鞋后跟突然裂開了一道縫。張師傅正往凍紅的手上哈氣,見我急得直跺腳,連忙掀開攤前的舊棉簾:“丫頭進來躲躲風,這鞋我看看。”他接過鞋子,瞇起眼瞅了瞅第 6頁/共 7頁裂口,從鐵皮盒里挑出根比牙簽還細的鋼針,又摸出塊棕色的線團。“這鞋幫子挺結實,就是線腳松了,我給你重新納一遍?!?br/>他坐在小馬扎上,膝蓋上鋪著塊打了補丁的帆布。左手捏著鞋幫,右手的針在裂口處穿梭,銀針劃破暮色,帶出一串串細密的線腳。我瞅著他凍得發紅的耳尖,忍不住問:“張師傅,您這攤擺了多少年啦?”他頭也不抬,針腳卻沒歪半分:“二十多年啦,從你這么大的娃娃,到現在抱孫子的,都來我這兒修過鞋?!?br/>說著,他突然停下手,從帆布兜里摸出塊橡皮,在鞋幫內側蹭了蹭?!皠偛裴樐_有點毛,得磨平嘍,不然硌腳。”修完鞋,他往鞋跟處噴了點清水,用手掌反復摩挲:“這樣線能更牢些?!蔽姨统鑫鍓K錢遞過去,他卻擺擺手:“這點活兒,不要錢。”見我執意要給,他才捏著錢笑了:“那下次路過,給我捎個熱饅頭就行。”后來每次經過巷口,總能看見張師傅坐在小馬扎上,手里的針線在陽光下閃著光。他修的不只是鞋,更是老九江人心里那份沉甸甸的實在。第 7頁/共 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